一种景观水体用鱼苗投放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23981发布日期:2022-09-06 20:11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景观水体用鱼苗投放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鱼苗投放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景观水体用鱼苗投放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2.景观水体是指天然形成或人工建造的、给人以美感的城市、乡村及旅游景点的水体。如大小湖泊、人工湖、城市河道。水的意境与情绪 水,其本身平淡无奇,但当它与周围景物结合,就会表现出或幽远宁静、或热情昂扬、或天真质朴、或灵动飞扬的意境。静谧的水,如安静的湖泊通常与冥想、诗情、幽思、和韵律感紧密相连,但又能通过环境的变化给人以变换的时空感。静态的水,还暗藏着一种等待被唤醒的感情特征,一块小小的石头就可以激起涟漪万千,给儿童和成人带来不同的心里感受。近年来,在城市绿地、公园建设和居住小区的建设中,景观泊、景观池塘及景观水池不断涌现。
3.在水体景观的建设中常常需要在水体中投放鱼苗,常见投放设备,鱼苗的投放不均匀,而且在运输过程中缺少维护手段容易导致鱼苗存活率降低,为用户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我们需要提出一种景观水体用鱼苗投放回收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景观水体用鱼苗投放回收装置,投喂口的设置能够便于工作人员在运输途中对鱼苗进行投喂,增氧泵能够为投放仓内部进行增氧,避免鱼苗在运输途中由于饥饿或者缺氧导致存活率下降,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景观水体用鱼苗投放回收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投放仓,所述投放仓的顶部通过搭扣卡接有仓盖,所述仓盖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增氧泵,所述增氧泵的输出端贯穿仓盖且延伸至投放仓的内部,所述投放仓的一侧外壁下端开设有投放口,所述投放仓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投放口相对应的投放管,所述投放仓的内壁下端通过固定螺丝安装有第一过滤网板,所述投放仓的底部设置有收集斗,所述收集斗的下端设置有排污口,所述底座的底部转动安装有行走轮,所述底座的顶部一侧固定焊接有推拉把手。
7.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对称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伸缩杆一端固定连接于投放仓的底部。
8.优选的,所述投放仓的内底部位于收集斗顶部两侧设置有斜块,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与收集斗相对应。
9.优选的,所述斜块的顶部开设有固定螺孔,所述第一过滤网板的两端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固定螺丝的一端通过安装孔且螺纹安装于固定螺孔的内部。
10.优选的,所述投放口的内部设置有用于过滤鱼苗的第二过滤网板,所述投放管的一端设置有挂环,所述仓盖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与挂环相对应的钩座。
11.优选的,所述仓盖的顶部一侧开设有投喂口,所述投喂口的一侧铰接有门板,所述
门板上嵌装有透明pvc板。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投放仓的顶部设置仓盖,仓盖上设置增氧泵,增氧泵的输出端延伸至投放仓的内部,仓盖上开设投喂口,投喂口一侧铰接门板,门板上设置透明pvc板,仓盖的设置能够便于对投放仓内部进行清洁;投喂口的设置能够便于工作人员在运输途中对鱼苗进行投喂,增氧泵能够为投放仓内部进行增氧,避免鱼苗在运输途中由于饥饿或者缺氧导致存活率下降,透明pvc板的设置能够便于工作人员及时观察和掌握投放仓内部的情况,便于进行应急处理;
14.2、通过在投放仓的内壁上设置第一过滤网板,投放仓内壁下端设置斜块,投放仓底部设置收集斗,收集斗下端设置排污口,第一过滤网板和收集斗的设置能够将投喂产生的饵食残渣和鱼苗粪便进行过滤和收集,并能够定时通过排污口排出,保证了投放仓内部具有良好的存活环境,大大提高了鱼苗的存活率。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斜块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挂环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底座;2、投放仓;3、仓盖;4、增氧泵;5、投放口;6、投放管;7、第一过滤网板;8、收集斗;9、排污口;10、行走轮;11、推拉把手;12、凹槽;13、液压缸;14、斜块;15、收纳槽;16、固定螺孔;17、安装孔;18、第二过滤网板;19、挂环;20、钩座;21、投喂口;22、门板;23、透明pvc板。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21.一种景观水体用鱼苗投放回收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投放仓2,投放仓2的顶部通过搭扣卡接有仓盖3,仓盖3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增氧泵4,增氧泵4的输出端贯穿仓盖3且延伸至投放仓2的内部,投放仓2的一侧外壁下端开设有投放口5,投放仓2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投放口5相对应的投放管6,投放仓2的内壁下端通过固定螺丝安装有第一过滤网板7,投放仓2的底部设置有收集斗8,收集斗8的下端设置有排污口9,底座1的底部转动安装有行走轮10,底座1的顶部一侧固定焊接有推拉把手11。
22.底座1的顶部对称开设有凹槽12,凹槽12的内部安装有液压缸13,液压缸13的伸缩杆一端固定连接于投放仓2的底部,投放仓2的内底部位于收集斗8顶部两侧设置有斜块14,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收纳槽15,收纳槽15与收集斗8相对应,斜块14的顶部开设有固定螺孔16,第一过滤网板7的两端开设有安装孔17,固定螺丝的一端通过安装孔17且螺纹安装于固定螺孔16的内部,投放口5的内部设置有用于过滤鱼苗的第二过滤网板18,投放管6的一端
设置有挂环19,仓盖3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与挂环19相对应的钩座20,仓盖3的顶部一侧开设有投喂口21,投喂口21的一侧铰接有门板22,门板22上嵌装有透明pvc板23。
2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投放仓2的顶部设置仓盖3,仓盖3上设置增氧泵4,增氧泵4的输出端延伸至投放仓2的内部,仓盖3上开设投喂口21,投喂口一侧铰接门板22,门板22上设置透明pvc板23,仓盖3的设置能够便于对投放仓2内部进行清洁;投喂口21的设置能够便于工作人员在运输途中对鱼苗进行投喂,增氧泵4能够为投放仓2内部进行增氧,避免鱼苗在运输途中由于饥饿或者缺氧导致存活率下降,透明pvc板23的设置能够便于工作人员及时观察和掌握投放仓2内部的情况,便于进行应急处理;
24.通过在投放仓2的内壁上设置第一过滤网板7,投放仓2内壁下端设置斜块14,投放仓2底部设置收集斗8,收集斗8下端设置排污口9,第一过滤网板7和收集斗8的设置能够将投喂产生的饵食残渣和鱼苗粪便进行过滤和收集,并能够定时通过排污口9排出,保证了投放仓2内部具有良好的存活环境,大大提高了鱼苗的存活率。
25.其中,本装置在使用时,通过推拉把手11和行走轮10将设备移动至水体环境一侧,可通过液压缸13提高投放仓2和水体的落差,将投放管6一端探入水体内部,开启投放阀门即可;
26.在投放仓2一侧设置投放口5,投放口5一侧设置投放管6,投放口5内部设置第二过滤网板18,能够根据鱼苗的体积对鱼苗的大小进行过滤,过大的鱼苗能够留存在投放仓2的内部,并能够进行回收,保证了投放鱼苗的大小均匀性,便于水体内部鱼苗的生长;
27.通过在投放管6的一端设置挂环19,仓盖3一侧外壁上设置钩座20,能够便于对投放管6进行收纳,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2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