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撒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74845发布日期:2022-11-12 11:05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药剂撒布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搭载于作业车辆的药剂撒布装置。


背景技术:

2.上述那样的药剂撒布装置例如搭载于拖拉机等作业车辆,并具备药剂容器以及使从药剂容器供给的药剂喷出的药剂喷出部。在向药剂撒布对象的农作物撒布药剂的情况下,一边使作业车辆行驶一边从药剂喷出部喷出药剂容器的药剂,由此将药剂撒布于农作物(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3.关于这样的药剂撒布装置,期望使药剂高效地附着于整个农作物。因而,关于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装置,利用高电压产生装置对药剂施加高电压,以带电状态撒布药剂,由此使得药剂向农作物的附着率提高。
4.另外,关于其他药剂撒布装置,除了药剂喷出部以外,还具备使来自风扇的送风空气喷出的空气喷出部,使药剂随着由空气喷出部喷出的气流而一起撒布,由此对整个农作物撒布药剂(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5.现有技术文献
6.专利文献
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9-71636号公报
8.专利文献2:日本特公平05-32111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9.关于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装置,仅仅利用药剂喷出部从恒定的方向喷出药剂,所以,如果例如利用药剂喷出部朝向农作物的叶的表面侧喷出药剂,则药剂难以到达农作物的叶的背面侧,从而导致药剂难以附着于农作物的叶的背面侧。
10.关于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装置,使药剂随着由空气喷出部喷出的气流而一起撒布,所以,与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装置相比,能够对整个农作物撒布药剂。然而,基于空气喷出部的空气的喷出方向为了对由空气喷出部喷出的药剂进行辅助,例如设为与基于药剂喷出部的药剂的喷出方向相同的方向。因而,当利用药剂喷出部朝向农作物的叶的表面侧喷出药剂时,虽然能够使药剂在叶的表面侧附着于整个农作物,但是,药剂难以到达农作物的叶的背面侧,从而难以使药剂附着于农作物的叶的背面侧。
11.本发明的主要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药剂撒布装置,其不仅能够使药剂附着于农作物的叶的表面侧,还能够使药剂附着于背面侧,从而能够使药剂高效地附着于整个农作物。
12.本发明的第1特征结构在于如下方面:一种药剂撒布装置,其能够搭载于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
13.所述药剂撒布装置具备:药剂容器;以及药剂喷出部,其使得从该药剂容器供给的药剂喷出,
14.所述药剂喷出部包括:第1药剂喷出部,其针对喷出药剂的药剂喷出对象范围将农
作物的叶背面作为对象;以及第2药剂喷出部,其针对喷出药剂的药剂喷出对象范围将农作物的叶表面作为对象。
15.根据本结构,第1药剂喷出部针对药剂喷出对象范围将农作物的叶背面作为对象,所以,能够使药剂高效地附着于农作物的叶的背面侧。第2药剂喷出部针对药剂喷出对象范围将农作物的叶表面作为对象,所以,能够使药剂高效地附着于农作物的叶的表面侧。因而,不仅能够使药剂附着于农作物的叶的表面侧,还能够使药剂附着于背面侧而使得药剂高效地附着于整个农作物。
16.本发明的第3特征结构在于如下方面:一种药剂撒布装置,其能够搭载于作业车辆,
17.所述药剂撒布装置具备:药剂容器;药剂喷出部,其将从该药剂容器供给的药剂喷出;风扇;以及空气喷出部,其使得来自该风扇的送风空气从下侧朝向上侧喷出,
18.所述药剂喷出部包括:第1药剂喷出部,其将喷出药剂的药剂喷出对象范围设为在由所述空气喷出部喷出空气的空气喷出范围内存在的农作物;以及第2药剂喷出部,其将喷出药剂的药剂喷出对象范围设为在由所述空气喷出部喷出空气的空气喷出范围外存在的农作物。
19.根据本结构,空气喷出部使送风空气从下侧朝向上侧喷出,所以,能够利用该送风空气使农作物的叶升起并翻转。第1药剂喷出部将喷出药剂的药剂喷出对象范围设为在由空气喷出部喷出空气的空气喷出范围内存在的农作物,所以,能够使药剂向利用送风空气而翻转后的叶喷出。因而,能够通过基于空气喷出部的送风空气的喷出、以及基于第1药剂喷出部的药剂的喷出而使得药剂高效地附着于农作物的叶的背面侧。
20.第2药剂喷出部将喷出药剂的药剂喷出对象范围设为在由空气喷出部喷出空气的空气喷出范围外存在的农作物,所以,能够使药剂向未因空气喷出部的送风空气而翻转的农作物的叶喷出。因而,利用第2药剂喷出部朝向农作物喷出药剂,从而能够向农作物的叶的表面侧喷出药剂,能够使药剂高效地附着于农作物的叶的表面侧。
21.如上,不仅能够使药剂附着于农作物的叶的表面侧,还能够使药剂附着于背面侧而使得药剂高效地附着于整个农作物。
附图说明
22.图1是搭载有药剂撒布装置的拖拉机的侧视图。
23.图2是药剂撒布装置的主视图。
24.图3是药剂撒布装置的后视图。
25.图4是药剂撒布装置的俯视图。
26.图5是药剂撒布装置的俯视图。
27.图6是药剂撒布装置的侧视图。
28.图7是示出第1药剂喷出部和第2药剂喷出部的立体图。
29.图8是第2药剂喷出部位于保存位置的状态下的药剂撒布装置的侧视图。
30.图9是示出基于第1药剂喷出部及第2药剂喷出部的药剂的喷出状态的图。
31.图10是示出空气喷出部的立体图。
32.图11是示出动力传递部的俯视图。
33.图12是示出实验结果的图表。
34.图13是示出空气喷出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35.基于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药剂撒布装置搭载于作业车辆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36.如图1所示,该药剂撒布装置10构成为:能够自如搭载于作为作业车辆的拖拉机1的后部。作为作业车辆,并不限定于拖拉机1,还可以应用其他作业车辆。
37.拖拉机1的行驶机体2的前部由左右一对的前轮3支承,行驶机体2的后部由左右一对的后轮4支承。在拖拉机1的行驶机体2的后部具备由左右一对的下连杆5和上连杆6构成的3点连杆机构,药剂撒布装置10构成为自如装配于该3点连杆机构。在拖拉机1的行驶机体2的后部具备:具有升降缸等液压装置的升降装置(省略图示),利用该升降装置使3点连杆机构升降而使得药剂撒布装置10构成为能够升降。
38.在以下说明中,药剂撒布装置10的左右方向设为与拖拉机1的左右方向相同的方向,药剂撒布装置10的前后方向设为与拖拉机1的前后方向相同的方向。左右方向的右侧是指使拖拉机1前进行驶的情况下的右侧,左右方向的左侧是指使拖拉机1前进行驶的情况下的左侧。左右方向的外侧是指拖拉机1的左右方向上的外侧,左右方向的内侧是指拖拉机1的左右方向上的内侧。
39.如图2~图6所示,药剂撒布装置10的装置主体11具备:贮存药剂的药剂容器12;使从该药剂容器12供给的药剂喷出的药剂喷出部13;风扇14;以及使来自该风扇14的送风空气从下侧朝向上侧喷出的空气喷出部15。如图4及图6所示,药剂喷出部13包括:配置于前侧的第1药剂喷出部16以及配置于后侧的第2药剂喷出部17,第1药剂喷出部16及第2药剂喷出部17以在左右方向上比药剂容器12更向外侧突出的状态分散配置于左侧和右侧。
40.在此,关于药剂撒布装置10,各种部件利用螺栓螺母等连结件而固定连结,但是,在图2~图6中省略了连结件等的图示,在图6以后的图7~图9中也同样省略了连结件等的图示。
41.(药剂容器)
42.如图4及图6所示,在前后方向上,药剂容器12以与第1药剂喷出部16及第2药剂喷出部17重叠的状态配设于第1药剂喷出部16与第2药剂喷出部17之间,并配备为比第1药剂喷出部16更向前侧鼓出的状态。药剂容器12配设于药剂撒布装置10的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参照图2)上的中央部。
43.如图2、图3及图6所示,药剂容器12形成为上部开口的长方体状,并且具备将上部的开口封闭自如的盖部20。在药剂容器12的下侧具备用于对药剂容器12进行止挡支承的容器支承框架21。将与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多个第1框架f1(参照图2及图6)与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2框架f2(参照图3)组合并通过焊接、连结件等连结而构成容器支承框架21。容器支承框架21利用多个第1框架f1对药剂容器12的左右方向的两端部及中央部进行止挡支承,并利用第2框架f2对药剂容器12的前后方向的后侧部位进行止挡支承。
44.除了第1框架f1及第2框架f2以外,如图2所示,容器支承框架21在药剂容器12的前侧还具备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3框架f3、以及下侧敞开的c字状的第4框架f4。第3框架f3与多个第1框架f1的前端部连结,并配备为沿着左右方向的姿势。将从配置于左右方向的两侧
的第1框架f1朝上侧延伸的左右一对的框架、与以将上述左右一对的框架的上端部彼此连结的状态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姿势的框架组合而构成第4框架f4。在第4框架f4的上端部,左右方向的两端部借助托架而与药剂容器12的前表面部连结。
45.(药剂撒布装置相对于拖拉机的连结结构)
46.如图2及图6所示,用于将拖拉机1与药剂撒布装置10连结的第5框架f5及第6框架f6等与容器支承框架21的第3框架f3连结。第5框架f5以遍及第3框架f3与第4框架f4的上端部的状态配备为从第3框架f3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朝上侧延伸的姿势,并如图1所示那样能够与拖拉机1的上连杆6自如连结。如图6所示,在第5框架f5形成有多个连结孔部22,拖拉机1的上连杆6借助插入于该连结孔部22的销等(省略图示)而与该第5框架f5连结。第6框架f6配备为:从第3框架f3的左右方向的两端部向后方下侧延伸的倾斜姿势,并如图1所示那样能够与拖拉机1的下连杆5自如连结。如图6所示,在第6框架f6形成有多个连结孔部23,拖拉机1的下连杆5借助插入于该连结孔部23的销24而与该第6框架f6连结。
47.这样,如图1所示,将拖拉机1的上连杆6与第5框架f5连结并且将拖拉机1的下连杆5与第6框架f6连结,从而使得药剂撒布装置10构成为能够自如连结于拖拉机1的后侧。以在将药剂撒布装置10与拖拉机1的后侧连结时遍及第5框架f5的下端部和上连杆6的中途部的状态具备固定用连结连杆25,从而将上连杆6的角度固定。顺便言及,还可以不具备固定用连结连杆25而实施。
48.(药剂供给部)
49.如图2及图3所示,在药剂撒布装置10具备:将药剂容器12的药剂供给至药剂喷出部13并利用药剂喷出部13进行药剂喷出的药剂供给部30。药剂供给部30具备:配置于药剂容器12下侧的泵31(参照图2);以及配置于药剂容器12后侧的分配部32(参照图3)。药剂容器12、泵31、分配部32以及药剂喷出部13的各部件之间借助软管33等而连通连接。省略软管33的一部分图示。
50.分配部32将来自泵31的药剂供给至左右方向两侧的药剂喷出部13、或者仅供给至左右方向一侧的药剂喷出部13、或者构成为能够自如切换药剂的供给状态。在分配部32的附近部位具备压力调整阀34、流量传感器35、压力传感器36等,并构成为对向各药剂喷出部13供给的药剂的压力进行自如调整以使其达到期望的压力。
51.如图2及图6所示,泵31配置于药剂容器12的下侧,并配设为与药剂容器12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的状态。用于对泵31进行止挡支承的泵支承框架37隔开间隔地配设于容器支承框架21的下侧,泵支承框架37与容器支承框架21之间成为泵31的设置空间。将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多个第7框架f7(参照图6)和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多个第8框架f8(参照图2)组合并通过焊接、连结件等连结而构成泵支承框架37。如图6所示,泵支承框架37的左右方向两侧的第7框架f7的前端部利用第6框架f6而与第3框架f3的左右方向的两端部分别连结。如图3及图6所示,泵支承框架37的左右方向两侧的第7框架f7的后端部利用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9框架f9而与容器支承框架21的第2框架f2的左右方向的两端部分别连结。
52.如图3及图4所示,分配部32、压力调整阀34、流量传感器35、压力传感器36等配设于药剂容器12的后侧。用于支承上述部件的部件支承框架38配备为:从容器支承框架21的第1框架f1的后端部朝上侧延伸的立起姿势。如图3所示,部件支承框架38形成为:利用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11框架f11将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的第10框架f10的上端部彼此连
结并且下侧敞开的c字状。在第11框架f11借助托架等而将压力调整阀34、流量传感器35、分配部32、压力传感器36配备为从左右方向的右侧按顺序排列的状态。
53.(药剂喷出部的支承结构)
54.如图2及图4所示,为了对左右的药剂喷出部13分别进行支承,具备左右一对的从药剂容器12的前侧到横侧方的喷出部支承框架40。左右一对的喷出部支承框架40为相同的结构,所以,以下简单地描述为喷出部支承框架40。
55.如图2及图4所示,喷出部支承框架40除了具备兼用作容器支承框架21的第4框架f4以外,还具备:将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框架与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框架组合而形成的矩形的第12框架f12;以及将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框架与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框架组合而形成的c字状的第13框架f13。
56.如图2及图4所示,在喷出部支承框架40具备用于对药剂喷出部13的左右方向上的位置进行调整的位置调整机构41。在第12框架f12与第13框架f13之间借助托架等而配备有绕沿着上下方向的轴心转动自如的第1轴部42。位置调整机构41将第13框架f13支承为绕第1轴部42而相对于第12框架f12摆动自如。
57.如图4所示,位置调整机构41除了具备第1轴部42以外,还具备: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姿势的调整杆43;绕第1轴部42摆动自如的摆动体44;与该摆动体44的被抵接部45抵接的抵接部46;以及能够自如施加作用力以使得第13框架f13相对于第12框架f12朝左右方向的外侧摆动的施力部件47。
58.如图4所示,调整杆43的左右方向的内侧端部借助托架等而绕沿着上下方向的轴心摆动自如地枢轴支承连结于第12框架f12。在调整杆43的左右方向的外侧部位具备在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的多个连结位置(孔部),摆动体44借助连结件等而分别自如连结于多个连结位置(孔部)。
59.如图4及图6所示,被抵接部45以从摆动体44向第13框架f13侧延伸的姿势配备于摆动体44,例如,由能够自如弹性变形的弹性部件构成。抵接部46由与被抵接部45自如抵接的板状体形成,并以存在于与被抵接部45对置的位置的方式固定于第13框架f13。
60.如图4所示,施力部件47配备为:遍及第12框架f12的后侧部位与第13框架f13的左右方向的内侧部位的状态,并由能够向使第13框架f13相对于第12框架f12分离那侧自如施加作用力的气缸构成。顺便言及,关于施力部件47,在右侧的喷出部支承框架40配设于与第12框架f12及第13框架f13的上端部对应的位置,在左侧的喷出部支承框架40配设于与第12框架f12及第13框架f13的下端部对应的位置,以上下反转的状态配设于左右的喷出部支承框架40。
61.如图2、图4及图5所示,位置调整机构41使第13框架f13绕第1轴部42相对于第12框架f12摆动,对调整杆43的摆动体44的连结位置43a进行调整而调整药剂喷出部13的左右方向上的位置。图4示出如下状态:将调整杆43的摆动体44的连结位置43a调整为左右方向上的最外侧的位置、且将左右的药剂喷出部13调整为左右方向上的最内侧的位置。图5示出如下状态:将调整杆43的摆动体44的连结位置43a调整为在左右方向上从内侧数处于第二的位置、且将左右的药剂喷出部13调整为在左右方向上从外侧数处于第二的位置,对于图5中与图4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其一部分。
62.例如,在图4中,在使药剂喷出部13朝左右方向的外侧移动的情况下,作业者等把
持第13框架f13等而使第13框架f13绕第1轴部42相对于第12框架f12朝左右方向的外侧摆动。通过该第13框架f13的摆动,固定于第13框架f13的抵接部46对固定于摆动体44的被抵接部45进行按压,由此使得摆动体44绕第1轴部42朝左右方向的内侧摆动。此时,使调整杆43与摆动体44的连结暂时解除,使得调整杆43的摆动体44的连结位置43a如图5所示那样发生变更。因而,能够将摆动体44保持为绕第1轴部42朝左右方向的内侧摆动的状态,所以,能够使药剂喷出部13朝左右方向的外侧移动而进行位置调整。
63.这样,左右的药剂喷出部13分别构成为:能够利用位置调整机构41而自如调整左右方向上的位置。由此,位置调整机构41例如能够根据拖拉机1与农作物的间隔而进行药剂喷出部13的左右方向上的位置调整,以使得药剂喷出部13相对于农作物配置于适当的位置。
64.在此,构成为:当利用位置调整机构41对左右的药剂喷出部13各自的左右方向上的位置进行调整时,如图4及图5所示,保持第1药剂喷出部16、第2药剂喷出部17以及空气喷出部15的3者的相对位置关系。关于第1药剂喷出部16、第2药剂喷出部17以及空气喷出部15的3者的相对位置关系,配置为如下状态:空气喷出部15配置于比第1药剂喷出部16更靠前侧且更靠左右方向的外侧的位置、并且第1药剂喷出部16与第2药剂喷出部17在前后方向上排列。
65.为了保持第1药剂喷出部16、第2药剂喷出部17以及空气喷出部15的3者的相对位置关系,如图4及图6所示那样利用连结框架50将第1药剂喷出部16与第2药剂喷出部17连结,并且,如图3及图9那样将空气喷出部15借助支承支柱77等而固定于第1药剂喷出部16。在图3及图9中,省略使空气喷出部15固定于从第1药剂喷出部16的下端部延伸的支承支柱77的捆扎带等固定件的图示。
66.第1药剂喷出部16与第2药剂喷出部17由连结框架50连结,所以,当利用位置调整机构41对左右的药剂喷出部13各自的左右方向上的位置进行调整时,第1药剂喷出部16与第2药剂喷出部17一体地移动,由此对第1药剂喷出部16及第2药剂喷出部17的左右方向上的位置进行调整。此时,空气喷出部15借助支承支柱77等而固定于第1药剂喷出部16,所以,空气喷出部15也欲追随第1药剂喷出部16的移动而移动。如图3所示,空气喷出部15借助第2管道72而与第1管道71连接,但是,第2管道72例如具备具有挠性的波纹部位、且构成为伸缩自如及变形自如。由此,通过第2管道72的伸缩、变形而允许空气喷出部15追随第1药剂喷出部16的移动而移动。因而,如果第1药剂喷出部16与第2药剂喷出部17一体移动,则空气喷出部15也追随第1药剂喷出部16而一体移动,由此能够保持第1药剂喷出部16、第2药剂喷出部17及空气喷出部15的3者的相对位置关系。
67.如上所述,如图2、图4及图6所示,左右的药剂喷出部13分别具备:配置于前侧的第1药剂喷出部16;以及配置于后侧的第2药剂喷出部17。第1药剂喷出部16连结支承于喷出部支承框架40的第13框架f13的后端部。如图2及图4所示,在第13框架f13的后端部具备沿着上下方向的第2轴部48,第1药剂喷出部16借助托架等而支承为:绕第2轴部48相对于第13框架f13摆动自如。构成为:通过使第1药剂喷出部16及第2药剂喷出部17绕第2轴部48相对于第13框架f13摆动自如,能够对第1药剂喷出部16及第2药剂喷出部17绕沿着上下方向的轴心的姿势进行自如调整。顺便言及,在图5中,与图4相同,通过使第1药剂喷出部16及第2药剂喷出部17绕第2轴部48相对于第13框架f13摆动,第1药剂喷出部16与第2药剂喷出部17能
够调整为在前后方向上排列的姿势。
68.如图2及图4所示,第1药剂喷出部16与第12框架f12借助托架等并利用连结杆49而连结,利用该连结杆49维持第1药剂喷出部16及第2药剂喷出部17绕沿着上下方向的轴心的姿势。顺便言及,关于连结杆49,在右侧的喷出部支承框架40配设于与第12框架f12的下端部对应的位置,在左侧的喷出部支承框架40配设于与第12框架f12的上端部对应的位置,以上下反转的状态配设于左右的喷出部支承框架40。
69.如图4及图6所示,第1药剂喷出部16与第2药剂喷出部17由连结框架50连结而构成为能够一体地自如移动。连结框架50具备: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的上下一对的第14框架f14;以及将上下一对的第14框架f14彼此连结的第15框架f15。关于上下一对的第14框架f14,配备为越靠后侧则越位于上侧的前低后高的倾斜姿势,其前端部与第1药剂喷出部16连结,其后端部与第2药剂喷出部17连结。第15框架f15形成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板状体,并将上下一对的第14框架f14的后侧部位彼此连结。
70.(第1药剂喷出部及第2药剂喷出部)
71.第1药剂喷出部16与第2药剂喷出部17基本上是相同的结构,所以,对于相同的结构,仅对第1药剂喷出部16进行说明,对于不同的结构,分别对第1药剂喷出部16和第2药剂喷出部17进行说明。
72.如图3及图6所示,第1药剂喷出部16具备: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支承框架60;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药剂流通部61;喷出药剂的喷嘴部62;以及罩部63。支承框架60形成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方管状。药剂流通部61形成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管状,软管33与药剂流通部61的上端部等连接。药剂流通部61将来自药剂容器12的药剂纳入其内部空间,并使药剂在上下方向上自如流通。多个(例如,5个)喷嘴部62在上下方向上隔开恒定间隔地配备于药剂流通部61。喷嘴部62构成为:从左右方向的内侧朝向外侧喷出药剂。喷嘴部62例如可以由对药剂施加高电压而以带电状态喷出药剂的静电喷嘴构成。罩部63借助托架等而固定于支承框架60,并配备为遍及支承框架60及药剂流通部61的上下方向的全长而将支承框架60及药剂流通部61的前侧及与其连结的斜外侧覆盖的状态。
73.关于第1药剂喷出部16,如图3所示,支承框架60借助第2轴部48而连结支承于第13框架f13的后端部。第1药剂喷出部16的支承框架60构成为绕第2轴部48相对于第13框架f13摆动自如。第1药剂喷出部16的支承框架60与第2药剂喷出部17的支承框架60由上下一对的第14框架f14(参照图6)连结,如果第1药剂喷出部16的支承框架60绕第2轴部48摆动,则第2药剂喷出部17的支承框架60也与第1药剂喷出部16的支承框架60一体地绕第2轴部48摆动。由此,构成为:能够一体地对第1药剂喷出部16及第2药剂喷出部17的双方的绕上下轴心的喷嘴部62的位置进行自如调整。
74.如图4所示,在左右方向上,第2药剂喷出部17配备为:比第1药剂喷出部16更向外侧突出的状态。由此,第2药剂喷出部17的喷嘴部62配设成:比第1药剂喷出部16的喷嘴部62更靠左右方向的外侧。
75.关于喷嘴部62的药剂喷出方向,如图3及图9的涂黑箭头所示,第1药剂喷出部16及第2药剂喷出部17构成为:在左右方向上均从左右方向的内侧朝向外侧喷出药剂。与此相对,在上下方向上,第1药剂喷出部16的喷嘴部62构成为从下侧朝向上侧喷出药剂,第2药剂喷出部17的喷嘴部62构成为从上侧朝向下侧喷出药剂。另外,在前后方向上,第1药剂喷出
部16与第2药剂喷出部17也不同,如图4的左侧的涂黑箭头所示,第1药剂喷出部16的喷嘴部62构成为从后侧朝向前侧的斜前侧喷出药剂,第2药剂喷出部17的喷嘴部62构成为朝向正侧面喷出药剂。
76.关于喷嘴部62的药剂喷出方向,第1药剂喷出部16的喷嘴部62在上下方向上还可以设为水平方向,并构成为能够在水平方向与从下侧朝向上侧的方向之间对药剂喷出方向进行自如调整。另外,第2药剂喷出部17的喷嘴部62在上下方向上还可以设为水平方向,构成为能够在水平方向与从上侧朝向下侧的方向之间对药剂喷出方向进行自如调整。
77.喷嘴部62的设置数量还可以设为4个以下、6个以上,可以适当变更。另外,喷嘴部62的设置高度也可以适当变更,在上下方向上相邻的喷嘴部62的间隔也不限定于恒定的间隔,还可以设为不同的间隔。
78.第2药剂喷出部17构成为:相对于第1药剂喷出部16在上下方向上自如移动至如图6所示那样第2药剂喷出部17的大部分定位成比第1药剂喷出部16更靠上侧的作业位置、与如8所示那样第2药剂喷出部17的大部分定位成与第1药剂喷出部16重叠的保存位置。关于第2药剂喷出部17,如图7所示,支承框架60与上下的第14框架f14各自的后端部连结,但是,支承框架60与第14框架f14的连结位置在上下方向上移动自如。在支承框架60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上下延伸设置槽部64,第14框架f14的后端部借助滑动移动部件65而在上下方向上滑动移动自如地与上下延伸设置槽部64连结。在第2药剂喷出部17的支承框架60的下端部具备把手部66。例如,作业者等把持把手部66使第2药剂喷出部17在上下方向上移动,从而能够使第2药剂喷出部17的位置变更为作业位置与保存位置。
79.第2药剂喷出部17构成为:能够在图6所示的作业位置与图8所示的保存位置之间沿上下方向自如调整位置。顺便言及,关于第2药剂喷出部17的位置调整,如上所述,例如,作业者等把持把手部66使第2药剂喷出部17在上下方向上滑动移动,从而能够进行第2药剂喷出部17的位置调整。由此,在农作物的高度较高的情况下,能够将第2药剂喷出部17的上下方向上的位置调整为上侧位置,在农作物的高度较低的情况下,能够将第2药剂喷出部17的上下方向上的位置调整为下侧位置。这样,能够根据农作物的高度而对第2药剂喷出部17的上下方向上的位置进行调整,所以还能够灵活应对各种高度的农作物。
80.(风扇)
81.如图3~图6所示,风扇14以与药剂容器12在前后方向上排列的状态配设于药剂容器12的后侧。风扇14配设于比药剂喷出部13及空气喷出部15更靠后侧的最后部。风扇14配设为:在上下方向上与药剂容器12重叠的状态。如图3及图6所示,对风扇14进行支承的风扇支承框架70配设于药剂容器12的后侧。风扇支承框架70具备以在上下方向隔开间隔的状态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上下的第16框架f16,风扇14固定支承于将上下的第16框架f16连结的连结体。
82.如图4、图6及图11所示,风扇14例如由吸引部14a朝向后侧的西洛可风扇构成。如图3及图6所示,第1管道71与风扇14的排出部连接。关于第1管道71,在上下方向上从风扇14的排出部向比泵31及泵支承框架37更靠下侧的位置延伸,在前后方向上在药剂容器12的后侧折弯,从药剂容器12的后侧到泵31及泵支承框架37的下侧而从后侧向前侧延伸,在侧视观察时形成为l字状。第1管道71在其前端部朝左右方向的两侧分支,左右的分支部分别借助第2管道72而与左右的空气喷出部15连接。
83.这样,作为从风扇14分别向左右一对的空气喷出部15供给送风空气的管道构造,具有第1管道71和第2管道72。具有第1管道71和第2管道72的管道构造从配置于左右方向中央部的风扇14向配置于左右方向两端部的空气喷出部15供给送风空气。由此,如图3所示,具有第1管道71和第2管道72的管道构造具有:以左右方向的中心线c为基准而左右对称的构造。
84.(空气喷出部)
85.如图2及图3所示,空气喷出部15配设于左右方向的两侧,并经由第1管道71及第2管道72而接受来自风扇14的送风空气的供给。空气喷出部15借助托架等而连结支承于第1药剂喷出部16的支承框架60的下端部。空气喷出部15配设为:在上下方向上比第1药剂喷出部16更向下侧突出、且在左右方向上比第1药剂喷出部16及第2药剂喷出部17更向外侧突出的状态。这样,空气喷出部15配设成:比第1药剂喷出部16的设置于最下部的喷嘴部62更靠下侧、且比第1药剂喷出部16的下端部更靠下侧。
86.如图9及图10所示,空气喷出部15形成为具有中空的内部空间的管状,在其上侧部位具备向上侧开口的上方开口部73。上方开口部73配备为:在左右方向上从空气喷出部15的外侧端部朝向内侧连续的状态,并构成为使来自风扇14的送风空气自如喷出(自如通过)。
87.为了使送风空气穿过上方开口部73而从下侧朝向上侧喷出,如图9及图10所示那样在空气喷出部15具备第1引导体74和第2引导体75。第1引导体74形成为板状,并配备为将空气喷出部15的左右方向的外侧端部封闭的状态。第1引导体74配备为:越靠左右方向的外侧则越位于上侧的外侧倾斜姿势,并比空气喷出部15更向上侧突出。第2引导体75安装于在上方开口部73的中途部形成的槽状的安装部76,形成为将上方开口部73划分成2个开口部的板状。第2引导体75也与第1引导体74相同地配备为:越靠左右方向的外侧则越位于上侧的外侧倾斜姿势,并比空气喷出部15更向上侧突出。空气喷出部15基于第1引导体74及第2引导体75的引导作用而如图3及图9的白色箭头所示那样由上方开口部73的2个开口部分别从下侧朝向上侧且朝左右方向外侧的斜上侧喷出送风空气。
88.(动力传递部)
89.如图11所示,具备:使来自拖拉机1的动力传递至药剂供给部30的泵31及风扇14而使得泵31及风扇14自如动作的动力传递部80。动力传递部80具备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动力传递轴81,使动力传递轴81与拖拉机1的pto轴7连结而使得动力从拖拉机1经由动力传递轴81向药剂撒布装置10传递。
90.如图11所示,动力传递轴81配设为在前后方向上贯通泵31的状态,并作为泵31的驱动轴而配备。动力传递部80基于动力传递轴81的旋转驱动力而使得泵31执行动作,将药剂容器12的药剂向药剂喷出部13供给并利用药剂喷出部13进行药剂的喷出。
91.动力传递部80具备:第1带轮82,其在动力传递轴81且在比泵31更靠后侧的位置处与动力传递轴81一体地自如旋转;中间轴83,其在左右方向上比泵31更靠右侧的位置处以与动力传递轴81平行的状态沿前后方向延伸;以及第2带轮84,其在中间轴83的中途部与中间轴83一体地自如旋转。动力传递部80具备架设于动力传递轴81的第1带轮82与中间轴83的第2带轮84之间的第1正时带85,从而能够将动力传递轴81的旋转驱动力自如传递至中间轴83。
92.动力传递部80在中间轴83的后端部具备:与中间轴83一体地自如旋转的第3带轮86;以及与风扇14的风扇驱动轴87一体地自如旋转的第4带轮88。动力传递部80具备架设于中间轴83的第3带轮86与风扇驱动轴87的第4带轮88之间的第2正时带89,从而能够将中间轴83的旋转驱动力自如传递至风扇驱动轴87。
93.这样,动力传递部80使来自拖拉机1的pto轴7的动力传递至动力传递轴81,不仅能够使泵31自如执行动作,还能够将用于使该泵31执行动作的动力的一部分传递至中间轴83而取出,并使该取出的动力传递至风扇驱动轴87而使得风扇14自如执行动作。
94.(基于药剂喷出部的药剂喷出、以及基于空气喷出部的空气喷出)
95.如图3所示,药剂喷出部13及空气喷出部15配设于左右方向的两侧,从左右方向的内侧朝向外侧喷出药剂及送风空气。因而,能够使拖拉机1等作业车辆在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地栽植的农作物之间行驶,并能够利用药剂撒布装置10而向在拖拉机1的左右方向两侧存在的农作物喷出药剂及送风空气。
96.关于药剂喷出部13,如图4所示,在前后方向上,第1药剂喷出部16配设于与药剂容器12的中间部对应的位置,第2药剂喷出部17配设于与药剂容器12的后端部对应的位置,第1药剂喷出部16配设成比第2药剂喷出部17更靠前侧。在上下方向上,如图6所示,第1药剂喷出部16配设于与药剂容器12的横侧部对应的位置,第2药剂喷出部17配设为比药剂容器12更向上侧突出的状态,第2药剂喷出部17配设成比第1药剂喷出部16更靠上侧。
97.关于第1药剂喷出部16及第2药剂喷出部17的喷嘴部62的药剂的喷出方向,如图3及图9的涂黑箭头所示那样,在左右方向上,均从左右方向的内侧朝向外侧喷出药剂,但是,在上下方向上,第1药剂喷出部16的喷嘴部62从下侧朝向上侧喷出药剂,与此相对,第2药剂喷出部17的喷嘴部62从上侧朝向下侧喷出药剂。另外,在前后方向上,如图4的左侧的涂黑箭头所示那样,第1药剂喷出部16的喷嘴部62从后侧朝向前侧的斜前侧喷出药剂,与此相对,第2药剂喷出部17的喷嘴部62朝向正侧面喷出药剂。
98.如图3及图9所示,空气喷出部15在位于第1药剂喷出部16的下侧的状态下如图3及图9的白色箭头所示那样从下侧朝向上侧喷出送风空气。如图4所示,空气喷出部15配设成比第1药剂喷出部16更靠前侧,并在前后方向上朝正侧面喷出送风空气。
99.如图9所示,药剂撒布装置10利用第1药剂喷出部16及空气喷出部15而使得药剂附着于农作物的叶a的背面a2侧,并利用第2药剂喷出部17而使得药剂附着于农作物的叶a的表面a1侧。
100.空气喷出部15从下侧朝向上侧的斜上侧喷出送风空气,所以,能够利用该送风空气使农作物的叶a升起并使得叶a翻转。空气喷出部15配备为在左右方向上比第1药剂喷出部16更向外侧突出的状态,所以,能够进入农作物的叶a的下侧,利用从下侧朝向上侧的斜上侧的送风空气而使得农作物的叶a适当地翻转。第1药剂喷出部16也从下侧朝向上侧的斜上侧喷出药剂,所以,能够向利用送风空气而翻转的叶a的背面a2侧喷出药剂。这样,第1药剂喷出部16喷出药剂的药剂喷出对象范围设为在由空气喷出部15喷出空气的空气喷出范围内存在的农作物。因此,通过基于空气喷出部15的送风空气的喷出以及基于第1药剂喷出部16的药剂的喷出,能够有效地使药剂附着于农作物的叶a的背面a2侧。
101.如图4所示,空气喷出部15配设成在前后方向上比第1药剂喷出部16更靠前侧,所以,空气喷出部15配设成比第1药剂喷出部16的喷嘴部62更靠前侧。空气喷出部15在前后方
向上朝正侧面喷出送风空气,并利用该送风空气使农作物的叶a翻转。因而,第1药剂喷出部16的喷嘴部62如图4的左侧的涂黑箭头所示那样从后侧朝向前侧的斜前侧喷出药剂。由此,第1药剂喷出部16的喷嘴部62能够使药剂适当地附着于在利用空气喷出部15喷出空气的空气喷出范围内存在并翻转的农作物的叶a。
102.第2药剂喷出部17从上侧朝向下侧的斜下侧喷出药剂,所以,能够使药剂有效地附着于朝向上侧的农作物的叶a的表面a1侧。如图4所示,空气喷出部15与第2药剂喷出部17在前后方向上隔开规定距离k的间隔而配设。因而,第2药剂喷出部17不会受到来自空气喷出部15的送风空气的影响,能够适当地向原本的喷出部位(例如,农作物的叶a的表面侧)等喷出药剂。例如,通过进行来自空气喷出部15的送风空气对药剂喷出造成多大范围的影响的实验等,能够预先设定规定距离k。
103.(药剂撒布装置的动作)
104.对药剂撒布装置10的动作进行说明。
105.虽然省略图示,但是,具备:根据拖拉机1等具备的人为式的操作部的操作而对药剂撒布装置10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部。控制部对泵31、分配部32、风扇14等的动作状态进行控制而对药剂撒布装置10的动作进行控制。
106.例如,作为操作部,具备:右侧用的操作部,其用于使药剂从相对于拖拉机1的前进方向配置于右侧的药剂喷出部13喷出;以及左侧用的操作部,其用于使药剂从相对于拖拉机1的前进方向配置于左侧的药剂喷出部13喷出。
107.无论在右侧用的操作部进行on操作或off操作的情况下、还是在左侧的操作部进行on操作或off操作的情况下,都进行相同的动作,所以,对右侧用的操作部进行on操作或off操作的情况进行说明。
108.在右侧用的操作部进行on操作的情况下,控制部对泵31、分配部32、风扇14等的动作状态进行控制,通过基于右侧的空气喷出部15的送风空气的喷出以及基于右侧的第1药剂喷出部16的药剂的喷出,使药剂向农作物的叶a的背面侧喷出,通过基于第2药剂喷出部17的药剂的喷出,使药剂向农作物的叶a的表面侧喷出。与此相对,在右侧用的操作部进行off操作的情况下,控制部对分配部32等的动作状态进行控制,使基于右侧的第1药剂喷出部16及第2药剂喷出部17的药剂喷出停止。
109.(实验结果)
110.利用本实施方式的药剂撒布装置10进行药剂撒布,由此进行用于确认多少药剂附着于农作物的叶的表面侧和背面侧的实验。在该实验中,如图12所示,针对叶表面和叶背面分别求出药剂的附着率。在图12中,左侧的g1示出如下情况:执行基于空气喷出部15的送风空气的喷出以及基于药剂喷出部13的药剂的喷出的双方。右侧的g2为了与g1进行比较而示出如下情况:不执行基于空气喷出部15的送风空气的喷出,仅执行基于药剂喷出部13的药剂的喷出。
111.关于叶的背面侧,g1的附着率大于g2的附着率。由此,通过基于空气喷出部15的送风空气的喷出而使农作物的叶升起并翻转,通过基于第1药剂喷出部16的药剂的喷出,能够确认适当地使得药剂附着于翻转后的叶的背面侧的情况。
112.〔其他实施方式〕
113.对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以下说明的各实施方式的结构并不限
定于分别单独地应用,还可以与其他实施方式的结构组合而应用。
114.(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第1药剂喷出部16与第2药剂喷出部17的前后方向上的配置关系,将第1药剂喷出部16配置于前侧、且将第2药剂喷出部17配置于后侧,但是,相反,也可以将第1药剂喷出部16配置于后侧、且将第2药剂喷出部17配置于前侧。例如,可以将第2药剂喷出部17配置成以规定距离比第1药剂喷出部16更靠前侧,并将空气喷出部15配置于与第1药剂喷出部16在前后方向上重叠的位置。
115.(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前后方向上,第1药剂喷出部16与空气喷出部15配置成重叠的状态,但是,例如,也可以将空气喷出部15配置成以规定距离比第1药剂喷出部16更靠前侧,还可以将第1药剂喷出部16与空气喷出部15配置于在前后方向上不同的位置。
116.(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除了第1引导体74以外,空气喷出部15还具备第2引导体75,由此将上方开口部73划分为2个开口部,但是,例如,还可以如图13所示那样不具备第2引导体75而仅具备第1引导体74。
117.(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具备风扇14及空气喷出部15,但是,也可以不具备风扇14及空气喷出部15而实施。在该情况下,第1药剂喷出部16从下侧朝向上侧喷出药剂而使得喷出药剂的药剂喷出对象范围以农作物的叶背面为对象。第2药剂喷出部17从上侧朝向下侧喷出药剂而使得喷出药剂的药剂喷出对象范围以农作物的叶表面为对象。此时,例如,对药剂的喷出压力进行调整,从而,能够通过基于第1药剂喷出部16的药剂喷出而使得药剂适当地附着于农作物的叶的背面侧,并通过基于第2药剂喷出部17的药剂喷出而使得药剂适当地附着于农作物的叶的表面侧。
118.(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具备位置调整机构41,从而构成为能够通过作业者等的人为操作而对药剂喷出部13的左右方向上的位置进行自如调整。取而代之地,例如,与位置调整机构41相同,能够具备:将第13框架f13支承为绕第1轴部42相对于第12框架f12摆动自如并遍及第13框架f13与第12框架f12的电动式气缸等致动器(相当于位置调整部)。在该情况下,使电动式气缸进行伸缩动作,由此驱动第13框架f13绕第1轴部42相对于第12框架f12摆动,能够自动地对药剂喷出部13的左右方向上的位置进行调整。
119.这样,在具备致动器的情况下,能够自动地对药剂喷出部13的左右方向上的位置进行调整,所以,例如,当使拖拉机1在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的农作物之间行驶并向农作物撒布药剂的情况下,能够将药剂喷出部13的位置调整为在左右方向上接近农作物的外侧的作业位置。而且,在使拖拉机1转弯行驶以使其向接下来的农作物之间移动的情况下,能够将药剂喷出部13的位置调整为在左右方向上远离农作物的内侧的收纳位置。因而,在使拖拉机1转弯行驶的情况下,使药剂喷出部13在左右方向上位于更接近拖拉机1的收纳位置,能够使得左右方向上的突出量进一步减小,从而能够防止药剂喷出部13与障碍物等接触。
120.(发明的补充说明)
121.本发明的第2特征结构在于如下方面:所述第1药剂喷出部从下侧朝向上侧喷出药剂,所述第2药剂喷出部从上侧朝向下侧喷出药剂,所述第1药剂喷出部与所述第2药剂喷出部隔开规定距离的间隔而配设。
122.根据本结构,第1药剂喷出部仅通过采用使药剂的喷出方向从下侧朝向上侧这样简单的结构,就能够有效地向叶的背面侧喷出药剂。第2药剂喷出部也仅通过采用使药剂的喷出方向从上侧朝向下侧这样简单的结构,就能够有效地向叶的表面侧喷出药剂。
123.例如,在第1药剂喷出部与第2药剂喷出部接近配设的情况下,从第1药剂喷出部喷出的药剂受到从第2药剂喷出部喷出的药剂的影响,从而有可能到达偏离原本的药剂喷出范围的部位,或者,相反,从第2药剂喷出部喷出的药剂受到从第1药剂喷出部喷出的药剂的影响,从而有可能到达偏离原本的药剂喷出范围的部位。这样,在第1药剂喷出部与第2药剂喷出部接近配设的情况下,会导致彼此干涉而有可能无法适当地向原本的药剂喷出范围喷出药剂。因而,根据本结构,第1药剂喷出部与第2药剂喷出部隔开规定距离的间隔而配设。由此,能够抑制第1药剂喷出部与第2药剂喷出部彼此干涉,从而能够适当地向原本的药剂喷出范围喷出药剂,能够使药剂适当地附着于农作物的叶的表面侧及背面侧的双方。
124.本发明的第4特征结构在于如下方面:所述第1药剂喷出部从下侧朝向上侧喷出药剂,所述第2药剂喷出部从上侧朝向下侧喷出药剂,所述空气喷出部与所述第2药剂喷出部在作业车辆的前后方向上隔开规定距离的间隔而配设。
125.根据本结构,第1药剂喷出部仅通过采用使药剂的喷出方向从下侧朝向上侧这样简单的结构,就能够有效地向翻转后的叶的背面侧喷出药剂。第2药剂喷出部也仅通过采用使药剂的喷出方向从上侧朝向下侧这样简单的结构,就能够有效地向叶的表面侧喷出药剂。
126.由于从空气喷出部喷出送风空气,所以,如果空气喷出部与第2药剂喷出部在作业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设置位置较近,则来自第2药剂喷出部的药剂受到来自空气喷出部的送风空气的影响,从而有可能导致扩散、或到达偏离原本的喷出部位(例如,农作物的叶的表面侧)的部位。因而,根据本结构,空气喷出部与第2药剂喷出部在作业车辆的前后方向上隔开规定距离的间隔而配设。由此,不会受到来自空气喷出部的送风空气的影响,能够利用第2药剂喷出部适当地向原本的喷出部位(例如,农作物的叶的表面侧)喷出药剂,所以,能够使药剂有效地附着于农作物的叶的表面侧。
127.本发明的第5特征结构在于如下方面:包括所述药剂容器、所述药剂喷出部、所述风扇以及所述空气喷出部在内的装置主体连结自如地配备于作业车辆的后侧,所述第1药剂喷出部在作业车辆的前后方向上隔开规定距离的间隔而配设于比所述第2药剂喷出部更靠前侧的位置。
128.在使作业车辆行驶并进行作业的情况下,作业车辆有时根据作业地的状况等而以前侧位于上侧且后侧位于下侧的方式形成为前高后低的倾斜姿势。因而,当将装置主体与作业车辆的后侧连结时,即便作业车辆形成为前高后低的倾斜姿势,也需要防止药剂撒布装置的装置主体与作业地的地面等接触。因而,期望使药剂撒布装置的装置主体的后端部位处于更靠上侧的位置。
129.关于药剂撒布装置的装置主体,第1药剂喷出部从下侧朝向上侧喷出药剂,与此相对,第2药剂喷出部从上侧朝向下侧喷出药剂,所以,在上下方向上,第2药剂喷出部配置成比第1药剂喷出部更靠上侧。因而,根据本结构,第1药剂喷出部在作业车辆的前后方向上隔开规定距离的间隔而配设于比第2药剂喷出部更靠前侧的位置。由此,能够使配置成比第2药剂喷出部更靠下侧的第1药剂喷出部配置成比第2药剂喷出部更靠前侧,所以,能够使药剂撒布装置的装置主体的后侧部位处于更靠上侧的位置。因而,能够增大作业车辆形成为前高后低的倾斜姿势时的作业车辆与地面所成的角度即离地角,能够适当地防止药剂撒布装置的装置主体与作业地的地面等接触。
130.本发明的第6特征结构在于如下方面:在作业车辆的前后方向上,所述药剂容器配设于所述第1药剂喷出部与所述第2药剂喷出部之间。
131.根据本结构,在作业车辆的前后方向上,药剂容器配设于第1药剂喷出部与第2药剂喷出部之间,所以,能够将重量较重的药剂容器在作业车辆的前后方向上配设于药剂撒布装置的中央部。由此,药剂撒布装置的重心位于稳定的位置,所以,即便使作业车辆行驶,也能够将药剂撒布装置维持为稳定的姿势,能够适当地进行撒布药剂的药剂撒布作业。
132.本发明的第7特征结构在于如下方面:所述空气喷出部配设成比所述第1药剂喷出部的下端部更靠下侧。
133.根据本结构,空气喷出部配设成比第1药剂喷出部的下端部更靠下侧,所以,能够将空气喷出部配设于更靠下侧的位置。由此,能够使从空气喷出部喷出的送风空气从更下侧向农作物的叶喷出,所以,能够可靠地使农作物的叶升起,从而能够适当地进行叶的翻转。另外,存在于下侧的农作物的叶也能够适当地翻转。
134.本发明的第8特征结构在于如下方面:具备药剂供给部,该药剂供给部将药剂从所述药剂容器供给至所述药剂喷出部并利用所述药剂喷出部进行药剂的喷出,所述药剂容器与所述药剂供给部配设成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的状态,具备动力传递部,该动力传递部将该药剂供给部执行动作的动力的一部分作为所述风扇执行动作的动力而传递至所述风扇。
135.根据本结构,重量较重的药剂容器与药剂供给部配设成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的状态,所以,能够使药剂撒布装置的重心位于作业车辆的前后方向的中央部等稳定的位置。因而,即便使作业车辆行驶,也能够将药剂撒布装置维持为稳定的姿势,能够适当地进行撒布药剂的药剂撒布作业。
136.而且,动力传递部将药剂供给部执行动作的动力的一部分作为风扇执行动作的动力而传递至风扇,所以,即便不具备使风扇执行动作的动力源、从该动力源向风扇传递动力的结构,也能够将使药剂供给部执行动作的动力的一部分作为用于使风扇执行动作的动力而取出并传递。因而,能够实现结构的简化及动力传递的高效化,并且不仅使药剂供给部执行动作而且使风扇也执行动作。
137.本发明的第9特征结构在于如下方面:在作业车辆的右侧与左侧具备左右一对的所述药剂喷出部及所述空气喷出部,具备从所述风扇向左右一对的所述空气喷出部分别供给送风空气的管道构造,所述管道构造具有左右对称的构造。
138.根据本结构,管道具有左右对称的构造,所以,关于左右的空气喷出部,能够使从风扇到空气喷出部的压力损失相同或大致相同。因而,能够使从左右的空气喷出部喷出的送风空气的量相同或大致相同,所以,能够左右无偏差地均衡地使送风空气向存在于作业车辆左右两侧的农作物喷出。
139.本发明的第10特征结构在于如下方面:所述风扇配设于比所述药剂喷出部及所述空气喷出部更靠后侧的最后部。
140.根据本结构,风扇配设于比药剂喷出部及空气喷出部更靠后侧的最后部,所以,比风扇更靠后侧的部位敞开。因而,风扇例如采用在后侧具备吸引部的西洛克风扇,能够实现结构的简化,并且能够防止与其他部件发生干涉,并且能够吸引足够的空气。
141.本发明的第11特征结构在于如下方面:在作业车辆的右侧及左侧具备左右一对的所述药剂喷出部,左右的药剂喷出部构成为能够在左右方向上自如调整位置。
142.根据本结构,在作业车辆的右侧及左侧具备左右一对的药剂喷出部,所以,能够使作业车辆在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而存在的农作物之间行驶,并利用左右的药剂喷出部向在作业车辆的左右方向两侧存在的农作物喷出药剂。
143.在该情况下,考虑到:因作业地的状况等而作业车辆与农作物的间隔在左右方向上并未形成恒定的间隔,例如,药剂喷出部的位置相对于农作物过远或过近。因而,根据本结构,左右的药剂喷出部构成为能够在左右方向上自如调整位置。由此,能够以根据作业车辆与农作物的间隔而使药剂喷出部相对于农作物配置于适当的位置的方式进行药剂喷出部的左右方向上的位置调整,能够从适当的位置向农作物喷出药剂。
144.本发明的第12特征结构在于如下方面:具备在作业车辆转弯行驶时对左右的药剂喷出部的左右方向上的位置进行调整的位置调整部。
145.根据本结构,位置调整部能够在作业车辆转弯行驶时将左右的药剂喷出部的左右方向上的位置自动地调整为尽可能靠向内侧的位置,从而能够防止在转弯行驶时药剂喷出部与障碍物等接触。
146.本发明的第13特征结构在于如下方面:所述第2药剂喷出部构成为能够在上下方向自如调整位置。
147.根据本结构,例如,将第2药剂喷出部的上下方向上的位置调整为更靠下侧的位置,从而能够尽可能减小药剂撒布装置的上下方向上的大小。因而,在将药剂撒布装置收纳于仓库等的情况下,能够减小收纳空间,从而能够有效地进行收纳。
148.另外,在农作物的高度较高的情况下,将第2药剂喷出部的上下方向上的位置调整为上侧的位置,在农作物的高度较低的情况下,将第2药剂喷出部的上下方向上的位置调整为下侧的位置。这样,能够根据农作物的高度而对第2药剂喷出部的上下方向上的位置进行调整,所以,还能够灵活地应对各种高度的农作物。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