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克瑞森葡萄拉长上市时间跨度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746358发布日期:2022-04-21 21:59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用于克瑞森葡萄拉长上市时间跨度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一种种植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克瑞森葡萄拉长上市时间跨度的种植方法,属于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西昌作为栽培克瑞森葡萄的后起之秀,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到目前已经成为克瑞森葡萄的重要栽培区域,整体品质逐步上升。西昌有着栽培克瑞森葡萄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但是西昌与其它地方一样也同样存在5月至6月高温、栽培季节雨水前干后湿,极端天气频发,气候稳定性差,土壤理化性质复杂多变等非常明显的劣势。种植户近些年来整体栽培技术虽然有了一定提升,但是仍然是以经验为主,不能很好的应对生产中的各种变化,导致品质和产量不稳定,有些甚至绝收。尤其在果品的成熟上市时间上与其它地方的同类型品种一样存在集中上市,上市时间短,短期内上市数量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相对简单、技术难度相对较低的能显著拉长成品葡萄上市时间长度的用于克瑞森葡萄拉长上市时间跨度的种植方法。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克瑞森葡萄拉长上市时间跨度的种植方法,所述的种植方法以现有的种植路线为基础,至少通过加强营养供应、增强生长调控以及提高植株土壤根系量实现拉长克瑞森葡萄上市的时间跨度,
5.其中,在提高植株土壤根系量时,先根据土壤的ph值进行酸碱度调整,根据土壤的导电率确定施肥种类以及施肥方式,与此同时根据季节气候变化对植株根部进行起垄栽培增加埋入土壤中的根部深度来增加每株植株根部的根系量。
6.进一步的是,在根据土壤的ph值进行酸碱度调整时是按下述步骤进行的,
7.当ph值在5以下时,每667m2用100kg-150kg石灰粉;当ph在5-6时,每667m2用75kg-100kg石灰粉;当ph值在6-7时,每667m2用50kg石灰粉;
8.调整步骤为,每667m2用一吨有机肥与石灰粉混合使用,撒于土壤表面,用旋耕机打20cm深,起垄宽1-1.5米,20cm-30cm深,同时每667m2用硅肥10kg-20kg,固定沉降土壤重金属。
9.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根据土壤的导电率确定施肥种类以及施肥方式时是按下述步骤进行的,
10.当电导率在1ms/cm-2ms/cm时,不使用复合肥;当电导率在1以下时,每667m2地用25kg-50kg的氮磷钾比例为19-19-19的复合肥;当果电导率在2以上,每667m2用5kg生化黄腐酸钾,灌透水,连续2-3次;
11.并且在施完底肥后,全园第一次滴透水,同时每667m2滴灌矿源黄腐酸1kg,聚磷酸铵2.5kg,生根粉20g,硝酸钙镁5kg以促花促根,以及每667m2用硼酸硫酸锌各1kg。
12.进一步的是,在测定土壤电导率时,采用国际通用的2:1测定法测定,取土位置和
深度为滴灌带下5cm-10cm,并挖至根系的位置取土。
13.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在加强营养供应时,先在多年试验实践的基础上,总结获取一整套完整、精准的肥水体系,并在该肥水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单质肥配方配置适合全生育期使用的基础性肥料,然后再在该基础性肥料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生育期的具体要求增加或减少辅助肥料获得相应生育期的肥水配方,在坚持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土壤电导率与酸碱度监控的条件下进行相应生育期营养的供应,所述的基础配方根据肥料性质不同,包括如下表的ab两个桶,
[0014][0015]
进一步的是,经过调整后监测获得的土壤的电导率维持在1-2之间、酸碱度维持在6.5-7.5之间,并同时监控土壤中钾的浓度维持在20mg/l-40mg/l之间;
[0016]
在各个生育期的施肥量按每667m2每次用肥a桶、b桶母液各10l-20l控制,并使a桶和b桶母液分开滴灌,
[0017]
其中a桶母液中添加的辅助肥料为2500g-5000g的生化黄腐酸,螯合后滴灌;b桶母液中添加的辅助肥料为氨基酸肥和/或矿源黄腐酸。
[0018]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在进行生长调控时先后通过对藤蔓支撑架架型的控制、生长过程中葡萄串型控制以及葡萄颗粒果形、果色控制来实现拉长克瑞森葡萄上市的时间跨度。
[0019]
进一步的是,在进行藤蔓支撑架架型控制时是按下述步骤进行的,
[0020]
在现有v型架的基础调整行距至2m-2.4m,第一道铁丝在离地90cm-120cm处,190cm-200cm的两行中间位置设置最上面一道铁丝,形成开面最大的v型架,结果枝间距设计为8cm-10cm一根,行间上部两边枝条交接,每根枝条按10-12片叶控制,667m2留穗量为4000串-5000串,667m2产量在3500kg-4000kg之间;
[0021]
然后在每年的一月底二月初,使用50%的单氰胺16倍,根据单氰胺使用规范进行破眠处理,以促进芽齐芽早,用单孔喷头把枝条喷湿即可,同时配合根部破眠活化根系措施;
[0022]
所述的根部破眠措施为:采用银灰地膜覆盖提升地温,要求葡萄行上全覆盖,两行中间30cm不覆盖地膜;然后滴透水一次,根据土壤电导率不同,667m2滴灌硝酸钙镁5kg-10kg,酵素菌肥5kg-10kg,聚磷酸铵2500g,黄腐酸钾2500g,2%吲哚丁酸萘乙酸20g-30g;滴肥完成后,测定土壤电导率在1ms/cm-2ms/cm之间以促进芽齐花好,其中地膜为整个生育期直到葡萄采收后揭除
[0023]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生长过程中葡萄串型控制在二次膨大前通过拉花、花期生理落果以及花后修串型进行控制,
[0024]
其中,拉花、花期生理落果处理在克瑞森葡萄花序分离期,全田出现60%的花序、小穗节时开始进行,具体要求包括赤霉素3mg/l,氨基酸叶面肥300倍,海藻叶面肥1000倍,0.01%芸苔素1500倍,每667m2用水30l,以及肥水供应控制,
[0025]
当花期出现逆境,或者串型拉在至成品无法挤满时需要从根部进行保果,具体方法为:花期根部用生根粉20g-40g,矿源黄腐酸1kg,氨基酸原粉2500g-5000g,土壤电导率控制在1.2ms/cm-1.5ms/cm之间;如果花期刚好处于连阴天时,在加强养分供应的前提下将土壤电导率提高到1.9ms/cm-2.1ms/cm之间;
[0026]
在生过程中葡萄颗粒果形、果色控制包括颗粒拉长、膨果以及上色三个过程中,颗料拉长在80%生理落果结束后,每667m2采用15l水用3.6%苄氨基嘌呤ga4+7 2ml,氨基酸叶面肥50ml,0.01%芸苔素内酯10ml,edta镁10g喷湿果穗,同时根部施肥在基础肥的基础上配合使用硝酸钙镁5000g-7500g/667m2;颗粒拉长方案实施5天后,每667m2采用每15l水用3.6%苄氨基嘌呤ga4+7 10ml,用喷雾器单独喷施果穗,喷湿即上进行膨果,并根部施肥在基础肥料的基础上配合使用硼酸200g,硫酸锌200g,可配合b肥使用微生物菌剂,促进果实膨大;上色过程中在颗粒膨果后开始,包括硬核期前至硬核期上色调控、叶面喷施上色调控和根部滴灌上色调控肥。
[0027]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种植方法还包括催花控制和生长期间的溃疡病防治。
[0028]
所述的催花控制放在第一年小苗生长至枝条开始木质化开始,具体措施为全株喷雾15l水用50%矮壮素20ml+磷酸二氢钾50g,重点喷施顶部叶片和新稍,第二天喷雾15l水用2%苄氨基嘌呤10ml+氨基酸叶面肥50ml+硼酸20g,重点喷施枝条下半部,根部滴灌使用2%吲哚萘乙酸20g-30g,聚磷酸铵2500g,硝酸钙镁5000g,硼酸200g,生化黄腐酸5000g1-2次。
[0029]
生长期间的所述溃疡病防治为连续阴雨天不控水,保证土壤湿润,同时将土壤电导率从1.0-1.5ms/cm上调至1.8-2.1ms/cm之间,在增加微量元素的前提下叶面喷施中微量元素2-3次,3-5天一次。
[003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以现有的种植路线为基础,然后通
过加强营养供应、增强生长调控以及提高植株土壤根系量实现拉长克瑞森葡萄上市的时间跨度,并在提高植株土壤根系量时,先根据土壤的ph值进行酸碱度调整,根据土壤的导电率确定施肥种类以及施肥方式,与此同时根据季节气候变化对植株根部进行起垄栽培增加埋入土壤中的根部深度来增加每株植株根部的根系量。这样,采用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进行克瑞森葡萄栽培时,只需要适时对土壤的ph值以及导电率进行测定,然后根据测定的结果进行酸碱度调整,使土壤的ph值处于适当的范围,并结合土壤的导电率选择相适应的施肥种类以及施肥方式,以及根据季节气候变化对植株根部进行起垄栽培增加埋入土壤中的根部深度来增加每株植株根部的根系量即可有效的延长度克瑞森葡萄果品的结果时长,达到以拉长克瑞森葡萄上市时间跨度的目的。同时,由于本技术提供的栽培方法以现有的种植路线为基础,重点放在土壤酸碱度调整以及依据土壤的导电率确定的施肥种类以及施肥方式上,从而可以使栽培操作相对简单、栽培的技术难度相对较低,适于在种植户中进行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操作相对简单、技术难度相对较低的能显著拉长成品葡萄上市时间长度的用于克瑞森葡萄拉长上市时间跨度的种植方法。所述的种植方法以现有的种植路线为基础,至少通过加强营养供应、增强生长调控以及提高植株土壤根系量实现拉长克瑞森葡萄上市的时间跨度,
[0032]
其中,在提高植株土壤根系量时,先根据土壤的ph值进行酸碱度调整,根据土壤的导电率确定施肥种类以及施肥方式,与此同时根据季节气候变化对植株根部进行起垄栽培增加埋入土壤中的根部深度来增加每株植株根部的根系量。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以现有的种植路线为基础,然后通过加强营养供应、增强生长调控以及提高植株土壤根系量实现拉长克瑞森葡萄上市的时间跨度,并在提高植株土壤根系量时,先根据土壤的ph值进行酸碱度调整,根据土壤的导电率确定施肥种类以及施肥方式,与此同时根据季节气候变化对植株根部进行起垄栽培增加埋入土壤中的根部深度来增加每株植株根部的根系量。这样,采用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进行克瑞森葡萄栽培时,只需要适时对土壤的ph值以及导电率进行测定,然后根据测定的结果进行酸碱度调整,使土壤的ph值处于适当的范围,并结合土壤的导电率选择相适应的施肥种类以及施肥方式,以及根据季节气候变化对植株根部进行起垄栽培增加埋入土壤中的根部深度来增加每株植株根部的根系量即可有效的延长度克瑞森葡萄果品的结果时长,达到以拉长克瑞森葡萄上市时间跨度的目的。同时,由于本技术提供的栽培方法以现有的种植路线为基础,重点放在土壤酸碱度调整以及依据土壤的导电率确定的施肥种类以及施肥方式上,从而可以使栽培操作相对简单、栽培的技术难度相对较低,适于在种植户中进行推广应用。
[0033]
上述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可操作性,更于种植户掌握,本技术在根据土壤的ph值进行酸碱度调整时是按下述步骤进行的,
[0034]
当ph值在5以下时,每667m2用100kg-150kg石灰粉;当ph在5-6时,每667m2用75kg-100kg石灰粉;当ph值在6-7时,每667m2用50kg石灰粉;
[0035]
调整步骤为,每667m2用一吨有机肥与石灰粉混合使用,撒于土壤表面,用旋耕机打20cm深,起垄宽1-1.5米,20cm-30cm深,同时每667m2用硅肥10kg-20kg,固定沉降土壤重
金属。相应的,根据土壤的导电率确定施肥种类以及施肥方式时是按下述步骤进行的,
[0036]
当电导率在1ms/cm-2ms/cm时,不使用复合肥;当电导率在1以下时,每667m2地用25kg-50kg的氮磷钾比例为19-19-19的复合肥;当果电导率在2以上,每667m2用5kg生化黄腐酸钾,灌透水,连续2-3次;
[0037]
并且在施完底肥后,全园第一次滴透水,同时每667m2滴灌矿源黄腐酸1kg,聚磷酸铵2.5kg,生根粉20g,硝酸钙镁5kg以促花促根,以及每667m2用硼酸硫酸锌各1kg。同样的,本技术在测定土壤电导率时,采用国际通用的2:1测定法测定,取土位置和深度为滴灌带下5cm-10cm,并挖至根系的位置取土。
[0038]
进一步的,为了提供相对较为标准的基础配方肥料,本技术在加强营养供应时,先在多年试验实践的基础上,总结获取一整套完整、精准的肥水体系,并在该肥水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单质肥配方配置适合全生育期使用的基础性肥料,然后再在该基础性肥料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生育期的具体要求增加或减少辅助肥料获得相应生育期的肥水配方,在坚持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土壤电导率与酸碱度监控的条件下进行相应生育期营养的供应,所述的基础配方根据肥料性质不同,包括如下表的ab两个桶:
[0039][0040]
同时,经过调整后监测获得的土壤的电导率维持在1-2之间、酸碱度维持在6.5-7.5之间,并同时监控土壤中钾的浓度维持在20mg/l-40mg/l之间;
[0041]
在各个生育期的施肥量按每667m2地每次用肥a桶、b桶母液各10l-20l控制,并使a
桶和b桶母液分开滴灌,
[0042]
其中a桶母液中添加的辅助肥料为2500g-5000g的生化黄腐酸,螯合后滴灌;b桶母液中添加的辅助肥料为氨基酸肥和/或矿源黄腐酸。
[0043]
同时,本技术在进行生长调控时先后通过对藤蔓支撑架架型的控制、生长过程中葡萄串型控制以及葡萄颗粒果形、果色控制来实现拉长克瑞森葡萄上市的时间跨度。更为具体的技术手段为,在进行藤蔓支撑架架型控制时是按下述步骤进行的,
[0044]
在现有v型架的基础调整行距至2m-2.4m,第一道铁丝在离地90cm-120cm处,190cm-200cm的两行中间位置设置最上面一道铁丝,形成开面最大的v型架,结果枝间距设计为8cm-10cm一根,行间上部两边枝条交接,每根枝条按10-12片叶控制,667m2留穗量为4000串-5000串,667m2产量在3500kg-4000kg之间;
[0045]
然后在每年的一月底二月初,使用50%的单氰胺16倍,根据单氰胺使用规范进行破眠处理,以促进芽齐芽早,用单孔喷头把枝条喷湿即可,同时配合根部破眠活化根系措施;
[0046]
所述的根部破眠措施为:采用银灰地膜覆盖提升地温,要求葡萄行上全覆盖,两行中间30cm不覆盖地膜;然后滴透水一次,根据土壤电导率不同,667m2滴灌硝酸钙镁5kg-10kg,酵素菌肥5kg-10kg,聚磷酸铵2500g,黄腐酸钾2500g,2%吲哚丁酸萘乙酸20g-30g;滴肥完成后,测定土壤电导率在1ms/cm-2ms/cm之间以促进芽齐花好,其中地膜为整个生育期直到葡萄采收后揭除。相应的,生长过程中葡萄串型控制在二次膨大前通过拉花、花期生理落果以及花后修串型进行控制,
[0047]
其中,拉花、花期生理落果处理在克瑞森葡萄花序分离期,全田出现60%的花序、小穗节时开始进行,具体要求包括赤霉素3mg/l,氨基酸叶面肥300倍,海藻叶面肥1000倍,0.01%芸苔素1500倍,每667m2用水30l,以及肥水供应控制,
[0048]
当花期出现逆境,或者串型拉在至成品无法挤满时需要从根部进行保果,具体方法为:花期根部用生根粉20g-40g,矿源黄腐酸1kg,氨基酸原粉2500g-5000g,土壤电导率控制在1.2ms/cm-1.5ms/cm之间;如果花期刚好处于连阴天时,在加强养分供应的前提下将土壤电导率提高到1.9ms/cm-2.1ms/c之间;
[0049]
在生过程中葡萄颗粒果形、果色控制包括颗粒拉长、膨果以及上色三个过程中,颗料拉长在80%生理落果结束后,每667m2采用15l水用3.6%苄氨基嘌呤ga4+7 2ml,氨基酸叶面肥50ml,0.01%芸苔素内酯10ml,edta镁10g喷湿果穗,同时根部施肥在基础肥的基础上配合使用硝酸钙镁每667m25000g-7500;颗粒拉长方案实施5天后,每667m2采用每15l水用3.6%苄氨基嘌呤ga4+7 10ml,用喷雾器单独喷施果穗,喷湿即上进行膨果,并根部施肥在基础肥料的基础上配合使用硼酸200g,硫酸锌200g,可配合b肥使用微生物菌剂,促进果实膨大;上色过程中在颗粒膨果后开始,包括硬核期前至硬核期上色调控、叶面喷施上色调控和根部滴灌上色调控肥。
[0050]
再结合现有的技术手段,本技术所述的种植方法当然也还包括催花控制和生长期间的溃疡病防治。
[0051]
所述的催花控制放在第一年小苗生长至枝条开始木质化开始,具体措施为全株喷雾15l水用50%矮壮素20ml+磷酸二氢钾50g,重点喷施顶部叶片和新稍,第二天喷雾15l水用2%苄氨基嘌呤10ml+氨基酸叶面肥50ml+硼酸20g,重点喷施枝条下半部,根部滴灌使用
2%吲哚萘乙酸20g-30g,聚磷酸铵2500g,硝酸钙镁5000g,硼酸200g,生化黄腐酸5000g1-2次;
[0052]
生长期间的所述溃疡病防治为连续阴雨天不控水,保证土壤湿润,同时将土壤电导率从1.0-1.5ms/cm上调至1.8-2.1ms/cm之间,在增加微量元素的前提下叶面喷施中微量元素2-3次,3-5天一次。
[0053]
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适合克瑞森葡萄的种植方法,可以在充分保证葡萄品质的基础上,提升葡萄产量至每667m23500kg-4000kg。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合理的叶幕结构,营养供应,生长调控,土壤根系调控,串型控制,病虫害控制,关键节点的把控。充分发挥克瑞森品种特性,即可提早上市,也可延迟上市至11月份,尽量拉长上市时间跨度,缓解销售压力,保证农户收益。
[0054]
具体实施例
[0055]
本技术经过多年研究,试验,找出来影响克瑞森葡萄关键因子和关键节点,并提出了种植过程的各种重要参数标准,为科学种植,高产优质提供了基础。
[0056]
一、通过施秋肥调整土壤,起垄栽培培养上层根系
[0057]
根据土壤ph值的高低,确定土壤酸碱度调整方法,如果ph值在5以下,每667m2用100kg-150kg石灰粉,如果ph在5-6,每667m2用75kg-100kg石灰粉,如果ph值在6-7,每667m2用50kg石灰粉,每667m2用一吨有机肥和石灰混合使用,撒于土壤表面,用旋耕机打20cm深,起垄宽1-1.5米,20cm-30cm深,同时每667m2用硅肥10kg-20kg,固定沉降土壤重金属。
[0058]
根据土壤电导率,确定底肥中矿质元素的使用方法,如果电导率在1ms/cm-2ms/cm,不使用复合肥,如果电导率在1以下,每667m2用25kg-50kg的氮磷钾比例为19-19-19的复合肥,如果电导率在2以上,每667m2用5kg生化黄腐酸钾,灌透水,连续2-3次。
[0059]
电导率用国际通用的2:1测定法测定,确定取土位置和深度为滴灌带下5cm-10cm,能挖到根系的位置取土。同时每667m2用硼酸硫酸锌各1kg。
[0060]
施完底肥后,全园第一次滴透水,同时每667m2滴灌矿源黄腐酸1kg,聚磷酸铵2.5kg,生根粉20g,硝酸钙镁5kg,促花促根。
[0061]
二、架型设计
[0062]
在传统v型架的基础上,设计符合西昌气候特点的独特架型,行距2m-2.4m,第一道铁丝在离地90cm-120cm处,190cm-200cm两行中间位置设置最上面一道铁丝,形成开面最大的v型架,结果枝间距设计为8cm-10cm一根,行间上部两边枝条交接,每根枝条10-12片叶,667m2留穗量为4000串-5000串,667m2产量在3500kg-4000kg。
[0063]
每年的一月底二月初,使用50%单氰胺16倍,根据单氰胺使用规范进行破眠处理,可以促进芽齐芽早,用单孔喷头,把枝条喷湿即可,同时要配合根部破眠活化根系措施。
[0064]
根部破眠的具体措施为:用银灰地膜地膜覆盖提升地温,比黑膜地温提高1-2度。葡萄行上全覆盖,两行中间30cm,不覆盖地膜。滴透水一次,根据土壤电导率不同,667m2滴灌硝酸钙镁5kg-10kg,酵素菌肥5kg-10kg,聚磷酸铵2500g,黄腐酸钾2500g,2%吲哚丁酸萘乙酸20g-30g。滴完肥后,测定土壤电导率在1ms/cm-2ms/cm之间,根部破眠措施可以促进芽齐花好。地膜要整个生育期直到葡萄采收后,才能揭掉。
[0065]
三、生长季肥水管理
[0066]
本技术在西昌克瑞森多年试验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精准的肥水体
系,本体系使用单质肥根据本技术的配方,配置出适合全生育期使用的基础性肥料,并在基础肥料的基础上在不同的生育期根据具体要求增减辅助肥料,同时坚持有机无机相结合的策略,同时监控土壤电导率和酸碱度,电导率维持在1-2之间,酸碱度维持在7左右。土壤中的钾浓度维持在20mg/l-40mg/l。
[0067]
本基础配方根据肥料性质不同,分为ab两个桶,配置母液。根据土壤电导率要求不同,每667m2地每次用肥ab桶母液各10l-20l。a肥和b肥要分开滴灌,a肥要加入2500g-5000g生化黄腐酸,螯合后滴灌,b桶一般配合氨基酸肥,矿源黄腐酸等使用。
[0068]
表1克瑞森葡萄生长季肥料母液配方表
[0069][0070]
四、串型控制方案
[0071]
克瑞森的串型要求,二次膨大前适度松散、中空,二次膨大后刚好挤紧,如果靠人工疏果,成本很高,而且疏果期1-2周,造成疏果工匮乏。本技术采用拉花、花期生理落果控制,花后修串型,保证了合理的串型,降低了疏果人工成本,具体做法:
[0072]
在克瑞森花序分离期,全田60%的花序,小穗节间开始拉长,就要进行拉花处理,具体方案为赤霉素3mg/l,氨基酸叶面肥300倍,海藻叶面肥1000倍,0.01%芸苔素1500倍,每667m2地用水30l,同时保证肥水供应。
[0073]
拉花时间是关键,花期生理落果控制是关键,要根据气候环境,和植株长势,分别控制。
7.5左右,在果实硬核期前包括硬核期,用2-3次偏硅酸钾,沉降土壤以及植物体内的毒性成分。
[0091]
对于土壤严重酸化,铝离子等严重超标的土壤,在大量使用有机肥和石灰改良土壤的基础上使用强碱性硅肥每667m220kg-40kg,在生产过程中每次加大生化黄腐酸的使用量至5000g,调理土壤。
[0092]
九、催花方案
[0093]
第一年小苗7月下旬,枝条开始木质化以后,可以采取催花措施,第二年就可进入丰产期,本技术实施的果园,第二年后,不需要进行催花处理,天然花芽分化就很好。
[0094]
催花措施为:全株喷雾15l水用50%矮壮素20ml+磷酸二氢钾50g,重点喷施顶部叶片和新稍,第二天喷雾15l水用2%苄氨基嘌呤10ml+氨基酸叶面肥50ml+硼酸20g,重点喷施枝条下半部,根部滴灌使用2%吲哚萘乙酸20g-30g,聚磷酸铵2500g,硝酸钙镁5000g,硼酸200g,生化黄腐酸5000g1-2次。9月份摘除底部2-3片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