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种植山苍子的森林生态修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866651发布日期:2022-04-30 14:59阅读:460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过种植山苍子的森林生态修复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通过种植山苍子的森林生态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2.山苍子原产我国,喜光或稍耐荫,小乔木,浅根性,速生树种,生于向阳丘陵和山地的灌丛或疏林中;海拔100~2900m的荒山、荒地、灌丛中或疏林内、林缘及路边均有。对土壤和气候的适应性较强,但在土壤ph值5-6的地区生长更为旺盛。
3.石漠化,是指因水土流失而导致地表土壤损失,基岩裸露,土地丧失农业利用价值和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石漠化多发生在石灰岩地区,土层厚度薄,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岩石逐渐裸露的演变过程。从成因来说,导致石漠化的主要因素是人为活动。由于长期以来自然植被不断遭到破坏,大面积的陡坡开荒,造成地表裸露,加上喀斯特石质山区土层薄,基岩裸露,暴雨冲刷力强,大量的水土流失后岩石逐渐凸现裸露,从而呈现出石漠化现象。石漠化地区极易发生山洪、滑坡、泥石流,加上地下岩溶发育,导致水旱灾害频繁发生,几乎连年旱涝相伴;同时,石漠化山地岩石裸露率高,土壤少,贮水能力低,岩层漏水性强,极易引起缺水干旱,而大雨则导致严重水土流失。
4.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步增强,如何通过生态修复,防止石漠化,快速恢复植被,已成为解决石漠化问题的重要途径。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种植山苍子的森林生态修复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种植山苍子的森林生态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7.s1、选地挖半圆形的种植坑,在坑内施肥料,并在坑的下坡部堆积石块、石碎,避免基土松软造成水土流失;
8.s2、施肥后在坑内种植山苍子树,山苍子周边混种其他低矮经济灌木,种植量为山苍子树的2-3倍,形成复层林相的防护林体系;
9.s3、在种植坑周围开挖水槽,对种植坑和水槽内浇水,并在基土表面覆盖薄膜,7-15天后将薄膜取下,避免种植前期水分快速流失,造成树植死亡率的提升;
10.s4、在90-120天后追施复合肥料,并进行除虫作业,在第二年将水槽采用泥土堆填,并种植少量杂草,使树木配合杂草形成乔灌草结合的复层林相的自然生态环境,杂草配合泥土形成固土结构,从而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1中,选用有机肥进行施放,并和坑内土壤混合后再回坑,有机肥为厮肥、绿肥、秸秆碎和天然有机矿物质肥,确保山苍子树前期的生长,为山苍子提供全面营养,肥力持久,保证了成活率。
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1中,种植坑深度为30-40cm,每个坑位之间距离为2.0-2.5m,在确保山苍子树能收到充足的阳光照射时,增加种植密度,保证了群体数量。
1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2中,山苍子树中雌雄株比例为1:0.1-0.2,山苍子树为雌雄异株植物,为提高山苍子座果率,保证足够的产量,每10棵雌株附近需种植至少一棵雄株,保证授粉效率。
1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2中,混种低矮经济灌木至少包括:油茶树、桃金娘树、胡颓子树和茶叶树中的至少两种,与其他深根性的低矮经济灌木混种,不相互夺取养分,反而具有互补性,建立以灌促乔,以灌养乔的防护林体系。
1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3中,水槽宽度为20-30cm,深度为10-15cm,每个水槽呈交叉式的“井”字结构,起到了蓄水防旱的作用。
1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4中,复合肥料为磷酸一铵、磷酸二铵、氮磷复合肥、尿素和硫酸钾,由于山苍子树的种植土壤ph值最佳为5-6,因此选用酸性较大的复合肥进行施用,保证山苍子树的生长环境。
1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4中,山苍子树的追肥量为50-60g/株,不宜过多,同时确保肥力。
1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4中,采用人工摘除的方式进行除虫,并在树干周围设置防虫胶带,起到防虫的作用。
1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4中,在除虫工作后,在山苍子根颈周围和水槽上方铺设秸秆和稻草,避免水分流失较快,起到了蓄水防旱的作用。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1.1、该通过种植山苍子的森林生态修复方法中,通过种植对土壤和气候适应性强的山苍子树,可提升生态环境修复的成功率,搭配深根性的低矮经济灌木混种,不相互夺取养分,反而具有互补性,建立以灌促乔,以灌养乔的防护林体系。
22.2、该通过种植山苍子的森林生态修复方法中,通过开挖“井”字型水槽,以便于树植的水分需求,在树植根基较深后,将水槽通过泥土搭配杂草堆填,可形成复层林相的自然生态环境,杂草配合泥土形成固土结构,从而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23.3、本方法适用于石漠化地域、道路边坡和废止矿山等困难立地的生态修复,利用山苍子的速生抗逆特性,可快速形成复层林相,形成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系统。同时山苍子与混种植物同具一定的经济价值,叠加后会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技术领域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6.实施例1
27.1、选地挖半圆形的种植坑,深度为30cm,每个坑位之间距离为2.5m,在确保山苍子树能收到充足的阳光照射时,增加种植密度,保证了群体数量,在坑内施有机肥,并和坑内土壤混合后再回坑,有机肥为厮肥、绿肥、秸秆碎和天然有机矿物质肥,确保山苍子树前期的生长,为山苍子提供全面营养,肥力持久,保证了成活率,并在坑的下坡部堆积石块、石碎,避免基土松软造成水土流失;
28.2、施肥后在坑内种植山苍子树,山苍子树中雌雄株比例为1:0.1,山苍子树为雌雄异株植物,为提高山苍子树的座果率,提高山苍子产量,每10棵雌株搭配种植1棵雄株,保证授粉效率,山苍子周边混种其他低矮经济灌木,种植量为山苍子树的2倍,混种植物为油茶树和桃金娘树。与其他深根性的低矮经济灌木混种,不相互夺取养分,反而具有互补性,建立以灌促乔,以灌养乔的防护林体系;
29.3、在种植坑周围开挖水槽,水槽宽度为30cm,深度为15cm,每个水槽呈交叉式的“井”字结构,起到了蓄水防旱的作用,对种植坑和水槽内浇水,并在基土表面覆盖薄膜,7天后将薄膜取下,避免种植前期水分快速流失,造成树植死亡率的提升;
30.4、在90天后追施复合肥料,复合肥料为磷酸一铵、磷酸二铵、氮磷复合肥、尿素和硫酸钾,由于山苍子树的种植土壤ph值最佳为5-6,因此选用酸性较大的复合肥进行施用,保证山苍子树的生长环境,追肥量为60g/株,不宜过多,同时确保肥力,采用人工摘除的方式进行除虫,并在树干周围设置防虫胶带,起到防虫的作用,在除虫工作后,在山苍子根颈周围和水槽上方铺设秸秆和稻草,避免水分流失较快,起到了蓄水防旱的作用,在第二年将水槽采用泥土堆填,并种植少量杂草,使树木配合杂草形成乔灌草结合的复层林相的自然生态环境,杂草配合泥土形成固土结构,从而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31.实施例2
32.1、选地挖半圆形的种植坑,深度为40cm,每个坑位之间距离为2m,在确保山苍子树能收到充足的阳光照射时,增加种植密度,保证了群体数量,在坑内施有机肥,并和坑内土壤混合后再回坑,有机肥为厮肥、绿肥、秸秆碎和天然有机矿物质肥,确保山苍子树前期的生长,为山苍子提供全面营养,肥力持久,保证了成活率,并在坑的下坡部堆积石块、石碎,避免基土松软造成水土流失;
33.2、施肥后在坑内种植山苍子树,山苍子树中雌雄株比例为1:0.2,山苍子树为雌雄异株植物,为提高山苍子树的座果率,保证足够的产量,每10棵雌株需搭配种植2棵雄株,保证授粉效率,山苍子周边混种其他低矮经济灌木,种植量为山苍子树的2.5倍,混种植物为油茶树和茶叶树。与其他深根性的低矮经济灌木混种,不相互夺取养分,反而具有互补性,建立以灌促乔,以灌养乔的防护林体系;
34.3、在种植坑周围开挖水槽,在水槽宽度为25cm,深度为12cm,每个水槽呈交叉式的“井”字结构,起到了蓄水防旱的作用,对种植坑和水槽内浇水,并在基土表面覆盖薄膜,11天后将薄膜取下,避免种植前期水分快速流失,造成树植死亡率的提升;
35.4、在105天后追施复合肥料,复合肥料为磷酸一铵、磷酸二铵、氮磷复合肥、尿素和硫酸钾,由于山苍子树的种植土壤ph值最佳为5-6,因此选用酸性较大的复合肥进行施用,保证山苍子树的生长环境,追肥量为55g/株,不宜过多,同时确保肥力,采用人工摘除的方式进行除虫,并在树干周围设置防虫胶带,起到防虫的作用,在除虫工作后,在山苍子根颈
周围和水槽上方铺设秸秆和稻草,避免水分流失较快,起到了蓄水防旱的作用,在第二年将水槽采用泥土堆填,并种植少量杂草,使树木配合杂草形成乔灌草结合的复层林相的自然生态环境,杂草配合泥土形成固土结构,从而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36.实施例3
37.1、选地挖半圆形的种植坑,深度为35cm,每个坑位之间距离为2.2m,在确保山苍子树能收到充足的阳光照射时,增加种植密度,保证了群体数量,在坑内施有机肥,并和坑内土壤混合后再回坑,有机肥为厮肥、绿肥、秸秆碎和天然有机矿物质肥,确保山苍子树前期的生长,为山苍子提供全面营养,肥力持久,保证了成活率,并在坑的下坡部堆积石块、石碎,避免基土松软造成水土流失;
38.2、施肥后在坑内种植山苍子树,山苍子树中雌雄株比例为1:0.15,山苍子树为雌雄异株植物,为提高山苍子树的座果率,保证足够的产量,每10棵雌株需搭配种植1.5棵雄株,保证授粉效率,山苍子周边混种其他低矮经济灌木,种植量为山苍子树的3倍,混种植物为桃金娘和胡颓子。与其他深根性的低矮经济灌木混种,不相互夺取养分,反而具有互补性,建立以灌促乔,以灌养乔的防护林体系;
39.3、在种植坑周围开挖水槽,在水槽宽度为30cm,深度为10cm,每个水槽呈交叉式的“井”字结构,起到了蓄水防旱的作用,对种植坑和水槽内浇水,并在基土表面覆盖薄膜,15天后将薄膜取下,避免种植前期水分快速流失,造成树植死亡率的提升;
40.4、在120天后追施复合肥料,复合肥料为磷酸一铵、磷酸二铵、氮磷复合肥、尿素和硫酸钾,由于山苍子树的种植土壤ph值最佳为5-6,因此选用酸性较大的复合肥进行施用,保证山苍子树的生长环境,追肥量为50g/株,不宜过多,同时确保肥力,采用人工摘除的方式进行除虫,并在树干周围设置防虫胶带,起到防虫的作用,在除虫工作后,在山苍子根颈周围和水槽上方铺设秸秆和稻草,避免水分流失较快,起到了蓄水防旱的作用,在第二年将水槽采用泥土堆填,并种植少量杂草,使树木配合杂草形成乔灌草结合的复层林相的自然生态环境,杂草配合泥土形成固土结构,从而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4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技术领域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