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州鲈鱼水槽养殖方法

文档序号:31063096发布日期:2022-08-09 19:58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州鲈鱼水槽养殖方法

1.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加州鲈鱼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2.加州鲈鱼于上世纪80年代引入广东,其养殖业在华南地区迅速发展,因其味道鲜美、无肌间刺,且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较高,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已成为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业内也将其称为继“四大家鱼”之后的“第五大家鱼”,随着加州鲈鱼养殖产业在华南地区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关注到加州鲈鱼养殖较高的经济效益。目前,国内加州鲈鱼养殖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其加州鲈鱼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近50%,华中地区的加州鲈鱼养殖业也已初具规模。但华东地区加州鲈鱼养殖业起步较晚、发展缓慢,仅在浙江湖州、江苏吴江等地有小规模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华东地区以鲫鱼、鳜鱼、斑点叉尾鮰等主养品种病害日益严重,黄金鲫、草鱼等品种鱼价持续走低,养殖户经济效益逐年下降,养殖信心日益低迷,寻求一种新型养殖品种来促进水产养殖产业的升级转型迫在眉睫。而加州鲈鱼因其适应性强、生长快、病害少、经济效益高等优点,已成为近年来华东地区主要的转养品种。
3.加州鲈鱼的养殖方式以小规模土塘养殖为主,少数养殖户采用工厂化养殖,但就转养以来2-3年的养殖情况来看,华东地区加州鲈鱼养殖存在以下问题:
4.1、土塘早苗模式苗种规格较小,很难在当年9-10月鱼价高位期全部上市,且追求长速,过度投喂极易造成水环境恶化,病原增加,病害相对严重;
5.2、土塘晚苗模式养殖周期较长,越冬掉膘,产卵后鱼种体质弱,易发病;
6.3、加州鲈鱼养殖相较于传统养殖品种需要更为精细的养殖管理;
7.4、相较于传统土塘养殖,工厂化养殖的加州鲈鱼存在体色发黑的问题,影响鱼价;
8.5、工厂化养殖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发明提供一种加州鲈鱼水槽养殖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养殖规模小、长速慢、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10.一种加州鲈鱼水槽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步骤1:养殖系统配置;
12.养殖系统包括池塘内的水槽养殖区和净化区,水槽养殖区和净化区分别占池塘水体有效面积的3-5%、95-97%,水槽养殖区与净化区水体相连,池塘水体循环流动;水槽养殖区设置多个方形养殖水槽,养殖水槽内设有拦网、增氧推水装置、排污系统;
13.步骤2:鱼种培育;
14.鱼种放养前15-20d清塘,鱼种放养前5-8d,进水2-2.5m,7月中下旬投放规格为3-5g/尾的鱼种,放养密度为10万尾/水槽,放养后断食3d,然后用蛋白含量42-48%的加州鲈鱼专用膨化料投喂,培养至20-30g/尾的大规格鱼种;
15.步骤3:水槽养殖;
16.鱼种放养前确保水质清瘦,保持水体透明度为35-45cm,放养培育出的质量为20-30g的鱼种,放养密度为50尾/m3,水槽内投喂蛋白含量42-48%的加州鲈鱼专用膨化料,开始投喂时饲料粒径小于等于1.2mm,随着鱼种生长,逐步更换大粒径饲料;
17.步骤4:捕捞;
18.第二年7月底后择时捕捞上市。
19.优选为,所述步骤2中,鱼种放养前15d用80-150kg/667m2生石灰或 25-40kg/667m2漂白粉清塘。
20.优选为,所述拦网的网目设置为2cm,直至捕捞出鱼,养殖前期以防逃鱼,养殖中后期以防成鱼钻网造成卡鱼、伤鱼。
21.优选为,所述步骤2中,进水后无需肥水,确保水质清瘦,透明度为 35-45cm。
22.优选为,所述步骤2中,鱼种放养前1d,打开增氧推水装置,确保水体溶氧≥5mg/l。
23.优选为,所述步骤2中,鱼种于养殖水槽放养当天使用15mg/l高锰酸钾溶液喷雾消毒养殖水槽30min后清水冲洗干净,或用聚维酮碘消毒,关闭增氧推水装置,浸泡30min。
24.优选为,所述步骤2中,鱼种投放前需要全池泼洒维生素c等抗应激药物。优选为,所述步骤2中培养的鱼种规格为25g/尾,所述步骤3中放养鱼种的质量为25g。
25.优选为,所述步骤3中,鱼种在水槽内越冬,越冬前15d内根据天气情况肥水,将水位加至2.5m,越冬期间适时打开增氧机确保水面不结冰,每日于中午时段投喂;每7d用聚维酮碘或二氧化氯片剂进行消毒。
26.优选为,所述步骤3中,养殖水槽内水质条件:水槽内溶氧≥5mg/l、氨氮≤0.05mg/l、亚硝酸盐≤0.15mg/l、ph值为7.4-8.6。
27.本发明一种加州鲈鱼水槽养殖方法养殖密度高、长速快、产量高、生态效益好,可以实现随时捕捞,起捕容易,不易伤鱼、反季节上市,经济价值高。
附图说明
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9.图1为本发明一种加州鲈鱼水槽养殖方法步骤示意图;
30.图2为本发明一种加州鲈鱼水槽养殖方法的水槽养殖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使本发明 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连接本发明 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 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 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 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 保护的范围。
32.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加州鲈鱼水槽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3.步骤1:养殖系统配置;
34.养殖系统包括池塘内的水槽养殖区和净化区,水槽养殖区和净化区分别占池塘水体有效面积的3-5%、95-97%,水槽养殖区与净化区水体相连,池塘水体循环流动;本发明水槽养殖区设置有多个养殖水槽,养殖水槽内设有拦网、增氧推水装置、集排污系统,具体地,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水槽养殖区设置有10个规格为15
×
15
×
2m的砖混结构水槽,水槽养殖区的水槽养殖系统除养殖水槽外还包括:配套曝气喷头1; 18.5kw复氧微纳米目曝气装置2;300nm柔性扩大头3;900kw罗茨鼓风机(配变频器)4;曝气增氧格5;潜污泵6;排污出水口7;排污主管 8;排污支管9;卧式管道泵10。
35.步骤2:鱼种培育;
36.鱼种放养前15-20d清塘,鱼种放养前5-8d,进水2-2.5m。7月中下旬投放规格为3-5g/尾的鱼种,放养密度为10万尾/水槽,放养后断食3d,然后用蛋白含量42-48%的加州鲈鱼专用膨化料投喂,培养至25g/尾左右的大规格鱼种。
37.步骤3:水槽养殖;
38.鱼种放养前确保水质清瘦,保持水体透明度为35-45cm,放养培育出的体质量25g左右的鱼种,放养密度为50尾/m3,水槽内投喂蛋白含量42-48%的加州鲈鱼专用膨化料,开始投喂时饲料粒径为1.2mm,此后随着鱼种生长,逐步更换大粒径饲料。
39.步骤4:捕捞;
40.第二年7月底开始,即可根据市场行情变化情况选择最佳时间捕捞上市。
41.进一步,步骤2中,鱼种放养前15d用80-150kg/667m2生石灰或 25-40kg/667m2漂白粉清塘。
42.本发明步骤3中,需要将拦网网目设置为2cm,直至捕捞出鱼,养殖前期以防逃鱼,养殖中后期以防成鱼钻网造成卡鱼、伤鱼。
43.本发明步骤2中,进水后无需肥水,确保水质清瘦,透明度35-45cm为宜。
44.本发明步骤2中,鱼种放养前1d,打开增氧推水设施,确保水体溶氧≥ 5mg/l。
45.本发明步骤2中,鱼种于水槽放养当天使用15mg/l高锰酸钾溶液喷雾消毒水槽30min后清水冲洗干净,或用聚维酮碘消毒,关闭增氧推水装置,浸泡30min。
46.本发明步骤2中,鱼种投放前需要全池泼洒维生素c等抗应激药物,以确保鱼种入槽应激损伤最小化。
47.本发明步骤2中,断食3d后,人工投喂粒径1.2mm,蛋白含量47%的加州鲈专用膨化料,每天7:00,12:00,17:00进行人工投喂,每次投喂40min左右,以鱼种不集群吃料为标志停止投喂,以避免投料过剩导致的饲料浪费、水质恶化,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3-4%。
48.本发明步骤3中,随着鱼体长大逐步更换大粒径饲料投喂,日投喂量逐步降低至鱼体重的1-1.5%。
49.本发明步骤3中,鱼种需要在水槽内越冬,越冬前15d内需要根据天气情况肥水,并将水位加至2.5m,用以保温。
50.本发明步骤3中,越冬期间需要适时打开增氧机确保水面不结冰,每日于中午温度较高时投喂,投喂量相对减少,投喂时间拉长,少量多次以防浪费。
51.本发明步骤3中,越冬期间,且每7d用聚维酮碘或二氧化氯片剂进行消毒,以防越冬时鱼种冻伤,开春爆发水霉。
52.本发明步骤3中,越冬后,鱼种需要恢复正常投喂并开始产卵,在此期间鱼种体质
较差,需要做好充分的消杀,减少病原;加强保肝护胆,增强鱼种体质。
53.本发明步骤3中,水槽内水质条件:水槽内溶氧≥5mg/l、氨氮≤0.05mg/l、亚硝酸盐≤0.15mg/l、ph值为7.4-8.6。加州鲈鱼水槽养殖区采用自动化集排污系统,以及水槽养殖区外大面积的净化区参与水质调控,有效减少了残饵、粪便等有机质沉积,水质保持清爽,水体各项指标均保持稳定,只需根据实际情况在净化区定期泼洒em菌,调水稳水,平均1-2次/月,每次用量7kg/667m2。
54.依照本发明一种加州鲈鱼养殖方法的一个具体养殖实验记录如下:
55.其中,养殖实验在江苏省淮安市八百康池塘工业化养殖基地进行,具体实施时间为2020年7月至2021年9月,池塘总面积7500m2,水深2.5m,水槽容积450m3/条,共4条水槽进行养殖;加州鲈鱼专用膨化饲料(蛋白含量47%)购自于淮安市澳华农牧有限公司,以上条件仅用于验证发明一种加州鲈鱼水槽养殖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不为本发明的限制条件。
56.其养殖各步骤:
57.1、养殖系统配置:养殖系统包括池塘内的水槽养殖区和净化区,水槽养殖区和净化区分别占池塘水体有效面积的3%、97%,水槽养殖区与净化区水体相连,池塘水体循环流动;水槽养殖区由10个规格为15
×
15
×ꢀ
2m的砖混结构水槽构成,养殖水槽内设有拦网、增氧推水装置、集排污系统。
58.2、鱼种培育:2020年7月20日投放规格为3-5g/尾的小规格鱼种,放养密度为10万尾/水槽。
59.鱼种放养前15d用80-150kg/667m2生石灰漂白粉清塘;鱼种放养前5d,将拦网网目设置为2cm,并进水2-2.5m,进水后保持水质清爽,透明度保持在45cm左右,无需肥水;鱼种放养前1d打开增氧推水装置,保持水体溶氧在5mg/l以上;鱼种放养当天提前1h关闭增氧推水装置,依据使用说明施用聚维酮碘消毒水槽;浸泡消毒30min后打开增氧推水装置,全池泼洒维生素c,以确保鱼种入槽应激损伤最小。
60.放养后断食3d,然后用蛋白含量47%的加州鲈鱼专用膨化料投喂,投喂模式为每天7:00,12:00,17:00进行人工投喂,每次投喂40min左右,以鱼种不集群吃料为标志停止投喂,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3-4%,经1个月左右培养至25g左右,于8月20日前后得到达放养规格的鱼种。
61.3、水槽养殖:鱼种放养前确保水质清瘦,保持水体透明度为35-45cm, 2020年8月25日将培育出的体质量约25g/尾的鱼种,筛选出规格相近的以50尾/m3的放养密度从网箱内分批带水移入养殖水槽中,以防应激及分槽过程中造成的擦伤等在分槽后1h内泼洒维生素c抗应激并施用聚维酮碘消毒。
62.养殖期间,水槽内投喂蛋白含量47%的加州鲈鱼专用膨化料,开始投喂时粒径为1.2mm,投喂模式仍为每天7:00,12:00,17:00进行人工投喂,每次投喂40min左右,以鱼种不集群吃料为标志停止投喂,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3-4%,此后随着鱼苗生长,平均30-45d更换大粒径饲料,日投喂量也逐步降低为鱼体重的1-1.5%。
63.养殖期间,加州鲈鱼水槽养殖区采用自动化集排污系统,以及水槽养殖区外大面积的净化区参与水质调控,有效减少了残饵、粪便等有机质沉积,水质保持清爽,水体各项指标均保持稳定,溶氧≥5mg/l、氨氮≤0.05mg/l、亚硝酸盐≤0.15mg/l、ph值为7.4-8.6,因
此只需根据实际情况在净化区定期泼洒em菌,调水稳水,平均1-2次/月,每次用量7kg/667m2。由于水质稳定,鱼种吃料多、体质好,用药量显著下降,仅需在转料期间拌服保肝护胆药物,天气骤变的情况下泼洒抗应激药物,以及定期的消毒用药。
64.2020年11月中旬开始为鱼种在水槽内越冬做准备,将水位加至2.5m,并根据天气情况施肥1-2次,施用腐熟有机肥180kg/667m2,用以保温,以防越冬期间鱼种大批量冻伤;越冬期间,适当开启增氧推水装置,确保水体不结冰,仍进投喂,但每天只在午后水温较高时投喂1餐,投喂量相对减少,投喂时间拉长,少量多次以防浪费;越冬期间,每7d用聚维酮碘或二氧化氯片剂进行消毒,以防冻伤后开春爆发水霉病。2021年3月初越冬结束,需要逐步恢复正常投喂,开始正常投喂后1个月内需要加强保肝护胆,每5d拌入多维等药物一次;越冬后需要注意产卵导致的鱼体质下降,需要加强投喂恢复体质,并及时消毒减少水体中的病原,确保鱼种健康。
65.4、捕捞:2021年7月30日开始进行捕捞出鱼,捕大留小,上市规格为 0.65kg/尾,收获时总量为13162.5kg/水槽,捕捞时用水槽等宽、带网兜的推网起捕。
66.根据上述实验表明,根据本发明一种加州鲈鱼水槽养殖方法,水槽内加州鲈鱼产量较传统池塘早苗模式下加州鲈鱼产量1125kg/667m2,传统晚苗模式下加州鲈鱼产量1560kg/667m2,工厂化养殖模式下加州鲈鱼产量 24kg/m3,均有显著提升。
67.本发明一种加州鲈鱼水槽养殖方法具备以下优点:
68.1、与传统加州鲈鱼养殖模式相比,本发明方形水槽养殖加州鲈鱼,养殖尾水零排放,具有极高的生态效益;养殖期间病原减少,鱼种发病率降低,相应用药也显著减少,符合绿色水产养殖要求;
69.2、本发明采用水槽高密度精养,不仅易于捕捞,还可以根据生长情况随时捕大留小,分规格养殖,可根据市场行情变化选择最佳上市时间;
70.3、本发明中方形水槽养殖采用循环水系统,鱼长期处于被动运动状态,水槽养殖的加州鲈鱼肉质紧密、口感佳、条形好;
71.4、本发明筛选出适宜放养量,与传统养殖模式相比,提升了放养密度,不仅单位面积产量更高,而且更高的养殖密度促进鱼种吃料更集群,降低料比的同时增加了长速;
72.5、本发明与传统土塘养殖相比产量高、发病率低、用药量少、出鱼时间易掌控;与工厂化养殖相比养殖成本低,水体更大,对突发性病害或水质问题更易处理,且较工厂化养殖,成鱼色泽、条形更好,售价更高;
73.6、按照29.25kg/m3的载鱼量以及容积为450m3计算,每个水槽收获时总产量为13162.5kg,产量明显提升,生态效益好。
74.综上所述,本发明一种加州鲈鱼水槽养殖方法通过对水槽结构、池塘规划做出全新的调整布局,填补了加州鲈鱼水槽养殖技术的空白,缓解了加州鲈鱼养殖业对于池塘养殖的过度依赖,也为工厂化加州鲈鱼养殖提供了新思路,且该养殖方法实现了养殖密度高、长速快、产量高、生态效益好,可以实现随时捕捞,起捕容易,不易伤鱼、反季节上市,经济价值高。
7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7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 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 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说明书中的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 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