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兰科植物组炼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862585发布日期:2022-10-19 06:13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属于生物培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兰科植物组炼苗方法。


背景技术:

2.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包括外植体采集、清洗,培养基配制、灌装、灭菌,外植体灭菌、接种、培养,炼苗等一系列过程。具体地,炼苗是指在保护地育苗的情况下,采取放风、降温、控水等措施对组培苗瓶苗进行室外锻炼,使其定植后能够迅速适应外界不良环境条件,缩短缓苗时间,增强对低温、大风等的抵抗能力的过程。炼苗是组培苗瓶苗移栽驯化至大田的必备环节,炼苗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组培苗移栽驯化的成活率大小。
3.兰科植物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和众多的品种,是珍贵的观赏植物,同时也是重要的药用植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据不完全统计,兰科植物在全世界有七百多个属、二万多个种,每年还发现和培养出不少新品种。兰科植物通常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在冬季时温度保持在3℃~7℃最宜,夏季以25℃~28℃较好。从自然分布的角度看,兰科植物的产地通常傍有溪涧,常年承受雨露,且年降雨量要求在1000毫米以上;适宜的土壤条件为上层深厚、腐殖质丰富,呈黑褐色的疏松肥沃、透水保水性能良好的微酸性土壤,ph5~ph6.5。可见,由于兰科植物的最适生长环境条件限制,兰科植物资源的发展和保护也受到了制约,并且,室内栽培兰科植物也存在着长势不良的问题。
4.目前,兰科植物传统组培苗炼苗大多采用瓶苗置于温室的自然光中5~20天,再逐步打开瓶口进行过渡(一般3~7天)的两步走方式进行炼苗,这种炼苗方法并不能增强组培苗茎部及根部的抗性,无法保证其移栽成活率,死亡率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兰科植物组炼苗方法。
6.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7.提供一种兰科植物组炼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s1、以兰科植物的假鳞茎或花梗为外植体,进行消毒、灭菌后,转到诱导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9.s2、将农作物秸秆、菌类栽培废弃料、粘土按质量比为1~2:1~3:1~3混合均匀、粉碎制备成混合粉料,并用500~1000倍的液体调节剂搅拌均匀配制成炼苗基质,炼苗基质的湿度控制在40~60%;
10.s3、将步骤s1获得的兰科植物6~10周苗龄的组培苗根部清洗后,浸泡于营养液中24h;
11.s4、将步骤s2搅拌好的炼苗基质分装到组培瓶中、灭菌,将步骤s3获得的组培苗移栽于灭菌后的组培瓶中,放置于温度为20~30℃,空气相对湿度为 80~90%的温室大棚内;按每株1~1.5g施高氮肥,培育;
12.s5、将步骤s4获得的组培苗移植于栽培场地上的栽培基质中进行炼苗,用液态水
肥浇透水,2个月后进行正常的田间管理。
13.进一步地,步骤s2中,液态调节剂的每1l水中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硝基苯酚钠2~3g;盐酸硫胺素90~100g;盐酸吡哆醇4.5~5.5g;环己醇90~ 100g。
14.进一步地,步骤s3中,营养液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苄氨基腺嘌呤 8~10份、光合细菌4~6份、放线菌4~6份、腐殖酸铵3~5份、硝酸钾20~ 30份、焦磷酸钠0.5~1份、丁酸甘油酯0.5~0.8份、氨基酸1~2份、酵母菌6~ 9份;加入柠檬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调节营养液ph值至5.5~6.5。
15.进一步地,步骤s3中,高氮肥中含有铵态氮、磷酐、氧化钾,其质量比为3:1:1。
16.进一步地,步骤s3中,液态水肥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尿素40~45 份、k2so
4 20~30份,mgso440~50份、feso
4 20~30份、mnso
4 20~30份、 znso45~10份、cuso
4 5~10份、水8000~10000份。
17.进一步地,步骤s3中,栽培基质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粉煤灰10~ 30份、杉木屑发酵物40~50份、草炭10~15份、蛭石10~20份。
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9.1、本发明根据兰科植物的生长特性,采用不同基质进行分阶段炼苗,有效提高了兰科植物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
20.2、本发明方法在炼苗基质中将兰科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融为一体,对兰科植物的细胞质有更高的亲合力和互动性,有利于促进光合作用和新陈代谢,并起到抗菌、抗病毒害的作用,既满足了兰科植物对炼苗基质的要求,又能持续不断地为兰科植物提供营养物质,优化了兰科植物栽培中植料的遴选和成分的配搭。
21.3、本发明在移栽前先将组培苗根系浸入营养液中,直接吸收了营养液中的养分,有效了其生长活性,其实用性高,解决了兰科植物一般营养液中养分不均衡供给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但应该清楚,本发明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发明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23.兰科植物包括铁皮石斛、国兰、石斛兰等,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选用的兰科植物为铁皮石斛。
24.实施例1
25.提供一种兰科植物组炼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6.s1、以铁皮石斛的假鳞茎为外植体,进行消毒、灭菌后,转到诱导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27.s2、将农作物秸秆、菌类栽培废弃料、粘土按质量比为1:1:1混合均匀、粉碎制备成混合粉料,并用500倍的液体调节剂搅拌均匀配制成炼苗基质,炼苗基质的湿度控制在40%;具体地说,液态调节剂的每1l水中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硝基苯酚钠2g;盐酸硫胺素90g;盐酸吡哆醇4.5g;环己醇90g。
28.s3、将步骤s1获得的兰科植物6周苗龄的组培苗根部清洗后,浸泡于营养液中24h;
具体地说,营养液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苄氨基腺嘌呤8份、光合细菌4份、放线菌4份、腐殖酸铵3份、硝酸钾20份、焦磷酸钠0.5份、丁酸甘油酯0.5份、氨基酸1份、酵母菌6份;加入柠檬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调节营养液ph值至5.5。
29.s4、将步骤s2搅拌好的炼苗基质分装到组培瓶中、灭菌,将步骤s3获得的组培苗移栽于灭菌后的组培瓶中,放置于温度为20℃,空气相对湿度为80%的温室大棚内;按每株1g施高氮肥,培育;具体地说,高氮肥中含有铵态氮、磷酐、氧化钾,其质量比为3:1:1。
30.s5、将步骤s4获得的组培苗移植于栽培场地上的栽培基质中进行炼苗,栽培基质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粉煤灰10份、杉木屑发酵物40份、草炭 10份、蛭石10份。用液态水肥浇透水,液态水肥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尿素40份、k2so
4 20份,mgso440份、feso
4 20份、mnso
4 20份、znso45 份、cuso
4 5份、水8000份。2个月后进行正常的田间管理。成活率达90.6%。
31.实施例2
32.提供一种兰科植物组炼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3.s1、以铁皮石斛的假鳞茎为外植体,进行消毒、灭菌后,转到诱导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34.s2、将农作物秸秆、菌类栽培废弃料、粘土按质量比为2:2:2混合均匀、粉碎制备成混合粉料,并用800倍的液体调节剂搅拌均匀配制成炼苗基质,炼苗基质的湿度控制在50%;具体地说,液态调节剂的每1l水中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硝基苯酚钠3g;盐酸硫胺素95g;盐酸吡哆醇5.0g;环己醇95g。
35.s3、将步骤s1获得的兰科植物8周苗龄的组培苗根部清洗后,浸泡于营养液中24h;具体地说,营养液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苄氨基腺嘌呤9份、光合细菌5份、放线菌5份、腐殖酸铵4份、硝酸钾25份、焦磷酸钠1份、丁酸甘油酯0.6份、氨基酸2份、酵母菌7份;加入柠檬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调节营养液ph值至6.0。
36.s4、将步骤s2搅拌好的炼苗基质分装到组培瓶中、灭菌,将步骤s3获得的组培苗移栽于灭菌后的组培瓶中,放置于温度为25℃,空气相对湿度为85%的温室大棚内;按每株1.2g施高氮肥,培育;具体地说,高氮肥中含有铵态氮、磷酐、氧化钾,其质量比为3:1:1。
37.s5、将步骤s4获得的组培苗移植于栽培场地上的栽培基质中进行炼苗,栽培基质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粉煤灰20份、杉木屑发酵物45份、草炭 12份、蛭石15份。用液态水肥浇透水,液态水肥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尿素43份、k2so
4 25份,mgso445份、feso
4 25份、mnso425份、znso48 份、cuso48份、水9000份。2个月后进行正常的田间管理。成活率达91.8%。
38.实施例3
39.提供一种兰科植物组炼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0.s1、以铁皮石斛的假鳞茎为外植体,进行消毒、灭菌后,转到诱导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41.s2、将农作物秸秆、菌类栽培废弃料、粘土按质量比为2:3:3混合均匀、粉碎制备成混合粉料,并用1000倍的液体调节剂搅拌均匀配制成炼苗基质,炼苗基质的湿度控制在60%;具体地说,液态调节剂的每1l水中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硝基苯酚钠3g;盐酸硫胺素100g;盐酸吡哆醇g;环己醇100g。
42.s3、将步骤s1获得的兰科植物10周苗龄的组培苗根部清洗后,浸泡于营养液中24h;具体地说,营养液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苄氨基腺嘌呤10 份、光合细菌6份、放线菌6份、腐殖酸铵5份、硝酸钾30份、焦磷酸钠1份、丁酸甘油酯0.8份、氨基酸2份、酵母菌9份;加入柠檬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调节营养液ph值至6.5。
43.s4、将步骤s2搅拌好的炼苗基质分装到组培瓶中、灭菌,将步骤s3获得的组培苗移栽于灭菌后的组培瓶中,放置于温度为30℃,空气相对湿度为90%的温室大棚内;按每株1.5g施高氮肥,培育;具体地说,高氮肥中含有铵态氮、磷酐、氧化钾,其质量比为3:1:1。
44.s5、将步骤s4获得的组培苗移植于栽培场地上的栽培基质中进行炼苗,栽培基质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粉煤灰30份、杉木屑发酵物50份、草炭 15份、蛭石20份。用液态水肥浇透水,液态水肥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尿素45份、k2so
4 30份,mgso450份、feso
4 30份、mnso
4 30份、znso410 份、cuso
4 10份、水10000份。2个月后进行正常的田间管理。成活率达90.5%。
45.本发明根据兰科植物的生长特性,采用不同基质进行分阶段炼苗,有效提高了兰科植物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在炼苗基质中将兰科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融为一体,对兰科植物的细胞质有更高的亲合力和互动性,有利于促进光合作用和新陈代谢,并起到抗菌、抗病毒害的作用,既满足了兰科植物对炼苗基质的要求,又能持续不断地为兰科植物提供营养物质,优化了兰科植物栽培中植料的遴选和成分的配搭。在移栽前先将组培苗根系浸入营养液中,直接吸收了营养液中的养分,有效了其生长活性,其实用性高,解决了兰科植物一般营养液中养分不均衡供给问题。
46.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47.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