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姬松茸培养料及利用其栽培姬松茸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795431发布日期:2022-10-14 17:16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姬松茸培养料及利用其栽培姬松茸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姬松茸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姬松茸培养料及利用其栽培姬松茸方法。


背景技术:

2.姬松茸,又名巳因蘑菇或者巳氏蘑菇,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富含多种药效成分,是一种珍稀食、药兼用菇。姬松茸菌盖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具有降低胆固醇和抗血栓活性等功效:姬松茸子实体和菌丝体中含有的多槽,具有显著抗肿瘤活性:姬松茸中的自醇有明显抑制子宫颈癌细胞增殖作用:另外,姬松茸还具有活化胃肠蠕动、抑制肝脏障碍性疾病、抗疲劳、强心、健体等作用。目前,姬松茸已经被用于临床治疗癌症、痒疮、糖尿病、神经病和肝病等。
3.在涉及环境工程和水利工程的相关施工作业中,河道清理是一项比较重要的工程,在河道清理过程中,水葫芦和河道淤泥是两种较多的副产物,当时如果直接将其作为垃圾处理,任其自然腐败或者晾干后焚烧,会造成环境污染,也会产生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供一种姬松茸培养料及利用其栽培姬松茸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5.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姬松茸培养料,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葫芦干料20~30份、玉米杆20~30份、棉籽壳5~6份、河道淤泥干5~8份、过磷酸钙0.2~1.2份以及尿素0.3~0.35份、水8~12份。
6.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如上述的姬松茸培养料栽培姬松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s1、配置培养料:用质量分数如下的原料制备培养料:水葫芦干料20~30 份、玉米杆20~30份、棉籽壳5~6份、河道淤泥干5~8份、过磷酸钙0.2~1.2 份以及尿素0.3~0.35份、水8~12份;
8.s2、培养料发酵:将培养原料中的水葫芦干料20~30份、玉米杆20~30份、棉籽壳、河道淤泥干、过磷酸钙和水均匀混合并预堆10~12天,当培养料温度上升至40~45℃时进行翻堆工作,在在翻堆的时候加入尿素,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6~8天后再次翻堆,后期在8~10天内再翻堆两次,完成预发酵,获得培养料;然后移进棚内继续发酵,在棚内用炉火或蒸汽加温,使堆料的温度保持在60~65℃,维持10~15小时,然后把料温降至40~50摄氏度,持续4天,然后通风降低料温至25℃左右,完成发酵,获得培养基料;
9.s3、铺设培养基:在棚内搭设出菇床架,在出菇床架上均匀铺设培养基料,从而获得厚度在20~25cm的培养基;
10.s4、播种:将姬松茸掰碎成若干个小菌种,撒在培养基的基面上,然后再铺上2~3cm的培养料;
11.s5、出丝:播种后湿度控制在75~85%,一周至少喷水3次,一周至少通风4次;
12.s6、覆土:在播种后15天左右,菌丝长到整个培养料的2/3时开始覆土;然后罩上无纺布;
13.s7、出菇管理:在播种后30天时;对培养基进行喷水,保持无纺布内相对湿度为85%—95%,2天后菇蕾长到直径2~3厘米时,停止喷水;每天通风1 至2次,通风时间不少于40分钟;
14.s8:采收:出菇后,逐批逐次进行出菇采收。
15.优选的,在步骤s3之前,先将培养料送入高压灭菌锅中,在105~115℃下灭菌20~30分钟后取出。
16.优选的,在步骤s2中,将培养料的ph调至7.5~8.5。
17.优选的,在步骤s5中,每周至少喷洒一次营养液;
18.所述营养液的配方为双氧水3%、乙醇1%、水97%。
19.优选的,在步骤s5中,每平方米喷水1.5kg。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姬松茸培养料及利用其栽培姬松茸方法,通过采用水葫芦干料、玉米杆、棉籽壳、河道淤泥干、过磷酸钙以及尿素、水作为姬松茸培养料培养料的配方,在保证姬松茸培养所需的足够的营养成分的同时,为水葫芦和河道淤泥的充分合理利用提供了有效途径,也提升了姬松茸的培养产量。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栽培姬松茸方法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23.实施例1
2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姬松茸培养料及利用其栽培姬松茸方法,姬松茸培养料包括水葫芦干料20份、玉米杆30份、棉籽壳5份、河道淤泥干6 份、过磷酸钙1.2份以及尿素0.36份、水12份。
25.请参阅图1,本发明的栽培姬松茸方法,利用上述姬松茸培养料实现,包括以下步骤:
26.包括以下步骤:
27.s1、配置培养料:用质量分数如下的原料制备培养料:水葫芦干料20份、玉米杆30份、棉籽壳5份、河道淤泥干6份、过磷酸钙1.2份以及尿素0.36份、水12份;
28.s2、培养料发酵:将培养原料中的水葫芦干料、玉米杆、棉籽壳、河道淤泥干、过磷酸钙和水均匀混合并预堆10~12天,当培养料温度上升至40~45℃时进行翻堆工作,在在翻堆的时候加入尿素,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6~8天后再次翻堆,后期在8~10天内再翻堆两次,完成预发酵,获得培养料;然后移进棚内继续发酵,在棚内用炉火或蒸汽加温,使堆料的温度保持在60~65℃,维持10~15小时,然后把料温降至40~50摄氏度,持续4天,然后通
风降低料温至25℃左右,完成发酵,获得培养基料;将培养料的ph调至7.5~8.5。
29.s3、铺设培养基:先将培养料送入高压灭菌锅中,在105~115℃下灭菌20~30 分钟后取出。在棚内搭设出菇床架,在出菇床架上均匀铺设培养基料,从而获得厚度在20~25cm的培养基;每平方米喷水1.5kg
30.s4、播种:将姬松茸掰碎成若干个小菌种,撒在培养基的基面上,然后再铺上2~3cm的培养料;
31.s5、出丝:播种后湿度控制在75~85%,一周至少喷水3次,一周至少通风4次;每周至少喷洒一次营养液;所述营养液的配方为双氧水3%、乙醇 1%、水97%。
32.s6、覆土:在播种后15天左右,菌丝长到整个培养料的2/3时开始覆土;然后罩上无纺布;
33.s7、出菇管理:在播种后30天时;对培养基进行喷水,保持无纺布内相对湿度为85%—95%,2天后菇蕾长到直径2~3厘米时,停止喷水;每天通风1 至2次,通风时间不少于40分钟;
34.s8:采收:出菇后,逐批逐次进行出菇采收。
35.实施例2
36.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姬松茸培养料及利用其栽培姬松茸方法,姬松茸培养料包括水葫芦干料25份、玉米杆25份、棉籽壳5份、河道淤泥干7 份、过磷酸钙1份以及尿素0.32份、水10份。
37.请参阅图1,本发明的栽培姬松茸方法,利用上述姬松茸培养料实现,包括以下步骤:
38.包括以下步骤:
39.s1、配置培养料:用质量分数如下的原料制备培养料:水葫芦干料25份、玉米杆25份、棉籽壳5份、河道淤泥干7份、过磷酸钙1份以及尿素0.32份、水10份;
40.s2、培养料发酵:将培养原料中的水葫芦干料、玉米杆、棉籽壳、河道淤泥干、过磷酸钙和水均匀混合并预堆10~12天,当培养料温度上升至40~45℃时进行翻堆工作,在在翻堆的时候加入尿素,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6~8天后再次翻堆,后期在8~10天内再翻堆两次,完成预发酵,获得培养料;然后移进棚内继续发酵,在棚内用炉火或蒸汽加温,使堆料的温度保持在60~65℃,维持10~15小时,然后把料温降至40~50摄氏度,持续4天,然后通风降低料温至25℃左右,完成发酵,获得培养基料;将培养料的ph调至7.5~8.5。
41.s3、铺设培养基:先将培养料送入高压灭菌锅中,在105~115℃下灭菌20~30 分钟后取出。在棚内搭设出菇床架,在出菇床架上均匀铺设培养基料,从而获得厚度在20~25cm的培养基;每平方米喷水1.5kg
42.s4、播种:将姬松茸掰碎成若干个小菌种,撒在培养基的基面上,然后再铺上2~3cm的培养料;
43.s5、出丝:播种后湿度控制在75~85%,一周至少喷水3次,一周至少通风4次;每周至少喷洒一次营养液;所述营养液的配方为双氧水3%、乙醇 1%、水97%。
44.s6、覆土:在播种后15天左右,菌丝长到整个培养料的2/3时开始覆土;然后罩上无纺布;
45.s7、出菇管理:在播种后30天时;对培养基进行喷水,保持无纺布内相对湿度为
85%—95%,2天后菇蕾长到直径2~3厘米时,停止喷水;每天通风1 至2次,通风时间不少于40分钟;
46.s8:采收:出菇后,逐批逐次进行出菇采收。
47.实施例3
48.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姬松茸培养料及利用其栽培姬松茸方法,姬松茸培养料包括水葫芦干料30份、玉米杆20份、棉籽壳5份、河道淤泥干7 份、过磷酸钙1份以及尿素0.32份、水10份。
49.请参阅图1,本发明的栽培姬松茸方法,利用上述姬松茸培养料实现,包括以下步骤:
50.包括以下步骤:
51.s1、配置培养料:用质量分数如下的原料制备培养料:水葫芦干料30份、玉米杆20份、棉籽壳5份、河道淤泥干7份、过磷酸钙1份以及尿素0.32份、水10份;
52.s2、培养料发酵:将培养原料中的水葫芦干料、玉米杆、棉籽壳、河道淤泥干、过磷酸钙和水均匀混合并预堆10~12天,当培养料温度上升至40~45℃时进行翻堆工作,在在翻堆的时候加入尿素,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6~8天后再次翻堆,后期在8~10天内再翻堆两次,完成预发酵,获得培养料;然后移进棚内继续发酵,在棚内用炉火或蒸汽加温,使堆料的温度保持在60~65℃,维持10~15小时,然后把料温降至40~50摄氏度,持续4天,然后通风降低料温至25℃左右,完成发酵,获得培养基料;将培养料的ph调至7.5~8.5。
53.s3、铺设培养基:先将培养料送入高压灭菌锅中,在105~115℃下灭菌20~30 分钟后取出。在棚内搭设出菇床架,在出菇床架上均匀铺设培养基料,从而获得厚度在20~25cm的培养基;每平方米喷水1.5kg
54.s4、播种:将姬松茸掰碎成若干个小菌种,撒在培养基的基面上,然后再铺上2~3cm的培养料;
55.s5、出丝:播种后湿度控制在75~85%,一周至少喷水3次,一周至少通风4次;每周至少喷洒一次营养液;所述营养液的配方为双氧水3%、乙醇 1%、水97%。
56.s6、覆土:在播种后15天左右,菌丝长到整个培养料的2/3时开始覆土;然后罩上无纺布;
57.s7、出菇管理:在播种后30天时;对培养基进行喷水,保持无纺布内相对湿度为85%—95%,2天后菇蕾长到直径2~3厘米时,停止喷水;每天通风1 至2次,通风时间不少于40分钟;
58.s8:采收:出菇后,逐批逐次进行出菇采收。
59.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一种姬松茸培养料及利用其栽培姬松茸方法,通过采用水葫芦干料、玉米杆、棉籽壳、河道淤泥干、过磷酸钙以及尿素、水作为姬松茸培养料培养料的配方,在保证姬松茸培养所需的足够的营养成分的同时,为水葫芦和河道淤泥的充分合理利用提供了有效途径,也提升了姬松茸的培养产量。
6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