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盐小苗龄番茄嫁接育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116993发布日期:2022-11-09 06:17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盐小苗龄番茄嫁接育苗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茄果类嫁接育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盐小苗龄番茄嫁接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2.土壤盐渍化已经成为目前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逆境胁迫之一,土壤问题越来越严重,尤其在我国蔬菜设施化栽培过程中,蔬菜在冬茬和春茬时容易遭受盐胁迫,而冬茬和春茬又是明显的反季节生长期,这时候苗期生长受到限制,对整体的产量和经济会造成较大的影响。
3.蔬菜在多盐的环境下最先出现就是生理上的干旱,土壤可溶性盐多,水势降低,渗透压增高,植物细胞开始失水。硝酸盐积累过多就会产生复杂的生理诱导效应,造成渗透压的上升和水分吸收的困难,对渗透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作物根系土壤渗透势降低,作物水肥吸收减弱,降低作物抗逆性。蔬菜在遭遇盐胁迫下表现为生长缓慢、叶片枯黄凋落、果实品质下降,严重导致植物死亡。而番茄主要表现为植株矮小,生长缓慢,叶片出现卷曲发黄,根系生长受到抑制,并伴随着畸形果的出现。
4.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是一种广泛种植的中等耐盐蔬菜,也是茄科作物研究中的模式作物,适应性强,是中国设施蔬菜栽培面积和消费量最大的蔬菜作物之一,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常常伴随番茄整个生长过程,已成为制约其产量和效益的瓶颈因素。由于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番茄设施栽培和露地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但是由于高集约化、高复种指数、高肥料投入,以及设施栽培的密闭环境所产生的土壤次生盐渍化、连作障碍、根结线虫、青枯病、疫病等土传病害越来越严重。
5.嫁接是园艺作物中普遍使用以应对不良环境的栽培技术,通过嫁接的方法筛选出能够有效提升作物抗性的优良砧木品种,对我国农业发展有着重大的推进作用,操作简单且能显著提高番茄对不良环境的抗性,在我国番茄产业的应用空间巨大,选择合适的砧木嫁接不仅能够提高植株抵抗生物胁迫、非生物胁迫的能力;还能极大的提高番茄果实的产量及品质。
6.嫁接可以明显改善植株在多盐的环境下生长,嫁接苗在多盐的环境下生长优势明显由于自根苗。番茄主要的嫁接方法有靠接、劈接、贴接、插接、平接、套管、针接等7种方法,其中劈接是主流的嫁接方法,但是该嫁接方法存在嫁接效率低以及砧木和接穗的茎粗把控难度大,也制约着嫁接成活率的提高。
7.cn114303668a公开了一种植物工厂的番茄嫁接方法,从番茄接穗、砧木生长的全周期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及嫁接后各个环节,都进行了精准的控制,包括种子处理、播种及催芽、育苗光环境、营养液管理、灌溉频率管理及育苗环境温度控制,本方法番茄播种时接穗种子比砧木种子提前2-4天播种,当番茄接穗播种22-24天后,既砧木播种18-22天时,嫁接节位达到3.0mm,此时接穗2~3叶进行嫁接,之后经过10-13天的缓苗,该方法番茄嫁接苗可实现在30-39天出苗。该发明方法缩短了嫁接苗的出苗时间,大大提高了速率,增加效益。该
方法采用的是苗龄为22-24天的大苗嫁接,种苗茎干的木质化程度较高,导致砧木和接穗的愈合难度增大,会影响种苗的成活率。


技术实现要素:

8.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嫁接成活率高、产量高的耐盐小苗龄番茄嫁接育苗方法。
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利用小苗嫁接技术、管理体系和对多种土壤传播病害有高抗性的砧木与丰产性良好的番茄品种进行嫁接栽培,可以有效防止土壤传播病害的发生;通过将播种前用种子处理剂处理种子后,提高了嫁接苗的成活率,在幼苗生长时,可以在植物根际周围形成保护层,同时还可以为农作物提供营养,能有效地去除种子表面的病菌,控制番茄种子苗期土传病害,促进幼苗根长、生长发育,从而实现增产。
10.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11.一种耐盐小苗龄番茄嫁接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2.s1将接穗种子和砧木种子分别用10-20wt%的次氯酸钠水溶液进行消毒处理,然后用水冲洗干净;将种子播种到播种基质内,砧木种子较接穗种子提前一天播种;播种深度为1-1.5cm;
13.s2用营养液浇透播种基质后放置于温度为23-24℃,湿度为85-88%的催芽室内进行催芽,待种子露白1-3mm时,移至苗床上进行日常养护;育苗期光照强度为250-300μmol/m2·
s,光照时长12-18h/d,co2浓度为500-700ppm;
14.s3在接穗播种后14-16天、砧木播种13-15天、茎粗达到1.3-1.5mm时进行嫁接,在砧木子叶下方1-1.5cm处进行斜切,斜切角度为45-60
°
,放置对应茎粗的嫁接夹,与此同时,在接穗子叶下方同样位置、同样角度进行斜切,将接穗放置在嫁接夹内部,对齐、贴紧,使砧木和接穗的斜切面完美契合;
15.s4嫁接好的小苗用小喷壶喷少量雾化清水,然后转移到愈合室内;嫁接后前3天在弱光条件下育苗,愈合室内湿度保持在95%以上,第4天开始短光照,并将湿度降低至85-90%,第7天开始给予全光照进行育苗;
16.s5将嫁接苗消毒、打侧芽和炼苗后,培育完成,移栽大田。
17.优选的,所述s1步骤中砧木种子为接穗品种亲和力高、抗逆性强的砧木150、奥尼中的一种。
18.优选的,所述s1步骤中接穗种子为性状稳定、口感好、产量高的皇冠16、金小玲、丽妃、红辉69、恋红、艳妃、皇冠三号、黑珍珠二号中的一种。
19.优选的,所述s1步骤中播种前所用种子为用种子处理剂处理后的种子,其处理过程为将种子处理剂均匀撒在种子上,充分搅拌均匀后晾干。
20.优选的,所述种子处理剂与种子的质量比为1:30-50。
21.优选的,所述种子处理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22.1)将枯草芽孢杆菌、荧光假单胞菌、淡紫拟青霉分别按照2-3wt%的接种量接种于由2-5wt%葡萄糖、5-10wt%琼脂、2-5wt%蛋白胨、2-5wt%牛肉膏、余量为水组成的固体培养基中;在25-30℃、120-150转/分、避光有氧条件下培养40-48h,得到枯草芽孢杆菌液、荧光假单胞菌液、淡紫拟青霉液;
23.2)取上述各菌液分别按照2-5wt%的接种量接种于pda培养基中,于25-30℃下无氧发酵25-30h,然后用2-3mol/l的碳酸氢钠水溶液调节溶液ph为6-7,将发酵液过滤,真空浓缩至原体积的30-50%即得到各菌发酵液;
24.3)将10-30重量份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10-20重量份荧光假单胞菌发酵液、10-20重量份淡紫拟青霉发酵液与5-10重量份载体混合后,加入1-3重量分散剂、0.1-1重量份染色剂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所述种子处理剂。
25.优选的,所述载体为质量比为1-3:1-2的羧甲基纤维素钠与仙草胶的混合;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羧甲基纤维素钠为n-羟乙基邻苯二甲酰亚胺接枝羧甲基纤维素钠,其制备方法如下:
26.(1)将50-100ml 75-99wt%乙醇水溶液冷却至0-10℃,加入10-20ml乙二胺、5-10ml三乙胺、10-15g碳酸酐二叔丁酯,混合搅拌1-2h;然后升温至20-40℃,继续搅拌1-2h;减压蒸除溶剂后,用二氯甲烷萃取2-3次合并有机层,减压蒸除溶剂后得到白色固体,在40-60℃下干燥4-6h得到中间体1;
27.(2)将20-40g邻苯二甲酸酐溶解在100-200ml甲苯中,加热至80-120℃;以1-2滴/秒的速度滴加30-40g呋喃;反应10-12h;冷却至20-40℃;过滤收集沉淀,沉淀用己烷洗涤2-3次后在60-80℃下干燥6-8h得到中间体2;
28.(3)将3-5g中间体2溶解在80-100ml 75-99wt%甲醇水溶液中,冷却至0-5℃;加入20-40ml溶有2-4g中间体1的甲醇溶液;搅拌5-10min后;加热至60-80℃反应10-12h;减压蒸除溶剂得到中间体3;
29.(4)将2-5g中间体3溶于50-100ml甲苯中,在80-120℃下反应16-18h;冷却至20-40℃,加入20-40ml体积比为1:1-2的甲醇水溶液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溶液;滴加3-6滴30-35wt%浓盐酸,搅拌2-3h,减压蒸除溶剂后得到n-羟乙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盐酸盐;
30.(5)将1-2g羧甲基纤维素钠溶于60-80ml水中,加入3-5g n-羟乙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盐酸盐,搅拌1-2h;然后加入5-10g水合肼反应1-2h后置于水中,用截留分子量为3000-5000da透析袋透析2-3天,每天更换2-3次水,将透析溶液于-25~-15℃冷冻干燥12-24h得到n-羟乙基邻苯二甲酰亚胺接枝羧甲基纤维素钠。
31.优选的,所述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
32.优选的,所述染色剂为碱性玫瑰红、水性玫红、酸性大红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
33.番茄苗期两种最常见的病害是番茄猝倒病和根腐病,这两种病害均为土传病害引起,给番茄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番茄猝倒病发病的主要表现为:出苗前猝倒烂种,种植初期幼苗靠土壤附近的茎上会长出大量水渍状斑痕,后期茎部缢缩导致番茄幼苗死亡,当土壤含水量较高时,表面生长出腐霉菌丝体,即白色絮状霉层。而番茄根腐病无论幼苗或大苗均可发病,但该病主要发生在定植后。在番茄根腐病发病初期,侧根逐渐腐烂,后期主根也产生褐色病斑,病斑扩大,根部腐烂,切开茎基部,韧皮部变褐,植株地上部分营养不良。发明人通过在播种前用种子处理剂对番茄种子进行处理,该种子处理剂可以用于种子处理,在幼苗生长时,可以在植物根际周围形成保护层,同时其本身还可为农作物提供营养,可以有效地去除种子表面的病菌,有效控制种子苗期土传病害,促进幼苗根长,幼苗质
量提高,促进生长发育,实现增产。
34.发明人通过对有益活性菌用可作为营养物质的载体进行固定,相比于游离态的有益活性菌,单位体积内菌活性及菌密度更高,并能为活性菌的增殖提供营养物质,促进活性菌的增殖,分泌更多的可以促进植物生长的活性物质。同时,还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环境,增加土壤中可被植物吸收和利用的有机质含量,达到促生增产作用。发明人所用载体为羧甲基纤维素钠与仙草胶的混合,羧甲基纤维素钠和仙草胶可以很好的吸附有益活性菌,通过对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改性,n-羟乙基邻苯二甲酰亚胺接枝羧甲基纤维素钠能与仙草胶之间形成更稳定的三维网状结构,能更好的对活性菌进行固定,从而提高了种子处理剂的处理效果。
35.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播种基质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40-60%生物炭、20-30%珍珠岩、10-30%蛭石。
36.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营养液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1-5%氯化钾、1-3%硫酸镁、5-10%磷酸二氢钾、1-5%硫酸铜、1-5%硝酸钙、1-5%edta铁盐、余量为水。
37.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中打侧芽的过程为:留2片真叶,然后将头去除;当真叶叶芽长大较大时,为了保证真叶双头长势一致,要将长势强的叶芽对应的真叶剪去一部分。
38.发明人选择在接穗播种后14-16天、砧木播种13-15天、茎粗达到1.3-1.5mm时进行嫁接,此时番茄的生理苗龄为2叶1心到3叶1心,种苗茎干的木质化程度较低,接穗与砧木愈合快,此期嫁接容易操作、成活率高,而且可以缩短育苗时间,减少占地面积,有利于降低育苗的成本。本发明采用的小苗嫁接和嫁接方式均较国内传统嫁接方式不同,本发明采用的是斜贴接,该嫁接法的嫁接速率、种苗成活率、工效高,而且嫁接苗的种苗质量最好。
3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
40.1)嫁接方法较传统嫁接方式更加简单,更易培训相关操作人员,适用性更强;2)更早的完成嫁接工作,更大程度上缩短了育苗时间,进而延长种植采收时间,经济性更优;3)优化的嫁接方式、更长的采收期、更高的嫁接成活率,现已被越来越多的育苗工厂开始尝试和推广,市场推广性更快;4)通过添加羧甲基纤维素钠与仙草胶的混合而成的载体,可以很好的吸附有益活性菌,通过对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改性,羧甲基纤维素钠能与仙草胶之间形成更稳定的三维网状结构,能更好的对活性菌进行固定,从而提高了种子处理剂的处理效果,嫁接成活率更高。
附图说明
41.图1为砧木和接穗斜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2.为免赘述,以下实施例中用到的物品若无特别说明则均市售产品,用到的方法若无特别说明则均为常规方法。
43.本发明所用部分原料来源如下:
44.枯草芽孢杆菌,cicc 25064,采购自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45.荧光假单胞菌,cicc 23919,采购自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46.淡紫拟青霉,cicc 40276,采购自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47.实施例1
48.一种耐盐小苗龄番茄嫁接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9.s1将丽妃接穗种子和砧木150分别用10wt%的次氯酸钠水溶液进行消毒处理,然后用水冲洗干净;砧木150较丽妃接穗种子提前一天播种;将砧木150、丽妃接穗种子分别用种子处理剂按质量比40:1处理后播种到由40%生物炭、30%珍珠岩、30%蛭石组成的播种基质内,播种深度为1.2cm;
50.s2用营养液浇透播种基质后放置于温度为24℃,湿度为88%的催芽室内进行催芽,待种子露白2mm时,移至苗床上进行日常养护;育苗期光照强度为250μmol/m2·
s,光照时长15h/d,co2浓度为600ppm;所述营养液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3%氯化钾、2%硫酸镁、8%磷酸二氢钾、3%硫酸铜、3%硝酸钙、3%edta铁盐、78%水;
51.s3在丽妃接穗种子播种后15天、砧木150播种14天、、茎粗达到1.4mm时进行嫁接,在砧木子叶下方1.5cm处进行斜切,斜切角度为60
°
,放置对应茎粗的嫁接夹,与此同时,在接穗子叶下方同样位置、同样角度进行斜切,将接穗放置在嫁接夹内部,对齐、贴紧,使砧木和接穗的斜切面完美契合;
52.s4嫁接好的小苗用小喷壶喷少量雾化清水,然后转移到愈合室内;嫁接后前3天在弱光条件下育苗,愈合室内湿度保持在95%,第4天开始短光照,并将湿度降低至85%,第7天开始给予全光照进行育苗;
53.s5将嫁接苗消毒、打侧芽和炼苗后,培育完成,移栽大田。
54.所述种子处理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55.1)将枯草芽孢杆菌、荧光假单胞菌、淡紫拟青霉分别按照3wt%的接种量接种于由4wt%葡萄糖、10wt%琼脂、3wt%蛋白胨、5wt%牛肉膏、78wt%为水组成的固体培养基中;在28℃、130转/分、避光有氧条件下培养48h,得到枯草芽孢杆菌液、荧光假单胞菌液、淡紫拟青霉液;
56.2)取上述各菌液分别按照4wt%的接种量接种于pda培养基中,于28℃下无氧发酵30h,然后用2mol/l的碳酸氢钠水溶液调节溶液ph为7,将发酵液过滤,滤液真空浓缩至原体积的50%即得到各菌发酵液;
57.3)将30g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20g荧光假单胞菌发酵液、20g淡紫拟青霉发酵液与10g载体混合后,加入2g木质素磺酸钠、0.5g水性玫红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所述种子处理剂。
58.所述载体为质量比为2:1的n-羟乙基邻苯二甲酰亚胺接枝羧甲基纤维素钠与仙草胶的混合;所述n-羟乙基邻苯二甲酰亚胺接枝羧甲基纤维素的制备方法如下:
59.(1)将100ml 99wt%乙醇水溶液冷却至5℃,加入10ml乙二胺、5ml三乙胺、10g碳酸酐二叔丁酯,混合搅拌2h;然后升温至30℃,继续搅拌2h;减压蒸除溶剂后,用二氯甲烷萃取3次合并有机层,减压蒸除溶剂后得到白色固体,在40℃下干燥6h得到中间体1;
60.(2)将30g邻苯二甲酸酐溶解在150ml甲苯中,加热至120℃;以1滴/秒的速度滴加33.6g呋喃;反应10h;冷却至30℃;过滤收集沉淀,沉淀用己烷洗涤3次后在80℃下干燥6h得到中间体2;
61.(3)将4g中间体2溶解在100ml 99wt%甲醇水溶液中,冷却至0℃;加入30ml溶有2g中间体1的甲醇溶液;搅拌10min后;加热至70℃反应12h;减压蒸除溶剂得到中间体3;
62.(4)将3g中间体3溶于100ml甲苯中,在100℃下反应18h;冷却至30℃,加入30ml体
积比为1:2的甲醇水溶液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溶液;滴加5滴35wt%浓盐酸,搅拌2h,减压蒸除溶剂后得到n-羟乙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盐酸盐;
63.(5)将1.5g羧甲基纤维素钠溶于80ml水中,加入3.3g n-羟乙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盐酸盐,搅拌1h;然后加入6.8g水合肼反应2h后置于水中用截留分子量为3500da透析袋透析3天,每天更换3次水,将透析溶液于-15℃冷冻干燥24h得到n-羟乙基邻苯二甲酰亚胺接枝羧甲基纤维素钠。
64.实施例2
65.一种耐盐小苗龄番茄嫁接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6.s1将丽妃接穗种子和砧木150分别用10wt%的次氯酸钠水溶液进行消毒处理,然后用水冲洗干净;砧木150较丽妃接穗种子提前一天播种;将砧木150、丽妃接穗种子分别用种子处理剂按质量比40:1处理后播种到由40%生物炭、30%珍珠岩、30%蛭石组成的播种基质内,播种深度为1.2cm;
67.s2用营养液浇透播种基质后放置于温度为24℃,湿度为88%的催芽室内进行催芽,待种子露白2mm时,移至苗床上进行日常养护;育苗期光照强度为250μmol/m2·
s,光照时长15h/d,co2浓度为600ppm;所述营养液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3%氯化钾、2%硫酸镁、8%磷酸二氢钾、3%硫酸铜、3%硝酸钙、3%edta铁盐、78%水;
68.s3在丽妃接穗种子播种后15天、砧木150播种14天、茎粗达到1.4mm时进行嫁接,在砧木子叶下方1.5cm处进行斜切,斜切角度为60
°
,放置对应茎粗的嫁接夹,与此同时,在接穗子叶下方同样位置、同样角度进行斜切,将接穗放置在嫁接夹内部,对齐、贴紧,使砧木和接穗的斜切面完美契合;
69.s4嫁接好的小苗用小喷壶喷少量雾化清水,然后转移到愈合室内;嫁接后前3天在弱光条件下育苗,愈合室内湿度保持在95%,第4天开始短光照,并将湿度降低至85%,第7天开始给予全光照进行育苗;
70.s5将嫁接苗消毒、打侧芽和炼苗后,培育完成,移栽大田。
71.所述种子处理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72.1)将枯草芽孢杆菌、荧光假单胞菌、淡紫拟青霉分别按照3wt%的接种量接种于由4wt%葡萄糖、10wt%琼脂、3wt%蛋白胨、5wt%牛肉膏、78wt%为水组成的固体培养基中;在28℃、130转/分、避光有氧条件下培养48h,得到枯草芽孢杆菌液、荧光假单胞菌液、淡紫拟青霉液;
73.2)取上述各菌液分别按照4wt%的接种量接种于pda培养基中,于28℃下无氧发酵30h,然后用2mol/l的碳酸氢钠水溶液调节溶液ph为7,将发酵液过滤,滤液真空浓缩至原体积的50%即得到各菌发酵液;
74.3)将30g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20g荧光假单胞菌发酵液、20g淡紫拟青霉发酵液与10g载体混合后,加入2g木质素磺酸钠、0.5g水性玫红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所述种子处理剂。
75.所述载体为2:1的羧甲基纤维素钠与仙草胶的混合。
76.对比例1
77.一种耐盐小苗龄番茄嫁接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78.s1将丽妃接穗种子和砧木150分别用10wt%的次氯酸钠水溶液进行消毒处理,然后用水冲洗干净;砧木150较丽妃接穗种子提前一天播种;将砧木150、丽妃接穗种子分别用
种子处理剂按质量比40:1处理后播种到由40%生物炭、30%珍珠岩、30%蛭石组成的播种基质内,播种深度为1.2cm;
79.s2用营养液浇透播种基质后放置于温度为24℃,湿度为88%的催芽室内进行催芽,待种子露白2mm时,移至苗床上进行日常养护;育苗期光照强度为250μmol/m2·
s,光照时长15h/d,co2浓度为600ppm;所述营养液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3%氯化钾、2%硫酸镁、8%磷酸二氢钾、3%硫酸铜、3%硝酸钙、3%edta铁盐、78%水;
80.s3在丽妃接穗种子播种后15天、砧木150播种14天、茎粗达到1.4mm时进行嫁接,在砧木子叶下方1.5cm处进行斜切,斜切角度为60
°
,放置对应茎粗的嫁接夹,与此同时,在接穗子叶下方同样位置、同样角度进行斜切,将接穗放置在嫁接夹内部,对齐、贴紧,使砧木和接穗的斜切面完美契合;
81.s4嫁接好的小苗用小喷壶喷少量雾化清水,然后转移到愈合室内;嫁接后前3天在弱光条件下育苗,愈合室内湿度保持在95%,第4天开始短光照,并将湿度降低至85%,第7天开始给予全光照进行育苗;
82.s5将嫁接苗消毒、打侧芽和炼苗后,培育完成,移栽大田。
83.所述种子处理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84.1)将枯草芽孢杆菌、荧光假单胞菌、淡紫拟青霉分别按照3wt%的接种量接种于由4wt%葡萄糖、10wt%琼脂、3wt%蛋白胨、5wt%牛肉膏、78wt%为水组成的固体培养基中;在28℃、130转/分、避光有氧条件下培养48h,得到枯草芽孢杆菌液、荧光假单胞菌液、淡紫拟青霉液;
85.2)取上述各菌液分别按照4wt%的接种量接种于pda培养基中,于28℃下无氧发酵30h,然后用2mol/l的碳酸氢钠水溶液调节溶液ph为7,将发酵液过滤,滤液真空浓缩至原体积的50%即得到各菌发酵液;
86.3)将30g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20g荧光假单胞菌发酵液、20g淡紫拟青霉发酵液与10g载体混合后,加入2g木质素磺酸钠、0.5g水性玫红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所述种子处理剂。
87.所述载体为仙草胶。
88.对比例2
89.一种耐盐小苗龄番茄嫁接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90.s1将丽妃接穗种子和砧木150分别用10wt%的次氯酸钠水溶液进行消毒处理,然后用水冲洗干净;砧木150较丽妃接穗种子提前一天播种;将砧木150、丽妃接穗种子分别用种子处理剂按质量比40:1处理后播种到由40%生物炭、30%珍珠岩、30%蛭石组成的播种基质内,播种深度为1.2cm;
91.s2用营养液浇透播种基质后放置于温度为24℃,湿度为88%的催芽室内进行催芽,待种子露白2mm时,移至苗床上进行日常养护;育苗期光照强度为250μmol/m2·
s,光照时长15h/d,co2浓度为600ppm;所述营养液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3%氯化钾、2%硫酸镁、8%磷酸二氢钾、3%硫酸铜、3%硝酸钙、3%edta铁盐、78%水;
92.s3在丽妃接穗种子播种后15天、砧木150播种14天、茎粗达到1.4mm时进行嫁接,在砧木子叶下方1.5cm处进行斜切,斜切角度为60
°
,放置对应茎粗的嫁接夹,与此同时,在接穗子叶下方同样位置、同样角度进行斜切,将接穗放置在嫁接夹内部,对齐、贴紧,使砧木和接穗的斜切面完美契合;
93.s4嫁接好的小苗用小喷壶喷少量雾化清水,然后转移到愈合室内;嫁接后前3天在弱光条件下育苗,愈合室内湿度保持在95%,第4天开始短光照,并将湿度降低至85%,第7天开始给予全光照进行育苗;
94.s5将嫁接苗消毒、打侧芽和炼苗后,培育完成,移栽大田。
95.所述种子处理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96.1)将枯草芽孢杆菌、荧光假单胞菌、淡紫拟青霉分别按照3wt%的接种量接种于由4wt%葡萄糖、10wt%琼脂、3wt%蛋白胨、5wt%牛肉膏、78wt%为水组成的固体培养基中;在28℃、130转/分、避光有氧条件下培养48h,得到枯草芽孢杆菌液、荧光假单胞菌液、淡紫拟青霉液;
97.2)取上述各菌液分别按照4wt%的接种量接种于pda培养基中,于28℃下无氧发酵30h,然后用2mol/l的碳酸氢钠水溶液调节溶液ph为7,将发酵液过滤,滤液真空浓缩至原体积的50%即得到各菌发酵液;
98.3)将30g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20g荧光假单胞菌发酵液、20g淡紫拟青霉发酵液混合后,加入2g木质素磺酸钠、0.5g水性玫红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所述种子处理剂。
99.测试例1
100.出苗成活率的测定:采用实施例1-2、对比例1-2的四种培育方法,每种培育方法分别培育30株番茄幼苗,并在嫁接培育后1周,检测番茄嫁接幼苗的成活率,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101.表1出苗成活率测定结果
[0102] 出苗成活率(%)实施例199实施例297对比例193对比例286
[0103]
从表1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用实施例1的培育方法培育出的番茄嫁接苗的出苗成活率最高,而实施例1与其他实施例对比例的区别在于添加了n-羟乙基邻苯二甲酰亚胺接枝羧甲基纤维素钠和仙草胶混合而成的载体。可能的原因是该载体能很好的对有益活性菌进行固定,同时能为活性菌提供营养,这些有益菌可以有效的去除种子表面的病菌,有效控制种子苗期土传病害,促进幼苗的存活。
[0104]
测试例2
[0105]
番茄嫁接苗的盆栽实验:将实施例1-2、对比例1-2得到的番茄苗移栽在直径为20cm,高20cm的花盆中,每盆一株番茄苗;设置一组对照组,移栽未嫁接的“丽妃”品种番茄苗;将10wt%的噻唑膦颗粒剂为处理药剂,在番茄苗移栽前,将药剂与基质混合均匀,所用基质为以40%生物炭、30%珍珠岩、30%蛭石的混合,每盆施用0.15g10wt%噻唑膦,进行常规的生长栽培管理,移栽7天后,分别进行根结线虫接种处理,每株番茄苗接种根结线虫1000条,在温室进行常规的生产管理。在接种根结线虫30天后,检测每组番茄苗的根部症状,并根据根结数量,确定病情级别及病情指数,以此来计算对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每组试验组设置10个平行实验,试验结果取平均值。
[0106]
防治效果(%)=(1-实验组番茄苗的根结线虫数/对照组番茄苗的根结线虫数)
×
100
[0107]
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0108]
表2番茄嫁接苗的盆栽试验结果
[0109][0110]
从表2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用实施例1的培育方法培育出的番茄嫁接苗具有最好的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可能的原因是采用n-羟乙基邻苯二甲酰亚胺接枝羧甲基纤维素钠和仙草胶混合而成的结构稳定的三维网状结构的载体,能很好的能很好地对有益活性菌进行固定,固定后的活性菌单位体积内菌活性及菌密度更高并能为活性菌的增殖提供营养物质,促进活性菌的增殖,分泌更多的杀灭根结线虫的活性物质,提高了番茄嫁接苗的根结线虫防治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