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杞柳扦插栽培方法

文档序号:31480696发布日期:2022-09-10 01:54阅读:55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杞柳扦插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2.杞柳为杨柳科、柳属灌木。杞柳条去皮后其表面洁白光滑,且枝条柔软,具有良好的韧性,是很好的编织原料。柳编技术在我国的历史悠久,杞柳的栽培和加工已有上千年历史。
3.安徽阜南县地处淮河和洪河北岸,该地有30万亩低洼地,其中有10万亩常年积水,且积水时间达到6个月至8个月左右。传统的杞柳种植方法是选择较高的土地扦插栽培。这种栽培方法导致杞柳的产量不高,影响了经济效益。
4.因此,发明一种杞柳扦插栽培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杞柳扦插栽培方法,通过整地施肥、种条选择和栽培造林、中耕除草、定期追肥、及时打杈、病虫害防治步骤,改善扦插条的抗病及抗病毒能力,提高扦插条成活率,降低后期杞柳的发病率,便于后期管理,减少病虫害带来损失,且杞柳萌发再生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在早春扦插杞柳种条,实现提高出苗时间,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杞柳扦插栽培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整地施肥,将种植区域进行整地,去除杂草和异物,深翻土壤20-30cm,耕耙整畦,畦宽150-200cm,每个畦内栽5行杞柳,且畦埂宽度设置为45cm,畦内杞柳种植行距为30-40cm,畦的长度设置为30m,在畦埂的内部施肥,且施肥标准为每亩施复合肥3100-4100kg,其中优质圈肥3000-4000kg、尿素20kg、碳铵20kg和复合肥60kg;步骤二:种条选择,选择杞柳枝条中生长发育良好、腋芽饱满、粗一厘米左右、无病虫害、健壮的种条,将杞柳枝条修剪至长度为13-15cm条段,并且要求剪口光滑平整、皮不破裂;步骤三:栽培造林,采用扦插造林方式,扦插前对杞柳种条用abt生根粉1000ppm浸沾5-8分钟,插条露出地面3cm左右,且保证露出1-2个芽,扦插前对所选地块浇透水,并及时覆盖地膜,然后进行扦插,并封好破损地膜;杞柳种条的扦插密度设置为8800株/亩,且保证株行距在20
×
38cm以上;步骤四:中耕除草,造林后及时对种植区域进行松土除草,且要求每年2-3次;松土除草时要求做到里浅外深,除草翻土深度为5-10cm,以保护苗木根系;步骤五:定期追肥,在4月中旬、6月上旬和8月中旬各追肥一次,追肥方式具体为每亩用尿素200倍液40-70公斤或磷酸二氢钾500-1000倍液50-100公斤喷洒叶面;
或采用开沟施肥,在距离柳行15cm处开沟施肥,每亩施土杂肥500kg或尿素5kg,并在施后覆土盖实;步骤六:及时打杈,管理种苗形状;步骤七:病虫害防治,应对病虫害出现时期,针对性施加药液防治,并对已经出现病虫害的种苗处理或销毁;步骤八:适时采收,进行割条收集。
7.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整地施肥过程在1月10日至2月20日进行,且整地前可采用石硫合剂喷洒地面杀灭病菌,翻地后将新土打散并晾晒至干燥。
8.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栽培造林过程在2月至3月底进行,造林时在扦插苗外侧培垄并压实。
9.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打杈过程要求随出随打,当枝条生长至接近1米时开始出现枝杈,此时横向将杈轻轻掰去,或使用剪刀修剪,避免向下掰损伤苗皮和枝叶。
10.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采收时期选择秋季,待杞柳种条落叶并生长放缓后割条,割条时距离地面起留茬5-10厘米,且对于新造林在第1年不进行割条。
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通过整地施肥、种条选择和栽培造林、中耕除草、定期追肥、及时打杈、病虫害防治步骤,改善扦插条的抗病及抗病毒能力,提高扦插条成活率,降低后期杞柳的发病率,便于后期管理,减少病虫害带来损失,且杞柳萌发再生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本方法栽培的杞柳具有产量高、枝条柔韧、根系发达、柳条细嫩、枝条节间短、髓心小的优势,能够护坡固堤以及柳编产品,且本方法可以在早春扦插杞柳种条,实现提高出苗时间,相较于常规的扦插方式杞柳种苗的成活率和产量都大大提高,另外,对于积水的恶劣环境,杞柳生长的影响降到最低,能够在淮河和洪河北岸区域推广使用,增加该地区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12.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1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杞柳扦插栽培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整地施肥,将种植区域进行整地,去除杂草和异物,整地施肥过程在1月10日至2月20日进行,且整地前可采用石硫合剂喷洒地面杀灭病菌,翻地后将新土打散并晾晒至干燥;深翻土壤20-30cm,耕耙整畦,畦宽150-200cm,每个畦内栽5行杞柳,且畦埂宽度设置为45cm,畦内杞柳种植行距为30-40cm,畦的长度设置为30m,在畦埂的内部施肥,且施肥标准为每亩施复合肥3100-4100kg,其中优质圈肥3000-4000kg、尿素20kg、碳铵20kg和复合肥60kg;步骤二:种条选择,选择杞柳枝条中生长发育良好、腋芽饱满、粗一厘米左右、无病虫害、健壮的种条,将杞柳枝条修剪至长度为13-15cm条段,并且要求剪口光滑平整、皮不破裂;步骤三:栽培造林,采用扦插造林方式,扦插前对杞柳种条用abt生根粉1000ppm浸沾5-8分钟,插条露出地面3cm左右,且保证露出1-2个芽,扦插前对所选地块浇透水,地面保
湿,便于扦插苗吸收水分,提高成活率;栽培造林过程在2月至3月底进行,造林时在扦插苗外侧培垄并压实,便于扦插苗与泥土紧密接触,萌发根系;及时覆盖地膜,然后进行扦插,并封好破损地膜,且垄的存在使地膜下有缝隙存在,便于扦插苗透气;杞柳种条的扦插密度设置为8800株/亩,且保证株行距在20
×
38cm以上;步骤四:中耕除草,造林后及时对种植区域进行松土除草,且要求每年2-3次;松土除草时要求做到里浅外深,除草翻土深度为5-10cm,以保护苗木根系;步骤五:定期追肥,在4月中旬、6月上旬和8月中旬各追肥一次,追肥方式具体为每亩用尿素200倍液40-70公斤或磷酸二氢钾500-1000倍液50-100公斤喷洒叶面;或采用开沟施肥,在距离柳行15cm处开沟施肥,每亩施土杂肥500kg或尿素5kg,并在施后覆土盖实;步骤六:及时打杈,管理种苗形状,尽可能使种苗向上生长,且保持直杆状;打杈过程要求随出随打,当枝条生长至接近1米时开始出现枝杈,此时横向将杈轻轻掰去,或使用剪刀修剪,避免向下掰损伤苗皮和枝叶,防止损伤导致的死亡和失水;步骤七:病虫害防治,应对病虫害出现时期,针对性施加药液防治,并对已经出现病虫害的种苗处理或销毁;通常4-5月份主要虫害为杞柳跳甲,7-9月份主要虫害为蓝目天蛾,可使用吡虫啉1000-1500倍液或高效氯氰菊脂1000-1500倍液进行防治,6-9月发现杞柳瘿蚊虫瘿,要立刻剪除并集中烧毁,除此之外,还需在出现病虫害后扩大防范范围,在附近区域内做出区域标记,随时观察,避免病虫害进一步扩展;步骤八:适时采收,进行割条收集;采收时期选择秋季,待杞柳种条落叶并生长放缓后割条,避免割条后对杞柳种条产生影响,割条时距离地面起留茬5-10厘米,在割条后可在其切口处涂抹愈合剂或者消毒剂,如硫酸铜溶液或者多菌灵和石灰粉,对于新造林在第1年不进行割条,任其生长至主枝条足够粗壮,且保证新造林在第1年能够成活。
14.本方案经种植试验后比较传统方式,种苗的质量明显提升,且成活率也得到了提升,具体表现在:本方法培育的杞柳种苗萌发再生能力很强、产量高、枝条柔韧、根系发达,其柳条细嫩、枝条节间短、髓心小,质量优于现有常规扦插方式获得的杞柳种苗,获得的杞柳除了能够护坡固堤外,用于柳编产品柔韧度和枝干的外观品质均能够满足需要,根据种植情况观察发现,本方法可以在早春扦插杞柳种条,实现提高出苗时间,相较于常规的扦插方式杞柳种苗的成活率提高了25%,最重要的是,在低洼地5个月至7个月积水的情况下,杞柳生长的影响降到最低,当年扦插杞柳原条,每亩产量达到1000公斤至1500公斤,产量相较于往年的常规扦插方式提高了30%以上。
15.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