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多蜂王同巢饲养实现蜜蜂保种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446164发布日期:2022-12-07 00:18阅读:89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蜜蜂保种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多蜂王同巢饲养实现蜜蜂保种的方法。


背景技术:

2.我国蜜蜂种质资源较为丰富,蜜蜂种质资源是蜂业科技原始创新、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保障蜂产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支撑蜂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蜜蜂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具有公益性、基础性、长期性等显著特点。
3.我国已开展了两次全国性大规模的蜜蜂种质资源征集及考察搜集,挽救了一大批濒临灭绝的地方品种。建立了国家蜜蜂基因库与地方蜜蜂保护区相结合的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开展了种质资源创新研究,利用多样化地方品种和野生近缘种中的优异特性,创制了一批新材料,为蜜蜂育种与基础研究提供了支撑。但当前的种质资源保护技术存在以下缺点:当前蜜蜂种质资源的保护常用闭锁繁育技术,其采用一群蜜蜂保种一只蜂王,但由于保种方法不利,多以自然繁殖,只在隔离交配上下功夫,未注重繁育方法,仅有少数蜂种繁殖下来,一些种蜂场、保种区蜂种混杂,有些地方蜂种濒危甚至灭绝。
4.《国家畜禽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管理办法》对单品种基础畜禽数量提出要求“蜂要求达到60箱以上”,即保护一个品种要用60箱蜜蜂,即60只蜂王,需要使用大量的蜜蜂、饲料和人力。当前有一些多蜂王同巢饲养技术,用于蜜蜂的繁殖,但其仅限于意大利蜜蜂,且要求是较老的蜂王,并要给蜂王带节制套,蜂王不能正常产卵,无法实现周年繁殖。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多蜂王同巢饲养实现蜜蜂保种的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采用多蜂王同巢繁殖方式,实现了多蜂王同巢周年的繁殖饲养,具有节省蜂群、饲料和人工的优势。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7.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多蜂王同巢饲养实现蜜蜂保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1)对两只以上的蜂王的斗杀工具分别进行预处理,使其丧失攻击能力,之后同箱饲养;
9.(2)在入冬前,外界日间最高气温低于7℃后,蜂群结团时,将步骤(1)同箱饲养后的蜂王置于同一容器内,喷洒互认识别溶液到蜂王体表,使其互认、识别,之后同时介入到同一无王中华蜂蜂群,同巢越冬,越冬后正常饲养繁殖。
10.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所述预处理的操作包括软化蜂王上颚和在螫针上套防护蛰刺的工具。
11.进一步地,软化蜂王上颚的具体操作包括:蘸取软化溶液涂抹蜂王上颚,所述软化溶液按重量份计包括:异丙醇25份、硫酸钠3份和水72份,混合配制而成。
12.进一步地,所述防护蛰刺的工具为橡胶皮套。
13.进一步地,在步骤(2)中,所述互认识别溶液按重量份计包括:蔗糖20份、薄荷香精0.01-0.02份、柠檬香精0.005-0.015份和水90份。
14.进一步地,在步骤(2)中,越冬后正常饲养繁殖时,还包括在蜂王浆中加入乙基油酸酯和乙基棕榈酸酯饲喂蜂王的步骤。
15.进一步地,所述乙基油酸酯和所述乙基棕榈酸酯在所述蜂王浆中的体积分数分别为0.05%和0.1%。
16.进一步地,在步骤(2)中,越冬后正常饲养繁殖时,还包括抑制分蜂热的步骤。
17.进一步地,所述抑制分蜂热的步骤具体包括:将蜂王上颚腺信息素涂抹在有分蜂热征兆的蜂群巢框的上梁上,抑制分蜂热。
18.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19.蜂王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生殖器官发育完全的雌性蜂,在蜂群中的主要职能是产卵,其既能产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生殖器官发育不完全的雌性蜂,又能产由未受精卵发育而成的雄性蜜蜂。因此蜜蜂保种的关键是保护好蜂王。本发明,通过处理蜂王上颚和螫针,没收其斗杀的工具,同时利用无王群迫切需要蜂王的心理,介绍多只蜂王到无王群,使无王群接受多蜂王共存,实现同箱饲养多只蜂王,进而实现利用一群蜜蜂保存多只蜂王的保种目标。本发明采用多蜂王同巢繁殖方式,实现多蜂王同巢度过寒冷的冬天,实现多蜂王同巢周年的繁殖饲养,具有节省蜂群,节省饲料,节省人工的优势。
20.对于保种蜂群来说,保存蜂王精力、延长蜂王寿命是主要的管理目标。本发明通过引入乙基油酸酯和乙基棕榈酸酯来限制蜂王产卵,蜂王的产卵能力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可以在最大限度上保存蜂王精力、延长蜂王寿命。此外,本发明还利用蜂王上颚腺信息素有效控制了蜂巢的分蜂热,稳定了蜂群。
具体实施方式
21.现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多种示例性实施方式,该详细说明不应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应理解为是对本发明的某些方面、特性和实施方案的更详细的描述。
22.应理解本发明中所述的术语仅仅是为描述特别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另外,对于本发明中的数值范围,应理解为还具体公开了该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每个中间值。在任何陈述值或陈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以及任何其他陈述值或在所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之间的每个较小的范围也包括在本发明内。这些较小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可独立地包括或排除在范围内。
23.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发明所述领域的常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虽然本发明仅描述了优选的方法和材料,但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或测试中也可以使用与本文所述相似或等同的任何方法和材料。本说明书中提到的所有文献通过引用并入,用以公开和描述与所述文献相关的方法和/或材料。在与任何并入的文献冲突时,以本说明书的内容为准。
24.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对本发明说明书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多种改进和变化,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由本发明的说明书得到的其他实施方式对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得的。本发明说明书和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
25.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
意指包含但不限于。
26.实施例1
27.(1)秋季,取2只中华蜂蜂王,分别进行如下操作:用二氧化碳麻醉蜂王10秒后,用医用棉签蘸取软化溶液涂抹蜂王上颚,并在螫针上套橡胶皮套(防止蛰刺)。
28.(2)步骤(1)处理后的2只蜂王,在框式贮王笼同箱饲养。
29.(3)在入冬前,外界日间最高气温低于7℃后,蜂群结团时,将2只蜂王放入同一容器内,喷洒互认识别溶液到蜂王体表,使其互认、识别10min,之后将2只蜂王同时介入到同一无王中华蜂蜂群。
30.(4)2只蜂王同巢越冬,越冬后正常饲养繁殖,饲养期间,在蜂王浆中加入体积分数为0.05%的乙基油酸酯和体积分数为1%乙基棕榈酸酯,饲喂蜂王;在养殖地的开花期,将蜂王上颚腺信息素涂抹在有分蜂热征兆的蜂群巢框的上梁上,抑制分蜂热。
31.软化溶液:25g异丙醇、3g硫酸钠和72ml水,混合配制而成。
32.互认识别溶液:20g蔗糖、10mg薄荷香精、5mg柠檬香精和90ml水,混合配制而成。
33.本实施例的蜂王均实现了周年繁殖,平均寿命为8年。
34.实施例2
35.(1)秋季,取6只中华蜂蜂王,分别进行如下操作:用二氧化碳麻醉蜂王10秒后,用医用棉签蘸取软化溶液涂抹蜂王上颚,并在螫针上套橡胶皮套(防止蛰刺)。
36.(2)步骤(1)处理后的6只蜂王,在框式贮王笼同箱饲养。
37.(3)在入冬前,外界日间最高气温低于7℃后,蜂群结团时,将6只蜂王放入同一容器内,喷洒互认识别溶液到蜂王体表,使其互认、识别15min,之后将6只蜂王同时介入到同一无王中华蜂蜂群。
38.(4)6只蜂王同巢越冬,越冬后正常饲养繁殖,饲养期间,在蜂王浆中加入体积分数为0.05%的乙基油酸酯和体积分数为1%乙基棕榈酸酯,饲喂蜂王;在养殖地的开花期,将蜂王上颚腺信息素涂抹在有分蜂热征兆的蜂群巢框的上梁上,抑制分蜂热。
39.软化溶液:25g异丙醇、3g硫酸钠和72ml水,混合配制而成。
40.互认识别溶液:20g蔗糖、15mg薄荷香精、10mg柠檬香精和90ml水,混合配制而成。
41.本实施例的蜂王均实现了周年繁殖,平均寿命为7年。
42.实施例3
43.(1)秋季,取9只中华蜂蜂王,分别进行如下操作:用二氧化碳麻醉蜂王10秒后,用医用棉签蘸取软化溶液涂抹蜂王上颚,并在螫针上套橡胶皮套(防止蛰刺)。
44.(2)步骤(1)处理后的9只蜂王,在框式贮王笼同箱饲养。
45.(3)在入冬前,外界日间最高气温低于7℃后,蜂群结团时,将9只蜂王放入同一容器内,喷洒互认识别溶液到蜂王体表,使其互认、识别20min,之后将9只蜂王同时介入到同一无王中华蜂蜂群。
46.(4)9只蜂王同巢越冬,越冬后正常饲养繁殖,饲养期间,在蜂王浆中加入体积分数为0.05%的乙基油酸酯和体积分数为1%乙基棕榈酸酯,饲喂蜂王;在养殖地的开花期,将蜂王上颚腺信息素涂抹在有分蜂热征兆的蜂群巢框的上梁上,抑制分蜂热。
47.软化溶液:25g异丙醇、3g硫酸钠和72ml水,混合配制而成。
48.互认识别溶液:20g蔗糖、20mg薄荷香精、15mg柠檬香精和90ml水,混合配制而成。
49.本实施例的蜂王均实现了周年繁殖,平均寿命为7年。
50.对比例1
51.同实施例2,区别在于,在步骤(4)中,蜂王浆中未加入乙基油酸酯。
52.对比例2
53.同实施例2,区别在于,在步骤(4)中,蜂王浆中未加入乙基棕榈酸酯。
54.对比例3
55.同实施例2,区别在于,在步骤(4)中,蜂王浆中未加入乙基油酸酯和乙基棕榈酸酯。
56.在越冬后的开花期,统计实施例2和对比例1-2蜂王的平均产卵量,结果见表1。
57.对于保种蜂群来说,保存蜂王精力、延长蜂王寿命是主要的管理目标。乙基油酸酯和乙基棕榈酸酯均是是蜜蜂幼虫信息素的酯类成分,已有研究表明乙基油酸酯可以对蜂王的发育产生一定影响,而本发明意外研究发现乙基油酸酯和乙基棕榈酸酯结合使用可以进一步限制蜂王产卵,因此,本发明通过引入乙基油酸酯和乙基棕榈酸酯来限制蜂王产卵。从表1可以看出,当乙基油酸酯和乙基棕榈酸酯共同使用时,蜂王的产卵能力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可以在最大限度上保存蜂王精力、延长蜂王寿命。
58.表1不同乙基油酸酯添加量对蜂王平均产卵数量和平均寿命的影响
59.实施例/对比例蜂王平均产卵数量(个)平均寿命(年)实施例27467对比例19144对比例28594.5对比例39713
60.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