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羊肚菌栽培土壤的调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098884发布日期:2023-02-01 00:22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羊肚菌栽培土壤的调配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羊肚菌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羊肚菌栽培土壤的调配方法。


背景技术:

2.羊肚菌是珍贵的稀有食用菌,野生羊肚菌在树木衰老或死亡后,利用树木腐烂后的营养物质在低光照的情况下生长,受环境制约明显产量极低。人工栽培就成为目前发展的方向。羊肚菌的人工栽培模式以大田栽培为主,但由于大田露天栽培易受气候和土壤的强烈影响,风险较大,且近年来气候反常,越来越多的从业者开始摸索适宜当地气候条件的设施化大棚栽培模式。设施大棚栽培环境要求土壤酸碱性为中性或弱碱性(ph值为6.5-7.5),过高或过低都对菌丝和子实体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羊肚菌的发生需要一定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对土壤肥力要求较高,有机质含量过低影响成品产量。目前我国羊肚菌栽培以设施大棚栽培为主,但生产中仍存在着栽培技术体系不完善、产量不稳定等问题,对栽培所用土壤等问题并没有完善的调节调配方案,使得羊肚菌产量无法达到最佳,严重制约着羊肚菌产业的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羊肚菌栽培土壤的调配方法,对栽培土壤进行消毒、酸碱度调节和增肥,使其达到适用于羊肚菌栽培的最佳状态,有效改善土壤质量,疏松土壤,具有调节水分和土壤酸碱度的作用,使其适用于羊肚菌种植,增强羊肚菌抗逆性;也提高土壤储水能力,提高作物产量。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羊肚菌栽培土壤的调配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5.(1)选择地理位置平缓、土壤质地疏松和通排水良好的地块,然后将石灰氮和生石灰混合的混合物均匀洒于地面,旋耕后洒水至相对水含量达95%,进行土壤消毒;
6.(2)在消毒后的土壤表面均匀撒施土壤调理剂,翻耕入土,使其土壤ph值为6.5-7.5;
7.(3)再次施入有机底肥,翻耕深25-30cm,整地作畦,完成土壤调配。
8.进一步,步骤(1)中,石灰氮和生石灰质量比为5:2-3,石灰氮的施用量为30-40kg/亩。
9.进一步,步骤(2)中,土壤调理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牡蛎壳10-30份、秸秆混合物10-50份、鸡蛋壳20-30份、腐殖酸2-5份和海藻提取物2-8份。
10.进一步,秸秆混合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对农作物秸秆晾干后粉碎至2-3cm,然后在550-650℃下炭化5-10s,粉碎,过筛,得秸秆混合物。
11.进一步,农作物秸秆为水稻秸秆、大豆秸秆、小麦秸秆、花生秸秆、玉米秸秆和棉花秸秆中的至少一种。
12.进一步,秸秆混合物目数≤20目,牡蛎壳10-20目。
13.进一步,海藻提取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将海藻干燥后粉碎,然后加入5-10倍质量的水,在50-60℃的弱碱性条件下处理4-6h,得混合液;再加入占混合液0.01wt%的纤维素酶,在40-50℃温度下酶解4-6h,过滤,得海藻提取物。
14.进一步,调节土壤ph值至7.5。
15.进一步,土壤调理剂施用量为50-300kg/亩。
16.进一步,步骤(3)中,有机底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猪粪8-12份、鸡粪6-10份、水稻秸秆20-30份和麸皮5-10份。
17.进一步,步骤(3)中,畦宽1.2-1.3m,沟宽20-30cm,沟深20-30cm。
18.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9.1、本发明在调配时首先对土壤进行消毒,然后采用土壤调理剂调节土壤ph值,使其整体呈弱碱性,再施入有机底肥增强土壤肥力,能够显著提高羊肚菌品质和最终产量。
20.2、土壤调节时以石灰氮为杀菌物质,可以杀灭土壤中的害虫和细菌真菌等,加以生石灰,生石灰不仅可以改变土壤的酸碱度,还能够遇水放热,通过放热升温的方式杀灭不利于羊肚菌种植的病菌;且石灰石可以生产氢氧化钙,改善土壤酸碱度,改良土壤;还可以促进石灰氮的水解作用,提高杀菌效果。
21.3、土壤调理剂采用牡蛎壳、秸秆混合物、鸡蛋壳、腐殖酸和海藻提取物制成,整体呈弱碱性,吸收利用率高,能够有效改善土壤质量,疏松土壤,具有调节水分和土壤酸碱度的作用,使其适用于羊肚菌种植,增强羊肚菌抗逆性;还可以提高保水储水能力,提高作物产量。牡蛎壳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蛋白质和多糖等有机物,其矿物质以钙元素为主,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且牡蛎壳主要呈叶片状结构,含有大量2-10μm微孔,具有将强的吸附能力、交换能力和催化分解能力;还能够有效的刺激土壤和根际微生物,特别是固氮微生物的生长,从而起到改善土壤质量和增强土壤肥力的作用,具有较强改良土壤酸碱性的作用。鸡蛋壳中含有大量的可溶性碳酸钙,在土壤调理剂中可富含活性钙,同时鸡蛋壳具备蜂窝状的纳米微孔,可用于疏松土壤,降解重金属,中和酸性土壤以及调节水分。具有微米级微孔的牡蛎壳和纳米级微孔鸡蛋壳的使用,能够有效的提高土壤的吸附能力,保水能力强,减少养分损失,能够满足羊肚菌的生长需要;还能够改良土壤的团粒结构,改善土壤的通气状况,也能够增加土壤中钙离子等离子含量。
22.4、秸秆混合物为土壤调理剂提供了生物炭,生物炭能够进一步增强土壤的吸附作用,吸附土壤中的养分,减少养分流失,且与牡蛎壳、鸡蛋壳的一同使用,能够提高土壤ph值,使其处于羊肚菌最适宜生长的区间,增加土壤团聚体,改善土壤结构,也能够为土壤提供一定的养料,促进羊肚菌的种植。腐殖酸可以作为钝化剂使用,用于钝化土壤中的重金属,减少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也避免重金属对作物产生负面影响;还可以参与腐殖质的形成,增强土壤肥力,改善根系生长环境。且腐殖酸和秸秆混合物中的生物炭一同使用,能够提高单位面积内土壤的储水能力,在水分含量下降时释放水分,提高抗旱能力,促进作物产量提高。海藻提取物中富含海藻多糖、多种氨基酸和生长调节因子,营养物质含量丰富,可用于改善土壤中的生态环境和土壤结构,与腐殖酸一同增强土壤肥力;且还具有一定的抗菌抗虫能力,为羊肚菌生长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促进羊肚菌的生长,提高其产量。
23.5、有机底肥为羊肚菌生长发育提供必要的营养元素,促进羊肚菌的快速生长,提高羊肚菌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24.实施例1
25.一种羊肚菌栽培土壤的调配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26.(1)选择地理位置平缓、土壤质地疏松和通排水良好的地块,然后将石灰氮和生石灰按质量比5:2混合的混合物均匀洒于地面,石灰氮的施用量为30kg/亩,旋耕后洒水至相对水含量达95%,进行土壤消毒;
27.(2)在消毒后的土壤表面均匀撒施土壤调理剂,施用量为80kg/亩,翻耕入土,使其土壤ph值为7.5;土壤调理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牡蛎壳10份、秸秆混合物10份、鸡蛋壳20份、腐殖酸2份和海藻提取物2份;秸秆混合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对大豆秸秆晾干后粉碎至2cm,然后在550℃下炭化5s,粉碎,过筛,得秸秆混合物;海藻提取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将海藻干燥后粉碎,然后加入5倍质量的水,在50℃的弱碱性条件下处理4h,得混合液;再加入占混合液0.01wt%的纤维素酶,在40℃温度下酶解4h,过滤,得海藻提取物;
28.(3)再次施入有机底肥,翻耕深25cm,整地作畦,畦宽1.2m,沟宽20cm,沟深20cm,完成土壤调配;有机底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猪粪8份、鸡粪6份、水稻秸秆20份和麸皮5份。
29.实施例2
30.一种羊肚菌栽培土壤的调配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31.(1)选择地理位置平缓、土壤质地疏松和通排水良好的地块,然后将石灰氮和生石灰按质量比5:3混合的混合物均匀洒于地面,石灰氮的施用量为35kg/亩,旋耕后洒水至相对水含量达95%,进行土壤消毒;
32.(2)在消毒后的土壤表面均匀撒施土壤调理剂,施用量为150kg/亩,翻耕入土,使其土壤ph值为7.5;土壤调理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牡蛎壳20份、秸秆混合物30份、鸡蛋壳25份、腐殖酸3份和海藻提取物5份;秸秆混合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对小麦秸秆晾干后粉碎至3cm,然后在600℃下炭化8s,粉碎,过筛,得秸秆混合物;海藻提取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将海藻干燥后粉碎,然后加入7倍质量的水,在55℃的弱碱性条件下处理5h,得混合液;再加入占混合液0.01wt%的纤维素酶,在45℃温度下酶解5h,过滤,得海藻提取物;
33.(3)再次施入有机底肥,翻耕深30cm,整地作畦,畦宽1.2m,沟宽25cm,沟深25cm,完成土壤调配;有机底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猪粪10份、鸡粪8份、水稻秸秆25份和麸皮8份。
34.实施例3
35.一种羊肚菌栽培土壤的调配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36.(1)选择地理位置平缓、土壤质地疏松和通排水良好的地块,然后将石灰氮和生石灰按质量比5:3混合的混合物均匀洒于地面,石灰氮的施用量为40kg/亩,旋耕后洒水至相对水含量达95%,进行土壤消毒;
37.(2)在消毒后的土壤表面均匀撒施土壤调理剂,施用量为200kg/亩,翻耕入土,使其土壤ph值为7.5;土壤调理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牡蛎壳30份、秸秆混合物50份、鸡蛋壳30份、腐殖酸5份和海藻提取物8份;秸秆混合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对花生秸秆晾干后粉碎至3cm,然后在650℃下炭化10s,粉碎,过筛,得秸秆混合物;海藻提取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将海藻干燥后粉碎,然后加入10倍质量的水,在60℃的弱碱性条件下处理6h,得混合液;再加入占混合液0.01wt%的纤维素酶,在50℃温度下酶解6h,过滤,得海藻提取物;
38.(3)再次施入有机底肥,翻耕深30cm,整地作畦,畦宽1.3m,沟宽30cm,沟深30cm,完
成土壤调配;有机底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猪粪12份、鸡粪10份、水稻秸秆30份和麸皮10份。
39.对比例1
40.对比例1和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土壤调理剂不含有牡蛎壳。
41.对比例2
42.对比例2和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土壤调理剂不含有秸秆混合物。
43.对比例3
44.对比例3和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土壤调理剂不含有鸡蛋壳。
45.对比例4
46.对比例4和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土壤调理剂不含有腐殖酸。
47.对比例5
48.对比例5和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土壤调理剂不含有海藻提取物。
49.分别采用实施例1-3和对比例1-5所示方法进行土壤调配,然后按以下方法进行羊肚菌种植:
50.11月下旬当地温在8-12℃,棚内温度16-18℃,土壤相对含水量70%左右开始播种,播种将羊肚菌菌种均匀撒播在畦面上,覆土厚度1-1.5cm,确保80%以上菌种被土覆盖,播种后覆膜保温保湿,早晚适当进行光照和通风;播种后10天左右,菌丝长满畦面,形成大量菌霜时去掉覆盖的薄膜,及时放置营养袋,营养袋划破的一侧朝下水平放置在长满菌丝的地面上,根据土壤墒情调节温度、湿度、水分、光照等条件,促进菌丝生长;来年2月下旬营养袋内长满菌丝,土壤温度在5-15℃,湿度80%-90%,开始出现羊肚菌原基,注意观察适当增加湿度、光照和通风等措施刺激出菇;3月初开始陆续出菇,根据羊肚菌大小分次采收。
51.采收后统计其外形、菌伞平均宽度、产量和大、壮羊肚菌所占比例等,其结果见表1。
52.表1实施例1-3和对比例1-5采收羊肚菌数据统计
53.54.由上可知,本发明实施例1-3土壤调配后种植的羊肚菌质量和产量均优于对比例1-5,本发明羊肚菌栽培土壤的调配方法起到了重要作用,土壤调理剂将土壤调节至弱碱性,能够有效改善土壤质量,疏松土壤,具有调节水分和土壤酸碱度的作用,使其适用于羊肚菌种植,增强羊肚菌抗逆性;还可以提高保水储水能力,提高作物产量。这是由于牡蛎壳的微米级微孔和鸡蛋壳的纳米级微孔,共同提高土壤的吸附能力,保水能力强,减少养分损失,能够满足羊肚菌的生长需要;还能够改良土壤的团粒结构,改善土壤的通气状况,也能够增加土壤中钙离子等离子含量。秸秆混合物与牡蛎壳、鸡蛋壳的一同使用,能够提高土壤ph值,使其处于羊肚菌最适宜生长的区间,增加土壤团聚体,改善土壤结构,也能够为土壤提供一定的养料,促进羊肚菌的种植。腐殖酸和秸秆混合物中的生物炭一同使用,能够提高单位面积内土壤的储水能力,在水分含量下降时释放水分,提高抗旱能力,促进作物产量提高。海藻提取物用于改善土壤中的生态环境和土壤结构,与腐殖酸一同增强土壤肥力;且还具有一定的抗菌抗虫能力。
55.虽然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作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