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含乙氧氟草醚、草甘膦和三氯吡氧乙酸的组合物

文档序号:33386195发布日期:2023-03-08 08:19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包含乙氧氟草醚、草甘膦和三氯吡氧乙酸的组合物

1.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包含乙氧氟草醚、草甘膦和三氯吡氧乙酸的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2.由于新农药的开发不仅投资风险大,而且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对其要求提高,限制加严,所以其开发周期较长,而科学合理的农药复配不仅可以提高防治效果,增加速效性,延长持效期,扩大防治谱,减少用药量,降低成本等,而且还可以克服或延缓有害生物的抗性的产生或发展,延长农药的使用寿命,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天敌,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根据组成复配剂的农药种类数还可将复配剂分为二元复配剂和多元复配剂。由两种农药单剂组成的复配剂称为二元复配剂:由三种或三种以上农药单剂组成的复配剂称为多元复配剂。农药复配剂中绝大多数都是二元复配剂,多元复配剂较少。
3.乙氧氟草醚是一种触杀型除草剂,在有光的情况下发挥杀草作用。主要通过胚芽鞘、中胚轴进入植物体内,经根部吸收较少,通过根部向上运输进入叶部。苗前和苗后早期施用效果最好,能防除阔叶杂草、莎草及稗,对多种以种子繁殖的杂草有良好的防除效果,对多年生杂草有抑制作用。
4.草甘膦属灭生性除草剂,以内吸传导性强而著称,它不仅能通过茎叶传导到地下部分,而且在同一植株的不同分蘖间也能进行传导,对多年生深根杂草的地下组织破坏力很强,能达到一般农业机械无法达到的深度。
5.三氯吡氧乙酸是吡啶氧羧酸类内吸传导型低毒除草剂,又称为盖灌能、绿草定。由植物的叶面和根系吸收,并在植物体内传导到全株,造成其根、茎、叶畸形,储藏物质耗尽,维管束被栓塞或破裂,植株逐渐死亡。
6.现有技术中报道了乙氧氟草醚与草甘膦复配使用。例如:cn102037997a公开了一种灭生性除草剂,为草甘膦、乙氧氟草醚和辅料混合配制而成的油悬浮剂;cn102845464a公开了一种除草混合制剂,包括以下重量含量的成分:草甘膦类除草剂10%~96%、乙氧氟草醚0.1%~90%、润湿剂1%~5%、分散剂1%~10%、粘结剂1%~10%、崩解剂1.5%~15%、填料为余量。
7.现有技术中报道了草甘膦与三氯吡氧乙酸复配使用。例如:cn104957171a公开了一种含有草甘膦和三氯吡氧乙酸的除草组合物,草甘膦与三氯吡氧乙酸的重量比为1:20~20:1,草甘膦和三氯吡氧乙酸重量总和在组合物中重量百分比为20%~80%。
8.现有技术中没有乙氧氟草醚和三氯吡氧乙酸复配的相关报道,也没有乙氧氟草醚、草甘膦和三氯吡氧乙酸形式三元除草组合物的报道,尤其是对外来入侵性杂草防治的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乙氧氟草醚、草甘膦和三氯吡氧乙酸的除草组合
物。具体方案如下:
10.一种包含乙氧氟草醚、草甘膦和三氯吡氧乙酸的除草组合物,包含如下质量配比的活性成分:乙氧氟草醚、草甘膦和三氯吡氧乙酸的质量配比为1-10:10-60:3-30。
11.优选的,乙氧氟草醚、草甘膦和三氯吡氧乙酸的质量配比为1-5:10-40:5-20。
12.优选的,乙氧氟草醚、草甘膦和三氯吡氧乙酸的质量配比为1-3:15-35:5、1-2:30:5-15。
13.本发明所述的除草组合物中还包含农药上可用的辅料成分。所述的辅料成分包含溶剂、分散剂、润湿剂、乳化剂、稳定剂、增稠剂、粘结剂、崩解剂、ph调节剂、防冻剂、填料中,及其它有益于有效成分在制剂中稳定和药效发挥的已知物质,根据需要选择不同辅料配制成相应剂型。上述辅料都是农药制剂中常用的允许使用的各种成分,并无特别限定。
14.本发明除草组合物的剂型可为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可分散液剂、油悬浮剂,水乳剂、微乳剂。优选为水分散粒剂、可分散油悬浮剂。
15.本发明除草组合物用于防治非耕地杂草的用途,所述的杂草为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优选为常见的稗草、千金子、鸭舌草、反枝苋等,以及外来入侵性杂草加拿大一枝黄花、鬼针草、胜红蓟等。
16.有益技术效果
17.乙氧氟草醚与现有除草二元组合(草甘膦+三氯吡氧乙酸)复配后,除草活性进一步提升,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当组合物表现为增效作用时,可以显著降低活性成分的使用剂量,扩大杀草谱,减缓杂草抗药性的产生。
18.本发明复配除草组合物对非耕地杂草具有优异的防除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19.实施例1复配除草剂对鸭舌草的联合作用测定
20.测试杂草:鸭舌草,田间采集种子,实验室保存备用。
21.试验方法:将过筛细土装入具孔塑料盆,采用盆底渗灌方式进行补水使土壤完全湿润。将精选的杂草种子浸种24h,均匀摆播于土壤表面,每盆播种各30粒,然后覆盖1cm厚细土,以盆底渗灌方式进行补水至土壤润湿,置于温室保温培养,培养一定时间后,剔除大苗和弱苗,每盆留叶龄和长势一致的杂草各20株,待处理。参照《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采用茎叶处理法,喷液量为45ml/m2,用药1次。
22.调查方法:处理后21d调查1次。采用绝对值调查法,用刀片沿土壤表面切断存活杂草,用分析天平称量杂草鲜重,计算鲜重防效。杂草鲜重防效=(对照区杂草鲜重-处理区杂草鲜重)/对照区杂草鲜重。
23.联合作用:采用gowing评价组合物的联合作用。
24.e0=x+y(100-y)/100;当e-e0>10%为增效作用;当e-e0<-10%为拮抗作用;当e-e0值介于理论值
±
10%为加和作用。
25.测定结果:乙氧氟草醚与现有除草二元组合(草甘膦+三氯吡氧乙酸)复配后,除草活性进一步提升,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由表1可知,乙氧氟草醚、草甘膦和三氯吡氧乙酸的质量配比为1-3:15-35:5时组合物对鸭舌草表现为显著的增效作用。
26.表1复配除草剂对鸭舌草的联合作用测定
[0027][0028][0029]
实施例2复配除草剂对反枝苋的联合作用测定
[0030]
测试杂草:反枝苋,田间采集种子,实验室保存备用。
[0031]
测试方法:参见实施例1。
[0032]
测试结果:三氯吡氧乙酸与现有除草二元组合(乙氧氟草醚+草甘膦)进步一步复配后,除草活性进一步提升,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由表1可知,乙氧氟草醚、草甘膦和三氯吡氧乙酸的质量配比为1-2:30:5-15时组合物对反枝苋表现为显著的增效作用。
[0033]
表2复配除草剂对反枝苋的联合作用测定
[0034]
[0035][0036]
实施例3复配除草剂对稗草的联合作用测定
[0037]
测试杂草:稗草,田间采集种子,实验室保存备用。
[0038]
试验方法:将过筛细土装入具孔塑料盆,采用盆底渗灌方式进行补水使土壤完全湿润。将精选的杂草种子浸种24h,均匀摆播于土壤表面,每盆播种各40粒,然后覆盖1cm厚细土,以盆底渗灌方式进行补水至土壤润湿,置于温室保温培养,培养一定时间后,剔除大苗和弱苗,每盆留叶龄和长势一致的杂草各30株,待处理。参照《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采用茎叶处理法,喷液量为45ml/m2,用药1次。
[0039]
调查方法:处理后14d调查1次。采用绝对值调查法,用刀片沿土壤表面切断存活杂草,用分析天平称量杂草鲜重,计算鲜重防效。杂草鲜重防效=(对照区杂草鲜重-处理区杂草鲜重)/对照区杂草鲜重。
[0040]
联合作用:采用gowing评价组合物的联合作用。
[0041]
e0=x+y(100-y)/100;当e-e0>10%为增效作用;当e-e0<-10%为拮抗作用;当e-e0值介于理论值
±
10%为加和作用。
[0042]
测定结果:乙氧氟草醚与现有除草二元组合(草甘膦+三氯吡氧乙酸)复配后,除草活性进一步提升,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由表3可知,乙氧氟草醚、草甘膦和三氯吡氧乙酸的
质量配比为1-3:15-35:5时组合物对稗草表现为显著的增效作用。
[0043]
表3复配除草剂对稗草的联合作用测定
[0044][0045][0046]
实施例4复配除草剂对千金子的联合作用测定
[0047]
测试杂草:千金子,田间采集种子,实验室保存备用。
[0048]
测试方法:参见实施例3。
[0049]
测试结果:三氯吡氧乙酸与现有除草二元组合(乙氧氟草醚+草甘膦)复配后,除草活性进一步提升。
[0050]
表4复配除草剂对千金子的联合作用测定
[0051][0052][0053]
实施例3复配除草剂对非耕地杂草的田间防效
[0054]
杂草种类:加拿大一枝黄花、鬼针草、胜红蓟;
[0055]
药剂:
[0056]
64%水分散粒剂,具体配方包含如下重量百分含量成分:
[0057]
乙氧氟草醚4%、草甘膦50%、三氯吡氧乙酸10%、norwet-4257%、木质素磺酸钙5%、、尿素3.5%、聚乙烯醇2%、白炭黑3%、膨润土补足100%。
[0058]
44%水分散粒剂,具体配方包含如下重量百分含量成分:
[0059]
乙氧氟草醚4%、草甘膦30%、三氯吡氧乙酸10%、norwet-4256%、木质素磺酸钙4%、、尿素2.5%、聚乙烯醇1.5%、白炭黑4%、膨润土补足100%。
[0060]
试验方法:小区面积45m2,小区间隔1m,随机区组排列,设清水对照,每处理4次重复。用常规压缩式手动喷雾,换药前冲洗药液桶,亩喷水量50kg;用药时各处理杂草草龄大小比较一致;每小区定5点,每点0.11m2,药后21d,调查杂草株数并称地上部鲜重,计算鲜重防效。
[0061]
鲜重防效=(对照区杂草鲜重-处理区杂草鲜重)/对照区杂草鲜重
×
100%。
[0062]
测试结果:本发明制备的水分散粒剂对非耕地外来入侵性杂草加拿大一枝黄花、鬼针草、胜红蓟具有优异的防除效果,推荐使用剂量为:64%水分散粒剂制剂用量80-100g/亩;44%水分散粒剂制剂用量100-120g/亩。
[0063][0064]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