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针菇菌种的培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722853发布日期:2023-04-05 23:11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针菇菌种的培育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金针菇菌种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1、金针菇是秋冬与早春栽培的食用菌,以其菌盖滑嫩、柄脆、味美适口而著称于世,特别是凉拌菜和火锅的上好食材,其营养丰富、清香扑鼻而且味道鲜美,深受大众的喜爱。

2、金针菇常采用组织分离法育种技术培养菌丝。通常是取菇帽和菇柄连接处的生长点,放置在pda平板上进行培养,生长点会萌发出菌丝,通过分离纯化、活化、出菇试验,验证该子实体菌种的性能。

3、目前,这种育种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4、1、子实体分离纯化提取的菌种基本都是在pda化学培养基上进行纯化和继代,难以提升分离菌种的活性;

5、2、组织分离提取的菌种性状不稳定,使用周期短。

6、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培育菌种质量稳定、活力强的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金针菇菌种的培育方法,其培育过程简单、方便,培育成本低,培育得到的金针菇菌种质量稳定、活力强,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金针菇菌种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1)制备培养基ⅰ

4、取35-40重量份寒天培养基、5-10重量份琼脂粉,加入水中混匀,灭菌制成固体培养基待用;

5、2)制备培养基ⅱ

6、取木屑、米糠混合,含水率为60-65%,且ph≥6.0,木屑、米糠的质量比为6-7:3-4,灭菌待用,所述木屑为粒度≤2mm的杨木屑,经发酵得到;

7、3)取金针菇子实体,消毒,切取菇帽和菇柄连接处的生长点,接种至固体培养基ⅰ上,且生长点的切面与培养基ⅰ接触,在封闭环境中,于18±0.5℃条件中培养10-13d;

8、4)将气生菌丝的延伸端刮掉1-2cm,且在固体培养基ⅰ上沿气生菌丝的边缘切割多个第一接种块;

9、5)将步骤4)得到的第一接种块接种在另一固体培养基ⅰ上,在18±0.5℃培养8-10d;

10、6)将气生菌丝的延伸端刮掉1-2cm,且在固体培养基ⅰ上切割多个第二接种块;

11、7)将步骤6)得到的第二接种块接种至培养基ⅱ上,在封闭环境中,于19℃条件下培养,至菌丝往下生长至7-9cm;

12、8)切去菌丝中间高度上部的培养基ⅱ,在下部的培养基ⅱ上切割多个第三接种块;

13、9)将步骤8)得到的第三接种块接种至pda平板培养基上,在封闭环境中,于18±0.5℃条件下培养10-15d;

14、10)转接至另一pda平板培养基上,至生长成熟,得到金针菇菌种。

15、进一步的,步骤1)寒天培养基与水的重量体积比为35-45:1000。

16、优选的,步骤1)寒天培养基、琼脂粉、水的质量体积比为35-45:3-6:1000。

17、优选的,步骤1)得到的固体培养基ⅰ的厚度为4-6cm。

18、优选的,步骤2)木屑、米糠的质量比为6.2:3.8,含水率为64%。

19、进一步的,步骤4)通过打孔得到第一接种块,第一接种块的直径为4mm。

20、进一步的,步骤6)通过打孔得到第二接种块,第二接种块的直径为4mm。

21、进一步的,步骤8)第三接种块的尺寸为4mm*4mm*4mm。

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3、1、本发明培育方法,通过两级培养基ⅰ活化、且在培养基ⅱ中复壮,最后在pda平板培养基上纯化,培育得到的金针菇菌种活力强。培养基ⅱ、pda平板培养基上生成的菌丝浓白、活力好,粉孢子少,摇瓶液体菌种的菌球大小均匀,菌刺长短适中,菌液无明显分层,且使用周期可延长至少3个月。

24、2、本发明培育方法,配置的培养基ⅰ用于活化接种的金针菇生长点,金针菇生长点在培养基上快速萌发、生长,得到活化菌种。配置的培养基ⅱ用于复壮活化后的菌种,最后采用pda平板培养基纯化复壮后的菌种,利用培养基i 和pda培养基作为活化、纯化的培养基,使菌种快速萌发生长,利用培养基ii 对菌种进行复壮,最终得到活化、脱毒纯化、活力佳的菌种。

25、3、本发明先利用分离的金针菇生长点在培养基ⅰ上培养10-13d,切取含有菌丝的培养基ⅰ,且接种至另一培养基ⅰ上,在18±0.5℃,培养8-10d,使得另一培养基ⅰ上生长得到的菌种完成活化、纯化、脱毒,得到单一菌种。再将活化后的菌种接种至培养基ⅱ中,且切去培养基ⅱ的上部,取中部培养基湿度适中、菌丝菌龄适中的培养基进行转接,使菌种在下一步操作中能够快速的生长萌发。

26、经申请人试验验证,采用本发明培育得到的金针菇菌种,与原菌种相比,活力提升,菌丝浓白程度提升,粉孢子数量明显减少,摇瓶液体菌种的菌球大小均匀,菌刺长短适中,生产种菌液菌丝含量稳定在1.1-1.3质检,且栽培得到的金针菇子实体的菇盖大小适中,菇体紧实,是优质的金针菇产品。

2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金针菇菌种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寒天培养基与水的重量体积比为35-45:10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寒天培养基、琼脂粉、水的质量体积比为35-45:3-6:10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得到的固体培养基ⅰ的厚度为4-6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针菇菌种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木屑、米糠的质量比为6.2:3.8,含水率为6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针菇菌种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通过打孔得到第一接种块,第一接种块的直径为4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针菇菌种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通过打孔得到第二接种块,第二接种块的直径为4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针菇菌种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8)第三接种块的尺寸为4mm*4mm*4mm。


技术总结
一种金针菇菌种的培育方法,通过选取生长良好的子实体,并进行组织分离,在培养基Ⅰ上进行活化、脱毒,然后通过培养基Ⅱ进行复壮并进行出菇验证,实现子实体组织分离菌种的快速活化复壮。本发明培育过程简单、方便,培育成本低,培育得到的金针菇菌种质量稳定、活力强,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余娱乐,余清,向超,李世文,罗亚玲,郑海霞,易思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华绿生物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