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球盖菇不覆土出菇诱导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703810发布日期:2023-03-31 20:44阅读:6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球盖菇不覆土出菇诱导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食用菌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球盖菇不覆土出菇诱导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大球盖菇又称赤松茸,皱环球盖菇、皱球盖菇、酒红球盖菇,是国际菇类交易市场上的十大菇类之一,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发展中国家推荐栽培的蕈菌之一。大球盖菇通常在大田、林下采用生料或发酵料做菌床,点入菌种后直接覆土至菌丝长满,或者待菌丝基部长满后覆土,在环境条件适合的情况下即可出菇。在人工条件下多采用泡沫箱等容器加入培养料和菌种,覆土后在适宜条件下诱导出菇。目前,不论是大田、林下或是人工条件下,大球盖菇子实体的发生都需要覆盖土壤,其机理。在实际生产中,由于覆盖土壤,采菇时难以避免泥土弄脏子实体,特别是洁白的菌柄,造成商品菇等级(商品性)下降。不覆土技术也为大田及工厂化生产达到省工、节本的效果。
3.《大球盖菇优化栽培技术研究》(赵洁,河北大学,硕士论文,2010.06)对大球盖菇液体菌种培养基的组成、培养条件及栽培料进行了研究,但其主要是致力于研究液体菌种,并且在对栽培料培养基进行优化后,对大球盖菇的栽培依然需要覆土栽培。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大球盖菇不覆土出菇诱导剂及其制备方法。
5.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6.1、一种大球盖菇不覆土出菇诱导剂,由a液和b液组成,使用时现用现配;其中,a液为5-20mg/l的三十烷醇环糊精包合溶液,b液的组成为:茉莉酸甲酯20-100μmol/l、花宝1号水溶肥0.5-1.5g/l、vb1 10mg/l、vb2 10mg/l、vc5mg/l、生物素1mg/l、腺嘌呤5mg/l。
7.进一步,所述的三十烷醇环糊精包合溶液(a液)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计,取0.5份纯度为95%的三十烷醇以丙酮为溶剂,完全溶解,取5份羟丙基β环糊精溶于0.5l纯净水中,加热至100℃,放入超声波振荡器中震荡,用移液器将溶解的三十烷醇少量多次加入羟丙基β环糊精溶液中,获得浓度为1000ppm的清亮溶液,即为三十烷醇环糊精包合溶液。
8.进一步,b液的配制方法为:取纯度为95%的茉莉酸甲酯原液,溶于少量乙醇后定容,配制成浓度为20-100μmol/l的茉莉酸甲酯溶液,于4℃下保存;再按质量份称取vb1 1份,vb2 1份,vc 0.5份,生物素0.1份,腺嘌呤0.5份,定容,配制成1000倍维生素母液;当配制1l b液时,取500ml纯水,吸取10-50ml茉莉酸甲酯溶液、1ml维生素母液,以及0.5-1g花宝1号水溶肥,定容至1l即可。
9.2、一种大球盖菇的不覆土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1)将大球盖菇栽培菌种脱袋后掰成直径3cm大小的菌块,按质量比基料:菌种=10-15:1的比例加入栽培基料中混合均匀,填入塑料筐中,厚度为18-22cm稍压实,覆盖一层
保鲜膜;
11.(2)将步骤(1)得到的塑料筐放入培养室中进行暗培养,培养温度25℃,湿度80%,培养30d,菌丝长满;
12.(3)菌丝长满后调节培养条件为每天光照12h,光照强度为1000lx,昼温为25℃,夜温为15℃,培养5d后每筐喷施a液和b液各10ml,继续培养13-17d,至原基形成,再培养5d即可得到商品大球盖菇。
13.进一步,所述的栽培基料,按质量百分数计由以下成分组成:玉米芯90%、麦麸5%、玉米粉2%、生石灰3%。
14.所述栽培基料的制备方法为:将玉米芯用水浸泡1d后取出沥水,加入麦麸、玉米粉、生石灰,混合均匀,建堆发酵2-3d,期间翻堆2-3次,调节基质含水量为55-65%。
15.筛选实验
16.根据现有文献,三十烷醇、茉莉酸甲酯、水杨酸、赤霉素、吲哚乙酸、ba、2,4-d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也常用于食用菌生产中,可以起到促进菌丝生长、缩短生长周期、增加产量、提高抗性等作用,其作用机理有可能是作为应激因子为实验上述物质对大球盖菇子实体诱导的作用,设计了7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依据文献中的最佳浓度设定喷施浓度水平。具体实验设计如表1所示。
17.表1l18-3-7正交实验表
[0018][0019]
注:茉莉酸甲酯的浓度单位为μmol
·
l-1
,其它因素浓度单位为mg.l-1

[0020]
实验方法
[0021]
1诱导液配制:
[0022]
1.1三十烷醇:市售三十烷醇(国光)微乳剂加纯水配制20mg/l、50mg/l各100ml。
[0023]
1.2tdz:称取100mgtdz,1mnaoh溶解后,定容至100ml,获得1mg/ml母液,使用时稀释至1mg/l和5mg/l各100ml。
[0024]
1.3iaa:称取100mgiaa,少量1mnaoh溶解后定容至100ml,获得1mg/ml母液,使用时稀释至5mg/l和10mg/l各100ml。
[0025]
1.4ga3:称取100mg,少量无水乙醇溶解后定容至100ml,获得1mg/ml母液,使用时稀释至25mg/l和50mg/l各100ml。
[0026]
1.5水杨酸:称取100m g水杨酸,少量无水乙醇溶解,加入0.1gtween20搅拌均匀,再加入纯水定容到100ml,使用时稀释至25mg/l和50mg/l各100ml。
[0027][0028]
1.6茉莉酸甲酯:移液器吸取2.29ul的95%茉莉酸甲酯原液,溶于少量乙醇后,定容100ml,即为100μm的茉莉酸甲酯溶液,使用时稀释至25μmol
·
l-1
和50μmol
·
l-1
各100ml。
[0029]
1.7 2,4-d:称取100mg 2,4-d,少量无水乙醇溶解后定容至100ml,获得1mg/ml母液,使用时稀释至10mg/l和20mg/l各100ml。
[0030]
2、选取已长满的大球盖菇栽培种菌包,18℃处理10d,将菌包打开,喷壶喷施各处理液后,放入人工气候室,设置每天光照时间12小时,光照强度1000lx,湿度85%~90%,昼温25℃,夜温15℃。
[0031]
3、培养20天后观察出菇情况。
[0032]
实验每处理10个菌包,重复3次,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交互作用表如表3所示。
[0033]
表2实验结果及直观分析表
[0034]
[0035][0036]
由表可见,各因素的主次次序为三十烷醇=茉莉酸甲酯》水杨酸》2,4-d》ga3》iaa》tdz,在这两个因素水平为0时的多组实验均未能诱导出菇,初步判断三十烷醇和茉莉酸甲酯是大球盖菇不覆土诱导出菇的主要因素。
[0037]
表3交互作用表
[0038][0039]
由交互作用表可见二者具有协同效应。
[0040]
后继实验选用三十烷醇和茉莉酸甲酯作为主要诱导剂成分,配合营养液进行无覆土子实体诱导。
[0041]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采用三十烷醇环糊精包合溶液作为a液,茉莉酸甲酯溶液为b液配制大球盖菇不覆土出菇诱导剂,在使用时现用现配,在菌丝长满后喷施,可在大球盖菇常规出菇条件下,诱导形成子实体,首茬大球盖菇的生物转化率可达52.5%。采用本发明的诱导剂进行大球盖菇的培育,在栽培过程中不需要在表面覆土,避免了泥土弄脏子实体和菌柄,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商品菇的等级。
附图说明
[0042]
图1、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采用处理1得到的大球盖菇出菇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43]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代替,仍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0044]
实施例1
[0045]
1大球盖菇培养筐制作
[0046]
1.1 2020年6月21,取干玉米芯180kg,用编织袋装好后压重物沉入水中浸泡1d后,取出沥水,加入麦麸10kg,玉米粉4kg,生石灰6kg,混合均匀,建堆发酵3d,6月23日翻堆1次,6月24日翻堆一次,6月25日获得发酵栽培料,人工检测含水量在60%左右。
[0047]
1.2取大球盖菇栽培菌种12袋,脱袋后掰成直径3cm左右大小的菌块,加入发酵好的栽培基料中混合均匀。
[0048]
1.3将2kg上述基料填入450x350x360mm规格(或其它适宜规格)的塑料筐中,厚度约为20cm,稍压实,覆盖一层保鲜膜,共制作大球盖菇培养框196个。
[0049]
1.4将上述塑料筐放入培养室中培养,培养条件为暗培养,温度25℃,湿度80%,培养30d后,7月25日观察,可见大部分塑料筐内菌丝长满全部基质。
[0050]
1.6将培养室环境条件调整为每天光照时间12小时,光照强度1000lx,昼温25℃,夜温15℃,培养5天,获得待处理的大球盖菇菌块材料。
[0051]
2诱导液配制
[0052]
2.1a液配制:三十烷醇(95%)购自北京康倍斯公司分装产品,称取0.5g,加入适量丙酮至完全溶解;称取5g羟丙基β环糊精,500ml纯净水溶解后倒入烧杯中,加热至100摄氏度,,放入超声波振荡器中震荡,用移液器将溶解的三十烷醇少量多次加入上述溶液中,获得1000mg.l-1
的三十烷醇清亮溶液,取上述溶液15ml用纯水定容至2000ml,获得含7.5mg.l-1
三十烷醇的实验用a液。
[0053]
2.2b液的配制:烧杯中加入1000ml纯水,加入20ml茉莉酸甲酯母液(100μm)、1ml维生素母液,1g花宝1号水溶肥,定容至2l,获得实验用b液。
[0054]
3诱导液处理
[0055]
将塑料筐菌块上覆盖的保鲜膜去掉,设置以下处理
[0056]
对照(ck):每筐喷施纯水10ml。
[0057]
处理1:每筐喷施a液、b液各5ml。
[0058]
处理2:每筐喷施a液10ml。
[0059]
处理3:每筐喷施b液10ml。
[0060]
处理4:取园土,筛成2-5mm规格的细颗粒,覆盖到培养筐中菌块表面,喷水至充分湿润。
[0061]
处理5:同处理4,喷施a液、b液各5ml。
[0062]
以上各处理10筐,设置3个重复。
[0063]
4处理结果
[0064]
表3不同处理对大球盖菇出菇诱导的效果
[0065]
处理最快出菇时间(d)出菇率平均出菇重量(g)生物转化率ck-00
±0a
0t115100%420.22
±
14.44b52.5%t2-00
±0a
0t3-00
±0a
0t421100%443
±
17.67b55.3%t520100%453
±
20.278b56.6%
[0066]
注:以形成可分辨子实体为出菇时间;产量检测:各处理随机选取3筐,在出菇后2个月内持续采收,对采收的子实体进行称重,重复3次。p《0.05为有显著差异。
[0067]
未喷施诱导液或单独喷施a液或b液的菌块上没有形成子实体,而喷施诱导液可以诱导出菇,生物转化率可达52.5%,与覆土出菇(t4)相比产量略低,但二者没有显著差异,而且喷施诱导液后9~10d即可观察到表面菌丝扭结,15d形成可分辨的子实体,出菇时间比覆土出菇提早5天。覆土后喷施诱导液与不喷施无明显差异,未观察到增产和提早出菇的效果。
[0068]
实施例2
[0069]
2021年3月制作大球盖菇培养筐1批,4月选取无杂菌污染,菌丝生长健康的培养筐,分别以本发明所采用方法配制的三十烷醇溶液和以市售商品三十烷醇(国光)微乳剂加纯水配制的三十烷醇溶液,配合b液喷施处理菌块。
[0070]
a液配制:母液配制参见实施例1,吸取1000mg.l-1
的三十烷醇母液10ml用纯水定容至1000ml,获得含10mg.l-1
三十烷醇的实验用a液。
[0071]
b液配制:同实施例1。
[0072]
c液配制:吸取三十烷醇微乳剂1ml,加入到500ml纯水中,定容至1000ml,获得含10mg.l-1
三十烷醇的实验用a液。
[0073]
ck:喷施10ml纯水。
[0074]
处理1:每筐喷施a液5ml,b液5ml。
[0075]
处理2:每筐喷施b液5ml,c液5ml。
[0076]
每处理10筐,试验重复3次。
[0077]
结果如表4所示:
[0078]
表4不同三十烷醇剂型处理对大球盖菇出菇诱导的效果
[0079]
处理最快出菇时间(d)出菇率平均出菇重量(g)生物转化率ck-00
±0a
0t116100%430.33
±
11.26b53.8%t216100%215
±
18.48c26.9%
[0080]
三十烷醇是一种高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上应用广泛,但其效果受剂型影响显著,常用的剂型有微乳剂和胶体剂型,利用环糊精配制高水溶性三十烷醇已有研究,本方法利用高水溶性的羟丙基β环糊精配制三十烷醇,现用现配,较市售微乳剂效果显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