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茶园施肥方法

文档序号:33143425发布日期:2023-02-03 20:53阅读:28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茶树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态茶园施肥方法。


背景技术:

2.茶树是多年生植物,茶树对营养需求表现为喜铵态氮肥,在养分吸收利用方面表现有明显的持续性、阶段性和季节性。茶树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只要某种元素缺乏都会使茶树的正常新陈代谢受到干扰和破坏,从而产生生理病变,并致产量和品质下降,从而茶树需要经常进行施肥操作。
3.茶树施肥一般采用套管穿插到土地内,通过向套管内灌注水肥的方式进行施肥操作,高山茶树一般种植在梯田上,茶树施肥一般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人工将套管穿插在茶树外侧的土地内,之后通过将肥料出料管与套管相连接并对其进行水肥的灌注。
4.肥料产品中养分比例微小的差异却会在生产实践中带来不仅巨大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产品品质变化。这一方面是由于肥料有效成分和投入总量放大了养分比例。另外一方面是由于茶树作为叶用植物,其碳氮代谢平衡对于养分比例的变化较为敏感。比如,当前常用施肥配方中用到的氮磷钾2:1:1和3:1:1的肥料配方,在比例上较为接近,但是每公顷茶园的化肥用量上却会相差400公斤(以总养分600公斤/公顷计算的尿素用量差异),而氮素营养如此巨大的差异对于茶叶品质(尤其是含氮的氨基酸成分)的形成必然造成显著的影响。此外,过剩的养分不仅造成环境污染,更重要的是严重改变了茶树生长的碳氮平衡和生殖/营养生长平衡,从而破坏了适宜茶叶品质形成的代谢流,而大量的开花等生殖生长严重影响茶叶品质。因此合适的养分配方比例对茶叶的品质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5.绿茶采收嫩度较高,收获指数小,对产量的要求较低,采茶主要集中在早春,收获时间短,所以要求茶树树体在秋冬的储藏养分充足但是绿茶的品质要求具有较高的氨基酸含量和较低的茶多酚含量。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生态茶园施肥方法,精准预测了茶树所需养分,进行精准施肥,能减少肥料的浪费,提高肥料利用率,同时,也能保证茶树的营养供给,从而保障茶树健康的生长。
7.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8.本发明提供一种生态茶园施肥方法,肥料包括氮磷钾镁肥,在基肥时期施加氮磷钾镁肥肥,并同时施加含有氮肥和镁肥的叶面肥。
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茶树氮磷钾镁肥施加量的精准预测包括以下方法:
10.s1.测量成龄茶树完全展开叶的叶片厚度t0,栅栏组织厚度t1;
11.s2.测量成龄茶树完全展开叶全氮含量n、总碳含量c。
12.s3.代入公式预测:
13.茶树氮磷钾镁肥用量需求m=12*[(c/n)+10*(t1/t0)]。
[0014]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叶片厚度t0和栅栏组织厚度t1的单位为微米。
[0015]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全氮含量n、总碳含量c的单位为%。
[0016]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茶树氮磷钾镁肥用量单位为公斤/公顷。
[0017]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茶树氮磷钾镁肥中按照如下比例计算各养肥的用量:氮:磷:钾:镁养分用量的比例为m:0.4*(t1/t0)*m:0.6*(t1/t0)*m:0.08*(t1/t0)*m。
[0018]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具体的方法为:
[0019]
(1)氮肥的基肥按照不同比例追肥,磷钾肥基肥一次性施入,镁肥一部分一次性施入,另一部分作为叶面肥施用;
[0020]
(2)基肥时期的氮肥和镁肥以叶面肥方式喷施于叶面。
[0021]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肥时期为10月下旬。
[0022]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氮肥的基肥追肥比例为50%:30%:15%,剩余5%作为叶面肥。
[0023]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镁肥的基肥施加比例为90%,剩余10%作为叶面肥。
[0024]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生态茶园施肥方法,精准预测了茶树所需养分,进行精准施肥,能减少肥料的浪费,提高肥料利用率,同时,也能保证茶树的营养供给,从而保障茶树健康的生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6]
一种生态茶园施肥方法,肥料包括氮磷钾镁肥,
[0027]
(1)氮肥的基肥按照不同比例追肥,磷钾肥基肥一次性施入,镁肥一部分一次性施入,另一部分作为叶面肥施用;
[0028]
(2)基肥时期(10月下旬)的氮肥和镁肥以叶面肥方式喷施于叶面。
[0029]
所述氮肥的基肥追肥比例为50%:30%:15%,剩余5%作为叶面肥;所述镁肥的基肥施加比例为90%,剩余10%作为叶面肥。
[0030]
所述茶树氮磷钾镁肥施加量的精准预测包括以下方法:
[0031]
s1.测量成龄茶树完全展开叶的叶片厚度t0,栅栏组织厚度t1;
[0032]
s2.测量成龄茶树完全展开叶全氮含量n、总碳含量c。
[0033]
s3.代入公式预测:茶树氮磷钾镁肥用量需求m=12*[(c/n)+10*(t1/t0)]。
[0034]
所述叶片厚度t0和栅栏组织厚度t1的单位为微米,所述全氮含量n、总碳含量c的单位为%,所述茶树氮磷钾镁肥用量单位为公斤/公顷。
[0035]
茶树氮磷钾镁肥中按照如下比例计算各养肥的用量:氮:磷:钾:镁养分用量的比例为m:0.4*(t1/t0)*m:0.6*(t1/t0)*m:0.08*(t1/t0)*m。
[0036]
实施例1
[0037]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生态茶园施肥方法。
[0038]
(1)测量成龄茶树完全展开叶的叶片厚度t0为381微米,栅栏组织厚度t1为168微米。
[0039]
(2)测量成龄茶树完全展开叶全氮含量n为2.7%、总碳含量c为48%。
[0040]
(3)代入公式预测茶树氮肥用量(单位公斤/公顷)需求m=12*[(c/n)+10*(t1/t0)]=12*(48/2.7+10*168/381)=266.24。
[0041]
(4)养分用量需求分别约为266公斤/公顷氮肥,47公斤/公顷磷肥,70公斤/公顷钾肥,24公斤/公顷镁肥。
[0042]
(5)基肥的氮肥为每公顷130公斤,磷肥47公斤,钾肥70公斤,镁肥21公斤。
[0043]
(6)基肥时期(10月下旬)约7公斤氮肥和3公斤镁肥以叶面肥方式喷施于叶面。
[0044]
测试例1
[0045]
将本发明实施例1生态茶园施肥方法获得的茶树与传统方法获得的茶树进行对比,结果见表1。
[0046]
表1
[0047] 实施例1传统方法产量324
±
25kg/亩297
±
45kg/亩肥料总用量27.1kg/亩(407kg/公顷)39kg/亩(584kg/公顷)
[0048]
由上表可知,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生态茶园施肥方法通过精准计算茶树所需养分,合理施肥,能减少肥料的浪费,提高肥料利用效率,保证茶树的营养供给,促进茶树生长。
[0049]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