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高光低热的高海拔地区大棚草莓水稻轮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39753发布日期:2023-05-25 00:28阅读:7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种植方法,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适用于高光低热的高海拔地区大棚草莓水稻轮作方法。


背景技术:

1、安宁河平原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内,属于典型的“高光低热”高海拔地区。海拔1400~1700米,年平均气温14~20℃,昼夜温差8~16℃,≥10℃有效积温4000~6000℃,冬暖夏凉,昼夜温差大,有效积温低。年日照时间2400~2600小时,太阳能年总辐射量5400~6000mj/㎡,是四川盆地的1.6~2.8倍。

2、安宁河平原是发展冬季草莓的理想区域。目前安宁河平原地区草莓均采用日光棚种植,主栽品种为红颜、隋珠,移栽时间为每年8月底至9月初,采果期为每年11月中下旬至第二年3月末,间歇期120天左右。西昌水稻生产一般为3月底播种,5月初移栽,8月初抽穗,10月初收割,全生育期170-190天。现有技术条件下,水稻的生长末期覆盖了草莓的生长关键期,因此不能利用草莓的生产的间歇期进行水稻的种植。由于有效积温不足,即使采用现有的早熟稻品种,也不能达到草莓水稻轮作的时间要求。因此,安宁河地区土地复种指数较低,单位经济产出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高光低热的高海拔地区大棚草莓水稻轮作方法,达到在高光低热的高海拔地区实现草莓水稻轮作,提高单位土地的产出效益的目的。

2、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适用于高光低热的高海拔地区大棚草莓水稻轮作方法,采用日光棚作为草莓和水稻的栽培环境;在草莓生产的间歇期内种植水稻;利用日光棚的升温效应,在水稻的生长周期内提高水稻生长环境的温度,缩短水稻的生长周期,使其满足在高光地热高海拔地区草莓水稻轮作的时间要求。

3、进一步的,水稻抽穗前,通过封闭大棚或开窗通风的方式,保持棚内温度白天在35℃至40℃之间,夜晚不低于20℃;将抽穗期控制在6月中下旬。

4、进一步的,水稻抽穗期,摘除大棚膜,保持棚内最高温度不超过36℃。

5、进一步的,水稻扬花期结束后,覆盖大棚膜,通过开关大棚的方式,保持棚内温度白天在35℃至40℃之间,夜晚不低于20℃。

6、进一步的,所述水稻品种为楚粳27、锦瑞4号、蜀粳1号、德粳4号、宜香优2115和f优498中的一种。

7、进一步的,所述草莓的生产周期为八月初,至次年三月底;所述水稻生产周期为二月中旬至七月底;二月中旬至三月底为水稻的育秧期;育秧期在预留的育苗田内进行。

8、进一步的,所述育秧方法包括,育苗田准备、穴盘育秧、盖膜及通风、苗期管理几个步骤;具体方法如下:

9、育苗田准备:2月中旬将预留的水稻育苗田淹水浸泡后旋耕耙平,播种前一天按1.5米开厢备用,厢宽1.2米,沟宽0.3米,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开厢宽度。

10、穴盘育秧:三月底温水浸种催芽,种子露白后播于育苗盘。育苗盘装入适当疏松透气的沙壤土,均匀播入催芽后的水稻种子,以每穴3~5粒为宜,撒种后覆盖薄沙壤土。移至秧厢后适当灌水,以覆盖的沙壤土湿润而不淹水为宜。

11、盖膜及通风:播种后秧厢用竹片或纤维棍起拱覆膜保温,开始出苗后中午揭膜降温,夜晚覆膜升温,秧苗二叶期后可全部揭膜。

12、苗期管理:秧苗揭膜后灌薄水,以厢面全部淹入水中为宜,视秧苗生长情况每亩施入10~15公斤尿素,移栽前喷洒防治蚜虫、二化螟、稻瘟病药剂一次。

13、进一步的,草莓生产周期结束后,进行水稻移栽。

14、进一步的,三月底草莓采收结束后,拔苗、灌水,保持水位在1~3厘米;水稻移栽在四月上旬完成,移栽密度为每亩移栽20000~25000株。

15、进一步的,水稻收割在八月前完成,收割后稻草粉碎后还田。

16、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主要利用水稻生产前期闭棚升温促长、花期开棚降温促结实,后期闭棚升温促灌浆三种方式达到缩短水稻生长周期;达到稳定水稻生产面积和产量,增加经济产出的目的。同时利用水稻和草莓作座的方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非毛管孔隙,改善土壤通气条件,消除土壤中的有毒物质,促进有益生物的活动,达到提高地力和肥效的作用,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高光低热的高海拔地区大棚草莓水稻轮作方法,其特征是:采用日光棚作为草莓和水稻的栽培环境;在草莓生产间歇期内种植水稻;利用日光棚的升温效应,在水稻的生长周期内提高水稻生长环境的温度,缩短水稻的生长周期,使其满足草莓水稻轮作的时间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光低热的高海拔地区大棚草莓水稻轮作方法,其特征是:水稻抽穗前,通过封闭大棚或开窗通风的方式,保持棚内温度白天在35℃至40℃之间,夜晚不低于20℃;将抽穗期控制在6月中下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光低热的高海拔地区大棚草莓水稻轮作方法,其特征是:水稻抽穗期,摘除大棚膜,保持棚内最高温度不超过3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光低热的高海拔地区大棚草莓水稻轮作方法,其特征是:水稻扬花期结束后,覆盖大棚膜,通过开关大棚的方式,保持棚内温度白天在35℃至40℃之间,夜晚不低于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光低热的高海拔地区大棚草莓水稻轮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水稻品种为楚粳27、锦瑞4号、蜀粳1号、德粳4号、宜香优2115和f优498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光低热的高海拔地区大棚草莓水稻轮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草莓的生产周期为八月初,至次年三月底;所述水稻生产周期为二月中旬至七月底;二月中旬至三月底为水稻的育秧期;育秧期在预留的育苗田内进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光低热的高海拔地区大棚草莓水稻轮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育秧期内的育秧方法包括,育苗田准备、穴盘育秧、盖膜及通风、苗期管理几个步骤;具体方法如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光低热的高海拔地区大棚草莓水稻轮作方法,其特征是:草莓生产周期结束后,进行水稻移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光低热的高海拔地区大棚草莓水稻轮作方法,其特征是:三月底草莓采收结束后,拔苗、灌水,保持水位在1~3厘米;水稻移栽在四月上旬完成,移栽密度为每亩移栽20000~25000株。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光低热的高海拔地区大棚草莓水稻轮作方法,其特征是:水稻收割在八月前完成。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光低热的高海拔地区大棚草莓水稻轮作方法,涉及农业种植领域,解决了高光低热的高海拔地区不能实现草莓水稻轮作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适用于高光低热的高海拔地区大棚草莓水稻轮作方法,采用大棚作为草莓和水稻的栽培环境;在草莓生产的间歇期内种植水稻;利用大棚的升温效应,在水稻的生长周期内提高水稻生长环境的温度,缩短水稻的生长周期至120‑150天,使其满足草莓水稻轮作的时间要求。达到提高单位产出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汪洋,张文锋,代邹,吕腾飞,郑传刚,蒲继松,阿什惹古,杨杰,郭欣,徐万新,张昊天,余斌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昌学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