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设施内栽培的克瑞森无核葡萄树旺长的物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483176发布日期:2023-03-15 13:18阅读:60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设施内栽培葡萄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设施内栽培的克瑞森无核葡萄树旺长的物理方法。


背景技术:

2.设施内栽培葡萄树能提高葡萄品质、提早上市,有助于增加种植户经济效益。掌握好设施内栽培葡萄树的技术,是让种植户提升经济效益的关键。克瑞森无核葡萄的果粒呈椭圆形、亮红色,果粉厚、果味甜、果肉较硬,采前采后不裂果、不落粒,耐储存,是目前设施内种植葡萄中的优质晚熟品种。由于其品种特性原因,克瑞森无核葡萄树的枝梢极易旺长,既影响花芽分化及枝条老熟,又造成果园郁闭,不利于果实膨大、增糖着色。
3.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1310297471.9)公开了一种控制巨峰葡萄旺长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开花前一周,喷施浓度为700-900mg/l的矮壮素,1.0-1.2g/m2,或喷施5%(wp)烯效唑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35-40g/亩;在花序展露期,喷施40%(wp)氟硅唑乳油3000-4000倍液,25-35g/亩,每隔6-9天喷一次,连续4-6次;该技术方案主要通过化学方法控制,同时辅以对枝条、根部的修剪,可防止巨峰葡萄徒长,有助于提升巨峰葡萄坐果率,改善果实品质。但是,对于葡萄树旺长的物理控制方法,特别是设施内栽培的克瑞森无核葡萄树旺长的物理控制方法,现有技术尚无针对性的研究及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控制设施内栽培的克瑞森无核葡萄树旺长的物理方法。
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控制设施内栽培的克瑞森无核葡萄树旺长的物理方法,包括如下操作:
7.(1)断根施肥管理:
8.9月下旬至10月下旬,先进行修剪、清园、消毒,再将em菌菌粉均匀撒在种植有克瑞森无核葡萄树的垄内的土地上,将有机肥、中微肥均匀撒在垄间的土地上,之后旋耕垄间的土地以对克瑞森无核葡萄树进行部分断根,来年春天克瑞森无核葡萄树发根会消耗部分营养、减弱旺长;
9.(2)手钳挤压管理:
10.利用手钳对结果枝和预备枝进行挤压,手钳挤压前一天对克瑞森无核葡萄树浇水,结果枝在开花后第15-18天(即幼果接近黄豆粒大小时)、在果穗以上第一个叶片的叶腋之上3-5cm处的结果枝部位进行一次挤压,预备枝在盛花期前第3-5天、距基部8-10cm处进行首次挤压,在开花后第15-18天、在首次挤压处之上3-5cm处进行第二次挤压;与传统的环剥方式相比,挤压不仅操作快,而且枝条上没有伤口,不涉及剥后处理,不容易因此造成病虫害发生,也不会因为操作不当造成病树、死枝甚至死树;
11.(3)扭枝与副稍管理:
12.扭枝:当结果枝和预备枝生长至其顶端距地面2m时,将主蔓先扭后曲使其下垂生长,生长过程中剪除距离地面20cm以内的部分,下垂后主蔓产生的副稍生长非常缓慢且不用摘心,可大大节省劳动力;
13.副稍管理:结果枝的下垂副稍保留,向上生长的副稍只在果穗以上预留两个;预备枝的副稍全部保留;
14.(4)肥水管理:在施足基肥的情况下,开花前不追施萌芽肥,除膨果期外,其余时间段均遵循“少量多次”的肥水原则,花期和转色期严格控制水分;
15.(5)温度管理:发芽至开花前,夜间温度控制在5-10℃;花期、幼果至膨大期,夜间温度控制在13-15℃;转色期,夜间温度与外界温度保持一致。
16.具体来说,步骤(1)中,有机肥为腐熟好的有机肥,有机肥、中微肥、em菌的施加量分别为:4000-5000kg/亩、80-100kg/亩、2-3kg/亩。
17.进一步来说,步骤(1)中,设施内的克瑞森无核葡萄树采用多垄种植,每垄种植一行,行距1.8m、株距1m,旋耕的宽度为40-50cm、深度为25-30cm。
18.再进一步来说,有机肥为石家庄市希星肥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生物有机肥,中微肥为青岛爱尔稼肥料有限公司生产的中微量元素肥,em菌菌粉为济宁市金益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em菌菌粉。这三种肥按照要求的施肥量配合使用,既有助于满足克瑞森无核葡萄树生长必需的营养,又不会导致克瑞森无核葡萄树无意义的旺长,抑制效果较佳;
19.具体来说,步骤(2)中,手钳为带有o型夹孔的老虎钳,挤压时老虎钳通过o型夹孔夹住结果枝或预备枝并挤压至有水出来,优选的,对结果枝的挤压力度要大于对预备枝的挤压力度,结果枝挤压至明显有水出来,预备枝挤压至有微量水出来(渗出即可),手钳挤压只针对健康旺盛的树体,弱枝、病枝不进行手钳挤压;挤压操作用时仅2s/枝,比环剥速度快至少20倍。
20.具体来说,步骤(3)中,结果枝预留的两个向上生长的副稍各留2片叶并反复摘心,用于给果穗挡光防日灼,预备枝的向上生长的副稍各留2片叶并反复摘心,结果枝的下垂副稍及预备枝的下垂副稍均不摘心抹杈。
21.具体来说,步骤(4)中,开花前后各15天内不浇水,当发现首个果粒开始转色时停止浇水,30天后在首个晴天按日常浇水量的30%浇一次小水,遇到阴天延后。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对设施内栽培的克瑞森无核葡萄树进行断根施肥、手钳挤压、扭枝与副稍、肥水、温度五个方面的综合管理,有效控制了旺枝的生长(枝条粗度大于20mm且个别芽体已爆芽),促进了中庸枝条(枝条粗度10-18mm且有饱满的花芽)的形成,有助于花芽分化及枝条老熟,为来年产量的提高奠定基础;该物理控旺方法既节省劳动力,又能控旺及促进优良花芽形成,解决了果园郁闭问题,有助于果实膨大和增糖着色,继而提高品质并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4.如下实施例于2020年10月至2022年9月在河曲县丰禾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葡萄树大棚种植基地(具体地址为: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土沟乡榆岭窊村)进行,共有4块试验田(每块试验田的面积均为1.3亩,种植品种为晚熟克瑞森无核葡萄,采用多垄种植,每垄种植一行,行距1.8m、株距1m),标记为试验田ⅰ、试验田ⅱ、试验田ⅲ、试验田ⅳ,依序按照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及常规技术进行种植试验(常规技术按照阮班录、刘承德、司春爱发表于《陕西农业科学》2014年60期:《晚熟克瑞森无核葡萄栽培技术》进行)。
25.上述实施例中,有机肥均采用石家庄市希星肥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生物有机肥(产品执行标准:ny884-2012,登记证号:微生物肥(2020)准字(8301)号,40kg包装规格),中微肥均采用青岛爱尔稼肥料有限公司生产的中微量元素肥(标准编号:q/s0211aejf002-2016,20kg包装规格),em菌菌粉均采用济宁市金益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em菌菌粉(国家农业部登记证号:微生物肥(2018)准字(5920)号,执行标准:gb20287-2006,包装规格:1kg)。
26.实施例1
27.试验田ⅰ按照如下要求对克瑞森无核葡萄树进行管理(未要求的部分按照常规技术手段进行,且与其余实施例保持一致):
28.(1)断根施肥管理:
29.9月下旬,先进行修剪、清园、消毒,再将em菌菌粉均匀撒在种植有克瑞森无核葡萄树的垄内的土地上,将有机肥、中微肥均匀撒在垄间的土地上,之后旋耕垄间的土地以对克瑞森无核葡萄树进行部分断根;有机肥、中微肥、em菌菌粉的施加量分别为:5000kg/亩、90kg/亩、2kg/亩,旋耕的宽度为50cm、深度为28cm;
30.(2)手钳挤压管理:
31.采用带有o型夹孔的老虎钳,挤压时老虎钳通过o型夹孔夹住结果枝或预备枝并挤压至其表面有明显压痕,手钳挤压只针对健康旺盛的树体,手钳挤压前一天对克瑞森无核葡萄树浇水,结果枝在开花后第15天、在果穗以上第一个叶片的叶腋之上5cm处的结果枝部位进行一次挤压,预备枝在盛花期前第4天、距基部8cm处进行首次挤压,在开花后第18天、首次挤压处之上4cm处进行第二次挤压;结果枝挤压至明显有水出来,预备枝挤压至有微量水渗出;
32.(3)扭枝与副稍管理:
33.扭枝:当结果枝和预备枝生长至其顶端距地面2m时,将主蔓先扭后曲使其下垂生长,生长过程中剪除距离地面20cm以内的部分;
34.副稍管理:结果枝的下垂副稍保留,向上生长的副稍只在果穗以上预留两个,两个向上生长的副稍各留2片叶并反复摘心;预备枝的副稍保留,向上生长的副稍各留2片叶并反复摘心;结果枝的下垂副稍及预备枝的下垂副稍均不摘心抹杈;
35.(4)肥水管理:开花前不追施萌芽肥,除膨果期外,其余时间段均遵循“少量多次”的肥水原则,花期和转色期严格控制水分,开花前后各15天内不浇水,当发现首个果粒开始转色时停止浇水,30天后在首个晴天按日常浇水量的30%浇一次小水,遇到阴天延后;
36.(5)温度管理:发芽至开花前,夜间温度控制在10℃;花期、幼果至膨大期,夜间温度控制在13℃;转色期,夜间温度与外界温度保持一致。
37.实施例2
38.试验田ⅱ按照如下要求对克瑞森无核葡萄树进行管理(未要求的部分按照常规技术手段进行,且与其余实施例保持一致):
39.(1)断根施肥管理:
40.10月下旬,先进行修剪、清园、消毒,再将em菌菌粉均匀撒在种植有克瑞森无核葡萄树的垄内的土地上,将有机肥、中微肥均匀撒在垄间的土地上,之后旋耕垄间的土地以对克瑞森无核葡萄树进行部分断根;所述有机肥、所述中微肥、所述em菌菌粉的施加量分别为:4000kg/亩、100kg/亩、2.5kg/亩,旋耕的宽度为40cm、深度为30cm;
41.(2)手钳挤压管理:
42.采用带有o型夹孔的老虎钳,挤压时老虎钳通过o型夹孔夹住结果枝或预备枝并挤压至其表面有明显压痕,手钳挤压只针对健康旺盛的树体,手钳挤压前一天对克瑞森无核葡萄树浇水,结果枝在开花后第16天、在果穗以上第一个叶片的叶腋之上3cm处的结果枝部位进行一次挤压,预备枝在盛花期前第5天、距基部9cm处进行首次挤压,在开花后第15天、首次挤压处之上5cm处进行第二次挤压;结果枝挤压至明显有水出来,预备枝挤压至有微量水渗出;
43.(3)扭枝与副稍管理:
44.扭枝:当结果枝和预备枝生长至其顶端距地面2m时,将主蔓先扭后曲使其下垂生长,生长过程中剪除距离地面20cm以内的部分;
45.副稍管理:结果枝的下垂副稍保留,向上生长的副稍只在果穗以上预留两个,两个向上生长的副稍各留2片叶并反复摘心;预备枝的副稍保留,向上生长的副稍各留2片叶并反复摘心;结果枝的下垂副稍及预备枝的下垂副稍均不摘心抹杈;
46.(4)肥水管理:开花前不追施萌芽肥,除膨果期外,其余时间段均遵循“少量多次”的肥水原则,花期和转色期严格控制水分,开花前后各15天内不浇水,当发现首个果粒开始转色时停止浇水,30天后在首个晴天按日常浇水量的30%浇一次小水,遇到阴天延后;
47.(5)温度管理:发芽至开花前,夜间温度控制在5℃;花期、幼果至膨大期,夜间温度控制在15℃;转色期,夜间温度与外界温度保持一致。
48.实施例3
49.试验田ⅲ按照如下要求对克瑞森无核葡萄树进行管理(未要求的部分按照常规技术手段进行,且与其余实施例保持一致):
50.(1)断根施肥管理:
51.10月中旬,先进行修剪、清园、消毒,再将em菌菌粉均匀撒在种植有克瑞森无核葡萄树的垄内的土地上,将有机肥、中微肥均匀撒在垄间的土地上,之后旋耕垄间的土地以对克瑞森无核葡萄树进行部分断根;所述有机肥、所述中微肥、所述em菌菌粉的施加量分别为:4500kg/亩、80kg/亩、3kg/亩,旋耕的宽度为45cm、深度为25cm;
52.(2)手钳挤压管理:
53.采用带有o型夹孔的老虎钳,挤压时老虎钳通过o型夹孔夹住结果枝或预备枝并挤压至其表面有明显压痕,手钳挤压只针对健康旺盛的树体,手钳挤压前一天对克瑞森无核葡萄树浇水,结果枝在开花后第18天、在果穗以上第一个叶片的叶腋之上4cm处的结果枝部位进行一次挤压,预备枝在盛花期前第3天、距基部10cm处进行首次挤压,在开花后第17天、首次挤压处之上3cm处进行第二次挤压;结果枝挤压至明显有水出来,预备枝挤压至有微量
水渗出;
54.(3)扭枝与副稍管理:
55.扭枝:当结果枝和预备枝生长至其顶端距地面2m时,将主蔓先扭后曲使其下垂生长,生长过程中剪除距离地面20cm以内的部分;
56.副稍管理:结果枝的下垂副稍保留,向上生长的副稍只在果穗以上预留两个,两个向上生长的副稍各留2片叶并反复摘心;预备枝的副稍保留,向上生长的副稍各留2片叶并反复摘心;结果枝的下垂副稍及预备枝的下垂副稍均不摘心抹杈;
57.(4)肥水管理:开花前不追施萌芽肥,除膨果期外,其余时间段均遵循“少量多次”的肥水原则,花期和转色期严格控制水分,开花前后各15内天不浇水,当发现首个果粒开始转色时停止浇水,30天后在首个晴天按日常浇水量的30%浇一次小水,遇到阴天延后;
58.(5)温度管理:发芽至开花前,夜间温度控制在8℃;花期、幼果至膨大期,夜间温度控制在14℃;转色期,夜间温度与外界温度保持一致。
59.从外观上看,实施例1-3所得的葡萄颜色呈亮红色,上色均匀,几乎无不上色的颗粒,而实施例4所得的葡萄则明显存在上色盲区。试验田ⅰ、ⅱ、ⅲ、ⅳ收获的葡萄的平均单粒重、亩产、枝条节间长度等数据统计如下表1所示:
60.表1
61.序号平均单粒重g亩平均产量kg平均节间长度cm试验田ⅰ(实施例1)9.6248912.9试验田ⅱ(实施例2)10.1250112.4试验田ⅲ(实施例3)9.7252211.9试验田ⅵ(常规技术)6.0174917.1
62.由表1可知:与常规的栽培技术相比,本发明将节间长度缩短了24.6%-30.4%,单粒重增加了60%-68.3%,亩产量增加了42.3%-44.2%。显然,本发明提出的控制设施内克瑞森无核葡萄树旺长的物理方法有效控制了设施内克瑞森无核葡萄树的旺长,增加了克瑞森无核葡萄的单粒重和产量,降低了枝条的生长率和郁闭率,有助于果实增糖和上色并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63.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其中所用的“左”、“右”等方位词皆为便于阐述本发明的结构,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上述未详细叙述的结构或其连接关系,均采用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