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瓜横向栽培装置及横向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641535发布日期:2023-03-29 02:13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黄瓜横向栽培装置及横向栽培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黄瓜室内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黄瓜横向栽培装置及横向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2.植物工厂是光、温、湿、co2及营养等生长环境条件全智能控制的植物高效稳定生产系统。植物工厂将农业生产向空间垂直拓展,极大程度的解决了土地面积对农业生产的制约,摆脱了传统农业种植对气候环境的高度依赖,可以按计划周年性进行植物产品生产,是实现农业工业化生产、解决人类健康、食品安全及国防战略需求的全新途径。
3.目前植物工厂栽培以叶菜、药用植物等居多,藤蔓类蔬菜在植物工厂中的栽培研究仍在起步阶段。大田和温室中藤蔓类蔬菜种植引蔓方式均采用竖直引蔓后落蔓,如专利申请号为201820720911.5的蔬菜栽培架,植株顺着引蔓绳进行生长,上部不交汇,但植株很快生长至架顶,需经常进行落蔓,人工成本较高,且操作过程中极易引起植株茎干弯折,果实刮伤、掉落,降低产量及商品品质。植物工厂种植面积有限,栽培所需能耗高,需要找到节约型栽培模式,充分提高单位面积空间利用率及单位面积产量。因此亟需开发一种节能高产的方式,使植物工厂藤蔓类蔬菜种植中能充分利用空间,保证商品品质及产量。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瓜横向栽培装置及横向栽培方法,首创了黄瓜的横向栽培方法,将植株横向牵引,不交叉平铺生长,在植株生长期间无需落蔓,操作简单。通过增加下部补光,使所有叶片尽可能的接收光照,提早打顶,多层栽培,缩短栽培时间,增加单年种植茬数。能充分利用植物工厂内有限的栽培面积,多层栽培提高空间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有效减少落蔓的人工成本,成为适合植物工厂的创新栽培方法。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黄瓜横向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①
种子准备阶段:种子50-55℃温汤浸种10-15min后,常温浸种6-8h;之后放置于催芽箱温度28℃,湿度90%以上催芽至露白,种子露白后将种子胚根朝下播种于海绵孔十字内,播种密度为900-1600株/m2;
7.②
育苗一期阶段:将播种后盛有海绵的容器放到栽培架上,密度保持为900-1600株/m2,栽培架层高控制在18-30cm,直至子叶完全展开;
8.③
育苗二期阶段:将子叶展开的黄瓜幼苗移至育苗二期栽培架进行育苗,此时根系可以接触到营养液,育苗密度27-54株/m2,直至4-5叶1心;
9.⑤
栽培阶段:横向种植栽培管理的重点是植株的牵引方式,通过横向牵引,减小了顶端优势,植株受光面更加均匀,避免植株徒长,从而促进光合作用,增加果实膨大速度。具体步骤为:选取长势相近的黄瓜苗4-5叶一心定植至栽培模组,种植密度6-10株/m2,定植次日提供光照,定植后2-4天,去除植株基部2节瓜(1节1瓜)及各节间侧芽(1-3cm)、侧须(1-3cm),将黄瓜苗植株拉引至牵引架上方并固定,植株蔓在横杆上方,待植株高出牵引架所在
的x-y平面30-35

时,将植株高出x-y平面部分朝水平单一直线x方向拉引至支架上用环扣夹蔓固定,使得植株贴设于x-y平面且朝x方向直线蔓延;从上下两个方向为x-y平面上植株补充光照。
10.进一步的,相邻植株沿y方向排布,用环扣把植株固定在支架横杆上,相邻植株高出x-y平面30-35cm以上部分,均朝x方向拉引并固定于支架上,再用环扣把植株往一个方向弯曲固定在横杆上,相邻植株不交叉,平行同向平铺生长,3天夹蔓固定一次。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在拉引夹蔓的过程中避免植株折断和折伤果实,若在高出支架高度太短时夹蔓,在拉引时容易把植株折断,高出支架太长固定,植株太长,拉引难度加大。因此本方式能够避免植株过长长到灯架外,影响植株吸收光照。
11.进一步的,所述植株末端在支架上可沿x方向往复移动。支架上的横杆两端可以随着活动环扣自由移动、取出或固定,在植株末端碰到同方向前一植株时可以将横杆往后均匀拉回,植株随着横杆的移动而移动,这样可以减少植株和果实折伤,另外方便操作。从而避免植株相互重叠,保证植株叶片接收光照。
12.进一步的,为了提高黄瓜品质,防止出现阴阳瓜,即果实没有光照部分容易出现黄白色,影响瓜质量和品相。在植株底部3-4节瓜开始膨大时,从下往上为x-y平面上植株补充光照。另外优选时刻增加下部补光,加快下部叶片光合作用,促进果实膨大。
13.进一步的,植株生长至总节数18-22节时摘心,在摘心时,只摘生长点0.5-1cm。这样的摘心长度,植株伤口愈合快。摘的长度短了,摘心不到位,摘的长度过长,植株的节位就有限,单株的结果个数就有限,而且伤口愈合慢。如果太早摘心,单株果数量有限,产量难以提升。而太迟摘心,植株长,需要增加往回拉引的人工,化瓜率也容易增加。
14.进一步的,所述育苗一期模组层高18-30cm,育苗二期栽培架层高为25-40cm,所述栽培模组层高45-75cm。
15.进一步的,育苗一期阶段使用果菜营养液,包括以下组分:硝酸钙、氯化钾、硝酸钾、edta铁盐、硫酸镁、磷酸二氢钾、硫酸锰、硫酸铜、硫酸锌和钼酸钠,其中氮8.0-12.0mol/l,钾8.5-13.5mol/l,磷2.0-4.0mol/l,钙2.0-3.5mol/l,镁1.5-3.0mol/l,铁0.1-0.3mol/l,锰0.01-0.03mol/l,铜0.001-0.003mol/l,硼0.04-0.06mol/l,锌0.003-0.005mol/l,钼0.0005-0.0008mol/l,硫2.0-2.5mol/l,育苗一期阶段ec=1.0-1.5ms/cm,ph=5.8-6.8。
16.进一步的,育苗一期阶段光强为130-250μmol m-2
·
s,光照时间每天为8-13小时。
17.进一步的,育苗二期阶段采用果菜营养液,营养液包括以下组分:硝酸钙、氯化钾、硝酸钾、edta铁盐、硫酸镁、磷酸二氢钾、硫酸锰、硫酸铜、硫酸锌和钼酸钠,其中氮8.0-10mol/l,钾8.5-13.5mol/l,磷1.5-3.0mol/l,钙2.0-3.5mol/l,镁1.5-3.0mol/,铁0.1-0.3mol/l,锰0.01-0.03mol/l,铜0.001-0.003mol/l,硼0.04-0.06mol/l,锌0.003-0.005mol/l,钼0.0005-0.0008mol/l,硫2.0-2.5mol/l,育苗二期阶段ec=1.2-1.5ms/cm,ph=5.8-6.8,直至叶片生长到4-5叶1心。
18.进一步的,育苗二期阶段光强为200-280μmol m-2
·
s,光照时间为8-13小时;开灯后灯下温度24-25℃,关灯温度18-20℃,湿度65-85%,二氧化碳浓度350-1200ppm。
19.进一步的,栽培阶段采用果菜固体营养液,包括以下组分:硝酸钙、氯化钾、硝酸钾、edta铁盐、硫酸镁、磷酸二氢钾、硫酸锰、硫酸铜、硫酸锌和钼酸钠,其中氮9.0-13.0mol/l,钾10.0-14.0mol/l,磷2.5-4.0mol/l,钙2.0-3.5mol/l,镁1.5-3.0mol/,铁0.1-0.3mol/
l,锰0.01-0.03mol/l,铜0.001-0.003mol/l,硼0.04-0.06mol/l,锌0.003-0.005mol/l,钼0.0005-0.0008mol/l,硫2.0-2.5mol/l,栽培阶段前期缓苗阶段ec=1.2-1.5ms/cm,ph=5.8-6.5,营养生长阶段ec=1.7-1.9ms/cm,ph=5.8-6.8之间,开花结果期ec=2.2-2.4ms/cm,ph=5.8-6.8。
2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黄瓜横向栽培装置,适配于上述任一所述的方法,包括多层种植盘和支撑柱,种植盘内设有栽培板,所述种植盘四周设有上插接口和下插接口,上插接口和下插接口之间贯通,支撑柱两端分别嵌入上下相邻两层种植盘的下插接口和上插接口内,上下相邻两层种植盘之间设有牵引架,所述牵引架包括沿x轴方向相对橫设在支撑柱之间的两根钢绳支架,以及沿y轴方向活动设置在两根钢绳支架之间的多根活动横杆,钢绳支架和活动横杆及其延伸区域构成牵引架所在的x-y平面,最底层种植盘底部设有支撑脚,支撑柱内部设有过水通道和线路通道。
21.进一步的,所述横杆两端设有可拆卸环扣,横杆通过可拆卸环扣活动设置在两根钢绳支架之间,且横杆可沿x轴方向水平对称或非对称移动。
22.进一步的,该x-y平面距离栽培板面25cm。
23.进一步的,还包括营养液盒,所述支撑脚上设有进液口,所述营养液盒通过软管与进液口连通。
24.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5.本发明首次创新开发了黄瓜横向生长栽培方法。横向栽培的创新技术保证了光照的充足和均匀,有效提高产量和品质。
26.本发明方法能够使得黄瓜室内种植时单层层高可以大大降低,在有限高度的空间内能够极大程度地实现更多层栽培,充分利用有限的栽培空间,大幅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27.本发明通过光配方、营养液配方光照条件、黄瓜横向生长技术手段之组合,有效减少竖直落蔓的人工,操作简单,部分瓜采收期相近,可以减少采收次数。
28.本发明优化打顶时间,缩短定植周期、茬口轮转快,提产节本。
附图说明
29.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
32.1、种植盘,2、栽培板,3、支撑柱,4、钢绳支架,5、横杆,6、环扣,7、支撑脚。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34.实施例1
35.参考图1所示,本实施例1中的黄瓜横向栽培装置,包括多层种植盘1和支撑柱3,种植盘1内设有栽培板2,所述种植盘1四周设有上插接口11和下插接口12,上插接口11和下插接口12之间贯通,支撑柱3两端分别嵌入上下相邻两层种植盘1的下插接口11和上插接口12内,上下相邻两层种植盘1之间设有牵引架,所述牵引架包括沿x轴方向相对橫设在支撑柱
之间的两根钢绳支架4,以及沿y轴方向活动设置在两根钢绳支架4之间的多根活动横杆5,钢绳支架4和活动横杆5及其延伸区域构成牵引架所在的x-y平面,该x-y平面距离栽培板面的高度h为20-30cm,优选25cm。所述横杆5两端设有可拆卸环扣6,横杆5通过可拆卸环扣6活动设置在两根钢绳支架4之间,且横杆5可沿x轴方向水平对称或非对称移动。支架4上的横杆5两端可以随着活动环扣6自由移动、取出或固定,在植株末端碰到同方向前一植株时可以将横杆往后均匀拉回,植株随着横杆的移动而移动,这样可以减少植株和果实折伤,另外方便操作。从而避免植株相互重叠,保证植株叶片接收光照。
36.最底层种植盘1底部设有支撑脚7,支撑柱3内部设有过水通道和线路通道。最底层种植盘1底部还包括营养液盒,所述支撑脚7上设有进液口,所述营养液盒通过软管与进液口连通。
37.上述结构设计使得黄瓜室内种植时单层层高可以大大降低,并且能够为横向牵引黄瓜植株提供最适宜的条件和设备,在有限高度的空间内能够极大程度地实现更多层栽培,充分利用有限的栽培空间,大幅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38.实施例2
39.本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黄瓜横向栽培方法,适用于上述实施例1的栽培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40.提供了一种黄瓜横向栽培方法,适用于上述实施例1的栽培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41.①
种子准备阶段:种子50℃温汤浸种10min后,常温浸种6h;之后放置于催芽箱温度28℃,湿度90%以上催芽至露白,种子露白后将种子胚根朝下播种于海绵孔十字内,播种密度为900株/m2;
42.②
育苗一期阶段:将播种后盛有海绵的容器放到栽培架上,密度保持为900株/m2,栽培架层高控制在18cm,直至子叶完全展开;
43.育苗一期阶段使用果菜营养液,包括以下组分:硝酸钙、氯化钾、硝酸钾、edta铁盐、硫酸镁、磷酸二氢钾、硫酸锰、硫酸铜、硫酸锌和钼酸钠,其中氮8.0mol/l,钾8.5mol/l,磷2.0mol/l,钙2.0mol/l,镁1.5mol/l,铁0.1mol/l,锰0.01mol/l,铜0.001mol/l,硼0.04mol/l,锌0.003mol/l,钼0.0005mol/l,硫2.0mol/l,育苗一期阶段ec=1.0ms/cm,ph=5.8。
44.③
育苗二期阶段:将子叶展开的黄瓜幼苗移至育苗二期栽培架进行育苗,此时根系可以接触到营养液,育苗密度54株/m2,直至4-5叶1心;育苗模组层高25cm。
45.育苗二期阶段采用果菜营养液,营养液包括以下组分:硝酸钙、氯化钾、硝酸钾、edta铁盐、硫酸镁、磷酸二氢钾、硫酸锰、硫酸铜、硫酸锌和钼酸钠,其中氮8.0mol/l,钾8.5mol/l,磷1.5mol/l,钙2.0mol/l,镁1.5mol/,铁0.1mol/l,锰0.01mol/l,铜0.001mol/l,硼0.04mol/l,锌0.003mol/l,钼0.0005mol/l,硫2.0mol/l,育苗二期阶段ec=1.2ms/cm,ph=5.8,开灯温度23℃,关灯温度16℃。
46.④
栽培阶段:栽培阶段采用果菜固体营养液,包括以下组分:硝酸钙、氯化钾、硝酸钾、edta铁盐、硫酸镁、磷酸二氢钾、硫酸锰、硫酸铜、硫酸锌和钼酸钠,其中氮9.0mol/l,钾10.0mol/l,磷2.5mol/l,钙2.0mol/l,镁1.5mol/,铁0.1mol/l,锰0.01mol/l,铜0.001mol/l,硼0.04mol/l,锌0.003mol/l,钼0.0005mol/l,硫2.0mol/l,栽培阶段前期缓苗阶段ec=1.2ms/cm,ph=5.8,营养生长阶段ec=1.7ms/cm,ph=5.8,结果期ec=2.2ms/cm,ph=5.8。
47.选取长势相近的黄瓜苗4-5叶一心定植至栽培模组,种植密度6株/m2,所述栽培模组层高45cm,定植次日提供光照,定植后2-4天,去除植株底部2节瓜(1节1瓜)及各节间侧芽(1-3cm)、侧须(1-3cm),随着苗逐渐长高,将黄瓜苗植株拉引至牵引架上方并固定,植株蔓在横杆上方,牵引架x-y平面高度距离栽培板面20cm,用环扣把植株固定在支架横杆上,待植株高出牵引架所在的x-y平面30-35

时,将植株高出x-y平面部分朝水平单一直线x方向拉引至支架上进行夹蔓处理,使得植株贴设于x-y平面且朝x方向直线蔓延;从上下两个方向为x-y平面上植株补充光照。
48.相邻植株沿y方向排布,用环扣把植株固定在支架横杆上,相邻植株高出x-y平面30-35cm以上部分,均朝x方向拉引并固定于支架上,再用环扣把植株往一个方向弯曲固定在横杆上,相邻植株不交叉,平行同向平铺生长,3天夹蔓固定一次。
49.在植株底部3-4节瓜开始膨大时,从下往上为x-y平面上植株补充光照。光强200μmol m-2
·
s。植株生长至总节数18节时摘心,在摘心时,只摘生长点0.5-1cm。
50.所述植株末端在支架上可沿x方向往复移动。支架上的横杆两端可以随着活动环扣自由移动、取出或固定,在植株末端碰到同方向前一植株时可以将横杆往后均匀拉回,植株随着横杆的移动而移动,这样可以减少植株和果实折伤,避免植株相互重叠,保证植株叶片接收光照。
51.实施例3
52.本实施例3提供了一种黄瓜横向栽培方法,适用于上述实施例1的栽培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53.①
种子准备阶段:种子55℃温汤浸种15min后,常温浸种8h;之后放置于催芽箱温度28℃,湿度90%以上催芽至露白,种子露白后将种子胚根朝下播种于海绵孔十字内,播种密度为1600株/m2;
54.②
育苗一期阶段:将播种后盛有海绵的容器放到栽培架上,密度保持为1600株/m2,栽培架层高控制在25cm,直至子叶完全展开;
55.育苗一期阶段使用果菜营养液,包括以下组分:硝酸钙、氯化钾、硝酸钾、edta铁盐、硫酸镁、磷酸二氢钾、硫酸锰、硫酸铜、硫酸锌和钼酸钠,其中氮12.0mol/l,钾13.5mol/l,磷4.0mol/l,钙3.5mol/l,镁3.0mol/l,铁0.3mol/l,锰0.03mol/l,铜0.003mol/l,硼0.06mol/l,锌0.003-0.005mol/l,钼0.0008mol/l,硫2.5mol/l,育苗一期阶段ec=1.5ms/cm,ph=6.8。
56.③
育苗二期阶段:将子叶展开的黄瓜幼苗移至育苗二期栽培架进行育苗,此时根系可以接触到营养液,育苗密度45株/m2,直至4-5叶1心;育苗模组层高40cm。
57.育苗二期阶段采用果菜营养液,营养液包括以下组分:硝酸钙、氯化钾、硝酸钾、edta铁盐、硫酸镁、磷酸二氢钾、硫酸锰、硫酸铜、硫酸锌和钼酸钠,其中氮10mol/l,钾13.5mol/l,磷3.0mol/l,钙3.5mol/l,镁3.0mol/,铁0.3mol/l,锰0.03mol/l,铜0.003mol/l,硼0.06mol/l,锌0.005mol/l,钼0.0008mol/l,硫2.5mol/l,育苗二期阶段ec=1.5ms/cm,ph=6.8,开灯温度25℃,关灯温度20℃,完成标准:4-5叶1心。
58.④
栽培阶段:栽培阶段采用果菜固体营养液,包括以下组分:硝酸钙、氯化钾、硝酸钾、edta铁盐、硫酸镁、磷酸二氢钾、硫酸锰、硫酸铜、硫酸锌和钼酸钠,其中氮13.0mol/l,钾14.0mol/l,磷4.0mol/l,钙3.5mol/l,镁3.0mol/,铁0.3mol/l,锰0.03mol/l,铜0.003mol/
l,硼0.06mol/l,锌0.005mol/l,钼0.0008mol/l,硫2.5mol/l,栽培阶段第一周缓苗阶段ec=1.5ms/cm,ph=6.5,营养生长阶段ec=1.9ms/cm,ph=6.8之间,结果期ec=2.4ms/cm,ph=6.8。
59.选取长势相近的黄瓜苗4-5叶一心定植至栽培模组,种植密度10株/m2,所述栽培模组层高60cm,定植次日提供光照,随着苗逐渐长高,将黄瓜苗植株拉引至牵引架上方并固定,植株蔓在横杆上方,牵引架x-y平面高度距离栽培板面25cm,用环扣把植株固定在支架横杆上,待植株高出牵引架所在的x-y平面30-35

时,将植株高出x-y平面部分朝水平单一直线x方向拉引至支架上进行夹蔓处理,使得植株贴设于x-y平面且朝x方向直线蔓延;从上下两个方向为x-y平面上植株补充光照。
60.相邻植株沿y方向排布,用环扣把植株固定在支架横杆上,相邻植株高出x-y平面30-35cm以上部分,均朝x方向拉引并固定于支架上,再用环扣把植株往一个方向弯曲固定在横杆上,相邻植株不交叉,平行同向平铺生长,3天夹蔓固定一次。在植株底部3-4节瓜开始膨大时,从下往上为x-y平面上植株补充光照。光强500μmol m-2
·
s。植株生长至总节数22节时摘心。
61.实施例4:
62.本实施例4提供了一种黄瓜横向栽培方法,适用于上述实施例1的栽培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63.①
种子准备阶段:种子55℃温汤浸种12min后,常温浸种7h;之后放置于催芽箱温度28℃,湿度90%以上催芽至露白,种子露白后将种子胚根朝下播种于海绵孔十字内,播种密度为1200株/m2;
64.②
育苗一期阶段:将播种后盛有海绵的容器放到栽培架上,密度保持为1200株/m2,栽培架层高控制在30cm,直至子叶完全展开;
65.育苗一期阶段使用果菜营养液,包括以下组分:硝酸钙、氯化钾、硝酸钾、edta铁盐、硫酸镁、磷酸二氢钾、硫酸锰、硫酸铜、硫酸锌和钼酸钠,其中氮10mol/l,钾9.5mol/l,磷3.0mol/l,钙2.9mol/l,镁2.0mol/l,铁0.2mol/l,锰0.02mol/l,铜0.002mol/l,硼0.05mol/l,锌0.004mol/l,钼0.0007mol/l,硫2.3mol/l,育苗一期阶段ec=1.3ms/cm,ph=6.2;
66.光强为180μmol m-2
·
s,光照时间为11小时。育苗一期阶段开灯温度23℃,关灯温度19℃,湿度75%,二氧化碳浓度750ppm。
67.③
育苗二期阶段:将子叶展开的黄瓜幼苗移至育苗二期栽培架进行育苗,此时根系可以接触到营养液,育苗密度50株/m2,直至4-5叶1心;育苗模组层高30cm。
68.育苗二期阶段采用果菜营养液,营养液包括以下组分:硝酸钙、氯化钾、硝酸钾、edta铁盐、硫酸镁、磷酸二氢钾、硫酸锰、硫酸铜、硫酸锌和钼酸钠,其中氮9.0mol/l,钾10.5mol/l,磷2.3mol/l,钙2.8mol/l,镁2.3mol/,铁0.2mol/l,锰0.02mol/l,铜0.002mol/l,硼0.05mol/l,锌0.004mol/l,钼0.0006mol/l,硫2.3mol/l,育苗二期阶段ec=1.3ms/cm,ph=6.2,完成标准:4-5叶1心;光强为200-280μmol m-2
·
s,光照时间为9小时/天;开灯温度23℃,关灯温度19℃,湿度75%,二氧化碳浓度700ppm。
69.④
栽培阶段:选取长势相近的黄瓜苗4-5叶一心定植至栽培模组,种植密度8株/m2,所述栽培模组层高55cm,定植次日提供光照,上部光强为350-600μmol m-2
·
s,下部光强200-500μmol m-2
·
s,光照时间为11小时/天;开灯温度23℃,关灯温度温19℃,湿度
76%,二氧化浓度730ppm。
70.栽培阶段采用果菜固体营养液,包括以下组分:硝酸钙、氯化钾、硝酸钾、edta铁盐、硫酸镁、磷酸二氢钾、硫酸锰、硫酸铜、硫酸锌和钼酸钠,其中氮1.1mol/l,钾12.0mol/l,磷3.0mol/l,钙2.9mol/l,镁2.3mol/,铁0.2mol/l,锰0.02mol/l,铜0.002mol/l,硼0.05mol/l,锌0.004mol/l,钼0.0006mol/l,硫2.3mol/l,栽培阶段前期缓苗阶段ec=1.3ms/cm,ph=6.1,营养生长阶段ec=1.78ms/cm,ph=6.2,结果期ec=2.3ms/cm,ph=6.3。
71.将黄瓜苗植株拉引至牵引架上方并固定,植株蔓在横杆上方,牵引架x-y平面高度距离栽培板面30cm,用环扣把植株固定在支架横杆上,待植株高出牵引架所在的x-y平面30-35

时,将植株高出x-y平面部分朝水平单一直线x方向拉引至支架上进行夹蔓处理,使得植株贴设于x-y平面且朝x方向直线蔓延;从上下两个方向为x-y平面上植株补充光照。
72.相邻植株沿y方向排布,用环扣把植株固定在支架横杆上,相邻植株高出x-y平面30-35cm以上部分,均朝x方向拉引并固定于支架上,再用环扣把植株往一个方向弯曲固定在横杆上,相邻植株不交叉,平行同向平铺生长,3天夹蔓固定一次。
73.在植株底部3-4节瓜开始膨大时,从下往上为x-y平面上植株补充光照。光强350μmol m-2
·
s。植株生长至总节数20节时摘心。
74.对比例1:
75.对比例1提供了一种黄瓜横向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6.①
种子准备阶段:种子常温浸种18h;之后放置于催芽箱温度28℃,湿度90%以上催芽至露白;
77.②
育苗一期阶段:将播种后盛有海绵的容器放到栽培架上,密度保持为2000株/m2,栽培架层高控制在50cm,直至子叶完全展开;
78.育苗一期阶段使用果菜营养液,包含组份为硝酸钙、氯化钾、硝酸钾、edta铁盐、硫酸镁、磷酸二氢钾、硫酸锰、硫酸铜、硫酸锌和钼酸钠。
79.育苗一期阶段采用波长为为400-499nm的光量子数所占比例为19%,波长为500-599nm的光量子数所占比例为35%,波长为600-699nm的光量子数所占比例为35%,波长为700-780nm的光量子数所占比例为11%。光强为120μmol m-2
·
s,光照时间为8小时/天。
80.育苗一期开灯温度26℃,关灯温度16℃,湿度55%,二氧化碳浓度1300ppm。
81.③
育苗二期阶段:将子叶展开的黄瓜幼苗移至育苗二期栽培架进行育苗,育苗密度72株/m2,直至4-5叶1心;育苗模组层高50cm。
82.育苗二期阶段使用果菜营养液,包含组份为硝酸钙、氯化钾、硝酸钾、edta铁盐、硫酸镁、磷酸二氢钾、硫酸锰、硫酸铜、硫酸锌和钼酸钠。
83.育苗二期阶段ec=1.1ms/cm,ph=5.5,开灯温度26℃,关灯温度16℃,二氧化碳浓度1300ppm。光强为120μmol m-2
·
s,光照时间为8小时/天。
84.⑤
栽培阶段:选取长势相近的黄瓜苗4-5叶一心定植至栽培模组,种植密度8株/m2,所述栽培模组层高100cm,定植次日提供光照,牵引架方向为竖直方向,黄瓜苗植株向上牵引,在栽培模组顶部设置向下光照。光强为400-800μmol m-2
·
s,光照时间为8小时/天。
85.对比例2:
86.对比例2也是一种黄瓜的栽培方法和对比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对比例2同样采用
在普通栽培装置的下部进行补光,下部光照强度为200-500μmol m-2
·
s,光照时间为9小时/天。
87.表1植物工厂黄瓜种植生长情况对比
[0088][0089]
表2植物工厂与温室种植对比
[0090][0091]
表3横向种植补光对黄瓜生长的影响
[0092][0093]
本实施例的植物工厂横向栽培与其他传统横向、竖直牵引技术不同点如下:
[0094]
植物工厂是高能耗密集型产业,所以找到高产出,节约化途径才能保证经济效益:
[0095]
1.其他常规使用的牵引架高度都过高,单位面积所能设置层数就较少,一般仅为单层。在植物工厂中为了提高空间利用率,横向牵引架高度较低,一般在20-30cm,优选25cm,而且优选下部补光。另外,若牵引架高度太低,叶片容易碰到栽培板面,影响补光效果;果实也更容易碰到板面,导致弯曲,采收难度大。
[0096]
2.栽培模式只有配合最佳的密度才能实现高产,本实施例创新的横向栽培需配套与之匹配的密度既可以保证高密度,又能保证不会影响黄瓜生长。如果种植密度太大,日常整枝采收等操作难度大,化瓜率高,易徒长,若种植密度低,虽然日常操作比较容易,但是单位面积的产量难以提升。横向栽培的种植密度与常规栽培方法的密度有很大不同,传统黄瓜均为竖直种植,只能是单层,密度为5-6株/m2,本方法为6-10株/m2/层,可实现高密度多层种植。
[0097]
3.日常打理需要的人工也大大少于垂直栽培和温室栽培,垂直栽培和温室栽培,受空间和操作难度限制,黄瓜长到一定程度需要对其落蔓,而横向牵引种植不需要落蔓,可以大大节省落蔓的人工成本。
[0098]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
……”
或“包含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要素。此外,在本文中,“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
[0099]
尽管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