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区高粱育种精量排种器

文档序号:30597902发布日期:2022-07-01 21:03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区高粱育种精量排种器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装备领域,具体是设计一种小区高粱育种精量排种器。


背景技术:

2.高粱作为世界上第五大粮食作物,近几年来,中国高粱的总产量达到345万t,占世界高粱产量比重5.8%。其抗旱、耐涝、耐盐碱、产量高特点,使其成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首要经济作物,因此高粱的种植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具有很重要的战略意义。为了提高高粱作物产量,不断培育出高产、高效的优良品种,小区育种便成为了重要手段,但目前小区高粱机械化育种仍普遍采用大田条播的方式,该方式不仅浪费种子,也无法保证作物株距的稳定性,成本较高。
3.在现有的小区育种作业条件下,农作物的精量播种成为了试验育种的核心环节,因此在培育优良品种的过程中,急需设计出满足小区育种要求的精量技术和装备,提高播种效率、提高播种质量、提高株距稳定性,有效的实现小区育种条件下高粱的精量播种。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小区高粱育种精量排种器。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排种器前壳体、护种环、排种环、滚筒毛刷、排种器后壳体、种箱隔板、种箱底板。所述护种环与排种器前壳体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排种环、滚筒毛刷分别安装在各自外界的转动轴上,种箱隔板由排种器后壳体向内凹陷而成,种箱底板与排种器后壳体通过卡槽形式连接,排种器前壳体与排种器后壳体通过螺栓连接。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排种环圆周面上有环形凹槽,可以引导种群流入,便于型孔取种。凹槽内分布着半球形凸台和内钩勺式型孔,所述型孔只可容纳一粒种子,由前端斜面导种槽、中部半球形窝眼、后端钩勺共同组成,导种槽可以引导种子进入窝眼孔,钩勺可以从种群种取种,并对窝眼孔中的种子起固定作用。所述凸台在排种环转动时可对种群施加扰动效果、提高种群流动性、避免种子“起拱”,提高整体充种效率;护种环和型孔形成局部空间,防止型孔中的种子掉落;滚筒毛刷用于清除型孔中多余的“重播”种子,减少排种器的重播率;种箱隔板可以“薄化”种群,减少排种器“带动层”种子数目,提高种群扰动效果;种箱底板和排种器后壳体连接,可形成内部种箱用于储存待播种子,种箱底板脱离排种器后壳体,可排出播种作业后种箱内多余的种子,便于后期其它品种种子的更换,提高播种作业效率。
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研发一种小区高粱育种精量排种器,排种器整体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小巧便捷,可有效的实现小区育种条件下高粱的精量播种,提高播种效率、提高播种质量、提高株距稳定性、节约种子、减少劳动力。
附图说明
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小区高粱育种精量排种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小区高粱育种精量排种器整体结构的爆炸图。
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小区高粱育种精量排种器排种环的轴视图。
1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小区高粱育种精量排种器排种环的主剖视图。
11.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小区高粱育种精量排种器种箱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12.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小区高粱育种精量排种器护种环的结构示意图。
13.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小区高粱育种精量排种器护种环、排种器前壳体装配示意图。
14.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小区高粱育种精量排种器以虚直线为分界线的4个排种器工作区间图。
15.图中所示:1-排种器前壳体;2-护种环;3-排种环;4-滚筒毛刷;5-排种器后壳体;6-种箱隔板;7-种箱底板;4个区域分别为:i—充种区域;ⅱ—清种区域;ⅲ—护种区域;iv—投种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16.实施例1:
17.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小区高粱育种精量排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排种器前壳体1、护种环2、排种环3、滚筒毛刷4、排种器后壳体5、种箱隔板6、种箱底板7。所述护种环2与排种器前壳体1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排种环3、滚筒毛刷4分别安装在各自外界的转动轴上,种箱隔板6由排种器后壳体5向内凹陷而成,种箱底板6与排种器后壳体5通过卡槽形式连接,排种器前壳体1与排种器后壳5体通过螺栓连接。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排种环3圆周面上有环形凹槽,可以引导种群流入,便于型孔取种。凹槽内分布着半球形凸台和内钩勺式型孔,所述型孔只可容纳一粒种子,由前端斜面导种槽、中部半球形窝眼、后端钩勺共同组成,导种槽可以引导种子进入窝眼孔,钩勺可以从种群种取种,并对窝眼孔中的种子起固定作用。所述凸台在排种环3转动时可对种群施加扰动效果、提高种群流动性、避免种子“起拱”提高整体充种效率;护种环2和型孔形成局部空间,防止型孔中的种子掉落;滚筒毛刷4用于清除型孔中多余的“重播”种子,减少排种器的重播率;种箱隔板6可以“薄化”种群,减少排种器“带动层”种子数目,提高种群扰动效果;种箱底板7和排种器后壳体5连接,可形成内部种箱用于储存待播种子,种箱底板7脱离排种器后壳体5,可排出播种作业后种箱内多余的种子,便于后期其它品种种子的更换,提高播种作业效率。
18.实施例2:
19.一种小区高粱育种精量排种器,其工作原理为:当排种器开始工作时,外界传动轴带动排种环3转动,当排种环3上的型孔到达排种器内部种箱时,种子会在型孔后端钩勺、前端导种槽共同引导下,通过种子自身重力、种间作用力、扰动力的作用,进入半球形窝眼孔中;当排种环3上的型孔转动到滚筒毛刷4位置时,通过滚筒毛刷4相对排种环的反向转动,清除型孔中“重播”的种子;当排种环3上的型孔转动到护种环2位置时,护种环2和型孔形成局部空间,使种子停留在型孔中,防止型孔中的种子掉落;当排种环3上的型孔离开护种环2后,种子会在离心力和重力的共同作用下掉出型孔,从排种口排出;随着排种环3如此往复循环的转动,从而实现充种、清种、护种、排种的过程;当排种作业结束后,种箱底板7脱离排种器后壳体5,排出播种作业后种箱内多余的种子,便于后期其它品种种子的更换。
20.实施例3:
21.如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小区高粱育种精量排种器的工作区间图,从功能区上可分为4个工作区间:以图8的虚线为分界线,分别为i—充种区域,ii—清种区域,ⅲ—护种区域,ⅳ—投种区域。排种环3与外界传动轴连接,当排种环3转动到i区域时,种子会在型孔后端钩勺、前端导种槽共同引导下,通过种子自身重力、种间作用力、扰动力的作用,进入半球形窝眼孔中,完成充种功能;当排种环3转动到ii区域时,过滚筒毛刷4相对排种环的反向转动,清除型孔中“重播”的种子,完成清种功能;当排种环3转动到ⅲ区域时,护种环2和型孔形成局部空间,使种子停留在型孔中,防止型孔中的种子掉落,完成护种功能;当排种环3转动到ⅳ区域时,种子会在离心力和重力的共同作用下掉出型孔,从排种口排出,完成投种功能;随着排种环3如此往复循环的通过i—ⅳ区域,实现排种器充种、清种、护种、投种四个过程。
22.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对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同等变化或改制,皆应落入本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