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上料的水稻插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99332发布日期:2022-08-03 04:17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上料的水稻插秧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稻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上料的水稻插秧机。


背景技术:

2.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第二位,我国种植水稻历史悠久。插秧机是将稻苗植入稻田中的一种农业机械,水稻机械化种植不仅能使农民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还能降低水稻种植的总成本。
3.目前插秧机在插秧在作业时需要人工续苗。插秧机在作业时,插秧机上不仅需要驾驶员,还需要有人专门进行续苗。当插秧机需要补秧时,由人手动将苗皮从储苗架中取出,放入输苗装置中。这样不仅要花费更多人力,而且插秧机上还增加了一个人的重量,进而增加了插秧机在水田行走的负担,同时在移动的插秧机上站立,非常容易站立不稳造成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上料的水稻插秧机,具有自动上秧苗的效果。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自动上料的水稻插秧机,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后方倾斜设置有输苗装置,所述输苗装置下部设置有插秧机构,所述车体位于输苗装置前上方设有上苗装置,所述上苗装置包括一个倾斜布置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一端位于输苗装置的上端,所述传送带的另一端位于所述车体上,所述车体上设有驱动所述传送带传动的驱动装置,所述传送带上固定连接有多个传送托架,所述传送托架之间保持一定间距,所述传送托架包括固定连接传送带上的移动三角支架,所述移动三角支架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水平布置且间隙一致的条状托架,所述车体位于输苗装置和传送带之间固定设有接苗板,所述接苗板上开设有供条状托架通过的栅条孔。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车体上输苗装置秧苗使用完时,先暂停插秧机构的工作,同时利用横向送秧机构恢复输苗装置初始位置,然后启动车体驱动装置,驱动上苗装置中的传送带传动传送托架,传送托架中的移动三角支架会随传送带向输苗装置上方移动,而水平的条形托架也会托着秧苗向上移动,由于传送带两端的传动会令移动三角支架在传送过程中产生转动,从而让条形托架从水平方向往上翻转,在翻转过程中,秧苗就会滑落入接苗板上,然后从接苗板落入输苗装置当中,而条形托架则通过接苗板中的栅条孔返回,后续的传送托架会按照传动距离,依次的将条状托架中的秧苗送入输苗装置当中,工作结束的传送托架就会随着传送带传送一圈回到原来的位置,然后重新装上新的秧苗,待下次续苗使用。
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车体上的电机,所述传送带包括一对传动滚筒和配套的输送带,所述传动滚筒上固定插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转动连接所述车体,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电机驱动传动杆转动,使传动杆带动传动滚筒转动,
而输送带就会向上传动传送托架。
9.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车体位于传送带两侧固定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围绕所述传送带一周开设有导槽,所述移动三角支架的两端转动连接有嵌进所述导槽内的滚轮。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导槽和滚轮的连接,以紧固移动三角支架和传送带的连接,保障条状托架的传送稳定,同时减轻传送带的负担,降低上苗装置的故障率。
11.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车体两侧支撑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穿过所述传送带内的斜板,所述斜板和所述传送带内表面相互平行且相接触。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斜板和传送带内表面的平行和接触,以支撑移动三角支架,并维持条状托架的水平状态,以及减轻传送带的负担,保障秧苗传送过程中稳定和安全。
13.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苗装置包括输苗板,所述输苗板上设有多条输苗通道,所述接苗板位于输苗通道两侧分别固定设有引苗板。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接苗板上的引苗板,接引秧苗到输苗装置的输送通道当中。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苗装置的传送带和传送托架,实现了自动上苗到输苗装置的效果,不仅减少了人工续苗危险的过程,而且还有效的降低插秧机的承重,同时在该装置上还增设了各种加固措施和快捷工具,在提高插秧机的效率的同时还能保证上苗的质量。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是本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施例的上苗装置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施例的支撑板和传送带结构剖视图;
20.图4是图3的a处放大图;
21.图中,1、车体;11、接苗板;111、栅条孔;12、引苗板;13、支撑板;131、导槽;132、斜板;2、输苗装置;21、输苗板;22、输苗通道;4、插秧机构;5、上苗装置;51、传送带;511、传动滚筒;512、输送带;52、传送托架;521、移动三角支架;522、条状托架;523、滚轮;6、驱动装置;61、电机;62、传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实施例:一种自动上料的水稻插秧机,如图1、图2所示,包括车体1,车体1后方倾斜设置有输苗装置2,输苗装置2下部设置有插秧机构4,车体1位于输苗装置2前上方设有上苗装置5,上苗装置5包括一个倾斜布置的传送带51,传送带51一端位于输苗装置2的上端,传送带51的另一端位于所述车体1上,车体1上设有驱动传送带51传动的驱动装置6,传送带51上固定连接有多个传送托架52,传送托架52之间保持一定间距,传送托架52包括固定在传送带51上的移动三角支架521,移动三角支架521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水平布置且间隙一致的条状托架522,车体1位于输苗装置2上固定设有接苗板11,接苗板11上开设有供条状托架522通过的栅条孔111。
24.当车体1上输苗装置2秧苗使用完时,先暂停插秧机构4的工作,同时利用横向送秧机构3恢复输苗装置2初始位置,然后启动车体1驱动装置6,驱动上苗装置5中的传送带51传动传送托架52,传送托架52中的移动三角支架521会随传送带51向输苗装置2上方移动,而水平的条形托架也会托着秧苗向上移动,由于传送带51两端的传动会令移动三角支架521在传送过程中产生转动,从而让条形托架从水平方向往上翻转,在翻转过程中,秧苗会滑落入到接苗板11上,然后从接苗板11落入输苗装置2当中,条形托架则会通过接苗板11中的栅条孔111返回,后续的传送托架52会按照传动距离,依次的将条状托架522中的秧苗送入输苗装置2当中,工作结束的传送托架52就会随着传送带51传送一圈回到原来的位置,然后重新装上新的秧苗,待下次续苗使用。其中输苗装置2包括输苗板21,输苗板21上设有多条输苗通道22,接苗板11位于输苗通道22两侧分别固定设有引苗板112,通过接苗板11上的引苗板12,接引秧苗到输苗板21的输送通道22当中。
25.如图2、图3所示,驱动装置6包括固定在车体1上的电机61,传送带51包括传动滚筒511和配套的输送带512,传动滚筒511上固定插接有传动杆62,传动杆62转动连接车体1,电机6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传动杆62,通过电机61驱动传动杆62转动,使传动杆62带动传动滚筒511转动,而输送带512就会向上传动传送托架52
26.如图3、图4所示,支撑板13上固定设有穿过传送带51内的斜板132,斜板132和传送带51内表面相互平行且相接触,通过斜板132和传送带51内表面的平行和接触,以支撑移动三角支架521,并维持条状托架522的水平状态,以及减轻传送带51的负担,保障秧苗传送过程中稳定和安全;车体1位于输苗装置2两侧的传送带51外固定设有支撑板13,支撑板13上围绕所述传送带51外一周开设有导槽131,移动三角支架521的两端转动连接有嵌进导槽131内的滚轮523,通过导槽131和滚轮523的连接,以紧固移动三角支架521和传送带51的连接,保障条状托架522的传送稳定,同时减轻传送带51的负担,降低上苗装置5的故障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