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抄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00994发布日期:2022-08-03 04:51阅读:957来源:国知局
可折叠抄网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渔具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可折叠抄网。


背景技术:

2.抄网由一张网和一个铁环以及手柄组成,常见的抄网有圆形、三角形、梯形三种形状,圆形抄网入水后不受水体角度所限制,使用方便、灵活;三角形和梯形抄网的网前段多采用粗尼龙线连接两侧的金属网圈,由于线可以折叠,故这两种形状的网圈可以叠得很小,经检索中国专利cn208129272u公开了三角自动抄网头,它是由固定组件一、固定组件二、开关、抄网杆一、抄网杆二、孔、固定螺钉、弹簧、弧形槽一、固定孔一、插头组件一、孔组件一、限位槽、限位活动区、孔二、弧形槽二、固定孔二、插头组件二、孔组件二组成,固定组件一上依次放置抄网杆一、抄网杆二、弹簧、开关,固定组件二扣合在固定组件一上通过固定螺钉固定,抄网杆一、抄网杆二可以在扣合后的固定组件一与固定组件二内旋转0-180
°
通过开关固定与调节;固定组件一上设有插头组件一、限位槽、限位活动区、孔二,固定组件一两侧u形端面上分别设有弧形槽一与孔组件一,插头组件一上设有固定孔一;固定组件二上设有插头组件二,固定组件二两侧u形端面上分别设有弧形槽二、孔组件二,插头组件二上设有固定孔二;弧形槽一、固定孔一、插头组件一、孔组件一分别与弧形槽二、固定孔二、插头组件二、孔组件二两两相对应,插头组件一与插头组件二可为弧形结构、长方形结构、梯形结构,可组装成圆形插头、方形插头、六角形插头,开关上设有防滑凸起,抄网杆一与抄网杆二上分别设有孔,抄网杆一、抄网杆二均是由管径相同的钢丝经过若干次折弯形成,伸展后的抄网杆一、抄网杆二呈三角形,上述专利的不足:上述专利中抄网杆一和抄网杆二分别插入弧形槽一和弧形槽二中缺少限位,容易晃动,使用不便,抄网杆一和抄网杆二折叠时,抄网杆一的端部和抄网杆二的端部容易碰撞到一起,导致无法旋转,需要先调整抄网杆一和抄网杆二在弧形槽一和弧形槽二中的位置,再转动折叠,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抄网杆一和抄网杆二可限位、不晃动、折叠流畅、使用方便的可折叠抄网。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可折叠抄网,包括固定组件一、固定组件二、开关、抄网杆一、抄网杆二、弹簧、弧形槽一、插头组件一、限位槽、限位活动区、弧形槽二、插头组件二,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槽一的直径由固定组件一外侧向内侧逐渐增大,所述弧形槽二的直径由固定组件二外侧向内侧逐渐增大,所述抄网杆一包括抄网段、旋转段和限位段,所述抄网杆二包括抄网段、旋转段和限位段,所述旋转段置于弧形槽一和弧形槽二之间,所述旋转段与弧形槽一和弧形槽二形成的限位凹槽相配合,以利于通过弧形槽一和弧形槽二形成的锥形限位凹槽来限位旋转段,防止旋转段内外晃动,所述旋转段外端与抄网段固定连接,旋转段内端设有限位段,所述抄网段置于固定组件一和固定组件二外侧形成渔网连接段,所述限位段由旋转段
内端向开关处延伸,限位段一端与旋转段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开关相抵靠,将抄网段与固定组件一和固定组件二的位置限位固定,当按压开关向下挤压弹簧时,开关与限位段分开,旋转段在弧形槽一和弧形槽二之间旋转180
°
,抄网段向后翻转,实现抄网杆一和抄网杆二的折叠。
6.本实用新型所述限位凹槽外端端面与抄网段的内端端面相抵靠,所述限位段朝向旋转段的一端端面与限位凹槽的内端端面相抵靠,以利于通过抄网段和限位段将旋转段限位在限位凹槽内,旋转段可旋转但不可以轴向移动,从而避免了抄网杆一和抄网杆二的晃动。
7.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抄网杆一和抄网杆二可限位、不晃动、折叠流畅、使用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9.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剖视图。
10.图3是本实用新型固定组件一的结构示意图。
11.图4是本实用新型固定组件二的结构示意图。
12.图5是本实用新型抄网杆一的结构示意图。
13.附图标记:固定组件一1,固定组件二2,开关3,抄网杆一4,抄网杆二5,弹簧6,弧形槽一7,插头组件一8,限位槽9,限位活动区10,弧形槽二11,插头组件二12,抄网段13,旋转段14,限位段15。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15.一种可折叠抄网,包括固定组件一1、固定组件二2、开关3、抄网杆一4、抄网杆二5、弹簧6、弧形槽一7、插头组件一8、限位槽9、限位活动区10、弧形槽二11、插头组件二12,上述连接关系与现有技术相同,此不赘述,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槽一7的直径由固定组件一1外侧向内侧逐渐增大,所述弧形槽二11的直径由固定组件二2外侧向内侧逐渐增大,所述抄网杆一4包括抄网段13、旋转段14和限位段15,所述抄网杆二5包括抄网段13、旋转段14和限位段15,所述旋转段14置于弧形槽一7和弧形槽二11之间,所述旋转段14与弧形槽一7和弧形槽二11形成的限位凹槽相配合,以利于通过弧形槽一和弧形槽二形成的锥形限位凹槽来限位旋转段,防止旋转段内外晃动,所述旋转段14外端与抄网段13固定连接,旋转段14内端设有限位段15,所述抄网段13置于固定组件一1和固定组件二2外侧形成渔网连接段,所述限位段15由旋转段14内端向开关3处延伸,限位段15一端与旋转段1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开关3远离弹簧6的一端相抵靠,将抄网段13与固定组件一1和固定组件二2位置限位固定,当按压开关3向下挤压弹簧6时,开关3与限位段15分开,旋转段14在弧形槽一7和弧形槽二11之间旋转180
°
,抄网段13向后翻转,实现抄网杆一4和抄网杆二5的折叠。
16.本实用新型所述限位凹槽外端端面与抄网段13的内端端面相抵靠,所述限位段15朝向旋转段14的一端端面与限位凹槽的内端端面相抵靠,以利于通过抄网段和限位段将旋转段限位在限位凹槽内,旋转段可旋转但不可以轴向移动,从而避免了抄网杆一和抄网杆
二的晃动。
17.如附图1-附图5,本实用新型中固定组件一和固定组件二经螺钉固定连接,插头组件一和固定组件一可一体成型,插头组件二和固定组件二可一体成型,固定组件一、固定组件二可呈壳状,固定组件一上设有限位活动区和限位槽, 限位活动区可供固定组件一和固定组件二的限位段旋转,开关和弹簧设置在限位槽内,固定组件二上也设置有限位槽,与固定组件一的限位槽相配合,开关一端置于固定组件一外侧,另一端置于限位槽内,可沿着限位槽上下移动,弹簧上端与开关相抵靠,下端与限位槽底端相抵靠,开关向下可挤压弹簧,组装时,抄网杆一和抄网杆二如附图2所示置于弧形槽一和弧形槽二之间,抄网杆一和抄网杆二的限位段下端分别抵着开关,然后将固定组件一和固定组件二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即完成组装,使用时,开关外侧可固定设置防滑凸起,如附图1,向下按压开关,开关向下滑动挤压弹簧,然后向下转动抄网杆一和抄网杆二,抄网杆一和抄网杆二转到下方,松开开关即完成抄网杆一和抄网杆二的折叠,需要再次使用的时候,再次向下按压开关,开关向下滑动挤压弹簧,然后向上转动抄网杆一和抄网杆二,抄网杆一和抄网杆二的旋转段在弧形槽一和弧形槽二内旋转,带动抄网杆一和抄网杆二的限位段在限位活动区内旋转180
°
,抄网杆一和抄网杆二转到上方, 松开开关,开关上端与限位段相抵靠,即完成抄网杆一和抄网杆二的打开,将渔网安装在抄网杆一和抄网杆二的抄网段上即可开始使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旋转段外端的外径大于内段的外径,与弧形槽一和弧形槽二形成的锥形限位凹槽相配合,使得抄网杆一和抄网杆二相对固定组件一和固定组件二不会左右晃动或移动,使用寿命长,而且折叠流畅,不会出现阻塞现象。
18.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抄网杆一和抄网杆二可限位、不晃动、折叠流畅、使用方便等优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