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牵引器开关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86758发布日期:2022-07-26 21:58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牵引器开关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宠物牵引器,具体涉及一种牵引器开关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使用在宠物上的牵引器,其一般包括牵引器主机以及牵引绳,牵引绳连接牵引器主机内部的线轮,而一般为了获得想要的放线长度,都会设置锁止结构,通过锁止结构来锁止线轮继续放线,使得牵引绳保持一个固定的长度。但是目前的锁止结构在操作上十分不便,且结构复杂,使用寿命较低,锁止效果并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牵引器开关结构,采用弹性开关结构,使用手感更舒适,下压顺势后拉即可锁住,前推小开关即可解锁,操作上更加的方便。
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牵引器开关结构,包括壳体,壳体内具有一个线轮,牵引织带设置在线轮上,线轮上环绕线轮一圈设置多个停止凸出卡位,壳体上设置有一个开关锁止结构,通过开关锁止结构锁紧线轮;
5.所述开关锁止结构包括一大开关以及一小开关,大开关装入至壳体内,小开关滑动安装在大开关上,大开关一端向着线轮方向延伸并形成大开关转轴,大开关转轴转动安装在壳体上,大开关转轴的另一端为活动端,大开关底部的壳体上转动设置有锁块,通过下压大开关的活动端使得锁块转动,利用转动后的锁块与线轮上的停止凸出卡位抵接来锁止线轮;
6.位于大开关转轴的底部位置设置有弹性复位机构,当锁块转动并锁止线轮时,弹性复位机构呈受压状态;
7.小开关中间穿过设置一开关锁止柱,开关锁止柱两侧固定在壳体上,利用开关锁止柱锁住小开关,此时限制大开关的活动端向上弹起。
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大开关的底部对应锁块的位置设置有一压块,锁块包括锁块轴、锁止部、挤压部与接触部,接触部设置在锁块轴靠近压块一侧,压块下压并与接触部接触后继续下压使得锁块转动,挤压部设置在靠近弹性复位机构一侧,锁块转动时,挤压部与弹性复位机构接触,锁止部位于挤压部与接触部之间的锁块轴上,利用锁止部锁止线轮上的停止凸出卡位。
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弹性复位机构包括滑块、弹簧与限位件,限位件固定设置在壳体内部,弹簧一端装入至限位件内,弹簧另一端安装在滑块上,滑块滑动安装在壳体内,当大开关下压使得锁块转动时,由挤压部与滑块一端挤压接触后使得弹簧受压。
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滑块两侧分别设置有滑动部,壳体内侧设置有导向滑槽,所述滑块通过滑动部滑动安装在导向滑槽内,滑块上还设置有安装柱,用于套装弹簧。
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小开关的底部具有一锁扣,锁扣中间具有一个供开关锁止柱穿过用的锁扣孔,锁扣孔内具有一个锁止凹槽,锁止凹槽与锁扣孔呈“l”型,当大开
关下压后并将小开关朝着远离锁块的方向推动来限制大开关的活动端向上弹起,此时开关锁止柱位于锁止凹槽内。
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大开关上设置有贯穿大开关的开关滑槽,小开关以及底部的锁扣穿过开关滑槽并伸入至壳体内,锁扣两侧位于开关滑槽的底部设置有限位块,限制小开关向外拉出。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全新的弹性开关结构,使用手感更舒适,下压顺势后拉即可锁住,前推小开关即可解锁,操作上更加的方便,结构上更加的简单。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解锁状态下时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锁止状态下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开关结构部分的示意图;
18.附图标记说明:
19.1、壳体;2、小开关;3、大开关;4、锁扣孔;5、锁扣;6、开关锁止柱;7、锁块;8、滑块;9、弹簧;11、大开关转轴;12、限位件;13、停止凸出卡位;14、线轮;51、锁止凹槽;71、锁块轴;72、锁止部;73、挤压部;74、接触部;81、滑动部。
具体实施方式
20.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21.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一端”、“另一端”、“外侧”、“上”、“内侧”、“水平”、“同轴”、“中央”、“端部”、“长度”、“外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4.本实用新型使用的例如“上”、“上方”、“下”、“下方”等表示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是出于便于说明的目的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单元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单元或特征的关系。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可以旨在包括设备在使用或工作中除了图中所示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将图中的设备翻转,则被描述为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
单元将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下方”可以囊括上方和下方这两种方位。设备可以以其他方式被定向(旋转90度或其他朝向),并相应地解释本文使用的与空间相关的描述语。
25.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套接”、“连接”、“贯穿”、“插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6.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牵引器开关结构,包括壳体1,壳体1内具有一个线轮14,牵引织带设置在线轮14上,线轮14上环绕线轮一圈设置多个停止凸出卡位13,壳体1上设置有一个开关锁止结构,通过开关锁止结构锁紧线轮14;
27.开关锁止结构包括一大开关3以及一小开关2,大开关3装入至壳体1内,小开关2滑动安装在大开关3上,大开关3一端向着线轮14方向延伸并形成大开关转轴11,大开关转轴11转动安装在壳体1上,大开关转轴11的另一端为活动端,大开关3底部的壳体1上转动设置有锁块7,通过下压大开关3的活动端使得锁块7转动,利用转动后的锁块7与线轮14上的停止凸出卡位13抵接来锁止线轮14;
28.位于大开关转轴11的底部位置设置有弹性复位机构,当锁块7转动并锁止线轮14时,弹性复位机构呈受压状态;
29.小开关2中间穿过设置一开关锁止柱6,开关锁止柱6两侧固定在壳体1上,利用开关锁止柱6锁住小开关2,此时限制大开关3的活动端向上弹起。
30.大开关3的底部对应锁块7的位置设置有一压块31,锁块7包括锁块轴71、锁止部72、挤压部73与接触部74,接触部74设置在锁块轴71靠近压块31一侧,压块31下压并与接触部74接触后继续下压使得锁块7转动,挤压部73设置在靠近弹性复位机构一侧,锁块7转动时,挤压部73与弹性复位机构接触,锁止部72位于挤压部73与接触部74之间的锁块轴71上,利用锁止部72锁止线轮14上的停止凸出卡位13,本实施例中,锁块轴71中间开设轴孔,贯穿轴孔设置锁块轴,锁块轴沿着锁块轴转动。
31.本实施例中,弹性复位机构包括滑块8、弹簧9与限位件12,限位件12固定设置在壳体1内部,弹簧9一端装入至限位件12内,弹簧9另一端安装在滑块8上,滑块8滑动安装在壳体1内,当大开关下压使得锁块转动时,由挤压部73与滑块8一端挤压接触后使得弹簧9受压。
32.其中,滑块8两侧分别设置有滑动部81,壳体1内侧设置有导向滑槽,滑块8通过滑动部81滑动安装在导向滑槽内,滑块8上还设置有安装柱,用于套装弹簧9,由锁块上的挤压部推动滑块沿着滑槽方向滑动,进而压缩弹簧,产生弹性反弹力。
33.本实施例中,小开关2的底部具有一锁扣5,锁扣5中间具有一个供开关锁止柱穿过用的锁扣孔4,锁扣孔4内具有一个锁止凹槽51,锁止凹槽51与锁扣孔4呈“l”型,当大开关3下压后并将小开关2朝着远离锁块7的方向推动来限制大开关3的活动端向上弹起,此时开关锁止柱6位于锁止凹槽51内。
34.其中,大开关3上设置有贯穿大开关的开关滑槽,小开关2以及底部的锁扣5穿过开关滑槽并伸入至壳体1内,锁扣5两侧位于开关滑槽的底部设置有限位块,限制小开关2向外
拉出,小开关可以通过推动在大开关的开关滑槽内滑动,实现拨动操作。
35.整个工作过程如下:
36.大开关和小开关可弹性下压,当下压小开关时,大开关尾部活动端受力下行,通过其前端的大开关转轴旋转运动,此时锁块在大开关的推动下绕轴旋转,带动滑块沿着弹簧挤压方向滑动,在壳体上的限位件的限制下,滑块止步于图2的位置,此时锁块抵在线轮侧边的停止凸出卡位,阻止线轮继续运动。此时将小开关向后滑动后松开,小开关上的锁止凹槽抵在壳体的锁止柱上,达到稳定的锁止状态。
37.当处于图2的锁止状态时,向前推动小开关,小开关上的凹槽不再抵住壳体上的锁止柱。此时弹簧处于紧绷状态,在弹力的作用下,滑块沿弹簧前进方向滑动,带动锁块绕轴旋转,进而上抬大开关和小开关,直至扳机脱离停止凸出卡位区域,此时开关复位至图1解锁状态。
3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