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杀灭蜜蜂体表携带病菌的灭菌装置

文档序号:30798749发布日期:2022-07-19 21:20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杀灭蜜蜂体表携带病菌的灭菌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病害防控及蜜蜂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杀灭蜜蜂体表携带病菌尤其是梨火疫病菌的灭菌装置。


背景技术:

2.梨和苹果自花授粉坐果率低,为了提高坐果率,目前生产上常用的方法之一为:在果园,种植除主栽品种外的其他品种作授粉树或嫁接授粉枝或在花期树上插授粉枝,通过蜜蜂授粉。该方法成本低,且结出的果实果形端正,正品率高,深受果农和消费者的青睐。
3.梨火疫病是国际检疫性病害,具有突发性、爆发性和毁灭性的特点。梨火疫病菌erwinia amylovora寄主范围广,主要侵染梨、苹果、山楂、海棠、榅桲等蔷薇科仁果类植物,引起花腐、果腐和枝条枯萎,似火烧状,导致全株枯死。研究表明,梨火疫病菌最容易侵染的植物器官是花器,花期最容易发生梨火疫病。由于蜜蜂是花期梨火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在全球梨火疫病发生区域几乎都要求禁止蜜蜂授粉。这一措施不仅使果农生产成本显著上升,同时影响了蜂产业的发展。
4.针对这一突出问题,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joshi等人设计出适用于日本角额壁蜂的分流装置,可有效携带生防菌剂到苹果花上(bee vectoring:develop-ment of the japanese orchardbee as a targeted delivery system of biological control agents for fire blight management,pathogens 2020,9,41)。专利文献cn 210432645 u公开了一种蜂箱导向装置,引导蜜蜂在箱体内有序移动,并在出口通道中铺设生防菌粉剂,便于沾带在蜜蜂身上,达到让蜜蜂辅助防治病害的目的。
5.上述装置均使用生防菌,生防菌在花器上定殖需要一定条件和时间,不能快速杀灭蜜蜂在果园授粉过程携带的病原菌。而且装置结构复杂,蜜蜂很难适应,因此,急需一种能快速有效杀灭蜜蜂携带的病原菌,并且合乎蜜蜂活动习惯,使其能够快速适应的杀菌装置,让蜜蜂能够在有病果园正常授粉。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杀灭蜜蜂体表携带病菌的灭菌装置,通过蜜蜂在回巢和出巢过程中杀灭其体表携带的病菌,以解决因蜜蜂携带病菌导致其在授粉时传播病害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用于杀灭蜜蜂体表携带病菌的灭菌装置,包括与蜂箱组装配合的箱体以及水槽,所述箱体与蜂箱配合的一侧为开放口,其底板与蜂箱巢门下端沿连接,开放口连通蜂箱巢门,箱体正对开放口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蜜蜂进出口,所述底板靠近蜜蜂进出口的一端铺设有消毒垫,消毒垫上附着有杀菌药剂,所述水槽设于箱体底板底面对应消毒垫的位置,所述底板的消毒垫覆盖部分开设有若干个通孔,通孔内插设吸水棉线,吸水棉线一端连接消毒垫,另一端伸入水槽的水位线以下。
9.所述箱体为左、右、上、下和前面板构成的箱式结构,箱体与蜂箱组装配合,在蜂箱巢门前增设一道消毒工序。具体的,蜜蜂进出口连通蜂箱巢门,蜜蜂在进出蜂箱时均由箱体内部经过,爬行经过消毒垫,蜜蜂体表与消毒垫接触,消毒垫上的杀菌药剂对蜜蜂体表携带的病菌进行消毒。
10.箱体限制了蜜蜂的活动范围,使得蜜蜂按照人为设定路线从消毒垫上爬过。箱体内部形成的暗区与蜜蜂进出口光线进入形成的亮区产生反差,引导箱内蜜蜂快速找到出口。所述箱体的尺寸与蜂箱巢门匹配,箱体内腔包围蜂箱巢门,作为优选,所述箱体的高度为2.5cm~5cm,长度为10cm~40cm,宽度为5cm~10cm。更为优选,箱体的尺寸为长15cm、宽5cm、高5cm。
11.本实用新型根据蜜蜂的生活习性,将进口和出口合二为一。作为优选,所述蜜蜂进出口的数量为1-10个,形状为拱门形、方形、圆形或椭圆形,高度为0.5cm~2cm。更为优选,设置2~5个拱门形进出口,其尺寸为宽1cm,高1.5cm。
12.作为优选,所述箱体外侧对应于蜜蜂进出口下端的位置设有起落板。蜜蜂采集花蜜后回巢时身体较重,起落板方便蜜蜂降落和进巢,减少蜜蜂能量消耗。
13.作为优选,所述起落板的长度与箱体匹配,宽度为0.5cm~10cm。更为优选,起落板的尺寸为长15cm、宽5cm。
14.所述消毒垫一侧紧贴蜜蜂进出口处,铺设于箱体内腔底板上形成消毒区。作为优选,所述消毒垫的长度与箱体匹配,宽度为2.5cm~7cm。更为优选,消毒垫的宽度为3cm。
15.作为优选,所述消毒垫为附着有杀菌药剂和保湿剂的无纺布层,所述杀菌药剂活性成分为芬母肽,研究表明,芬母肽对梨火疫病菌(erwinia amylovora)具有极强的快速杀灭效果。所述保湿剂为甘油,保湿剂锁住水分,保持消毒垫持久湿润,延长消毒垫的持效期。
16.所述水槽为顶部开口的槽式结构,用于储存水,其设于底板底面对应消毒垫的位置。底板消毒区开设的通孔既为注水孔也为汽化孔,通孔连通下部的水槽,从该通孔往水槽中注水;消毒垫覆盖所有通孔,水槽内的水通过汽化或吸水棉线的虹吸作用吸到消毒垫上,保持消毒垫湿润。作为优选,若干个通孔均匀分布,数量为5~20个,孔径为0.1cm~1cm。更为优选,设置12个通孔,孔径为0.5cm。所述吸水棉线数量可根据使用环境的湿度情况适当增减。
17.所述箱体紧贴蜂箱巢门安装,作为优选,所述底板靠近蜂箱巢门的一端具有避让蜂箱巢门档的限位凹陷。所述限位凹陷的尺寸与巢门档匹配,便于安装时打开巢门档。
18.所述箱体还起到了遮挡风、雨、尘,减少消毒垫水分挥发的作用,使消毒装置的消毒效果更好的发挥。作为优选,箱体上盖板的边缘超出箱体外侧壁形成挡水部。
19.为了方便更换消毒垫,箱体的上盖板可翻转连接于箱体左右侧板上。作为优选,所述箱体的上盖板由前板和后板组成,所述后板与左右两侧板固定连接,所述前板通过合页与后板连接。
20.作为优选,所述箱体的上盖板或左右两侧外侧壁上设有与蜂箱组装配合的安装固定件。所述安装固定件包括与箱体面板垂直的固定块,固定块上设有安装孔,螺丝通过安装孔将装置固定在蜂箱上。
21.本实用新型具备的有益效果:
22.(1)本实用新型将蜜蜂进入通道和外出通道合二为一,一方面简化装置结构,便于
蜜蜂更快适应;另一方面蜜蜂进出蜂箱都能消毒,杀菌更彻底。
23.(2)本实用新型体积小巧,操作简单,便于农户安装使用,适用于市面上常见蜂箱,易推广普及。
24.(3)利用本实用新型可有效解决蜜蜂带菌问题,让疫区的蜜蜂能正常在果树上授粉,阻断蜜蜂对病菌的传播作用,解决了果农授粉难和蜂农养蜂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灭菌装置的正面示意图。
26.图2位本实用新型灭菌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灭菌装置的左视示意图。
28.图4为图1的a-a向剖面图。
29.图5为图4中去除消毒垫后的示意图。
30.图6为图1的b-b向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并非全部。
32.实施例中所述的上下、左右、前后均有相对的空间位置关系。
33.实施例1
34.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杀灭蜜蜂体表携带病菌的灭菌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与蜂箱组装配合的箱体1以及水槽2。
35.箱体1为左侧板11、右侧板12、上盖板13、下底板14和前侧板15构成的箱式结构,其与蜂箱(图中未标识)配合的后侧为开放口,开放口连通蜂箱巢门。箱体1的左右两侧外侧壁上设有与蜂箱组装配合的安装固定件,安装固定件包括与箱体侧板垂直的固定块16,固定块16上设有安装孔,螺丝通过安装孔将装置固定在蜂箱上。
36.箱体1紧贴蜂箱巢门安装,下底板14与蜂箱巢门下端沿连接,下底板14靠近蜂箱巢门的一端具有避让蜂箱巢门档的限位凹陷141,限位凹陷141的尺寸与巢门档匹配,便于安装时打开巢门档。
37.箱体1的前侧板15正对蜂箱巢门的位置开设有5个并排设置的蜜蜂进出口151,蜜蜂回巢和出巢均通过该进出口,箱体1内部形成的暗区与蜜蜂进出口光线进入形成的亮区产生反差,引导箱内蜜蜂快速找到出口。箱体1限制了蜜蜂的活动范围,使得蜜蜂按照人为设定路线从箱体1内部爬过。具体的,箱体1的尺寸为长15cm、宽5cm、高5cm。蜜蜂进出口151的形状为拱门形,尺寸为宽1cm,高1.5cm。
38.前侧板15外侧对应于蜜蜂进出口151下端的位置设有起落板17。蜜蜂采集花蜜后回巢时身体较重,起落板17方便蜜蜂降落和进巢,减少蜜蜂能量消耗。起落板17的长度与箱体匹配,尺寸为长15cm、宽5cm。
39.下底板14靠近蜜蜂进出口151的一端铺设有消毒垫18,消毒垫18为附着有杀菌药剂和保湿剂的无纺布层。消毒垫18设置在蜜蜂进出口151与蜂箱巢门之间,蜜蜂在进出蜂箱时均从消毒垫18上爬过,爬行过程中,蜜蜂体表与消毒垫18接触,消毒垫18上附着的杀菌药
剂对蜜蜂体表携带的病菌起到灭菌作用。除了杀菌药液,消毒垫18上还附着保湿剂,保湿剂可以锁住水分,保持消毒垫持久湿润,延长消毒垫的持效期,具体的,保湿剂可选用甘油。
40.消毒垫18一侧紧贴蜜蜂进出口处,铺设于箱体内腔底板上形成消毒区,其尺寸与箱体1匹配,具体的,消毒垫的宽度为3cm。
41.下底板14的消毒垫18覆盖部分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通孔142,具体的,设置12个通孔,孔径为0.5cm。通孔142内插设吸水棉线19,吸水棉线19一端连接消毒垫18,另一端伸入水槽2的水位线以下。
42.水槽2设于下底板14底面对应消毒垫18的位置,水槽2为顶部开口的槽式结构,用于储存水。消毒垫18覆盖所有通孔142,水槽2内的水通过汽化或吸水棉线19的虹吸作用吸到消毒垫18上,保持消毒垫18湿润,吸水棉线19数量可根据使用环境的湿度情况适当增减。
43.箱体1和水槽2为一体成型,具体的,可采用亚克力材质制作。下底板14上的通孔142既为汽化孔也为注水孔,从通孔142可以往水槽2中注水。
44.为了方便更换消毒垫18,箱体1的上盖板13可翻转连接于箱体1左右侧板上。具体的,上盖板13由前板131和后板132组成,后板132与左右两侧板固定连接,前板131通过合页133与后板132连接。为了防止雨水从上盖板13漏进箱体1内,上盖板13的尺寸略大,其边缘超出箱体外侧壁形成挡水部。
45.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为:
46.组装时,从通孔142向水槽2注入2/3体积的水至水位线,吸水棉线19的两头分别插入两端的通孔142,将附着杀菌药剂和保湿剂的消毒垫18一侧紧贴蜜蜂进出口151铺到下底板14的消毒区。安装时,将蜂箱巢门档打开1/3或1/2(一般在晚间或清早操作,避免蜜蜂蜇人),将装置底板处的限位凹陷141对准蜂箱巢门档,使装置紧贴蜂箱箱体,用螺丝在固定块16的安装孔处将装置固定在蜂箱上。使用过程中,翻转上盖板13观察箱体内情况,当发现消毒垫18变干时,及时向水槽2补水;4-6天换一次消毒垫18。
47.本实用新型的田间使用效果:
48.1.试验方法
49.2021年初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沙依东园艺场选取3块树龄一致、耕作管理方式基本一致,上一年度梨火疫病中度发生、病情基本一致的果园作为试验地,分别编号为syd-1,syd-2,syd-3。试验地之间距离不小于1km。
50.2月中下旬彻底清除试验地中病枯枝,花芽萌动前使用5波美度石硫合剂喷施全园。初花期(5%花开时)使用2%春雷霉素(加收米)600倍液喷施全园,每亩用药约150kg。初花期施药后第二天傍晚蜜蜂进入果园,其中syd-1使用实施例1装置,syd-2蜜蜂不经任何处理,syd-3果园悬挂授粉枝靠自然风力授粉。落花期(90%花落)使用40%春雷噻唑锌1000倍液喷施全园,每亩用药约150kg。
51.使用蜜蜂消毒装置的果园均按照要求定期更换消毒垫(消毒垫上附着的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20%甘油和0.01%的芬母肽),直至授粉结束。
52.蜜蜂授粉结束后1个月调查试验地发病情况,计算株发病率。
[0053][0054]
2.试验结果
[0055]
试验结果表明:蜜蜂自然授粉的果园syd-2,梨火疫病的株发病率显著高于使用实施例1装置的果园syd-1和自然风力授粉果园syd-3(表1),说明蜜蜂能显著提高梨火疫病发生,蜜蜂有超强的传播与扩散病菌的能力。使用实施例1装置的果园syd-1株发病率接近自然风力授粉果园syd-3,表明实施例1装置能有效阻止蜜蜂对梨火疫病的传播作用。
[0056]
表1蜜蜂授粉试验结果
[0057]
试验地编号syd-1syd-2syd-3株发病率(%)2.1831.161.05
[0058]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装置可应用于梨火疫病发生区及前沿阻截区的梨、苹果等蔷薇科果树蜜蜂授粉,蜜蜂在灭菌装置中经过消毒垫,杀灭足及腹部等部位携带的梨火疫病菌,阻止蜜蜂授粉过程中传播梨火疫病。该装置结构简单,有利于蜜蜂快速适应环境;体积小巧,方便用户携带安装,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