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龙虾起捕养殖池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73726发布日期:2022-10-29 02:12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龙虾起捕养殖池塘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龙虾起捕养殖池塘。


背景技术:

2.小龙虾全年价格周期明显,每年的4月、7月和8月属全年价格最好的月份,而小龙虾属底栖爬行动物,大批量起捕困难,起捕效率低,导致在高价时期不一定能够高效起捕卖虾。部分养殖户采取大批量放地笼起捕,费时费力还不一定能大量起捕,还会导致小龙虾被地笼刮伤。也有部分养殖户将虾塘水抽干来达到快速捕虾的目的,但此方法对池塘未达到规格的幼虾伤害极大。因此,亟需提高小龙虾的起捕方式,提高养殖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小龙虾起捕养殖池塘,该养殖池塘能够快速、大批量地起捕合规格的小龙虾,并能自动且无损伤地筛出小规格小龙虾。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5.提供一种小龙虾起捕养殖池塘,包括养殖池体,所述养殖池体内设置起捕池,所述起捕池的底部低于所述养殖池体的底部,所述起捕池的池口低于所述养殖池体的池口,所述起捕池的池口挂有筛网,所述起捕池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口,所述起捕池内设有逃生斜坡,所述逃生斜坡的坡面由所述起捕池的底部延伸至所述起捕池的池口。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起捕池的底部比所述养殖池体的底部低0.4~0.6m。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逃生斜坡的坡比是1:5~10。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筛网铺设在所述起捕池的池口上。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筛网距离所述起捕池的底部20~40cm。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筛网的网口口径为3~5cm。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排水口设有过滤网。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排水口的口径为10~20cm。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养殖池体内设有逃生区,所述逃生区连接至所述起捕池,所述逃生区上种植有水草。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起捕池内还设有支撑坡,所述支撑坡的坡面由所述起捕池的底部延伸至所述起捕池的池口,所述支撑坡的坡比是1:2~4。
15.本实用新型一种小龙虾起捕养殖池塘的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的小龙虾起捕养殖池塘,根据小龙虾的迎水特性,在养殖池体内设置了起捕池,当排水口排水时,小龙虾都会随着这排水流动方向进入到起捕池,起捕池的池口设置了筛网,当小龙虾进入起捕池时,筛网将不同规格小龙虾筛选,其中小规格的小龙虾通过筛网进入到起捕池的底部,筛出的小规格小龙虾顺着逃生坡跑到养殖池体中继续养殖,筛网上留下的大规格小龙虾则可直接集中起捕,从而实现起捕快、成本低,且不会损伤小规
格小龙虾。
附图说明
17.图1是实施例1-3所述的小龙虾起捕养殖池塘的剖视图。
18.图2是实施例2所述的小龙虾起捕养殖池塘的俯视图。
19.附图标记
20.养殖池体1;起捕池2;筛网3;排水口4;逃生斜坡5;过滤网6;逃生区7;支撑坡8。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22.在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该”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23.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实用新型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4.实施例1
25.本实施例公开的小龙虾起捕养殖池塘,图1所示,包括养殖池体1,所述养殖池体1内设置起捕池2,所述起捕池2的底部低于所述养殖池体1的底部,所述起捕池2的池口低于所述养殖池体1的池口,所述起捕池2的池口挂有筛网3,所述起捕池2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口4,所述起捕池2内设有逃生斜坡5,所述逃生斜坡5的坡面由所述起捕池2的底部延伸至所述起捕池2的池口。
26.当使用上述的养殖池塘时,在小龙虾达到一定规格需要起捕时,打开起捕池2的底部排水口4,对养殖池塘进行降水,由于小龙虾具有天然的迎水特性,排水时,不同规格小龙虾都会向排水口4靠近从而进入到起捕池2,此时小规格小龙虾则会通过捕池中的筛网3并漏到起捕池2的底部,小规格小龙虾顺着逃生斜坡5跑到池塘中的养殖池体1继续养殖,筛网3上大规格小龙虾就可以直接集中起捕出售,实现起捕快、成本低,而且还不伤虾。该小龙虾起捕养殖池塘起捕能起捕90%以上的同等规格小龙虾,伤虾率低于0.5%。
27.一般而言,起捕池2建在池塘水位最低,便于水往起捕池2流动。
28.本实施例中,所述起捕池2的底部比所述养殖池体1的底部低0.4~0.6m。起捕池2的底部低于养殖池体1底部,利于水流往低洼的起捕池2流动。实际应用中,能根据不同的需求设置起捕池2底部与养殖池体1底部的高度差,此处不作限制。
29.本实施例中,所述逃生斜坡5的坡比是1:5~10,优选为1:10。该坡比便于小龙虾爬出起捕池2。实际应用中,能根据不同的需求设置坡比,此处不作限制。
30.本实施例中,所述筛网3铺设在所述起捕池2的池口上。筛网3铺设在起捕池2的池口利于尽可能地提高筛网3的筛选能力。
31.本实施例中,所述筛网3距离所述起捕池2的底部20~40cm,优选30cm。筛网3与起捕池2的底部留下间距,该间距为筛出的小龙虾留下活动空间。实际应用中,能根据不同的需求设置筛网3与起捕池2底部之间的间距,此处不作限制。
32.本实施例中,所述筛网3的网口口径为3~5cm,以便过筛不同规格小龙虾。该筛网3由金属网、塑料网、尼龙网或者胶丝制成。实际应用中,能根据不同的需求设置筛网3的网口口径,此处不作限制。
33.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水口4设有过滤网6。过滤网6是钢丝网,该过滤网6防止小龙虾从排水口4流走。
34.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水口4的口径为10~20cm,优选为15cm。实际应用中,能根据不同的需求设置排水口4的口径,此处不作限制。
35.实施例2
36.为了便于理解,以下提供了小龙虾起捕养殖池塘的一个实施例进行说明,在实际应用中,图2所示,所述养殖池体1内设有逃生区7,所述逃生区7连接至所述起捕池2,所述逃生区7上种植有水草。其他部件和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37.在养殖池体1内设置逃生区7和使逃生区7连接至起捕池2,便于筛出的小龙虾能在逃生区7养殖,用作小规格效率虾逃后跑继续饲养使用。
38.实施例3
39.为了便于理解,以下提供了小龙虾起捕养殖池塘的一个实施例进行说明,在实际应用中,图1所示,所述起捕池2内还设有支撑坡8,所述支撑坡8的坡面由所述起捕池2的底部延伸至所述起捕池2的池口,所述支撑坡8的坡比是1:2~4,优选1:3。其他部件和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40.该支撑坡8对筛网3起到支撑的作用,当筛网3沉积一定淤泥时,支撑坡8能撑住往下坠的筛网3,保持筛网3的稳定性。
41.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4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
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43.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
……
之上”、“在
……
上方”、“在
……
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
……
上方”可以包括“在
……
上方”和“在
……
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44.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4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