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向出雾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89845发布日期:2022-08-27 03:04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向出雾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装置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向出雾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的雾化装置广泛应用于花卉养护、果蔬保鲜、园林景观、微景观等场景,为其提供了有效的湿度养护,也提高了观赏性。但是,目前雾化装置的出雾路径往往局限于上下方向,易导致养护不全面、观赏性欠佳等问题,特别是针对以观赏性为主的园林景观、微生态景观等场景。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向出雾雾化装置,可以有效实现雾气的多向输出和分布,具有养护全面、观赏性佳、高效简洁、整体性强等诸多优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多向出雾雾化装置,可以有效实现雾气的多向输出和分布,具有养护全面、观赏性佳、高效简洁、整体性强等诸多优势。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6.一种多向出雾雾化装置,包括出雾壳体,其至少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其中第一壳体上设有可朝向侧方出雾的第一出雾口,第二壳体上设有可朝向上方出雾的第二出雾口。
7.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出雾壳体上至少设有可朝向侧方出雾的第一出雾口、可朝向上方出雾的第二出雾口,使得出雾壳体内的雾气可以多向输出和分布,其中第一出雾口实现水平方向上的雾气分布、第二出雾口实现上下方向上的雾气分布,实现了养护全面、观赏性佳、高效简洁、整体性强等诸多好处。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出雾口可以直接开在第一壳体侧壁,也可以在第一壳体顶壁连通一连接管,使连接管的管口朝向侧方形成第一出雾口,通过连接管引导雾气从侧方出雾,即只要能保证第一壳体内的雾气可通过第一出雾口朝向侧方出雾即可;同样地,第二出雾口可以直接开在第二壳体顶壁,也可以在第二壳体侧壁连通一连接管,使连接管的管口朝向上方形成第二出雾口,通过连接管引导雾气朝向上方出雾,即只要能保证第二壳体内的雾气可通过第二出雾口朝向上方出雾即可。
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壳体内腔、第二壳体内腔之间互不连通。
9.使第一壳体内腔、第二壳体内腔之间互不连通、相互独立,可以有效保证第一壳体内的雾气只朝向侧方流出、第二壳体内的雾气只朝向上方流出,保证了雾气分布的多向性、稳定性、均衡性,进而保证了养护全面性,提高了观赏性。
10.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出雾口开设在第一壳体的侧壁。
11.使第一壳体内的雾气可以直接从其侧壁处的第一出雾口自然地流出,出雾行程短,流畅高效,有效实现了第一出雾口朝向侧方出雾和水平方向上的雾气分布,结构设计简易且巧妙,加强了养护和观赏性。
12.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出雾口与其所在的第一壳体侧壁在宽度方向上的比例区间为1:2~9:10、在高度方向上的比例区间为1:5~7:10。
13.保证了第一出雾口足够的大小,有效实现雾气从侧方自然顺畅高效地溢出,有效实现水平方向上的雾气分布。
14.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出雾口开设在第二壳体的顶壁。
15.使第二壳体内的雾气可以直接从其顶壁处的第二出雾口流出,出雾行程短,流畅高效,有效实现了第二出雾口朝向上方出雾和上下方向上的雾气分布,加强了养护和观赏性。
16.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出雾口上连接有送雾管。
17.所述送雾管可以将第二出雾口所流出的雾气送至特定的地方,比如将送雾管的出雾口置于场景上方且朝向下方场景设置,即实现了从上至下的送雾路径;所述送雾管为可弯曲的软管,灵活性强、应用场景广。
18.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壳体侧壁上设有连通第二壳体内外的风扇安装口,风扇安装口内安装有送雾风扇,所述送雾风扇所靠向第二壳体内腔的一面处设有挡水板,在送雾风扇的侧部处留有进风缝。
19.所述送雾风扇的风通过进风缝吹进第二壳体内腔,以将第二壳体内腔的雾气吹至第二出雾口,以实现流畅、高效地出雾;其中挡水板的设置避免了第二壳体内在产雾时所喷出的水珠进入至送雾风扇处,保护送雾风扇的正常工作;可见这样设置既可以使送雾风扇的风进入第二壳体内腔内,同时也不会有水珠进入送雾风扇处;为保证风扇的正常运转,需要保证送雾风扇的进风侧和出风侧顺畅不堵塞,具体在于缸体配合时,需要在缸体上开设安装窗口,送雾风扇对准并安装在缸体的安装窗口上,不仅可以保证风扇运行,而且便于风扇维修、更换等,同时也便于缸体内部造景,方便将第二壳体外部埋入景观内。
20.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壳体内腔由下至上依次包括第一进水腔、第一储雾腔,在第一进水腔内设有第一雾化器,所述第一进水腔通过开设在第一壳体下部的第一进水口与外部连通、第一储雾腔通过第一出雾口与外部连通;所述第二壳体内腔由下至上依次包括第二进水腔、第二储雾腔,在第二进水腔内设有第二雾化器,所述第二进水腔通过开设在第二壳体下部的第二进水口与外部连通、第二储雾腔通过第二出雾口与外部连通。
21.第一雾化器产生的雾气位于第一壳体内腔并通过第一出雾口流出,实现朝向侧方出雾;同样地,第二雾化器产生的雾气位于第二壳体内腔并通过第二出雾口流出,实现朝向上方出雾。
22.作为优选,所述出雾壳体内置一隔板以分割形成所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或者,所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均为独立部件,两者侧壁之间拼接形成所述出雾壳体。
23.所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通过一隔板分割形成,三者一体成型,便于模具批量生产,整体性强,牢固耐用;或者,所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也可以是独立部件,使用上更加灵活多样,应用范围广。
24.一种生态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雾化装置,包括可储水的缸体,所述出雾壳体置于缸体内。
25.将雾化装置放置在储水的缸体内,可以实现雾化装置的多向出雾,进而实现了对生态装置的全面养护,提高了观赏性;其中缸体包括但不限于不同尺寸可储水的玻璃缸、陶
瓷缸、石头缸等,甚至可以是园林池子。
26.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2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向出雾雾化装置,可以有效实现雾气的多向输出和分布,具有养护全面、观赏性佳、高效简洁、整体性强等诸多优势。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出雾壳体上至少设有可朝向侧方出雾的第一出雾口、可朝向上方出雾的第二出雾口,使得出雾壳体内的雾气可以多向输出和分布,其中第一出雾口实现水平方向上的雾气分布、第二出雾口实现上下方向上的雾气分布,实现了养护全面、观赏性佳、高效简洁、整体性强等诸多好处。
附图说明
28.图1为雾化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雾化装置另一角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0.图3为雾化装置去掉送雾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1.图4为雾化装置去掉送雾管另一角度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2.图5为图4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3.附图标记:
34.出雾壳体100、第一壳体110、第一出雾口111、第一进水腔112、第一雾化器1121、第一储雾腔113、第一进水口114、第二壳体120、第二出雾口121、送雾管1211、套管1212、第二进水腔122、第二雾化器1221、第二储雾腔123、第二进水口124、风扇安装口125、送雾风扇1251、挡水板1252、进风缝1253、隔板130、电源线140。
具体实施方式
35.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36.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涉及“上”、“下”等方位是以装置在正常摆放的情况下表述的。
37.实施例:
38.一种多向出雾雾化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出雾壳体100,所述出雾壳体100内置一隔板130以分割形成第一壳体110、第二壳体120,所述第一壳体110、第二壳体120、隔板130一体成型,第一壳体110内腔、第二壳体120内腔之间互不连通。
39.其中关于第一壳体110,在第一壳体110的侧壁中部直接开有可朝向侧方出雾的第一出雾口111,第一出雾口111整体呈矩形状,第一出雾口111与所在的第一壳体110侧壁在宽度方向上的比例为4:5、在高度方向上的比例为3: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110内腔由下至上依次包括第一进水腔112、第一储雾腔113,在第一进水腔112内设有第一雾化器1121,所述第一进水腔112通过开设在第一壳体110下部的第一进水口114与外部连通、第一储雾腔113通过第一出雾口111与外部连通,其中第一进水口114开设在第一壳体110下部的侧壁和底壁。
40.在具体操作时,将第一壳体110的下部浸入水中,使外部的水通过第一进水口114进入第一进水腔112内,第一雾化器1121工作产生雾气,产生的雾气位于第一储雾腔113并通过第一出雾口111直接溢出至第一壳体110外部,实现雾气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
41.其中关于第二壳体120,在第二壳体120的顶壁开有可朝向上方出雾的第二出雾口
121,所述第二出雾口121上连接有送雾管1211,为了便于第二出雾口121和送雾管1211的连接,在第二出雾口121处向外延伸形成一套管1212,送雾管一端1211套接在套管1212上,所述送雾管1211具体为可弯曲的软管,具体可以将送雾管1211的出雾口置于第二壳体120和场景的上方并且朝向下方的场景设置,使雾气可以从送雾管1211的出雾口出雾以实现从上至下的送雾路径,实现雾气在上下方向上的分布。
42.更具体地,所述第二壳体120内腔由下至上依次包括第二进水腔122、第二储雾腔123,在第二进水腔122内设有第二雾化器1221,所述第二进水腔122通过开设在第二壳体120下部的第二进水口124与外部连通、第二储雾腔123通过第二出雾口121与外部连通,其中第二进水口124开设在第二壳体120下部的侧壁和底壁。
43.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壳体120侧壁上设有连通第二壳体120内外的风扇安装口125,所述风扇安装口125位于第二进水腔122之上,在风扇安装口125内安装一送雾风扇1251,所述送雾风扇1251所靠向第二壳体120内腔的一面处设有挡水板1252,在送雾风扇1251的侧部处留有进风缝1253;其中送雾风扇1251具体为侧吹风扇,其出风方向对准进风缝1253,其中挡水板1252可以与第二壳体120连接也可以与送雾风扇1251的外壳连接,本实施例中,挡水板1252与送雾风扇1251的外壳连接,且挡水板1252与送雾风扇1251的外壳之间形成所述进风缝1253。
44.在具体操作时,将第二壳体120下部浸入水中,使外部的水通过第二进水口124进入第二进水腔122,第二雾化器1221工作产生雾气,送雾风扇1251的风通过进风缝1253吹进第二储雾腔123,将第二储雾腔123的雾气吹至第二出雾口121并经过送雾管1211出雾,实现由上至下的喷雾。
45.雾化装置通过电源线140接通电源,实现第一雾化器1121、第二雾化器1221、送雾风扇1251的运行,实现了水平方向、上下方向的雾气分布,保证了养护全面、观赏性佳,满足了植物生长养护需求、审美需求。
46.一种生态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雾化装置,其包括可储水的缸体(未图示),缸体内布置假山、植被、水等,同时也将出雾壳体100置于缸体内;在缸体上开设安装窗口,第二缸体的送雾风扇对准并安装在缸体的安装窗口上;多向出雾雾化装置可以保证生态装置缸体中植被的养护和观赏性。
47.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