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开口机刀头及其刀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40407发布日期:2023-05-25 00:40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用菌开口机刀头及其刀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食用菌开口机,特别是涉及一种食用菌开口机刀头及其刀轮结构。


背景技术:

1、食用菌开口机(以黑木耳为例)是把一种用钢制材质制作而成的长约25mm,直径4.15-6mm之间的通常为圆柱形、刀尖部分加工为:扁一字口、圆尖头口、三绞刀形口的专用刀具,尾端一般为螺纹表面结构,把它安装在塑料轮或者板面上,组成刀轮或者刀板结构,它的功能就是为了刺破食用菌菌包的袋表,深入到菌包菌丝体内部大约5-10mm.的深度,并在袋表面留下和刀头形状一致形状的口形印记,黑木耳会从愈合的创口处生长出来。

2、传统开口刀头存在的问题:

3、(1)、刀头根部(大约12.5mm)只是做了普通的螺纹设计,再把它安装在圆的塑料轮或者平板上,按照技术要求的间距组成排列状态,特别是安装到最常用的塑料轮上时(占比99%),夹住刀头根部的轮片夹孔(一般为微八字长条孔)只能利用螺丝夹紧嵌入的刀头的尾部螺纹部位,在划口使用中受力或者使用时间过长,塑料材质会疲劳萎缩,会导致刀头松动,甚至直接掉下来,这种情况非常的普遍,并成为一种常态故障现象。

4、(2)、刀头在使用中掉刀头的情况出现时,基本都是在大规模的菌袋开口工作时,一但发现时,就已经造成了划口不完全的结果,以黑木耳菌包为例,一个菌包以22cm高度计算,每个菌包为220个口左右,一个划口机机头有320个左右刀头组成,如果在划口中工作时出现掉钉的情况,等发现时就已经晚了,无论掉了几个钉,对已经开过口的菌包都是一种损失,因为黑木耳的栽培量都比较大,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几百万、上千万包,即使发现了,对已经缺钉少口的袋表也无法再回头重新处理补口,所以刀头不掉,不转动非常重要(其中的一字口刀头要求刀尖方向一致,转动会有感观和实际效果影响,另外两种属于万向刀头无所谓)所以,开口的刀头不掉、不转动有技术硬性要求,否则对菌包开口效果和出耳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5、(3)、现有传统开口机刀头存在的问题,一直无法有效解决,广大菌农呼声一片,急需解决,看似工具虽小,但针对的技术指标至关重要,影响重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食用菌开口机刀头及其刀轮结构,以解决困扰产业十几年的塑料轮刀(钉)头总是掉、转、刀(钉)头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食用菌开口机刀头,包括凹槽和刀头本体,所述刀头本体的后部设置有凹槽。

3、更进一步的,所述凹槽也可以为环槽。

4、更进一步的,所述刀头本体的前端为刀头。

5、更进一步的,所述刀头为圆钉口刀头、一字口刀头或三角口刀头。

6、更进一步的,所述凹槽宽5-6mm,深1-3mm。

7、更进一步的,所述刀头本体长12-13mm,直径4-6mm。

8、一种安装食用菌开口机刀头的刀轮结构,包括刀轮本体和食用菌开口机刀头,所述刀轮本体周向均布有若干夹孔,所述食用菌开口机刀头的后部固定在夹孔内。

9、更进一步的,所述刀轮本体为两片式结构。

10、更进一步的,所述刀轮本体内部设置有与食用菌开口机刀头的凹槽配合的凸起,两者配合,完成食用菌开口机刀头的卡紧。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开口机刀头及其刀轮结构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实用新型采用限位、防脱、防转凹槽结构,凹槽结构与刀轮内部的凸起配合卡紧,能够消除传统刀头的容易掉刀(钉)头,刀(钉)头转动导致扁一字口刀尖位置混乱不一致的情况出现。

13、(2)本实用新型的食用菌开口机刀(钉)头新型凹槽结构方案,解决了困扰产业十几年的塑料轮刀(钉)头总是掉、转、刀(钉)头的弊病,广大菌农再也不用因为刀(钉)头总是掉下来或者轻易发生转动的尴尬局面,黑木耳全国每年总产量至少在100亿袋,是仅次于香菇的第二大食用菌品种,为广大菌农致富脱贫的好项目,革新虽小,意义重大,本食用新型划口机刀(钉)头是一次划口机刀(钉)头的重要技术升级。



技术特征:

1.一种安装有食用菌开口机刀头的刀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刀轮本体(3)和食用菌开口机刀头,所述刀轮本体(3)周向均布有若干夹孔(4),所述食用菌开口机刀头的后部固定在夹孔(4)内;所述食用菌开口机刀头包括凹槽(1)和刀头本体(2),所述刀头本体(2)的后部设置有凹槽(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有食用菌开口机刀头的刀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为环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装有食用菌开口机刀头的刀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本体(2)的前端为刀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装有食用菌开口机刀头的刀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为圆钉口刀头、一字口刀头或三角口刀头。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安装有食用菌开口机刀头的刀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宽5-6mm,深1-3mm。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安装有食用菌开口机刀头的刀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本体(2)长12-13.mm,直径4-6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刀轮本体(3)为两片式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刀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刀轮本体(3)内部设置有与食用菌开口机刀头的凹槽(1)配合的凸台(5),两者配合,完成食用菌开口机刀头的卡紧。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食用菌开口机刀头及其刀轮结构,属于食用菌开口机技术领域。解决了困扰产业十几年的塑料轮刀(钉)头总是掉、转、刀(钉)头的问题。该食用菌开口机刀头,包括凹槽和刀头本体,所述刀头本体的后部设置有凹槽。本技术采用限位、防脱、防转凹槽结构,凹槽结构与刀轮内部的凸起配合卡紧,能够消除传统刀头的容易掉刀(钉)头,刀(钉)头转动导致扁一字口刀尖位置混乱不一致的情况出现。

技术研发人员:车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车斌
技术研发日:20220429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