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48357发布日期:2022-11-11 20:09阅读:29来源:国知局
斜道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将切碎的作物吹起并排出的斜道,更详细而言,涉及能够简单地除去吹起时堵塞的内部的作物的斜道。


背景技术:

2.通常,在收获饲料用作物的情况下,使用专利文献1等所示的辊式打捆机1等。
3.该辊式打捆机1构成为具备:收割部,收割长条状的作物的根部附近;搬运部,将由该收割部收割的作物沿茎的长度方向取入并搬运;切碎部,将由该搬运部搬运的作物切碎;斜道,将由该切碎部切碎的作物吹起至料斗;及使用由料斗收集的作物来成形辊捆的辊成形室等。
4.现有技术文献
5.专利文献
6.专利文献1:日本外观登记第149510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7.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课题
8.然而,在将这样的作物切碎并收集的情况下,存在以下问题。
9.即,以往,将切碎的作物经由斜道收集到料斗中,但在作物中含有大量水分的情况下,有时在斜道的排出口附近作物的排出速度变慢,引起堵塞。因此,以往,在斜道的排出口附近的底面部设置开口部,从该开口部放入手来取出作物,但在斜道的深处发生堵塞的情况下,手不能到达,存在取出花费时间的问题。
10.因此,本实用新型着眼于上述课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斜道的排出口附近作物堵塞的情况下也能够简单地除去该作物的斜道。
11.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12.即,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在将切碎的作物向上方吹起并向收集部排出的斜道中,在构成斜道的上表面部、侧面部和底面部的至少一个面上设置有以能够开闭的方式使上述上表面部、侧面部和底面部的一部分开放的开放面。
13.如果这样构成,则即使在斜道内堵塞有作物的情况下,通过使开放面开放,也能够简单地除去该作物。
14.另外,在这样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开放面被设置为能够经由铰接部开闭。
15.如果这样构成,则能够简单且以小的力使开放面较大地开放。
16.而且,将这样的开放面设置于底面部。
17.如果这样构成,通过使开放面开放,能够通过自重使作物落下而将其除去。
18.另外,所述开放面构成为经由设置于斜道的前端侧的铰接部而使基端部侧开放。
19.如果这样构成,由于能够使斜道的中段附近较大地开放,因此即使在从斜道的中段附近到基端部产生堵塞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除去该堵塞的作物。
20.另外,在将所述开放面设置于底面部并且构成为经由设置于斜道的前端侧的铰接部而使基端侧开放的情况下,在从该开放面侧连续到基端侧地设置的底面部设置有用于将开放面固定为关闭状态的固定部。
21.如果这样构成,则在不使斜道倾倒而除去堵塞的情况下,由于在较低的位置设置有固定部,因此能够从驾驶席的旁边操作固定部,使开放面开放。
22.实用新型效果
23.根据本实用新型,在将切碎的作物向上方吹起并向收集部排出的斜道中,在构成斜道的上表面部、侧面部、底面部的至少一个面设置有使该上表面部、侧面部、底面部的一部分可开闭地开放的开放面,因此即使在斜道内堵塞有作物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使开放面开放而简单地除去该作物。
附图说明
24.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辊式打捆机1的图。
25.图2是表示该方式的收割部、搬运部、切碎部的附近的图。
26.图3是表示该方式的立起的斜道的开放面的开闭状态的图。
27.图4是表示该方式的倾倒的斜道的开放面的开闭状态的图。
28.图5是该方式的斜道的外观立体图。
29.图6是表示其他方式的开放面的图。
30.附图标记说明
[0031]1···
辊式打捆机
[0032]2···
收割部
[0033]3···
搬运部
[0034]4···
切碎部
[0035]5···
斜道
[0036]
50
···
上表面部
[0037]
51
···
侧面部
[0038]
52
···
底面部
[0039]
52a
···
立起部
[0040]
52b
···
孔部
[0041]
53
···
排出口
[0042]
54
···
开放面
[0043]
54a
···
开口部
[0044]
55
···
铰接部
[0045]
56
···
固定部
[0046]
56a
··
立起部
[0047]
56b
···
孔部
[0048]
56c
···

[0049]
57
···
抵板
[0050]
58
···
倾倒部
[0051]6···
料斗
具体实施方式
[0052]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53]
本实施方式的斜道将切碎的作物吹起并收集到料斗中,作为一例,适用于图1所示的辊式打捆机1等。
[0054]
该辊式打捆机构成为具有:收割部2,由设置于机体的前方的左右一对滚筒切刀构成;搬运部3,将由该收割部2收割的长条状的作物沿着作物的长度方向搬运;切碎部4,将由该搬运部3搬运的作物切碎;斜道5,将由该切碎部4切碎的作物吹起;料斗6,收集由该斜道5吹起的作物;及由该料斗6收集的作物成形辊捆的辊成形室7等。而且,特征性地,如图3至图5所示,在构成为弯曲状的斜道5的前端侧的底面侧设置有经由铰接部55可开放地设置的开放面54,由此,能够容易地除去堵塞在斜道5的内部的作物。以下,对本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
[0055]
首先,收割部2设置于机体的前方侧,由左右的圆盘割刀构成。而且,构成为使这些圆盘割刀相互向内旋转,收割作物的根部附近,将该收割的作物从根部附近从左右的圆盘割刀之间取入。
[0056]
如图2所示,搬运部3构成为具备设置于上游侧的上下一对第一辊31及第二辊32、设置于下游侧的上下一对第三辊33和第四辊34,在第一辊31与第二辊32之间从收割部2接受作物,在下游侧的第三辊33与第四辊34之间夹入作物的前端侧,将作物沿长度方向搬运。
[0057]
切碎部4能够将从搬运部3搬运来的作物切碎,如图2所示,构成为能够用固定刀41和旋转刀42切碎沿长度方向取入的作物。这样切碎的作物经由斜道5被吹起,向设置于机体的上部的料斗6放出。
[0058]
斜道5从切碎部4的上部向设置于机体的中央上部的料斗6吹起作物,在切碎部4的上侧能够以铅垂轴为中心转动,而且,如图4所示,向水平方向倾倒。该斜道5构成为弯曲状,设置有上表面部50、侧面部51及底面部52,设为截面为中空的矩形状,使作物通过其中。而且,通过使设置于该排出口53的上方的抵板57朝向任意的角度,将从排出口53排出的作物向料斗6排出。
[0059]
料斗6构成为接受沿水平方向排出的作物,与设置于深处的未图示的倾斜板接触而使作物向下方落下。然后,将该收集到的作物载置到设置于机体的中央下方的传送带71上,并搬运到辊成形室7。
[0060]
辊成形室7由通过传送带71搬入的作物成形圆柱状的辊捆,使设置于内侧的回转构件72以圆周状回转,由此,使作物自转而形成辊捆。在这样形成的辊捆上卷绕从网抽出部73抽出的网,然后,使后部腔室74开放,使辊捆放出到农田中。
[0061]
基于这样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构成为弯曲状的斜道5的前端侧的底面侧设置有能够以铰接部55为中心开放的开放面54。
[0062]
如图5等所示,该开放面54设置于斜道5的底面部52侧,在排出口53侧设置铰接部55,使斜道5的中段附近向下方开放。此外,与此相反,也可以在斜道5的中段附近设置铰接部55,使排出口53侧向下方开放。在前者那样在排出口53侧设置有铰接部55的情况下(图3的状态),通过使开放面54开放,能够使开放面54远离斜道5的中段附近,具有能够容易地除
去从中段附近向基端部侧堵塞的作物的优点。另外,在设置有用于将开放面54固定为关闭状态的固定部56的情况下,具有能够在从该开放面54连续的底面部52设置固定部56的优点。另一方面,在如后者那样在斜道5的中段附近设置铰接部而使排出口53侧开放的情况下,由于能够使排出口53的附近较大地开放,因此具有能够容易地除去在排出口53的附近堵塞的作物的优点。此外,在如后者那样在斜道5的中段附近设置铰接部的情况下,由于排出口53以开口的状态设置于前端部分,因此无法设置固定部56。因此,跨开放面54与斜道5的侧面部51之间设置固定部56。
[0063]
在这样的斜道5设置固定部56的情况下,也可以安装捕捉夹等来固定开放面54的关闭状态,但若安装这样的捕捉夹,则有在其安装时使用的螺栓、螺母等向斜道5的内部突出而作物与该突起物触碰而引起堵塞的可能性。因此,在此,在底面部52及开放面54的接合部分设置从底面部52及开放面54弯曲成直角的立起部52a、56a,能够将销56c插入并固定在设置于该立起部52a、56a的孔部52b、56b中。由此,在斜道5的内部不存在突起物等,能够使作物顺畅地排出。
[0064]
另外,在排出口53侧设置铰接部55的情况下,若该铰接部55设置在靠近斜道5的开口部分的位置,则从斜道5排出的作物与铰接部55触碰,存在排出口53附近产生堵塞的可能性。因此,在从左右的侧面向下方垂下的垂下壁51a安装铰接部55,由此,使铰接部55远离排出口53。
[0065]
而且,在此,在铰接部55与开放面54的边界部分设置将开放面54切除一部分而得到的开口部54a(参照图5)。由此,在作物仅堵塞排出口53的附近的情况下,能够不使开放面54开放地从该开口部54a除去作物。
[0066]
接下来,对这样构成的斜道5的作用及取出堵塞的作物时的作业方法进行说明。
[0067]
首先,在收获作物的情况下,由收割部2收割作物,经由搬运部3向切碎部4搬运作物。而且,用该切碎部4切碎作物,通过设置于具有旋转刀42的旋转体的叶片的风压,将作物向上方吹起。
[0068]
这样被吹起的作物在中段附近与斜道5的上表面部50触碰,从此处向弯曲的方向排出。
[0069]
这样排出的作物与设置于斜道5的排出口53的抵板57触碰,向料斗6排出。
[0070]
在这样排出作物时,在由于作物中包含的水分、抵板57的倾斜角度而在排出口53的附近产生堵塞的情况下,若继续收获作业,则由于从后方吹起来的作物,有时作物堵塞至斜道5的中段附近。
[0071]
在这样的情况下,经由设置于斜道5的基端部的倾倒部58而使斜道5向水平方向倾倒(图4的状态),拔出插入到开放面54和底面部52的立起部52a的销56c。于是,通过自重,开放面54转动(虚线的状态),能够通过自重使作物落下而除去堵塞。
[0072]
然后,在这样除去作物后,向关闭开放面54的方向转动,将销56c插入到立起部52a而关闭开放面54,使斜道5立起(图3的状态),再次驱动辊式打捆机1,收获作物。
[0073]
这样,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由于在将切碎的作物向上方吹起并向料斗6排出的斜道5中,在构成斜道5的底面部52设置有可开放地安装的开放面54,因此即使在斜道5内产生堵塞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开放面54开放,容易地除去作物的堵塞。
[0074]
此外,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以各种方式实施。
[0075]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底面部52开放,但也可以使侧面部51开放,或者使上表面部50开放,从而能够除去堵塞。
[0076]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经由铰接部55而使开放面54转动,但也可以如图6所示,在底面部52设置可滑动的开放面54,通过使该开放面54滑动,能够除去内部的堵塞。此外,在此,在底面部52设置可滑动的开放面54,但也可以在上表面部50、侧面部51上设置。
[0077]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立起部52a和销56c构成固定部56,但也可以由其他机构固定。
[0078]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从斜道5的中段附近向前端侧设置开放面54,但也可以从基端部到中段附近设置可开闭的开放面54。
[0079]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向料斗6排出作物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适用于向与收割装置并行移动的集成车辆等排出作物。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