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番茄穴盘播种控制系统

文档序号:32465454发布日期:2022-12-07 05:1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番茄穴盘播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00)、传动组件(200)、播种组件(300)、漏检组件(400)、补种组件(500)和控制模块(600),所述传动组件(200)、播种组件(300)、漏检组件(400)、补种组件(500)和控制模块(600)均安装在机架(100)上,按照传动组件(200)的传输方向,所述播种组件(300)、漏检组件(400)和补种组件(500)依次设置;所述传动组件(200)包括提供传动力的传动电机(204);所述播种组件(300)和补种组件(500)其结构相同,它们包括第一支架(301)、第二支架(312)、导轨(302)、连杆(304)、导种架(311)、种盒(310)、气管(305)、吸针(306)、分气座(307)、电磁阀(308)、气泵(309)和气缸(313),两个所述第一支架(301)安装在机架(100)上并位于皮带(201)的两侧,支架的顶部安装有导轨(302),导轨(302)为圆弧形,导轨(302)上滑动配合安装有滑块(303),两个滑块(303)之间固定有连杆(304),数根气管(305)穿过连杆(304)并向下延伸,向下延伸的气管(305)上安装有吸针(306),另一端分别与分气座(307)的出气口连接,分气座(307)的进气口与气泵(309)连接,分气座(307)每个出气口处均安装有电磁阀(308),种盒(310)安装在第一支架(301)的后侧,导种管位于第一支架(301)安装在上端,所述导种管上设有与气管(305)对应的落料孔,落料孔的间距、气管(305)在连杆(304)上间距均与穴盘(700)上穴位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连杆(304)连接有气缸(313),气缸(313)安装在第二支架(312)上,第二支架(312)为安装在机架(100)上并位于第一支架(301)的前侧,气缸(313)通过转动轴安装在第二支架(312)上,气缸(313)的伸缩杆与连杆(304)连接,气缸(313)的伸缩杆带动滑块(303)在导轨(302)上往复滑动,当滑块(303)位于导轨(302)的底部时,吸针(306)位于种盒(310)内,当滑块(303)位于导轨(302)的顶部时,吸针(306)位于导种架(311)的正上方,每个吸针(306)对应一个落料孔,蕃茄籽通过落料孔落入穴盘(700)内;所述漏检组件(400)包括壳体(401)、ccd摄像机(403)和灯带(402),所述壳体(401)采用黑色亚克力板支撑,灯带(402)和ccd摄像机(403)均安装在壳体(401)的内顶面上;所述机架(100)上安装有第一光电开关传感器、第二光电开关传感器和第三光电开关传感器;第一光电开关传感器位于播种组件(300)的前侧,第二光电开关传感器位于漏检组件(400)的前侧,第三光电开关传感器位于补种组件(500)的前侧,所述控制模块与第一光电开关传感器、第二光电开关传感器、第三光电开关传感器、电磁阀(308)、灯带(402)、ccd摄像机(403)、传动电机(204)、气缸(313)和气泵(309)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番茄穴盘播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313)采用tn20
×
60-s型双活塞杆气缸(313),气泵(309)采用tj-600空气压缩机。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番茄穴盘播种控制系统,该番茄穴盘播种控制系统包括机架、传动组件、播种组件、漏检组件、补种组件和控制模块,所述传动组件、播种组件、漏检组件、补种组件和控制模块均安装在机架上,按照传动组件的传输方向,所述播种组件、漏检组件和补种组件依次设置;传动组件将待播种番茄的穴盘依次传输至播种组件、漏检组件和补种组件下进行作业。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番茄穴盘的漏播检测与二次补种,降低了穴盘播种的漏播率,提高了穴盘育苗质量。育苗质量。育苗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罗炜松 潘浩文 刘轶楠 闫泽禹 崔永杰 史颖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07.25
技术公布日:2022/12/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