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54799发布日期:2022-11-11 22:15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喷药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药喷施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喷药器。


背景技术:

2.农田药效实验涉及到对药效数据的观察和记录,以此对农药效果做出客观评价。田间药效实验是评价农药药效的常用手段。药效实验须做到客观准确,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田间实验小区的面积较小,通常在3至15平方米。每个小区用的药量很少。喷完一个小区处理后,通常需要更换其它试验处理药液。
3.目前市场上用的喷药器的药壶体积都比较大,药壶体积通常都在10升以上,药壶通常通过胶皮管固定在喷杆上,不易提前准备处理药液。使得每次喷完小区后,需要清洗药壶,再更换其它处理药液。因此,操作非常不方便,费时费力,而且容易浪费药液。现有的应用在田间实验小区的喷药器的类型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电动或者手压式的喷药器,这些喷药器喷药速度无法保持均匀一致,导致田间小区内喷施的药液不均匀,容易导致实验误差,易影响实验药效评价的客观性。此外,目前市场上的喷药器无法有效调节喷药速度。
4.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的喷药器存在便捷性、均匀性、速度可控性和准确度难以同时保证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药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喷药器存在便捷性、均匀性、速度可控性和准确度难以同时保证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喷药器,包括顺次连接的:压力气体钢瓶,压力气体钢瓶的出气口处顺次设置有阀门和压力表;药瓶,药瓶与压力气体钢瓶的出气口连接且位于压力表的下游位置,药瓶中存放待喷药液;喷药杆,喷药杆与药瓶连接,压力气体钢瓶输出的气体输入至药瓶中,以将待喷药液压入喷药杆中,通过喷药杆实现喷药。
7.进一步地,喷药器还包括金属连接结构,出气口和喷药杆的入药口通过金属连接结构与药瓶可拆卸地连接。
8.进一步地,喷药杆的入药口通过第一柔性管段与金属连接结构连接,出气口通过第二柔性管段与金属连接结构,第一柔性管段和第二柔性管段与金属连接结构的连接位置不同。
9.进一步地,第一柔性管段和/或第二柔性管段为胶皮管。
10.进一步地,金属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头;进气接口结构,进气接口结构设置在连接头的侧壁面上;导管,导管与连接头连接,导管的一端伸入药瓶设置;输出口,输出口位于连接头的一侧表面上且与进气接口结构位于不同侧,导管的另一端与输出口连通。
11.进一步地,连接头远离输出口的一侧具有凹部,进气接口结构与凹部连通,凹部的内壁面具有螺纹结构,药瓶具有与螺纹结构配合的螺纹段。
12.进一步地,导管为金属导管;和/或进气接口结构与导管垂直设置。
13.进一步地,第二柔性管段与金属连接结构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输气管阀门。
14.进一步地,喷药杆包括:主体管,主体管的一端具有进药接口;开关阀门,开关阀门设置在主体管上且位于进药接口的下游位置;喷头,喷头通过连接口与主体管的另一端可拆卸地连接。
15.进一步地,喷头为单个或多个,当喷头为多个时,喷药杆还包括基体管,多个喷头间隔设置在基体管上且与基体管连通,基体管与主体管的连接位置位于基体管的中心位置,基体管的至少一部分的延伸方向与主体管的延伸方向垂直。
16.进一步地,压力表具有减压阀。
17.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喷药器包括顺次连接的压力气体钢瓶、药瓶和喷药杆,压力气体钢瓶的出气口处顺次设置有阀门和压力表;药瓶与压力气体钢瓶的出气口连接且位于压力表的下游位置,药瓶中存放待喷药液;喷药杆与药瓶连接,压力气体钢瓶输出的气体输入至药瓶中,以将待喷药液压入喷药杆中,通过喷药杆实现喷药。
18.通过设置压力气体钢瓶,且压力气体钢瓶的出气口处顺次设置有阀门和压力表,使得操作人员可通过调节阀门进而通过观察压力表的显示数值,控制压力气体钢瓶输出的气体气压,进而使得具有气压的气体通入药瓶中,让药瓶产生恒定的气压,从而把药瓶中的待喷药液压入喷药杆中,通过喷药杆实现均匀喷施。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可以背负压力气体钢瓶,手持药瓶与喷药杆进行喷药。与现有的电动或手压式喷药器相比,该喷药器有效提高了喷药的均匀性,实现药液的精量且稳定的喷施;此外,可以通过调节通入到药瓶的气体压力,有效控制药液喷施速度。
19.本技术通过压力气体钢瓶和药瓶的配合,能够实现可控的精量且稳定的药液喷施,可应用在田间实验小区的精量喷药,另外本技术的喷药器还具有操作方便、易于提前准备待喷药液处理、易于在田间实验中更换待喷药液处理、可调节喷施速度、实现了精量且稳定的药液喷施等优点。
附图说明
20.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1.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的喷药器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示出了图1中的金属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示出了图1中的喷药杆的结构示意图。
24.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25.1、压力气体钢瓶;2、压力表;3、阀门;4、输气管阀门;5、第二柔性管段;6、金属连接结构;61、连接头;62、进气接口结构;63、导管;64、输出口;7、第一柔性管段;8、喷药杆;81、主体管;82、进药接口;83、开关阀门;84、连接口;85、基体管;86、喷头;9、药瓶。
具体实施方式
26.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27.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技术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28.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29.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喷药器存在便捷性、均匀性、速度可控性和准确度难以同时保证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喷药器。
30.如图1至图3所示,喷药器包括顺次连接的压力气体钢瓶1、药瓶9和喷药杆8,压力气体钢瓶1的出气口处顺次设置有阀门3和压力表2;药瓶9与压力气体钢瓶1的出气口连接且位于压力表2的下游位置,药瓶9中存放待喷药液;喷药杆8与药瓶9连接,压力气体钢瓶1输出的气体输入至药瓶9中,以将待喷药液压入喷药杆8中,通过喷药杆8实现喷药。
31.通过设置压力气体钢瓶1,且压力气体钢瓶1的出气口处顺次设置有阀门3和压力表2,使得操作人员可通过调节阀门3进而通过观察压力表2的显示数值,控制压力气体钢瓶1输出的气体气压,进而使得具有气压的气体通入药瓶9中,让药瓶9产生恒定的气压,从而把药瓶9中的待喷药液压入喷药杆8中,通过喷药杆8实现均匀喷施。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可以背负压力气体钢瓶1,手持药瓶9与喷药杆8进行喷药。与现有的电动或手压式喷药器相比,该喷药器有效提高了喷药的均匀性,实现药液的精量且稳定的喷施;此外,可以通过调节通入到药瓶9的气体压力,有效控制药液喷施速度。
32.本技术通过压力气体钢瓶1和药瓶9的配合,能够实现可控的精量且稳定的药液喷施,可应用在田间实验小区的精量喷药,另外本技术的喷药器还具有操作方便、易于提前准备待喷药液处理、易于在田间实验中更换待喷药液处理、可调节喷施速度、实现了精量且稳定的药液喷施等优点。
33.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压力表2具有减压阀,上述药瓶9为塑料药瓶且体积较小;上述压力气体钢瓶1的工作原理为:通过调节阀门3,调节输入到药瓶9中的气体压力,从而实现对药液流速的有效控制。
34.如图1所示,喷药器还包括金属连接结构6,压力气体钢瓶1的出气口和喷药杆8的入药口通过金属连接结构6与药瓶9可拆卸地连接,这样设置使得药瓶9是可拆卸的,这样便于在田间试验中更换装有不同待喷药液的药瓶9,仅通过拆卸更换药瓶9就能够实现待喷药液的更换,大大增加了操作便捷性,避免了传统喷药器清洗药壶再更换药液的情况,节省了操作步骤,节约了时间,增加了操作效率。
35.如图1所示,喷药杆8的入药口通过第一柔性管段7与金属连接结构6连接,也就是说第一柔性管段7的一端与喷药杆8的入药口连通,另一端与金属连接结构6连通;压力气体钢瓶1的出气口通过第二柔性管段5与金属连接结构6,在本实施例中,压力气体钢瓶1的出气口通过压力表2与第二柔性管段5连通,也就是说,第二柔性管段5的一端与压力表2连接,另一端与金属连接结构6连接,第一柔性管段7和第二柔性管段5与金属连接结构6的连接位置不同,也就是说,第一柔性管段7连接在金属连接结构6上的位置与第二柔性管段5连接在金属连接结构6上的位置不同。
36.具体的,第一柔性管段7和第二柔性管段5均为胶皮管。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
一柔性管段7和第二柔性管段5也可为其他材质的管段,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37.如图2所示,金属连接结构6包括连接头61、进气接口结构62、导管63和输出口64,进气接口结构62设置在连接头61的侧壁面上,进气接口结构62与第二柔性管段5连通;导管63与连接头61连接,导管63的一端伸入药瓶9中的待喷药液;输出口64位于连接头61的上表面且输出口64凸出连接头61设置,以便于与第一柔性管段7连接,导管63的另一端插入连接头61且与输出口64连通。连接头61远离输出口64的一侧具有凹部,进气接口结构62与凹部连通,凹部的内壁面具有螺纹结构,药瓶9具有与螺纹结构配合的螺纹段,通过药瓶9与凹部的螺纹配合,从而实现药瓶9的轻松拆卸和安装,使得操作人员仅通过旋拧药瓶9就能实现药瓶9的拆卸和更换,提高了操作便捷性。
38.具体的,导管63为金属导管;进气接口结构62与导管63垂直设置,通过合理规划气接口结构与导管63垂直的设置方式,能有有效规划进气路径和出液路径,大大提高了金属连接结构6的结构合理性和使用可靠性。
39.另外,通过设置金属连接结构6,在保证实现与药瓶9的可拆卸作用的同时,能够有效保证带有气压的气体稳定均匀的通入药瓶9中,以将药瓶9中的待喷药液稳定的压入喷药杆8中,实现均匀且速度可控的药液喷施。具体的,在实际操作时,根据需求通过阀门3调整压力气体钢瓶1输出的气体气压,使得压力气体钢瓶1输出的带有压力的气体依次通过第二柔性管段5、金属连接结构6的进气接口结构62、连接头61的凹部进入到药瓶9中,使得药瓶9中的气压发生变化,进而气压将药瓶9中的待喷药液压入导管63中,通过导管63向上运输至输出口64处,进而进入第一柔性管段7中,然后待喷药液通过第一柔性管段7的运输至喷药杆8处,进而实现可控的精量且稳定的药液喷施。
40.如图1所示,第二柔性管段5与金属连接结构6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输气管阀门4,具体的也就是第二柔性管段5与进气接口结构62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输气管阀门4,通过压力气体钢瓶1的阀门3、带减压阀的压力表2、输气管阀门4调节或关闭通入药瓶9中的压力气体,利用药瓶9中的气体压力将待喷药液通过金属连接结构6的导管63与第一柔性管段7压到喷药杆8,再通过喷药杆8上的开关阀门83控制何时喷施药液。
41.如图3所示,喷药杆8包括主体管81、开关阀门83和喷头86,主体管81的一端具有进药接口82,进药接口82与第一柔性管段7连通;开关阀门83设置在主体管81上且位于进药接口82的下游位置,通过控制开关阀门83的开关控制喷药杆8的开关,控制喷药时机;喷头86通过连接口84与主体管81的另一端可拆卸地连接。具体的,喷头86为单个或多个,当喷头86为多个时,喷药杆8还包括基体管85,多个喷头86间隔设置在基体管85上且与基体管85连通,基体管85与主体管81的连接位置位于基体管85的中心位置,基体管85的至少一部分的延伸方向与主体管81的延伸方向垂直。这样设置可根据需求连接单个喷头86的结构,以实现对宽度窄的实验小区的药液喷施;或者连接多个喷头86的结构,以实现对宽度宽的实验小区的药液喷施;操作人员通过开关阀门83控制何时喷施药液。
42.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43.1、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压力气体钢瓶1的阀门3来控制输入到药瓶9的气体量,使得药瓶9达到恒定的气体压力,通过控制药瓶9中的气体压力,实现均匀精量的喷施药液,提高了田间喷药的准确性与可重复性。
44.2、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药瓶9中的气体压力,实现对药液喷施流速的控制。
45.3、本实用新型采用小体积的塑料瓶装农药药液。目前市场上的田间实验喷药器的药壶体积较大。而实验小区通常面积较小,每个小区需要喷施的药液量较少。因此,与大体积药壶相比,本实用新型发明采用的小体积塑料药瓶易于节省药液。
46.4、本发明通过利用易安装或卸载的小体积的塑料药瓶装待喷药液,易于提前准备实验药液处理。在进行田间实验的时候,不需要在实验现场清洗药壶,只需要更换提前配备好的装有药液处理的塑料药瓶。每次实验只需要提前用塑料药瓶准备药液,做完实验后,清洗塑料药瓶,不需要在大田实验现场清洗大体积药壶或药箱来更换其它处理药液,提高了便捷性,节省了作业时间,并减少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效率。
47.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8.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49.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5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