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快捷无动力式防汛抗旱应急排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40504发布日期:2023-05-25 00:41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快捷无动力式防汛抗旱应急排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方便快捷无动力式防汛抗旱应急排灌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国家高度重视防汛抗旱应急工作,特别是北方地区,春季干旱、夏季多雨,防汛与抗旱并重,目前,一些地区小型蓄水工程放水洞设施不能正常启动或无放水设施;农田积水渠道堵塞无法排水,因此,在灌溉用水和防汛排水时,为了最快的抗旱保苗、降低水位保障大坝、堤防安全,除动力机械排灌设备外没有其它方法灌溉或排水,动力机械存在运输中笨重、需配套电力的缺点,不灵活,存在费用高,用时不方便,第一时间不能到达应急位置的情况,还没有方便快捷的排灌装置,不能满足防汛抗旱应急高效快捷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不能满足防汛抗旱应急高效快捷的要求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用倒虹吸管道的防汛抗旱应急排灌装置,主要由输水管道、加水装置组成,无需动力,不用的时候,各主要部件分开,用时人工可以搬运,通过快接活接头连接各主要部件,人工加水后,就可以输送水,不用油、电,方便迅捷,满足应急需求,还可以多组应用、长期应用,如长期使用,可以埋入地下,维护保养费用可忽略不计;可应用于其它液体的抽取。

2、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方便快捷无动力式防汛抗旱应急排灌装置,包括放水闸阀、150度弯管、灌水闸阀、观水孔、漏斗体、输水管、快接活接头、快拆支架 、滤网、进水口、出水口、水桶、三通接头、灌水口、观水孔盖,放水闸阀连接快接活接头,快接活接头连接输水管,输水管通过快接活接头连接后,再由快接活接头连接150度弯管,150度弯管连接快接活接头,快接活接头连接输水管,输水管通过快接活接头连接后,再由快接活接头连接漏斗体,漏斗体再由快接活接头连接输水管,输水管通过快接活接头连接后,输水管连接滤网,在漏斗体上面由上至下安装有灌水口、灌水闸阀、三通接头、观水孔,漏斗体连接并安装有快拆支架。

3、2. 上述的方便快捷无动力式防汛抗旱应急排灌装置,观水孔上安装有一个可以拧下的观水孔盖,观水孔盖拧下时,观水孔处于打开状态,观水孔盖拧上时,观水孔处于密封关闭状态,观水孔内直径取值小于1厘米。

4、3. 上述的方便快捷无动力式防汛抗旱应急排灌装置,输水管为了取用方便,采用重量轻的管材,内直径取值范围采用500毫米至2毫米之间,输水管每根长度取值范围采用0.2米至6米之间,依据实际地形选取后通过快接活接头组合;所述放水闸阀至进水口之间的水流长度大于输水管内直径的30倍,放水闸阀至观水孔之间的水流经过的输水管的长度,要大于观水孔至进水口之间的水流经过的输水管的长度的倍;进水口处的管道口底要高于出水口的管道口顶。

5、4. 上述的方便快捷无动力式防汛抗旱应急排灌装置,漏斗体是加水装置,呈h型,其上面设置有漏斗状的灌水口,水桶装水后,在灌水口处加水,灌水时,观水孔处于打开状态,水满后,观水孔流出水说明水已加满,灌水结束;所述灌水口下面连通灌水闸阀,灌水闸阀连通三通接头,三通接头下面管道壁上安装观水孔,观水孔的位置略低于三通接头平行地面段管道口底。

6、5. 上述的方便快捷无动力式防汛抗旱应急排灌装置,所述水桶是单独个体,为灌水快速,可以多配置水桶,用于向漏斗体中灌水,当水加满后,放水闸阀至观水孔之间的输水管是装满水的,这时,先关闭灌水闸阀、观水孔,再打开放水闸阀,水流在倒虹吸作用下源源不断的流出来。

7、6. 上述的方便快捷无动力式防汛抗旱应急排灌装置,滤网由快接卡扣固定在输水管上,防止滤网脱落于水下,滤网可以有效防止杂物阻塞进水口,保证装置正常运行。

8、7. 上述的方便快捷无动力式防汛抗旱应急排灌装置,快拆支架安装在漏斗体上,由快接卡扣固定,用于固定支撑漏斗体,不用时单独分开放置,方便运输。

9、8. 上述的方便快捷无动力式防汛抗旱应急排灌装置,漏斗体上面的灌水闸阀与三通接头之间距离取值小于30厘米,取值小为佳;灌水闸阀与三通接头之间的各个管件,在不妨碍灌水速度的情况下,内直径取值小于输水管的内直径,取值小为佳,最大不超过15厘米。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方便快捷无动力式防汛抗旱应急排灌装置各部件不用时分开放置,用时运输到现场可实现快速组装,快捷高效,人力可实现短距离运输,方便、快捷、高效,适应各种地形运输,如输送水量大,可多组并用,可适应车辆、油、电动力机械因自身重量问题不能到达位置,现场没有电力时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应用,快速的保障抗旱用水,防汛应急降低蓄水工程、河道水位保障大坝、堤防安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并可应用于平常时期排灌作业,可应用于大、中、小型蓄水工程、渠道长期输水设备,为工业、农业、生产生活用水提供有力保障,维护、保养简单,无需动力机械。



技术特征:

1. 一种方便快捷无动力式防汛抗旱应急排灌装置,包括放水闸阀(1)、150度弯管(2)、灌水闸阀(3)、观水孔(4)、漏斗体(5)、输水管(6)、快接活接头(7)、快拆支架(8) 、滤网(9)、进水口(10)、出水口(11)、水桶(12)、三通接头(13)、灌水口(14)、观水孔盖(15),其特征在于放水闸阀(1)连接快接活接头(7),快接活接头(7)连接输水管(6),输水管(6) 通过快接活接头(7)连接150度弯管(2),150度弯管(2)连接快接活接头(7),快接活接头(7)连接输水管(6),输水管(6) 通过快接活接头(7)连接漏斗体(5),漏斗体(5)由快接活接头(7)连接输水管(6),输水管(6) 通过快接活接头(7)连接滤网(9),在漏斗体(5)上面由上至下安装有灌水口(14)、灌水闸阀(3)、三通接头(13)、观水孔(4),漏斗体(5)连接并安装有快拆支架(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快捷无动力式防汛抗旱应急排灌装置,其特征在于,观水孔(4)上安装有一个可以拧下的观水孔盖(15),观水孔盖(15)拧下时,观水孔(4)处于打开状态,观水孔盖(15)拧上时,观水孔(4)处于密封关闭状态,观水孔(4)内直径取值小于1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快捷无动力式防汛抗旱应急排灌装置,其特征在于,输水管(6)为了取用方便,采用重量轻的管材,内直径取值范围采用500毫米至2毫米之间,输水管(6)每根长度取值范围采用0.2米至6米之间,依据实际地形选取后通过快接活接头(7)组合;放水闸阀(1)至进水口(10)之间的水流长度大于输水管(6)内直径的30倍,放水闸阀(1)至观水孔(4)之间的水流经过的输水管(6)的长度,要大于观水孔(4)至进水口(10)之间的水流经过的输水管(6)的长度的3.3倍;进水口(10)处的管道口底要高于出水口(11)的管道口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快捷无动力式防汛抗旱应急排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漏斗体(5)是加水装置,呈h型,其上面设置有漏斗状的灌水口(14),水桶(12)装水后,在灌水口(14)处加水,灌水时,观水孔(4)处于打开状态,水满后,观水孔(4)流出水说明水已加满,灌水结束;灌水口(14)下面连通灌水闸阀(3),灌水闸阀(3)连通三通接头(13),三通接头(13)下面管道壁上安装观水孔(4),观水孔(4)的位置略低于三通接头(13)平行地面段管道口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快捷无动力式防汛抗旱应急排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水桶(12)是单独个体,为灌水快速,采用多配置水桶(12),用于向漏斗体(5)中灌水,当水加满后,放水闸阀(1)至观水孔(4)之间的输水管(6)是装满水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快捷无动力式防汛抗旱应急排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滤网(9)由快接卡扣固定在输水管(6)上,防止滤网(9)脱落于水下,滤网(9)可以有效防止杂物阻塞进水口(10),保证装置正常运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快捷无动力式防汛抗旱应急排灌装置,其特征在于,快拆支架(8)安装在漏斗体(5)上,由快接卡扣固定,用于固定支撑漏斗体(5),不用时单独分开放置,方便运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快捷无动力式防汛抗旱应急排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漏斗体(5)上面的灌水闸阀(3)与三通接头(13)之间距离取值小于30厘米;灌水闸阀(3)与三通接头(13)之间的各个管件,在不妨碍灌水速度的情况下,内直径取值最大不超过15厘米。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快捷无动力式防汛抗旱应急排灌装置,包括放水闸阀、150度弯管、灌水闸阀、观水孔、漏斗体、输水管、快接活接头、快拆支架、滤网、进水口、出水口、水桶、三通接头、灌水口、观水孔盖,放水闸阀连接快接活接头,快接活接头连接输水管,输水管通过快接活接头连接后,再由快接活接头连接150度弯管,150度弯管连接快接活接头,快接活接头连接输水管,输水管通过快接活接头连接后,再由快接活接头连接漏斗体,漏斗体再由快接活接头连接输水管,输水管通过快接活接头连接后,输水管连接滤网,在漏斗体上面由上至下安装有灌水口、灌水闸阀、三通接头、观水孔,漏斗体连接并安装有快拆支架。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杰,张兆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兆寒
技术研发日:20220825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