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鱼立体种养生态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39359发布日期:2022-12-28 12:21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稻鱼立体种养生态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生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稻鱼立体种养生态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2.传统的农业包括种植业以及养殖业,而无论是作物种植还是水产养殖,一般来说种植业与养殖业都是分开进行,而鱼类粪便中所含有的氨氮以及硝酸盐可以为作物的生长提供营养,因此农户大多会将鱼类粪便进行处理后作为作物肥料,然而由于种植与养殖是分开进行的,需要人为将水产粪便进行收集以及处理后,用于作物施肥,自动化程度较低,农民的劳动强度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稻鱼立体种养生态循环系统,将水稻种植与鱼类养殖结合到一起,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农民的劳动强度。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5.一种稻鱼立体种养生态循环系统,包括鱼池、水稻种植管、污水处理池以及水循环机构,所述鱼池设置在地面上,所述水稻种植管设置在鱼池上方,并相互连接组成网状结构,所述污水处理池埋设在地面下,其内部通过隔板分成沉淀分液池以及硝化池;所述水循环机构包括排污管、污水管、循环管、水泵、电磁阀以及净水管,所述排污管顶端与鱼池底面连接,其底端与沉淀分液池连接,所述电磁阀设置在排污管上,所述污水管贯穿在隔板上,并连通沉淀分液池上部以及硝化池,所述循环管连通硝化池以及水稻种植管,所述水泵设置在污水管以及循环管上,所述净水管顶端与水稻种植管连接,其底端伸入到鱼池中。
6.优选的,还包括种植围网,所述水稻种植管顶部设置有种植孔,所述种植围网设置在种植孔处。
7.优选的,所述鱼池底面设置有锥形凹面,所述排污管顶端与锥形凹面中部连通。
8.优选的,所述锥形凹面与排污管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滤网。
9.优选的,还包括紫外线灯,所述紫外线灯设置在沉淀分液池内部。
10.优选的,所述水循环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沉淀分液池内的伸缩管、升降管、固定板以及电动推杆,所述伸缩管一端与污水管连接,另一端向下延伸,所述升降管与伸缩管底端连接,所述固定板设置在升降管侧壁上,所述电动推杆设置在隔板上,其输出轴与固定板顶面连接。
11.优选的,所述伸缩管为波纹管。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稻鱼立体种养生态循环系统,在鱼池的上方设置了水稻种植管,将鱼类等水产养殖在鱼池中,并将水稻种植在水稻种植管内,鱼类在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和养殖水会定期通过排污管排放到沉淀分液池中,沉淀分液池内会分成上下设置的污水层以及污物层,而污水层可以通过污水管排放到硝化池中进行硝化,并生产氨氮以及
硝酸盐等物质,然后硝化池中的水经过水泵的抽水后,从循环管进入到水稻种植管中,水稻将水中的氨氮以及硝酸盐等吸收进行净化,最终净化后的水通过净水管排放回到鱼池中,实现水循环,同时可以对鱼池中的粪便进行有效的利用,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稻鱼立体种养生态循环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稻鱼立体种养生态循环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水稻种植管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稻鱼立体种养生态循环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为鱼池,2为水稻种植管,3为污水处理池,4为隔板,5为沉淀分液池,6为硝化池,7为排污管,8为污水管,9为循环管,10为水泵,11为电磁阀,12为净水管,13为种植围网,14为种植孔,15为锥形凹面,16为过滤网,17为紫外线灯,18为伸缩管,19为升降管,20为固定板,21为电动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更好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内容,下面提供一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20.参见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稻鱼立体种养生态循环系统,包括鱼池1、水稻种植管2、污水处理池3以及水循环机构,所述鱼池1设置在地面上,所述水稻种植管2设置在鱼池1上方,并相互连接组成网状结构,所述污水处理池3埋设在地面下,其内部通过隔板4分成沉淀分液池5以及硝化池6;所述水循环机构包括排污管7、污水管8、循环管9、水泵10、电磁阀11以及净水管12,所述排污管7顶端与鱼池1底面连接,其底端与沉淀分液池5连接,所述电磁阀11设置在排污管7上,所述污水管8贯穿在隔板4上,并连通沉淀分液池5上部以及硝化池6,所述循环管9连通硝化池6以及水稻种植管2,所述水泵10设置在污水管8以及循环管9上,所述净水管12顶端与水稻种植管2连接,其底端伸入到鱼池1中。
21.本实施例的一种稻鱼立体种养生态循环系统,用于将鱼类养殖以及水稻种植结合在一起,将鱼类养殖过程中含有粪便的污水进行人为的处理后,输送给水稻,由水稻对污水进行进一步的处理,而处理后的污水可以回流到鱼池1中,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鱼类粪便中的营养物质可以被水稻所吸收,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通过采用立体化鱼池1的方式,可以实现保温效果,并且抵抗自然灾害,杜绝抗生素的使用,养殖的鱼类不易生病,而通过水循环由植物对水体进行净化,也可以减少水处理药剂的使用,避免造成环境污染,通过在鱼池1上方假设水稻种植管2的方式,可以减少土地面积的占用,提高种植密度,同时由于不需要种植在土壤中,在盐碱地以及沙漠地带都可以进行种植,实现养鱼不换水,种稻不施
肥的效果。
22.在进行系统的设计时,将水稻种植管2设置在鱼池1的上方,在鱼池1所处的地面下方开挖污水处理池3,并通过隔板4将污水处理池3分为左右设置的硝化池6和沉淀分液池5,鱼池1中的粪便会聚集在底面中部,通过定期开启电磁阀11,可以将带有粪便的污水通过排污管7排放到沉淀分液池5中,带有粪便的污水在沉淀分液池5中发生沉淀分液,分成上下设置的污水层以及污物层,污物层为粪便等固定絮状物的集合,在沉淀分层完成后,污水层可以在水泵10作用下通过污水管8进入到硝化池6中,通过向硝化池6中投放硝化细菌对污水进行硝化并生产氨氮以及硝酸盐,硝化完成后的污水在水泵10的作用下通过循环管9进入到水稻种植管2中,水稻可以将水中的氨氮以及硝酸盐进行吸收,实现对污水的净化,净化后的水可以从净水管12中重新排放到鱼池1中,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23.优选的,还包括种植围网13,所述水稻种植管2顶部设置有种植孔14,所述种植围网13设置在种植孔14处。
24.为了保证水稻幼苗的正常生长,本实施例在水稻种植管2的顶部设置了种植围网13,并通过开设种植孔14后,将水稻幼苗种植在种植孔14中,种植围网13可以避免水稻幼苗发生倒塌影响到正常生长。
25.优选的,所述鱼池1底面设置有锥形凹面15,所述排污管7顶端与锥形凹面15中部连通,所述锥形凹面15与排污管7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滤网16。
26.所设置的锥形凹面15可以将鱼池1中的粪便聚集在中部,从而开启电磁阀11时,带有粪便的污水可以快速的从排污管7处排出到沉淀分液池5中,而所设置的过滤网16可以避免鱼类进入到排污管7中。
27.另外鱼池1的补水管可以采用旋转式注入到鱼池中1,在鱼池1内部形成旋流,从而将粪便集中到锥形凹面15的中心处,在进行增氧时,溶氧量较高,可以增加养殖的密度,实现高产值。
28.优选的,还包括紫外线灯17,所述紫外线灯17设置在沉淀分液池5内部。
29.带有粪便的污水在进入到沉淀分液池5内后,除了进行沉淀外,还可以通过开启紫外线灯17对内部的细菌病毒等进行消杀。
30.参照图3所示的第二实施例,所述水循环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沉淀分液池5内的伸缩管18、升降管19、固定板20以及电动推杆21,所述伸缩管18一端与污水管8连接,另一端向下延伸,所述升降管19与伸缩管18底端连接,所述固定板20设置在升降管19侧壁上,所述电动推杆21设置在隔板4上,其输出轴与固定板20顶面连接,所述伸缩管18为波纹管。
31.为了保证沉淀分液池5中的污水可以完全进入到硝化池6中,在污水管8的端部设置了伸缩管18,电动推杆21可以通过固定板20带动升降管19进行升降,并使伸缩管18进行伸缩,升降管19的底端会移动到污水层和污物层的分界处,从而水泵10可以将污水层完全抽入到硝化池6中。
3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