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碱地防沙绿化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27188发布日期:2023-02-14 15:11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盐碱地防沙绿化桩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绿化桩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盐碱地防沙绿化桩。


背景技术:

2.盐碱地是指土壤里面所含盐分较多的土地,此种土地不利于作物的正常生长。我国拥有9913万公顷的盐碱地,盐碱地上植被稀疏、防风固沙能力差,客观上增加了荒漠化风险。盐碱地资源是我国非常重要的土地资源,如不能合理利用,将造成巨大的浪费。
3.公告号为cn20708367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盐碱地防沙绿化桩,包括底部固定底板,沙质地面上设有底部固定底板,底部固定底板的内部中间位置处设有底板树桩孔,底部固定底板的内部靠近底板树桩孔的外侧设有支撑架固定套,底部固定底板的上方穿过底板树桩孔的位置处设有树桩,树桩表面设有树桩固定套,树桩表面靠近树桩固定套下方设有固定套支撑架孔,树桩固定套表面设有固定套扎带,树桩固定套的缺口处设有固定套固定螺栓,树桩固定套与底部固定底板的连接位置处设有斜支撑架,斜支撑架的一端固定在支撑架固定套的内部另一端固定在固定套支撑架孔的内部,斜支撑架、底部固定底板和树桩组成三角形结构。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树桩固定套的内径是固定的,难以适应树木的生长需求,甚至会限制树木的正常生长,导致树木发生畸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树桩固定套难以适应树木的生长需求,甚至会限制树木正常生长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盐碱地防沙绿化桩。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盐碱地防沙绿化桩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盐碱地防沙绿化桩,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贯穿设有供用于绿化的树木穿过的种植孔,用于绿化的树木的树干上套接有约束环,所述约束环与所述底板之间通过支承组件相连,所述约束环上设有变径组件,所述变径组件用于调整所述约束环的内径。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底板和约束环并通过支承组件连接,对树木的生长位置起到了限制作用,使得树木在生长过程中遭遇风沙侵袭时,可受到来自于约束环提供的支撑力,减少树木被刮倒的情况。此外,在约束环上设有变径组件,伴随着树木的不断生长,变径组件不断改变约束环的内径,减少了设置约束环对树木生长过程的限制,起到了在帮助树木抵抗风沙的同时又不易对树木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的作用。
9.可选的,所述约束环包括外环、内环和连接带,所述内环为由橡胶制成的内环,所述连接带为由橡胶制成的连接带,所述连接带连接所述外环与所述内环,所述外环、所述内环与所述连接带之间形成变径空间;
10.所述变径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变径空间内的若干变径球及将所述变径球固定于所述外环上的固定带,若干所述变径球沿所述外环的周向依次抵接,若干所述变径球的直径依次减小。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连接带连接外环与内环,将外环与内环连接为一个整体,使得外环与内环之间不易脱离。此外,在变径空间中设置若干变径球,在树木生长过程中,树木的树干逐渐变粗,树木按照变径球直径由大至小的顺序与各个变径球依次抵紧,并将各个变径球依次挤压破碎,碎裂的变径球通过外环与内环之间的间隙掉出变径空间,达到了改变约束环内径的目的。
12.可选的,所述外环由若干弧形片组成,相邻两弧形片错位连接,其中一弧形片上铰接有扣接环,所述扣接环上设有嵌装头,另一弧形片上对应于所述嵌装头处贯穿设有嵌装孔,所述嵌装头适配嵌入所述嵌装孔中。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嵌装头适配嵌入嵌装孔中,将相邻的两弧形片连接在一起,起到了对树木生长的限制作用。当树木在生长过程中遇到风沙侵扰时,外环及斜撑会为树木提供支撑力,使树木不易发生歪倒倾斜。
14.可选的,若干所述变径球中直径最大的为首变径球,直径最小的为末变径球,所述嵌装头嵌入所述嵌装孔后与所述末变径球相接触,所述末变径球与所述嵌装孔相适配。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树木生长到与末变径球相抵接时,树木将末变径球抵推至与嵌装头相抵紧,直至末变径球被挤入嵌装孔中,并将嵌装头抵推出嵌装孔,此时相邻弧形片之间解除连接,外环裂开,约束环解除对树木生长的限制。
16.可选的,所述支承组件为若干斜撑,若干所述斜撑沿所述约束环的周向间隔分布,共同抵紧在所述约束环上,所述斜撑的一端与所述约束环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底板铰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斜撑共同抵紧在约束环上,将约束环与底板连接在一起。斜撑的一端与约束环铰接,一端与底板铰接,在约束环裂开的时候斜撑也会向周围散开,减少了设置斜撑对树木生长的限制。
18.可选的,所述底板上穿设有预埋杆,所述预埋杆埋设在用于种植的盐碱地中,所述预埋杆穿过所述底板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所述预埋杆埋设在用于种植的盐碱地内的部分上间隔布设有若干抗拔环。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底板上穿设预埋杆起到了增强底板与盐碱地地面之间连接稳定性的作用。此外,在预埋杆上设置抗拔环,抗拔环与盐碱地的泥土之间相互扣合,增强了预埋杆的抗拔能力,使得预埋杆不易被拔出盐碱地,进而增强了该防沙绿化桩的抗风沙能力。
20.可选的,所述底板上安装有滴液组件,所述滴液组件包括集液罐和输液管,所述集液罐嵌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输液管连通所述集液罐,所述输液管绕设在用于绿化的树苗的树根上,所述输液管上密布有滴液孔。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输液管将集液罐中的水分及营养成分直接供给到树木的根系处,减少了含有营养物质的水在渗透至树木根系过程中造成的浪费。
22.此外,在输液管上密布滴液孔,使得含有营养物质的水和可缓慢渗漏出输液管,降低了向树木根系一次性灌注大量含有营养物质的水造成的烧根情况的可能性。
23.可选的,所述底板上贯穿设有集液孔,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呈朝向所述集液孔倾斜的斜面,所述集液孔与所述集液罐相连通。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板及树木所承接的雨水大部分都会通过集液孔流入到集液罐中进行收集,以供后续为树木根系提供水分。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6.1、在约束环上设置变径组件,伴随着树木的不断生长,变径组件不断改变约束环的内径,减少了设置约束环对树木生长过程的限制,起到了在帮助树木抵抗风沙的同时又不易对树木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的作用;
27.2、嵌装头适配嵌入嵌装孔中,将相邻的两弧形片连接在一起,起到了对树木生长的限制作用。当树木在生长过程中遇到风沙侵扰时,外环及斜撑会为树木提供支撑力,使树木不易发生歪倒倾斜;
28.3、当树木生长到与末变径球相抵接时,树木将末变径球抵推至与嵌装头相抵紧,直至末变径球被挤入嵌装孔中,并将嵌装头抵推出嵌装孔,此时相邻弧形片之间解除连接,外环裂开,约束环解除对树木生长的限制。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盐碱地防沙绿化桩的示意图。
3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盐碱地防沙绿化桩的剖视图。
3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盐碱地防沙绿化桩除去连接带的示意图。
32.图4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33.附图标记:1、底板;11、种植孔;12、集液孔;2、树木;3、约束环;31、外环;311、弧形片;3111、嵌装孔;32、内环;33、连接带;4、变径组件;41、变径球;411、首变径球;412、末变径球;413、中间变径球;42、固定带;5、支承组件;51、斜撑;6、变径空间;7、扣接环;8、嵌装头;9、预埋杆;10、锁紧螺母;13、抗拔环;14、滴液组件;141、集液罐;142、输液管;1421、滴液孔;15、斜面;16、过滤筛网;17、盐碱地。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5.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盐碱地防沙绿化桩。
36.参照图1,一种盐碱地防沙绿化桩,包括放置于盐碱地17上的底板1,底板1上贯穿设有供树木2种植的种植孔11。本技术实施例中,底板1为方形水泥板,自身具有较大的重力。所种植的树木2为适合盐碱地17种植的旱柳。
37.旱柳可用于改善盐碱地17土壤,具有耐湿润、根系发达和抗风能力强的优点,旱柳生长速度快,易繁殖,在疏松的沙质土壤上生长最好,用扦插和埋干的方式即可进行繁殖。
38.参照图1,底板1的四个角上各穿设有一根预埋杆9,预埋杆9的一部分预埋在盐碱地17中,剩余部分穿过底板1后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10,锁紧螺母10抵紧于底板1的上表面。
39.具体地,预埋杆9预埋在盐碱地17中的部分上沿长度方向均布有若干抗拔环13,若干抗拔环13与盐碱地17中的泥土相互扣合,增强了预埋杆9的抗拔能力,进而提升了底板1安装的稳定性,使得树木2在受到风沙侵袭时不易发生倒伏。
40.参照图1和图2,在底板1上设有滴液组件14,滴液组件14用于向树木2根系部位不断输送富含营养物质的灌溉用水。本技术实施例中,灌溉用水中所含的营养物质具体为有机肥,有机肥里面富含有机质,能够帮助树木2快速生根,连年施用还可以改良土壤。
41.参照图2,具体地,滴液组件14包括嵌装在底板1上的集液罐141和绕设在树木2根
系上的输液管142,输液管142与集液罐141的底部相连通,输液管142上密布有滴液孔1421,集液罐141中所存积的富含营养物质的水分会通过滴液孔1421缓慢渗漏至树木2的根系处,为树木2补充营养和水分。
42.参照图1和图2,此外,底板1上对应于集液罐141处贯穿设有集液孔12,集液孔12与集液罐141的顶部相连通。底板1上表面呈朝向集液孔12倾斜的斜面15,盐碱地17出现雨雪天气时,树木2与底板1上所承接的雨水会沿着斜面15流入集液罐141中进行收集,以供后续干旱时期使用。
43.参照图2,进一步的,底板1上于集液孔12处设有过滤筛网16,过滤筛网16的顶部与底板1的上表面齐平。设置过滤筛网16起到了拦截树木2上脱落的枯枝落叶的作用,减少了枯枝、落叶通过集液孔12进入集液罐141中,影响后续渗漏滴灌工作的情况。
44.参照图2,树木2的树干上套接有约束环3,约束环3与底板1之间通过支承组件5相连。具体地,支承组件5为三根沿约束环3周向均布的斜撑51,斜撑51的上端与约束环3铰接,下端与底板1铰接。三根斜撑51与约束环3及底板1之间形成了稳定的三角形结构,对树木2起到了支承作用,增强了树木2的抗风沙、抗倒伏能力。
45.参照图2和图3,约束环3上设有变径组件4,变径组件4用于改变约束环3的内径,使得约束环3的内径可以伴随树木2的生长而改变。
46.约束环3包括外环31和内环32,外环31和内环32为套接于树木2的树干上的一对同心圆环,外环31和内环32之间通过连接带33相连。本技术实施例中,外环31采用钢板裁切而成,为硬质环;内环32与连接带33均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具有弹性,内环32箍紧在树木2的树干上。
47.参照图3和图4,具体地,外环31由三块弧形片311拼接而成,本技术实施例中,弧形片311展开后呈z字形。相邻两块弧形片311之间相互扣合拼接,其中一块弧形片311上于拼接处铰接有扣接环7,扣接环7朝向弧形片311的面上粘接有嵌装头8,嵌装头8采用橡胶材质制成,另一块弧形片311上对应于嵌装头8处贯穿设有供嵌装头8嵌入的嵌装孔3111。嵌装头8嵌入嵌装孔3111后即可完成对外环31的拼接固定。
48.参照图3和图4,外环31、内环32与连接带33之间围合形成变径空间6,变径组件4为通过固定带42安装在变径空间6内的若干变径球41。本技术实施例中,变径球41为硫酸钾制成的球状物,实际为硫酸钾复合肥颗粒,破碎后掉入盐碱地17中可中和树木2周围土壤酸性。固定带42为橡皮筋,固定带42穿过变径球41且两端固定于外环31上。
49.变径球41设置为三组,三组变径球41沿外环31内壁的周向均布。本技术实施例中,以其中一组变径球41为例,一组当中包含若干变径球41,若干变径球41依次抵接,且直径渐次缩小。
50.其中,直径最大的变径球41为首变径球411,直径最小的变径球41为末变径球412,位于首变径球411和末变径球412之间的为中间变径球413,中间变径球413直径逐渐减小,末变径球412恰好固定在嵌装孔3111处,且末变径球412可适配嵌入到嵌装孔3111内。
51.参照图3和图4,在树木2的生长过程中,树干会不断变粗,并将内环32向外抵推至首变径球411上。伴随树木2的持续生长,首变径球411到达其最大受力极限,发生破裂并从外环31与内环32之间形成的间隙中脱落。同理,随着树木2的生长,树干会抵推内环32不断地挤压下一个直径更小的变径球41,直至挤压到末变径球412。
52.由于末变径球412可适配嵌入到嵌装孔3111中,树干将末变径球412抵推至嵌装孔3111中后,末变径球412会将原本嵌装在嵌装孔3111内的嵌装头8抵推出去,外环31上的各个弧形片311分解脱离,解除外环31对树木2的生长限制。
53.参照图1,树木2由最初的粗细生长到足以挣破外环31束缚的过程必将耗费较长年岁,在此过程中树木2已在盐碱地17中稳定扎根,所以挣脱约束环3的束缚不会对树木2的抗风沙能力造成过多影响。
54.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盐碱地防沙绿化桩的实施原理为:设置底板1和约束环3并通过支承组件5连接,对树木2的生长位置起到了限制作用,使得树木2在生长过程中遭遇风沙侵袭时,可受到来自于约束环3提供的支撑力,减少树木2被刮倒的情况。此外,在约束环3上设置变径组件4,伴随着树木2的不断生长,变径组件4不断改变约束环3的内径,减少了设置约束环3对树木2生长过程的限制,起到了在帮助树木2抵抗风沙的同时又不易对树木2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的作用。
55.以上均为的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