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钓竿用防止钓线缠绕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91520发布日期:2023-03-24 20:30阅读:38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钓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钓竿用防止钓线缠绕的装置。


背景技术:

2.钓鱼者使用带有多个子线的鱼竿时,子线与主线缠绕、打结是困扰钓鱼者的头疼的问题,鱼线多是尼龙线,鱼线的变形、卷曲是尼龙线的正常的特性,通常为了避免子线和主线缠绕,现有的方法有使用抗卷、强度高的子线,但均难以避免缠绕,或者子线与主线缠绕后,均难以实现二者分离,针对上述问题,发明人提出一种钓竿用防止钓线缠绕的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钓竿用防止钓线缠绕的装置。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钓竿用防止钓线缠绕的装置,包括主线,所述主线上固定连接有t形块,所述t形块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分线,所述主线上固定安装有重力球,所述分线外表面滑动套接有浮力套,所述主线和分线的末端均固定连接有线钩,主线和分线分别固定连接t形块,通过在主线上设置重力球使主线能在水中近似保持垂平状态,而分线上设置浮力套,能使分线与主线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β,使分线近少量的末端与主线缠绕,且容易破解缠绕的结点a。
5.优选的,所述主线上设置有第一结扣,所述主线、分线与线钩的连接点均设置有绑线,主线与t形块固定连接,且通过设置第一结扣使主线上的线钩与t形块的间距保持固定;所述重力球的材质为钢结构,所述重力球内填充有铅,所述重力球设于t形块和线钩之间,重力球与t形块之间的主线在水中能保持近似垂平度,从而使分线与主线之间能形成夹角β,且相比较传统的分线与主线之间形成的夹角β角度明显变大,传统的夹角β小,使传统的分线很长一段线与主线缠绕,容易出现打结。
6.优选的,所述t形块为透明塑料材质,且所述t形块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呈t形状,t形块为透明的t形柱状物,且t形块内垂向分布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分别固定安装分线和主线;所述分线上均设置有第二结扣,两个所述分线分别设于t形块的两侧处,且所述分线的一端固定安装于第一通孔内,分线通过设置第二结扣,使分线上的线钩与t形块的间距保持固定;所述浮力套呈椭圆形状,所述浮力套的材质为泡沫,所述浮力套内滑动套接分线外表面,分线上设置滑动套接的浮力套既能使分线在水中漂浮,使靠近t形块处的分线能与t形块近似水平,使分线与主线之间的夹角β角度明显变大。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8.1、主线和分线分别固定连接t形块,通过设置重力球使主线能在水中近似保持垂平状态,而分线上设置浮力套,能使分线与主线之间形成较大的夹角,减少分线与主线缠绕
的线段长度,使结点难以形成打结现象,继而方便拆分。
附图说明
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t形块示意图。
12.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线和分线缠绕示意图。
13.图中:1、主线;11、第一结扣;2、t形块;21、第一通孔;22、第二通孔;3、分线;31、第二结扣;4、线钩;5、重力球;6、绑线;7、浮力套。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5.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钓竿用防止钓线缠绕的装置,包括主线1,所述主线1上固定连接有t形块2,所述t形块2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分线3,所述主线1上固定安装有重力球5,所述分线3外表面滑动套接有浮力套7,所述主线1和分线3的末端均固定连接有线钩4。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线1和分线3分别固定连接t形块2,通过在主线1上设置重力球5使主线1能在水中近似保持垂平状态,而分线3上设置浮力套7,能使分线3与主线1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β,使分线3近少量的末端与主线1缠绕,且容易破解缠绕的结点a。
17.所述主线1上设置有第一结扣11,所述主线1、分线3与线钩4的连接点均设置有绑线6。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线1与t形块2固定连接,且通过设置第一结扣11使主线1上的线钩4与t形块2的间距保持固定。
19.所述重力球5的材质为钢结构,所述重力球5内填充有铅,所述重力球5设于t形块2和线钩4之间。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重力球5与t形块2之间的主线1在水中能保持近似垂平度,从而使分线3与主线1之间能形成夹角β,且相比较传统的分线3与主线1之间形成的夹角β角度明显变大,传统的夹角β小,使传统的分线3很长一段线与主线1缠绕,容易出现打结。
21.所述t形块2为透明塑料材质,且所述t形块2上开设有第一通孔21和第二通孔22,所述第一通孔21和第二通孔22呈t形状。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t形块2为透明的t形柱状物,且t形块2内垂向分布的第一通孔21和第二通孔22分别固定安装分线3和主线1。
23.所述分线3上均设置有第二结扣31,两个所述分线3分别设于t形块2的两侧处,且所述分线3的一端固定安装于第一通孔21内。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线3通过设置第二结扣31,使分线3上的线钩4与t形块2的间距保持固定。
25.所述浮力套7呈椭圆形状,所述浮力套7的材质为泡沫,所述浮力套7内滑动套接分线3外表面。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线3上设置滑动套接的浮力套7既能使分线3在水中漂浮,使靠近t形块2处的分线3能与t形块2近似水平,使分线3与主线1之间的夹角β角度明显变大。
27.工作原理:将透明塑料材质的t形块2内开设垂向分布的第一通孔21和第二通孔22,然后分别固定安装分线3和主线1,在主线1上设置重力球5,使重力球5与t形块2之间的主线1在水中近似保持垂平状态,而分线3上滑动套接浮力套7可实现在水中漂浮,使靠近t形块2处的分线3能与t形块2近似水平,并使分线3与主线1之间的夹角β相对于传统的分线3安装方式角度明显变大,即分线3的少段距离会与主线1发生缠绕,缠绕时不会产生打结现象,结点a处因没有打结现象,且缠绕点的线少,使分线3和主线1方便拆分,当需要分离分线3和主线1后,可使用浮力套7滑动,使分线3能复直处理,继而方便再次使用。
28.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钓竿用防止钓线缠绕的装置,包括主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线(1)上固定连接有t形块(2),所述t形块(2)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分线(3),所述主线(1)上固定安装有重力球(5),所述分线(3)外表面滑动套接有浮力套(7),所述主线(1)和分线(3)的末端均固定连接有线钩(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钓竿用防止钓线缠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线(1)上设置有第一结扣(11),所述主线(1)、分线(3)与线钩(4)的连接点均设置有绑线(6)。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钓竿用防止钓线缠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球(5)的材质为钢结构,所述重力球(5)内填充有铅,所述重力球(5)设于t形块(2)和线钩(4)之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钓竿用防止钓线缠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块(2)为透明塑料材质,且所述t形块(2)上开设有第一通孔(21)和第二通孔(22),所述第一通孔(21)和第二通孔(22)呈t形状。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钓竿用防止钓线缠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线(3)上均设置有第二结扣(31),两个所述分线(3)分别设于t形块(2)的两侧处,且所述分线(3)的一端固定安装于第一通孔(21)内。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钓竿用防止钓线缠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套(7)呈椭圆形状,所述浮力套(7)的材质为泡沫,所述浮力套(7)内滑动套接分线(3)外表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钓竿用防止钓线缠绕的装置,涉及复合玻璃纤维布的技术领域;而本实用新型包括主线,所述主线上固定连接有T形块,所述T形块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分线,所述主线上固定安装有重力球,所述分线外表面滑动套接有浮力套,所述主线和分线的末端均固定连接有线钩主线和分线分别固定连接T形块,通过设置重力球使主线能在水中近似保持垂平状态,而分线上设置浮力套,能使分线与主线之间形成较大的夹角,减少分线与主线缠绕的线段长度,使结点难以形成打结现象,继而方便拆分。继而方便拆分。继而方便拆分。


技术研发人员:傅咸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傅咸运
技术研发日:2022.11.02
技术公布日:2023/3/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