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猪喂食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94842发布日期:2023-03-17 20:51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家猪喂食槽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猪饲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家猪喂食槽。


背景技术:

2.家猪是猪科、猪属的哺乳动物,家猪饲养方式一般采用圈养方式,在家猪养殖时通常使用喂食槽对其进行喂食。
3.如申请号为cn202220309122.9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养猪喂食槽。该实用新型提供的养猪喂食槽具有可方便移动,并可稳定放置在地面上,且可对下食速度进行调节,避免下食速度过快造成槽体内猪食过多而导致生猪的猪嘴猪鼻浸没在猪食内,避免给后续清洗生猪带来麻烦,且槽体内无死角,可避免造成猪食浪费的优点。但是由于食槽容量有限,需要手动频繁多次向其内加料,增加了时间成本。
4.于是,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出一种家猪喂食槽。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家猪喂食槽,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家猪喂食槽,包括槽体和浮板,所述槽体的内部中端设置有输料筒,且输料筒的表面下方开设有出料口,所述浮板套设于输料筒的外部,且浮板的底部两侧设置有支柱,所示输料筒的内部上方设置有外料斗,且外料斗的内部设置有内料斗,所述内料斗的表面下方安装有重量传感器,且内料斗的底部安置有下料阀,所述外料斗的左侧下方设置有测距仪,所述槽体的表面安装有定时器。
7.进一步的,所述槽体的表面四角开设有插孔,且插孔的内部放置有接插柱。
8.进一步的,所述接插柱关于外料斗的底部中心位置对称设置有四个,且接插柱和外料斗呈一体化结构。
9.进一步的,所述外料斗的底端外径尺寸与输料筒的内径尺寸相适配,且外料斗的下方呈漏斗状。
10.进一步的,所述内料斗通过外料斗与输料筒相互连通,且外料斗呈漏斗状。
11.进一步的,所述浮板呈圆环状,且输料筒的外径尺寸小于浮板的内径尺寸。
12.进一步的,所述槽体的内侧插接有辅助组件,且辅助组件包括隔板和加热管,所述隔板靠近槽体内部底端的一面内嵌有加热管。
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家猪喂食槽,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该家猪喂食槽,通过内料斗一次性储存大量猪食,由测距仪传递与浮板之间的距离信息给单片机控制器,在浮板随槽体中猪食剩余量的不断减少而下降至设定值时,控制下料阀开启实现下料,代替亲自参与减少了时间成本。
15.1、本实用新型外料斗通过接插柱与槽体顶面四角插孔插接连接,能使外料斗与输料筒套接连接,最终实现连通,重量传感器与单片机控制器电性连接并传递重量信息给单
片机控制器,有利于主人掌握猪食的剩余量,减少亲自看管的次数。
16.2、本实用新型测距仪与单片机控制器电性连接,并传递距离信息给单片机控制器,在浮板随槽体中猪食剩余量的不断减少而下降至设定值时,控制下料阀开启,使内料斗、外料斗、输料筒连通以实现对猪食的添加。
17.3、本实用新型隔板底端与槽体内部底端具有一定间距,能在满足猪食顺利平铺在槽体内的同时,避免相邻的猪在进食过程中发生争抢和碰撞,加热管能够加热猪食,使猪食更易入口。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家猪喂食槽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家猪喂食槽的槽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家猪喂食槽的外料斗剖视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家猪喂食槽的电路原理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家猪喂食槽的输料筒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槽体;2、接插柱;3、外料斗;4、内料斗;5、下料阀;6、重量传感器;7、测距仪;8、输料筒;9、出料口;10、浮板;11、支柱;12、辅助组件;1201、隔板;1202、加热管;13、定时器;14、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5.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家猪喂食槽,包括槽体1和浮板10,槽体1的内部中端设置有输料筒8,且输料筒8的表面下方开设有出料口9,浮板10套设于输料筒8的外部,浮板10呈圆环状,且输料筒8的外径尺寸小于浮板10的内径尺寸,且浮板10的底部两侧设置有支柱11,所示输料筒8的内部上方设置有外料斗3,槽体1的表面四角开设有插孔14,且插孔14的内部放置有接插柱2,接插柱2关于外料斗3的底部中心位置对称设置有四个,且接插柱2和外料斗3呈一体化结构,外料斗3通过接插柱2与槽体1顶面四角插孔14插接连接,能使外料斗3与输料筒8套接连接,最终实现连通,且外料斗3的内部设置有内料斗4,外料斗3的底端外径尺寸与输料筒8的内径尺寸相适配,且外料斗3的下方呈漏斗状,内料斗4通过外料斗3与输料筒8相互连通,且外料斗3呈漏斗状,内料斗4的表面下方安装有重量传感器6,重量传感器6与单片机控制器电性连接并传递重量信息给单片机控制器,有利于主人掌握猪食的剩余量,减少亲自看管的次数,且内料斗4的底部安置有下料阀5,外料斗3的左侧下方设置有测距仪7,槽体1的表面安装有定时器13,测距仪7与单片机控制器电性连接,并传递距离信息给单片机控制器,在浮板10随槽体1中猪食剩余量的不断减少而下降至设定值时,控制下料阀5开启,使内料斗4、外料斗3、输料筒8连通以实现对猪食的添加。
26.如图5所示,槽体1的内侧插接有辅助组件12,且辅助组件12包括隔板1201和加热管1202,隔板1201靠近槽体1内部底端的一面内嵌有加热管1202,隔板1201底端与槽体1内部底端具有一定间距,能在满足猪食顺利平铺在槽体1内的同时,避免相邻的猪在进食过程中发生争抢和碰撞,加热管1202能够加热猪食,使猪食更易入口。
27.综上,该家猪喂食槽在使用时,首先外料斗3通过接插柱2与槽体1顶面四角插孔14插接连接,在装配结束后使外料斗3与输料筒8相互连通,接着将该喂食槽置于家猪饲养地点,然后在内料斗4内一次性储存大量猪食,期间通过测距仪7传递与浮板10之间的距离信息给单片机控制器,在浮板10随槽体1中猪食剩余量的不断减少而下降至设定值时,控制下料阀5开启使内料斗4、外料斗3、输料筒8通过出料口9与槽体1连通以实现对猪食的添加,从而代替亲自参与减少时间成本,其中支柱11与浮板10使用材料一致,通过支柱11在槽体1中猪食不足时支撑浮板10,能使猪食陆续的充满整个槽体1内部,增加的四个隔板1201底端与槽体1内部底端具有一定间距,在满足猪食顺利平铺在槽体1内的同时,能减少相邻的猪在进食过程中发生争抢和碰撞,而通过重量传感器6传递重量信息给单片机控制器,有利于主人掌握猪食的剩余量,减少亲自看管的次数,在天气转凉时,可通过定时器13设定加热管1202的工作时间,通过加热管1202加热猪食,使猪食更易入口。
28.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