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育种用高发芽率育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12969发布日期:2023-03-25 00:33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稻育种用高发芽率育种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稻育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稻育种用高发芽率育种装置。


背景技术:

2.为了让水稻更好的生长,一般农友们都会对水稻种子进行处理,通过提高种子发芽率来增加产量,水稻种子催芽方法有塑料棚催芽、催芽机催芽、火炕催芽、限水催芽、大堆催芽等,为了提高水稻种子的发芽率需要使用到相应的育种装置,如专利cn201820744424.2公开了一种水稻育种用催芽装置,包括水稻育种催芽装置主体,所述水稻育种催芽装置主体的中部外表面设置有警报器显示面板,所述警报器显示面板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喷雾面板进水孔,所述水稻育种催芽装置主体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水稻育种催芽装置内壁,所述水稻育种催芽装置内壁的中部外表面设置有观察窗,所述水稻育种催芽装置内壁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水稻种子网架,所述喷雾面板进水孔。该装置设有喷雾面板,推拉凹槽,警报器,能够均匀喷水,及时发现问题和方便人们放入与取出,方便人们的使用,但是其使用过程中通过雾化喷水的方式进行增湿促进种子发芽,其育种发芽环境单一,难以模拟出播前晒种、药剂浸种以及保湿催芽所需要的育种环境,育种发芽率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稻育种用高发芽率育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装置育种发芽环境单一,难以模拟出播前晒种、药剂浸种以及保湿催芽所需要的育种环境。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稻育种用高发芽率育种装置,包括保温箱、门板,所述保温箱的底部安装有盛装药剂的药浸箱,所述药浸箱一侧的内壁上安装有第一电加热管,所述药浸箱一侧内壁上的药剂水位线处安装有超声波雾化片,所述保温箱一侧的内壁上通过丝杆升降模组安装有外蜂窝筒,且所述外蜂窝筒的顶端固定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内部转动安装有内蜂窝筒,内蜂窝筒的底端与外蜂窝筒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顶板底端的一侧安装有旋转驱动组件,所述保温箱一侧的内壁上安装有第二电加热管,所述保温箱的顶部安装有日光灯,所述保温箱一侧的内壁上安装有温湿度检测组件,所述门板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plc控制面板,plc控制面板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加热管、超声波雾化片、日光灯、第二电加热管、湿度检测组件、丝杆升降模组以及旋转驱动组件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5.优选的,所述湿度检测组件包括安装在保温箱一侧内壁上的湿度传感器以及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的输入端与plc控制面板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6.优选的,所述丝杆升降模组包括固定在保温箱一侧内壁上的u型架,所述u型架的顶端安装有第一电机,且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滚珠丝杆,所述滚珠丝杆表面的一端螺纹处安装有螺母套,所述螺母套的外壁上设置有和外蜂窝筒外壁连接的支撑结构,所
述第一电机的输入端与plc控制面板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7.优选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直角架以及弧形抱臂,所述弧形抱臂固定在外蜂窝筒的两侧外壁上,所述直角架固定在螺母套一侧的外壁上,所述直角架远离螺母套的一端与弧形抱臂的外壁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旋转驱动组件为安装在顶板底端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主轴,所述主轴和内蜂窝筒通过带轮传动结构相互连接。
9.优选的,所述带轮传动结构包括安装在主轴顶端的主动轮和安装在内蜂窝筒表面一端的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从动轮通过皮带相互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外蜂窝筒以及内蜂窝筒皆采用铝合金材质的构件制得。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水稻育种用高发芽率育种装置通过设置有内蜂窝筒和顶板等相互配合的结构,工作人员将装有水稻种子的编织袋或者蛇皮袋放入至内蜂窝筒中,亦或者水稻种子直接投入内蜂窝筒中,由内蜂窝筒、药浸箱对水稻种子进行药剂浸种操作,第一电加热管为药剂浸种操作提供合适的温度环境,随后利用旋转驱动组件,通过高速离心作用将水稻种子的水分率先沥出,通过第二电加热管、超声波雾化片、日光灯为水稻种子的保湿催芽提供合适的温度环境、日光环境以及环境湿度,直至完成对水稻种子完成保湿催芽操作,该装置充分模拟水稻中的播前晒种、药剂浸种以及保湿催芽所需要的育种环境,提升装置的育种发芽率。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保温箱;101、药浸箱;102、第一电加热管;103、超声波雾化片;104、日光灯;2、门板;3、u型架;301、第一电机;302、滚珠丝杆;303、螺母套;304、直角架;305、弧形抱臂;4、外蜂窝筒;5、顶板;501、第二电机;502、主轴;503、带轮传动结构;6、内蜂窝筒;7、第二电加热管;8、湿度传感器;9、温度传感器;10、plc控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水稻育种用高发芽率育种装置,包括保温箱1、门板2,保温箱1的底部安装有盛装药剂的药浸箱101,药浸箱101中注入线菌清、菌虫清、恶线灵、使百克等药剂;
19.药浸箱101一侧的内壁上安装有第一电加热管102,保温箱1一侧的内壁上通过丝杆升降模组安装有外蜂窝筒4,且外蜂窝筒4的顶端固定有顶板5,顶板5的内部转动安装有内蜂窝筒6,内蜂窝筒6的底端与外蜂窝筒4的底部转动连接,外蜂窝筒4以及内蜂窝筒6皆采用铝合金材质的构件制得;
20.工作人员将装有水稻种子的编织袋或者蛇皮袋放入至内蜂窝筒6中,亦或者水稻种子直接投入内蜂窝筒6中,该部分种子预先需要经过播前晒种;
21.采用药剂浸种的方式防止水稻在发芽过程中出现恶苗病、干尖线虫病等病害,粳稻种子一般在六十小时左右,浸种时温度低时浸种时间可适当延长,温度高时浸种时间可略为缩短,工作人员可通过plc控制面板10开启第一电加热管102工作,第一电加热管102为药剂浸种操作提供合适的温度环境;
22.丝杆升降模组包括固定在保温箱1一侧内壁上的u型架3,u型架3的顶端安装有第一电机301,且第一电机301的输出端安装有滚珠丝杆302,滚珠丝杆302表面的一端螺纹处安装有螺母套303,螺母套303的外壁上设置有和外蜂窝筒4外壁连接的支撑结构,第一电机301的输入端与plc控制面板10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23.支撑结构包括直角架304以及弧形抱臂305,弧形抱臂305固定在外蜂窝筒4的两侧外壁上,直角架304固定在螺母套303一侧的外壁上,直角架304远离螺母套303的一端与弧形抱臂305的外壁固定连接;
24.待药剂浸种完毕后,工作人员通过plc控制面板10开启第一电机301工作,利用丝杆升降模组带动外蜂窝筒4、顶板5、内蜂窝筒6以及水稻种子等部件升降,直至外蜂窝筒4、内蜂窝筒6、水稻种子退出至药浸箱101的外部;
25.顶板5底端的一侧安装有旋转驱动组件,旋转驱动组件为安装在顶板5底端的第二电机501,第二电机501的输出端安装有主轴502,主轴502和内蜂窝筒6通过带轮传动结构503相互连接,带轮传动结构503包括安装在主轴502顶端的主动轮和安装在内蜂窝筒6表面一端的从动轮,主动轮、从动轮通过皮带相互连接,工作人员开启第二电机501,由第二电机501驱动主轴502、带轮传动结构503以及内蜂窝筒6回转,此时内蜂窝筒6以及内部的水稻种子高速回转,利用高速离心作用将水稻种子的水分率先沥出;
26.药浸箱101一侧内壁上的药剂水位线处安装有超声波雾化片103,通过超声波雾化片103对药浸箱101中的药剂进行雾化,即增加保温箱1中的环境湿度;
27.保温箱1一侧的内壁上安装有第二电加热管7,通过第二电加热管7为水稻种子的保湿催芽提供合适的温度环境,避免温度过高造成烧芽,过低发芽速度慢,保温箱1的顶部安装有日光灯104,通过日光灯104模拟日光;
28.保温箱1一侧的内壁上安装有温湿度检测组件,门板2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plc控制面板10,plc控制面板10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加热管102、超声波雾化片103、日光灯104、第二电加热管7、湿度检测组件、丝杆升降模组以及旋转驱动组件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29.湿度检测组件包括安装在保温箱1一侧内壁上的湿度传感器8以及温度传感器9,湿度传感器8和温度传感器9的输入端与plc控制面板10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30.工作人员通过plc控制面板10开启第二电加热管7、日光灯104以及超声波雾化片103工作,由温度传感器9、湿度传感器8检测保温箱1中的温度以及湿度数值,直至完成对水稻种子完成保湿催芽操作,该装置充分模拟水稻中的播前晒种、药剂浸种以及保湿催芽所需要的育种环境,提升装置的育种发芽率。
31.本技术实施例在使用时,首先工作人员打开门板2,随后工作人员将装有水稻种子的编织袋或者蛇皮袋放入至内蜂窝筒6中,亦或者水稻种子直接投入内蜂窝筒6中,该部分种子预先需要经过播前晒种,随后在药浸箱101中注入线菌清、菌虫清、恶线灵、使百克等药
剂,采用药剂浸种的方式防止水稻在发芽过程中出现恶苗病、干尖线虫病等病害,粳稻种子一般在六十小时左右,浸种时温度低时浸种时间可适当延长,温度高时浸种时间可略为缩短,该过程中工作人员可通过plc控制面板10开启第一电加热管102工作,第一电加热管102为药剂浸种操作提供合适的温度环境,待药剂浸种完毕后,工作人员通过plc控制面板10开启第一电机301工作,利用丝杆升降模组带动外蜂窝筒4、顶板5、内蜂窝筒6以及水稻种子等部件升降,直至外蜂窝筒4、内蜂窝筒6、水稻种子退出至药浸箱101的外部,随后工作人员开启第二电机501,由第二电机501驱动主轴502、带轮传动结构503以及内蜂窝筒6回转,此时内蜂窝筒6以及内部的水稻种子高速回转,利用高速离心作用将水稻种子的水分率先沥出,此时对药剂浸种的种子进行保湿催芽,该过程中工作人员通过plc控制面板10开启第二电加热管7、日光灯104以及超声波雾化片103工作,通过日光灯104模拟日光,通过第二电加热管7为水稻种子的保湿催芽提供合适的温度环境,避免温度过高造成烧芽,过低发芽速度慢,通过超声波雾化片103对药浸箱101中的药剂进行雾化,即增加保温箱1中的环境湿度,该过程中由温度传感器9、湿度传感器8检测保温箱1中的温度以及湿度数值,直至完成对水稻种子完成保湿催芽操作,该装置充分模拟水稻中的播前晒种、药剂浸种以及保湿催芽所需要的育种环境,提升装置的育种发芽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