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点施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98081发布日期:2023-03-31 17:08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定点施肥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施肥结构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定点施肥装置。


背景技术:

2.施肥,是指将肥料施于土壤中或喷洒在植物上,提供植物所需养分,并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的农业技术措施。施肥的主要目的是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培肥地力以及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合理和科学施肥是保障粮食安全和维护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施肥的主要依据是土壤肥力水平、作物类型、目标产量、气候环境以及肥料特点,从而选择合适的肥料,估算所需要肥料用量,并确定施肥时间和施肥模式。依据施肥时间的不同,可分为基肥和追肥,依据施肥模式的不同可分为撒施、冲施、穴施、条施等;撒施和冲施有利于养分的扩散,施用方便,但养分损失大,利用率较低;穴施和条施养分损失少,利用率高,但要消耗一定的机械能;随着现代精准农业的发展,精确施肥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将成为一种重要的施肥模式。
3.以苗木类施肥为例,人工实用农用工具将苗木周围掀起一片低于植株根部的空间,将肥料放进去,机械则是需要用机械压孔和凿孔形成一个空间,然后将肥料撒进去,人工开挖费时费力,效率低,而机械压孔会导致孔边缘部位较密实不便于肥料的吸收,因此亟需一种定点施肥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定点施肥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定点施肥装置,包括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顶部设置有直角减速机,所述直角减速机的驱动端设置有把手,所述直角减速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底部焊接有入土组件;所述螺杆贯穿固定盘,并延伸至固定盘的正下方,转动把手,把手带动直角减速机转动,直角减速机带动螺杆转动,螺杆带动入土组件转动;
7.所述入土组件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内部中空设置,所述筒体的外部设置有绞龙盘,所述筒体的底部设置有施肥孔;螺杆焊接在筒体的顶部,螺杆带动筒体转动,筒体带动绞龙盘转动,使是风控正下方的泥土旋至地表面,然后再通过施肥孔施肥;
8.所述入土组件还连接有下料组件,所述下料组件贯穿筒体侧壁,并延伸至筒体的内部。
9.进一步的,所述下料组件包括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贯穿筒体侧壁,并延伸至筒体的内部。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体的一端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连接有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的外部设置有刻度。
11.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盘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底部设置有万向
轮。
12.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杆的外部设置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与螺杆螺接。
13.进一步的,所述螺杆靠近底端的外部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入土组件和固定环之间。
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定点施肥装置,(1)通过设置的螺杆和入土组件,直角减速机带动螺杆转动,螺杆带动入土组件转动,入土组件的筒体带动绞龙盘转动,使是风控正下方的泥土旋至地表面,降低机械压孔和凿孔,导致孔边缘部位较密实不便于肥料的吸收,提升工作效;(2)采用上述设置的万向轮,改变传统技术中,采用人为搬运施肥装置的弊端,具有较好的灵活移动的能力。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定点施肥装置实施例提供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定点施肥装置实施例提供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定点施肥装置实施例提供的入土组件示意图。
19.附图标记说明:
20.1转动杆、2万向轮、3固定套、4固定盘、5直角减速机、6把手、7连接杆、8固定环、9入土组件、10弹簧、11第二管体、12螺杆、13刻度、14轴承、15第一管体、16轴承、17绞龙盘、18施肥孔。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22.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点施肥装置,包括固定盘4,固定盘4的顶部设置有直角减速机5,直角减速机5的驱动端设置有把手6,直角减速机5的输出端设置有螺杆12,螺杆12的底部焊接有入土组件9;螺杆12贯穿固定盘4,并延伸至固定盘4的正下方,转动把手6,把手6带动直角减速机转动,直角减速机带动螺杆转动,螺杆12带动入土组件转动;
23.入土组件9包括筒体16,筒体16的内部中空设置,筒体16的外部设置有绞龙盘17,筒体16的底部设置有施肥孔18;螺杆12焊接在筒体16的顶部,螺杆12带动筒体转动,筒体带动绞龙盘转动,使是风控18正下方的泥土旋至地表面,然后再通过施肥孔18施肥;
24.入土组件9还连接有下料组件,下料组件贯穿筒体16侧壁,并延伸至筒体16的内部。
25.进一步的,下料组件包括第一管体15,第一管体15贯穿筒体16侧壁,并延伸至筒体16的内部。
26.进一步的,第一管体15的一端设置有轴承14,轴承14连接有第二管体11,第二管体
11的外部设置有刻度13;采用上述设置的刻度13,其刻度标记的容量包含筒体16本身存在的容量,如此便可以很好的进行定量施肥,防止施肥过多,导致植物烧死。
27.进一步的,固定盘4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转动杆1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2;所述转动杆1的数量为3个,3个所述转动杆1均匀分布在固定盘4的一侧,所述固定盘4为圆形,两个所述相邻之间的转动杆1圆心夹角为120度,采用上述设置的万向轮,改变传统技术中,采用人为搬运施肥装置的弊端,具有较好的灵活移动的能力。
28.进一步的,转动杆1的外部设置有固定套3,固定套3转动连接有连接杆7,连接杆7连接有固定环8,固定环8与螺杆12螺接,转动把手6,把手6带动直角减速机转动,直角减速机带动螺杆转动,螺杆12带动入土组件转动,在此过程中转动杆1的位置是固定的,固定环与螺杆12螺接,此时固定环12向下移动,连接杆7与转动杆之间的夹角逐渐变大,此时转动杆1给予地面的压力增大,如此设置的原因在于,能够很好的保证入土组件入土的位置准确,确保定点施肥的准确性。
29.具体的,以直角三角形的a边、b边和c边为例,当a边为转动杆、b边为万向轮至施肥孔18的距离,c边为连接杆的长度,固定环螺接在c边的外部,当转动把手6,把手6带动直角减速机转动,直角减速机带动螺杆转动,此时固定环向下移动,带动连接杆7与转动杆1之间的夹角变大,此时转动杆底部的万向轮附着力更大。
30.进一步的,螺杆12靠近底端的外部套接有弹簧10,弹簧10位于入土组件和固定环8之间;当入土组件完全入土时,固定环位于弹簧的上方,弹簧段所处的螺杆不具有螺纹,弹簧10处于被压缩状态抵接在固定环的下方,此时固定环具有一个向上的力,在反向转动把手时,可带动固定环向上移动,移至靠近固定盘时,3个转动杆均收起,从而便于使用者的携带。
31.实施例1
32.一种定点施肥装置,包括固定盘4,固定盘4的顶部设置有直角减速机5,直角减速机5的驱动端设置有把手6,直角减速机5的输出端设置有螺杆12,螺杆12的底部焊接有入土组件9;螺杆12贯穿固定盘4,并延伸至固定盘4的正下方,转动把手6,把手6带动直角减速机转动,直角减速机带动螺杆转动,螺杆12带动入土组件转动;
33.入土组件9包括筒体16,筒体16的内部中空设置,筒体16的外部设置有绞龙盘17,筒体16的底部设置有施肥孔18;螺杆12焊接在筒体16的顶部,螺杆12带动筒体转动,筒体带动绞龙盘转动,使是风控18正下方的泥土旋至地表面,然后再通过施肥孔18施肥。
34.实施例2
35.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进一步限定下料组件包括第一管体15,第一管体15贯穿筒体16侧壁,并延伸至筒体16的内部;第一管体15的一端设置有轴承14,轴承14连接有第二管体11,第二管体11的外部设置有刻度13;采用上述设置的刻度13,其刻度标记的容量包含筒体16本身存在的容量,如此便可以很好的进行定量施肥,防止施肥过多,导致植物烧死;固定盘4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转动杆1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2;所述转动杆1的数量为3个,3个所述转动杆1均匀分布在固定盘4的一侧,所述固定盘4为圆形,两个所述相邻之间的转动杆1圆心夹角为120度,采用上述设置的万向轮,改变传统技术中,采用人为搬运施肥装置的弊端,具有较好的灵活移动的能力;转动杆1的外部设置有固定套3,固定套3转动连接有连接杆7,连接杆7连接有固定环8,固定环8与螺杆12螺接,转动把手6,把手6带
动直角减速机转动,直角减速机带动螺杆转动,螺杆12带动入土组件转动,在此过程中转动杆1的位置是固定的,固定环与螺杆12螺接,此时固定环12向下移动,连接杆7与转动杆之间的夹角逐渐变大,此时转动杆1给予地面的压力增大,如此设置的原因在于,能够很好的保证入土组件入土的位置准确,确保定点施肥的准确性。
36.具体的,以直角三角形的a边、b边和c边为例,当a边为转动杆、b边为万向轮至施肥孔18的距离,c边为连接杆的长度,固定环螺接在c边的外部,当转动把手6,把手6带动直角减速机转动,直角减速机带动螺杆转动,此时固定环向下移动,带动连接杆7与转动杆1之间的夹角变大,此时转动杆底部的万向轮附着力更大。
37.螺杆12靠近底端的外部套接有弹簧10,弹簧10位于入土组件和固定环8之间;当入土组件完全入土时,固定环位于弹簧的上方,弹簧段所处的螺杆不具有螺纹,弹簧10处于被压缩状态抵接在固定环的下方,此时固定环具有一个向上的力,在反向转动把手时,可带动固定环向上移动,移至靠近固定盘时,3个转动杆均收起,从而便于使用者的携带。
38.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