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生动物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换水的水生动物用养殖装置。
背景技术:2.水生动物是指主要在水中生活的动物,有海洋动物和淡水动物之分,最常见的有鲤鱼、鲢鱼、鲫鱼、鳝鱼、青鱼、草鱼、鲶鱼等,在人工对水生动物进行养殖的过程中,常使用养殖装置进行养殖。
3.但现有的水生动物用养殖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一般仅可向水中通氧,不便于对水的温度、含氧量进行感测、显示和改变,难以使水生动物处于良好的环境中,以及不便于进行换水,常将待换水直接排放,易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因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换水的水生动物用养殖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换水的水生动物用养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水生动物用养殖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一般仅可向水中通氧,不便于对水的温度、含氧量进行感测、显示和改变,难以使水生动物处于良好的环境中,以及不便于进行换水,常将待换水直接排放,易造成水资源的浪费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换水的水生动物用养殖装置,包括:用于起承载作用的养殖箱、养殖箱上端中部内侧嵌套贴合的承接板及养殖箱下端后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
6.还包括:
7.所述养殖箱的下端内侧固定安装有电阀门,且电阀门的斜上方设置有位于养殖箱内的加热管;
8.所述承接板的下端内部等间距开设有承接孔,且承接板的宽度尺寸小于养殖箱的内侧宽度尺寸;
9.所述支撑板的右端上表面螺钉固定安装有抽泵,且抽泵的左端联通有与支撑板固定连接的中转箱;
10.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镶嵌安装在养殖箱的后端中部内侧,且温度传感器的上方安装有与养殖箱镶嵌连接的含氧传感器;
11.通氧机,所述通氧机位于支撑板的左端上表面,且通氧机的上方固定有与之联通的通氧管。
12.优选的,所述加热管的上方设置有与养殖箱贴合连接的网板,且养殖箱的后上端内侧镶嵌安装有显示器和控制器。
13.优选的,所述抽泵和中转箱的后端分别螺纹连接有通水管和抽水管,且通水管的上端螺纹连接在养殖箱的后上端内侧,并且抽水管的下端与电阀门为螺纹连接。
14.优选的,所述中转箱的上表面贴合有与之螺钉固定的箱盖,且箱盖的外端下侧粘贴固定有与中转箱紧密贴合的密封垫。
15.优选的,所述箱盖的中部下侧固定有与中转箱贴合连接的过滤网,且过滤网呈“u”字型结构,并且中转箱的右端内侧贴合设置有活性炭净化板。
16.优选的,所述通氧管的前端位于养殖箱的内侧,且通氧管的下端外侧贴合连接有与养殖箱固定连接的限位块。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换水的水生动物用养殖装置,便于对水的温度、含氧量进行感测、显示和改变,使水生动物处于良好的环境中,便于养殖植物,净化水体、减轻水体肥度和有效利用空间,以及便于换水,并便于对水资源进行过滤净化重复使用和排放;
18.1.设置有养殖箱、加热管、网板和温度传感器,由于养殖箱的下端内侧安装有加热管,加热管的上方设置有与养殖箱贴合连接的网板,以及养殖箱的后端内侧镶嵌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含氧传感器、显示器和控制器,支撑板的左上侧安装有联通通氧管的通氧机,通氧管的前下端经限位块限位在养殖箱的内侧,因此便于对水的温度、含氧量进行感测、显示和改变,从而便于使水生动物处于良好的环境中;
19.2.设置有养殖箱、承接板和承接孔,由于养殖箱的上端内侧嵌套有与之卡扣连接的承接板,承接板的下端内部等间距开设有承接孔,因此便于养殖植物,达到净化水体、减轻水体肥度和有效利用空间的目的;
20.3.设置有电阀门、抽泵、中转箱和通水管,由于养殖箱经电阀门和抽水管与中转箱联通连接,中转箱经抽泵与通水管联通连接,而通水管的上端螺纹连接在养殖箱的后上端内侧,以及中转箱的内侧贴合连接有位于抽水管上端前侧的过滤网,过滤网上固定的箱盖与中转箱为螺钉固定,且中转箱的右端内侧贴合设置有活性炭净化板,因此便于对该装置进行换水,并便于对水资源进行过滤净化重复使用和排放。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箱盖与中转箱连接后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养殖箱;2、电阀门;3、加热管;4、网板;5、温度传感器;6、含氧传感器;7、显示器;8、控制器;9、承接板;10、承接孔;11、支撑板;12、抽泵;13、中转箱;14、通水管;15、抽水管;16、箱盖;17、密封垫;18、过滤网;19、活性炭净化板;20、通氧机;21、通氧管;22、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换水的水生动物用养殖装置,包括养殖箱1、电阀门2、加热管3、网板4、温度传感器5、含氧传感器6、显示器7、控制器8、承接板9、承接孔10、支撑板11、抽泵12、中转箱13、通水管14、抽水管15、箱盖16、密封垫17、过滤网18、活性炭净化板19、通氧机20、通氧管21和限位块22,在使用该便于换水的水生动物用养殖装置时,如图1、图2和图3,首先可将养殖箱1内通入一定量的水,然后可将待养殖的水生动物放置于养殖箱1的内侧进行养殖,在对水生动物进行养殖的过程中,可通过养殖箱1右后端内侧镶嵌安装的控制器8,控制养殖箱1后端中部内侧镶嵌安装的温度传感器5、含氧传感器6及控制器8左侧安装的显示器7配合进行作业,以便使得温度传感器5和含氧传感器6对水的温度、含氧量进行感测,并使得显示器7对温度传感器5和含氧传感器6的感测数据进行显示;
28.如图1、图2和图3,再可通过控制器8控制养殖箱1下端内侧安装的加热管3进行作业,使之对水加热,对水温进行改变,且可通过控制器8控制支撑板11左上方安装的通氧机20进行作业,由于通氧机20上固定联通有通氧管21,通氧管21的前下端位于养殖箱1的内侧,通氧管21的前下端外侧贴合设置有与养殖箱1固定的限位块22,因此便于经通氧管21向养殖箱1内的水中通入氧气,对水中含氧量进行改变,从而便于使水生动物处于良好的环境中,以及可在养殖箱1的上端内侧嵌套设置承接板9,并可在承接板9下端内部等间距开设承接孔10的内侧放置养殖的水生植物,以便通过水生植物,达到净化水体、减轻水体肥度和有效利用空间的目的;
29.如图1、图2、图3和图4,在该装置长时间使用需换水时,可通过控制器8控制养殖箱1下端内侧固定安装的电阀门2和支撑板11右上侧螺钉安装的抽泵12进行作业,由于抽泵12的左端联通有与支撑板11固定的中转箱13,抽泵12的后端联通有与养殖箱1螺纹连接的通水管14,而中转箱13的后端内侧螺纹连接有抽水管15,抽水管15的下端螺纹连接在电阀门2的下端内侧,以及中转箱13的上表面贴合有与之螺钉固定的箱盖16,箱盖16的外端下表面粘贴固定有与中转箱13紧密贴合设置的密封垫17,且箱盖16的中部下表面固定有与中转箱13贴合设置的过滤网18,中转箱13的右端内侧设置有与之贴合连接的活性炭净化板19;
30.因此通过养殖箱1内网板4的设置,便于对水生动物进行遮挡防抽,通过电阀门2和抽泵12的作业,便于使养殖箱1与抽水管15为联通连接,达到使抽水管15将养殖箱1内的水通至中转箱13的内侧,使之经过滤网18的过滤、活性炭净化板19的净化后,再由通水管14通至养殖箱1的内侧,从而便于达到对该装置进行换水,并便于对水资源进行过滤净化重复使用的目的,当需对养殖箱1内水进行排放后,可断开通水管14与养殖箱1的螺纹连接,以便将养殖箱1内的水排出,当需对过滤物进行清理、对活性炭净化板19进行更换后,可取出箱盖16与中转箱13内的螺钉,断开其固定连接,以便对过滤网18内的过滤物进行清理,对活性炭净化板19进行更换,以上所含电气元件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详述。
31.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32.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