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耕幅可变的变幅机构及旋耕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53585发布日期:2023-05-25 02:59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耕幅可变的变幅机构及旋耕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设备,特别地,涉及一种耕幅可变的变幅机构及旋耕机。


背景技术:

1、旋耕机作为农业机械作业的常用机器,能够切碎埋在土里的根茬,便于播种机作业,为后期播种提供良好种床,旋同时还能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消灭部分杂草、减少病虫害、平整地表以及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标准。

2、但是传统的旋耕机,其耕幅通常是固定的,不能调节或调节非常不方便,需要拆卸更换安装位置后才能实现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耕幅可变的变幅机构,能够实时自动调节耕幅。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耕幅可变的变幅机构,包括:旋耕架,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横杆和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纵杆,所述横杆和所述纵杆十字交叉相连;两个第一铰接柱,分别套设于所述横杆的两端,其中一个第一铰接柱与横杆固定,另一个第一铰接柱能沿所述横杆滑动;两个第二铰接柱,套设于所述纵杆的两端,并能沿所述纵杆滑动;四组旋耕刀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于四组第一铰接柱和第二铰接柱;第一伸缩驱动机构,安装于旋耕架,具有能伸缩活动的伸缩端,所述伸缩端与能滑动的第一铰接柱连接以驱动其滑动。

4、进一步地,所述旋耕刀组包括第一传动箱、端板和刀轴,所述刀轴两端分别转动安装于第一传动箱和端板,所述第一传动箱转动安装于第二铰接柱;所述端板转动安装于第一铰接柱;所述第一传动箱具有接收轴,用于接收动力并将动力传递给刀轴。

5、进一步地,所述旋耕架上安装有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的输出轴通过第一传动轴与第一传动箱的接收轴相连,所述第一传动轴两端分别通过万向节与输出轴和接收轴相连,且所述第一传动轴两端能伸缩以调节长度。

6、进一步地,还包括触碰组件,所述触碰组件包括:水平安装板,固定于第一传动箱外侧壁;转动柱,转动安装于水平安装板,周壁间隔设有触碰杆和触发板;扭簧,用于推动触碰杆向外张开,以用于与左右侧的障碍物接触;行程开关,设于触发板的旋转路径上;且当触碰杆向内旋转收叠时,所述触发板朝行程开关旋转并触发行程开关。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动轴设有套筒和插轴,所述套筒一端与输出轴连接,另一端设有轴向延伸的插孔,所述插轴一端与接收轴连接,另一端插入插孔并能沿插孔伸缩滑动,所述插轴与套筒周向固定以传递扭矩。

8、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旋耕机,包括:上述的耕幅可变的变幅机构;底架,设有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扭矩接入轮;顶架,与旋耕架连接,位于底架上方,通过支撑杆与底架相连,所述支撑杆左右对称设置,下端与底架铰接,上端与顶架铰接,所述顶架安装有发动机,所述发动机与扭矩接入轮传动相连,所述发动机与所述耕幅可变的变幅机构的动力机构传动相连;第二伸缩驱动机构,左右对称设置,所述第二伸缩驱动机构下端与支撑杆铰接,上端与顶架铰接。

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伸缩驱动机构包括连接杆、第一顶升油缸、缓冲弹簧;所述第一顶升油缸上端与顶架铰接,下端套设于连接杆的上端,并能沿连接杆相对滑动;所述连接杆下端与支撑杆铰接;所述缓冲弹簧套设于支撑杆,且上端与第一顶升油缸相抵,以对第一顶升油缸提供弹性支撑力。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伸缩驱动机构还包括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螺纹连接于连接杆周壁,且与缓冲弹簧下端相抵。

11、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顶升油缸,所述顶架铰接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位于所述第一连杆下方,所述第二连杆远离顶架的一端与旋耕架铰接;所述第一连杆远离顶架的一端铰接有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远离第一连杆的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二顶升油缸一端与第一连杆铰接,另一端与顶架铰接。

12、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传动箱,所述第二传动箱安装于顶架,所述发动机与第二传动箱传动相连,所述第二传动箱与动力机构通过第二传动轴相连,所述第二传动轴能伸缩调节长度,且两端通过万向节分别与第二传动箱、动力机构相连。

13、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通过一个第一铰接柱以及两个第二铰接柱的滑动,再加上第一伸缩驱动机构驱动第一铰接柱的滑动,从外实现两个第二铰接柱的相向靠近或背向远离,使得旋耕刀组向内收拢或扩张,从而实现耕幅调节,且不需要进行拆卸再组装和人工调节,实现自动化实时调节,能在使用过程中即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节,提高产品的使用便利性。

15、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耕幅可变的变幅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耕幅可变的变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耕刀组(400)包括第一传动箱(410)、端板(420)和刀轴(430),所述刀轴(430)两端分别转动安装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耕幅可变的变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耕架(100)上安装有动力机构(130),所述动力机构(130)的输出轴(131)通过第一传动轴(140)与第一传动箱(410)的接收轴(411)相连,所述第一传动轴(140)两端分别通过万向节与输出轴(131)和接收轴(411)相连,且所述第一传动轴(140)两端能伸缩以调节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耕幅可变的变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轴(140)设有套筒(141)和插轴(142),所述套筒(141)一端与输出轴(131)连接,另一端设有轴向延伸的插孔(143),所述插轴(142)一端与接收轴(411)连接,另一端插入插孔(143)并能沿插孔(143)伸缩滑动,所述插轴(142)与套筒(141)周向固定以传递扭矩。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耕幅可变的变幅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触碰组件(600),所述触碰组件(600)包括:

6.一种旋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伸缩驱动机构(900)包括连接杆(910)、第一顶升油缸(920)、缓冲弹簧(93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伸缩驱动机构(900)还包括调节螺母(940),所述调节螺母(940)螺纹连接于连接杆(910)周壁,且与缓冲弹簧(930)下端相抵。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耕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顶升油缸(870),所述顶架(800)铰接有第一连杆(840)和第二连杆(850),所述第二连杆(850)位于所述第一连杆(840)下方,所述第二连杆(850)远离顶架(800)的一端与旋耕架(100)铰接;所述第一连杆(840)远离顶架(800)的一端铰接有第三连杆(860),所述第三连杆(860)远离第一连杆(840)的一端与第二连杆(850)的中部铰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旋耕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传动箱(830),所述第二传动箱(830)安装于顶架(800),所述发动机(820)与第二传动箱(830)传动相连,所述第二传动箱(830)与动力机构(130)通过第二传动轴(880)相连,所述第二传动轴(880)能伸缩调节长度,且两端通过万向节分别与第二传动箱(830)、动力机构(130)相连。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耕幅可变的变幅机构及旋耕机,一种耕幅可变的变幅机构,包括:旋耕架,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横杆和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纵杆,所述横杆和所述纵杆十字交叉相连;两个第一铰接柱,分别套设于所述横杆的两端,其中一个第一铰接柱与横杆固定,另一个第一铰接柱能沿所述横杆滑动;两个第二铰接柱,套设于所述纵杆的两端,并能沿所述纵杆滑动;四组旋耕刀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于四组第一铰接柱和第二铰接柱;第一伸缩驱动机构,安装于旋耕架,具有能伸缩活动的伸缩端,所述伸缩端与能滑动的第一铰接柱连接以驱动其滑动。本技术实现自动化耕幅实时调节,能在使用过程中即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节,提高产品的使用便利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佐卫,刘若桥,李军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省农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