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稀土尾砂区樟树矮林的栽植方法及其应用

文档序号:33632689发布日期:2023-03-28 23:3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稀土尾砂区樟树矮林的栽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在栽植前10~15d,对稀土尾砂区的土地结合深翻,依次喷施消毒液和施加底肥,然后耙平,得处理后的土地;(2)3月5日~3月12日,将樟树苗栽植于所述处理后的土地中,覆土,浇透水并保持土壤湿润;(3)待樟树苗高为80~90cm,依次施加菌剂和尿素;(4)施加尿素后3~5d,对樟树苗进行浇灌;(5)9月中下旬,待樟树苗高为1.4~1.6m,将樟树苗的地上部分进行平茬,地上留残茬10~15cm;(6)第二年待残茬发枝条,在每个残茬周围径向距离8~12cm处挖1~3个坑,施加氮磷钾三元复合肥,覆土后浇透水并保持土壤湿润,重复进行上述步骤(3)~步骤(4),9月中下旬,待樟树长至1.4~1.6m高,继续将地上部分进行平茬,地上留残茬10~15cm,重复进行步骤(6),如此周年循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稀土尾砂区樟树矮林的栽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深翻的深度为20~25cm;所述喷施消毒液和施加底肥的时间间隔为2~4d;所述消毒液的喷施量为1500~2000ml/公顷,所述消毒液为甲霜灵和高锰酸钾的300~350倍混合水溶液,所述混合水溶液中甲霜灵和高锰酸钾的质量比为1~2:2~4;所述底肥的施加量为3000~3500kg/公顷,所述底肥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腐熟鸡粪30~40份,稻壳炭25~35份,草木灰25~35份,磷肥25~35份,氮肥20~30份,钾肥15~2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稀土尾砂区樟树矮林的栽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樟树苗为一年生樟树扦插苗,所述一年生樟树扦插苗的株高为18~22cm,所述一年生樟树扦插苗带营养袋栽植;所述栽植的深度为15~20cm,所述栽植的行距为1~1.5m,所述栽植的株距为0.8~1.2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稀土尾砂区樟树矮林的栽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施加菌剂和尿素的时间间隔为2~4d;所述菌剂的施加量为25~35kg/公顷,所述菌剂为包括丛枝菌根真菌和沼泽红假单胞菌的混合菌剂,所述混合菌剂中丛枝菌根真菌和沼泽红假单胞菌的质量比为1:1~3,所述丛枝菌根真菌和沼泽红假单胞菌的活菌数量独立≥50亿/g;所述尿素的施加量为1000~1500kg/公顷。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稀土尾砂区樟树矮林的栽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浇灌的频率为每8~12d一次,每次浇灌的时间为上午8点~9点和下午5点~6点。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稀土尾砂区樟树矮林的栽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述坑的深度为15~20cm,所述氮磷钾三元复合肥的施加量为100~200g/株,所述氮磷钾三元复合肥中氮、磷、钾的质量比为2~4:1~3:1~2。7.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栽植方法在稀土尾砂区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樟树种植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稀土尾砂区樟树矮林的栽植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栽植方法包括整地、栽植、施肥、浇灌、割苗等步骤。本发明在每年樟树苗长至1.4~1.6m后便将其地上部分平茬用于提炼精油或生产樟脑,留茬10~15cm,这种将樟树苗每年都保持在最高高度为1.4~1.6m的“矮林化”的方式不仅提高了樟树苗的经济效益,更刺激了樟树的生长,使樟树越长越旺,实现了稀土尾砂区的植被修复。且本发明通过合理种植樟树,不仅改善了稀土尾砂区的生态环境,而且增加了稀土尾砂区农民的经济收入,对稀土尾砂区生态环境的整体修复具有重大意义。整体修复具有重大意义。


技术研发人员:鲁向晖 陈志琪 鲍立达 程辉 张海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昌工程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3.01.04
技术公布日:2023/3/2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