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菇培养基及平菇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391054发布日期:2023-06-08 09:57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菇培养基及平菇栽培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的栽培,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平菇培养基及平菇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1、平菇是担子菌门下伞菌目侧耳科一种类,是种相当常见的灰色食用菌。在生物分类学中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其是栽培广泛的食用菌。

2、平菇种植使用的栽培原材料有棉籽壳、玉米芯、木屑、豆粕、麸皮、玉米面、石膏、石灰等为主要材料,其中木屑常用阔叶类树种,而以棉籽壳、玉米芯为主的原料栽培平菇配方营养成分比较单一且产量有限,尤其近年来棉籽壳的价格越来越高,严重影响了平菇栽培的经济效益。以制作1.35公斤的平菇菌棒为例,选择对折径为18厘米的低压聚乙烯塑料袋填料,料高20-21厘米,含水量为65%,干料重0.4725千克,国内平菇种植户一般出两潮的产量在500-600克范围内,生物转化率约为100%~130%,严重制约了平菇的种植效益,对于改良平菇现有配方,实现增产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平菇出菇管理过程一般农户都是使用水管喷水加湿,加湿方式效率低,不利于空间加湿,通过出菇管理改进,通过使用高压微雾系统可以提升环境湿度的均匀度、加湿效率、水雾更细等优点,有助于提升平菇栽培的产量。平菇种植使用大量的木屑、麸皮、农作物下脚料等,使用资源丰富且量大,目前现状不管农户还是企业因为配方问题严重制约了平菇菌棒的生物转换率,影响了资源利用率和效益,对于配方改良实现平菇栽培的增产增收来说非常重要。

3、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菇培养基及平菇栽培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平菇培养基,所述平菇培养基的原料包括干料,其中,以所述平菇培养基的干料总重量为100%计,所述干料包括如下组分:苹果木10-40%、甜菜渣5-20%、玉米芯20-60%、麦秸10-20%、豆粕3-10%、麸皮5-15%、玉米面2-8%、石膏0.5-2%、石灰0.5-2%、镁盐0.1-0.5%、苯丙氨酸0.1-0.5%、大豆蛋白0.1-0.5%。

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以所述平菇培养基的干料总重量为100%计,所述干料包括如下组分:苹果木10-20%、甜菜渣15-20%、玉米芯15.5-30.5%、麦秸10-18%、豆粕4-10%、麸皮5-12%、玉米面3-8%、石膏0.5-1%、石灰0.5-1%、镁盐0.1-0.5%、苯丙氨酸0.1-0.5%、大豆蛋白0.1-0.5%;

5、优选地,所述干料包括如下组分:苹果木10%、甜菜渣20%、玉米芯30.5%、麦秸18%、豆粕4%、麸皮12%、玉米面3%、石膏0.5%、石灰0.5%、镁盐0.5%,苯丙氨酸0.5%、大豆蛋白0.5%。

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以所述平菇培养基的干料总重量为100%计,所述干料包括如下组分:苹果木10-20%、甜菜渣15-20%、玉米芯20-35%、麦秸15-18%、豆粕4-10%、麸皮9-15%、玉米面3-5%、石膏0.5-2%、石灰0.5-2%、镁盐0.1-0.5%、苯丙氨酸0.1-0.5%、大豆蛋白0.1-0.5%。

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以所述平菇培养基的干料总重量为100%计,所述干料包括如下组分:苹果木20%、甜菜渣15%、玉米芯25.5%、麦秸18%、豆粕4%、麸皮12%、玉米面3%、石膏0.5%、石灰0.5%、镁盐0.5%、苯丙氨酸0.5%、大豆蛋白0.5%。

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以所述平菇培养基的干料总重量为100%计,所述干料包括如下组分:苹果木30%、甜菜渣10%、玉米芯20.5%、麦秸18%、豆粕4%、麸皮12%、玉米面3%、石膏0.5%、石灰0.5%、镁盐0.5%、苯丙氨酸0.5%、大豆蛋白0.5%。

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以所述平菇培养基的干料总重量为100%计,所述干料包括如下组分:苹果木40%、甜菜渣5%、玉米芯15.5%、麦秸18%、豆粕4%、麸皮12%、玉米面3%、石膏0.5%、石灰0.5%、镁盐0.5%、苯丙氨酸0.5%、大豆蛋白0.5%。

1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镁盐选自硫酸镁、氯化镁和碳酸镁中的至少一种。

1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以所述平菇培养基的总重量为100%计,所述平菇培养基的含水量为60-70%;

12、优选地,平菇培养基的含水量为65%。

13、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平菇栽培方法,所述方法是采用上述培养基进行的。

14、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本发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平菇培养基干料粉碎后,混匀,调节含水量,装袋灭菌,然后将灭菌后的菌棒上接种平菇菌种,菌棒培养25-30天,培养期间菌棒满袋后需要进行后熟,菌棒成熟后出菇,第一潮出菇完成后进行养菌3-7天,养菌完成后对菌棒适量注水进行第二潮出菇,出菇过程使用高压微雾系统进行环境加湿。

1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栽培方法包括菌棒满袋后进行3-7天的后熟;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后熟天数为5天。

1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栽培方法包括在25-27℃条件下培养。

1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栽培方法还包括在栽培期间进行暗光培养;优选地,所述暗光培养是通过不加任何灯光实现的。

1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栽培方法还包括在出菇期间使用高压微雾进行加湿;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栽培方法包括保持出菇期间空间湿度在90%以上,雾滴的直径为0.5~15μm。

19、本发明通过多种配方搭配实验,改变平菇培养基原料的比例,可以有效提高平菇两潮产量,缩短平菇出菇周期,且配方营养搭配合理,可以提高种植平菇的经济效益。

20、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1、本发明提供的平菇培养基营养搭配科学合理,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平菇培养基进行栽培,可以明显提升平菇前两潮的出菇产量,提高前两潮的生物转化率。该平菇培养基同时适用于工厂化生产和平菇种植户使用,适合不同季节栽培平菇。此外,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平菇培养基可以缩短出菇时间,提高平菇种植的周转率,配方营养碳氮源等营养搭配合理,也有助于提升种植平菇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出菇过程采用高压微雾系统进行加湿可以有效提升出菇环境的加湿均匀度,有助于平菇吸收水分,明显提升产量。

22、平菇培养基的原料来源广泛,取材方便,有利于降低平菇栽培的生产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平菇培养基,其中,所述平菇培养基的原料包括干料,其中,以所述平菇培养基的干料总重量为100%计,所述干料包括如下组分:苹果木10-40%、甜菜渣5-20%、玉米芯20-60%、麦秸10-20%、豆粕3-10%、麸皮5-15%、玉米面2-8%、石膏0.5-2%、石灰0.5-2%、镁盐0.1-0.5%、苯丙氨酸0.1-0.5%、大豆蛋白0.1-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菇培养基,其中,所述干料包括如下组分:苹果木10-20%、甜菜渣15-20%、玉米芯15.5-30.5%、麦秸10-18%、豆粕4-10%、麸皮5-12%、玉米面3-8%、石膏0.5-1%、石灰0.5-1%、镁盐0.1-0.5%、苯丙氨酸0.1-0.5%、大豆蛋白0.1-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菇培养基,其中,所述干料包括如下组分:苹果木10-20%、甜菜渣15-20%、玉米芯20-35%、麦秸15-18%、豆粕4-10%、麸皮9-15%、玉米面3-5%、石膏0.5-2%、石灰0.5-2%、镁盐0.1-0.5%、苯丙氨酸0.1-0.5%、大豆蛋白0.1-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菇培养基,其中,所述干料包括如下组分:苹果木20%、甜菜渣15%、玉米芯25.5%、麦秸18%、豆粕4%、麸皮12%、玉米面3%、石膏0.5%、石灰0.5%、镁盐0.5%,苯丙氨酸0.5%、大豆蛋白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菇培养基,其中,所述干料包括如下组分:苹果木30%、甜菜渣10%、玉米芯20.5%、麦秸18%、豆粕4%、麸皮12%、玉米面3%、石膏0.5%、石灰0.5%、镁盐0.5%,苯丙氨酸0.5%、大豆蛋白0.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菇培养基,其中,所述干料包括如下组分:苹果木40%、甜菜渣5%、玉米芯15.5%、麦秸18%、豆粕4%、麸皮12%、玉米面3%、石膏0.5%、石灰0.5%、镁盐0.5%,苯丙氨酸0.5%、大豆蛋白0.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菇培养基,其中,所述镁盐选自硫酸镁、氯化镁和碳酸镁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平菇培养基,其中,所述平菇培养基的含水量为60-70%;

9.一种平菇栽培方法,所述方法是采用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平菇培养基进行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栽培方法包括在25-27℃条件下培养;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平菇培养基及平菇栽培方法,涉及食用菌的栽培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平菇培养基,所述平菇培养基的原料包括干料,其中,以所述平菇培养基的干料总重量为100%计,所述干料包括如下原料组分:苹果木10‑40%、甜菜渣5‑20%、玉米芯20‑60%、麦秸10‑20%、豆粕3‑10%、麸皮5‑15%、玉米面2‑8%、石膏0.5‑2%、石灰0.5‑2%、镁盐0.1‑0.5%、苯丙氨酸0.1‑0.5%、大豆蛋白0.1‑0.5%。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平菇培养基进行栽培,可以明显提升平菇前两潮的出菇产量,且前两潮的生物转化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于晓,王振东,张振宇,张盟,吴晓颖,刘雪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七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