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萼花臂尾轮虫培养装置

文档序号:34300791发布日期:2023-05-31 16:06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萼花臂尾轮虫培养装置

本发明属于发明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萼花臂尾轮虫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1、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多生活在淡水水域,通过头部纤毛摆动和咀嚼器咀嚼摄食单细胞微藻、酵母等,在一年内大多数时间进行孤雌生殖,繁殖力高,适应性强,是广泛应用于淡水水产养殖中鱼、虾、蟹类幼体的开口饵料。

2、萼花臂尾轮虫体长100-500μm,在进行大规模培养时,可利用轮虫趋光性,通过打光照射水面等方式聚集轮虫,用滤网打捞收获,萼花臂尾轮虫在水产养殖中常被用作次级饵料生物,可以从微藻等饲料中获得营养强化,提升自身pufa、维生素等的含量。经过营养强化的萼花臂尾轮虫在实际应用中,可提高鱼、虾、蟹等幼体的存活率,促进幼体生长发育,常用的作为饲料的小球藻,并辅以面包酵母等单细胞酵母为添加剂。

3、但现有的轮虫养殖中还存在以下问题亟需解决:在养殖萼花臂尾轮虫的过程中会产生诸如卵壳、尸体、食物残渣的大量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会影响轮虫饵料的培养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萼花臂尾轮虫培养装置,能够避免轮虫代谢物对轮虫饵料培养环境的污染。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为:

3、一种萼花臂尾轮虫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壳体,竖直设置;

4、轮虫培养容器,套设在装置壳体的内部,并且轮虫培养容器与装置壳体之间形成饵料培养腔;以及诱虫光源,设置在轮虫培养容器的上端的近旁,其中,轮虫培养容器具有与饵料培养腔连通的代谢物止过孔,代谢物止过孔用于止过萼花臂尾轮虫的代谢物。

5、优选地,本发明还包括曝气管道,与外部气源连通,曝气管道具有位于饵料培养腔底部的曝气口,饵料培养腔用于容纳萼花臂尾轮虫的饵料,萼花臂尾轮虫的饵料为缺刻缘绿藻。

6、进一步地,装置壳体和轮虫培养容器的上端均开放,曝气管道的数量为四个,竖直且沿装置壳体的周向均匀设置,曝气口位于轮虫培养容器的底部的下方。

7、优选地,本发明还包括结合架体,可拆卸地设置在装置壳体的上端,并且轮虫培养容器可拆卸地设置在结合架体上。

8、进一步地,诱虫光源为灯带,沿装置壳体的周面设置在装置壳体的内壁上,并且诱虫光源位于结合架体的下端,与结合架体间隔预定距离。

9、优选地,轮虫培养容器的底部将饵料培养腔与轮虫培养容器隔离,代谢物止过孔形成于轮虫培养容器的周面。

10、进一步地,轮虫培养容器的底部为圆板,轮虫培养容器的周面由300目滤网连续围合形成。

11、优选地,装置壳体为透明材质。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3、1.因为本发明的萼花臂尾轮虫培养装置,包括装置壳体、套设在装置壳体内部的轮虫培养容器以及诱虫光源,轮虫培养容器具有与饵料培养腔连通的代谢物止过孔,代谢物止过孔用于止过萼花臂尾轮虫的代谢物,在实施时,向饵料培养腔内倒入富含轮虫饵料的水体,并使得水体的水位高于轮虫培养容器的底部,从而轮虫饵料通过代谢物止过孔随水流进入轮虫培养容器,然后再向轮虫培养容器中萼花臂尾轮虫进行养殖,从而轮虫能够摄食水体中的轮虫饵料,而轮虫的代谢物则被代谢物止过孔阻挡在轮虫培养容器内,不会进入饵料培养腔内,因此,本发明能够避免轮虫代谢物对轮虫饵料培养环境的污染。

14、2.因为本发明还包括与外部气源连通的曝气管道,曝气管道具有位于饵料培养腔底部的曝气口,饵料培养腔用于容纳萼花臂尾轮虫的饵料,萼花臂尾轮虫的饵料为缺刻缘绿藻,本发明使用缺刻缘绿藻作为小球藻加添加剂的替代饵料,经萼花臂尾轮虫的养殖实施表明,缺刻缘绿藻不仅能完全替代小球藻加添加剂,而且投喂缺刻缘绿藻的萼花臂尾轮虫具有更高的种群密度与带卵率,并且由于其花生四烯酸含量极高,使用缺刻缘绿藻养殖的萼花臂尾轮虫能显著促进以其为饵料的鱼类幼体的成长发育,但是缺刻缘绿藻具有较高的沉降系数,在轮虫养殖过程中通常会发生抱团、沉降的现象,不利于轮虫进行浮游摄食,因此,本发明能够使得轮虫的营养价值、养殖效率进一步的提高,并且通过曝气口使得缺刻缘绿藻始终漂浮在水体水表,利于轮虫的浮游摄食。

15、3.因为本发明还包括可拆卸地设置在装置壳体的上端结合架体,并且轮虫培养容器可拆卸地设置在结合架体上,因此,本发明的部件设置更为灵活,从而更利于装置的维护、运输以及保存。

16、4.因为本发明的轮虫培养容器的底部为圆板,因此,本发明通过轮虫培养容器的底部对轮虫养殖过程中产生的轮虫代谢产物进行承载。

17、5.因为本发明的装置壳体为透明材质,因此,本发明能够便于实时监控萼花臂尾轮虫的养殖过程。



技术特征:

1.一种萼花臂尾轮虫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萼花臂尾轮虫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萼花臂尾轮虫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萼花臂尾轮虫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萼花臂尾轮虫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萼花臂尾轮虫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萼花臂尾轮虫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萼花臂尾轮虫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发明领域,公开了一种萼花臂尾轮虫培养装置,能够避免轮虫代谢物对轮虫饵料培养环境的污染,包括装置壳体、套设在装置壳体内部的轮虫培养容器以及诱虫光源,轮虫培养容器具有与饵料培养腔连通的代谢物止过孔,该代谢物止过孔用于止过萼花臂尾轮虫的代谢物,在实施时,向饵料培养腔内倒入富含轮虫饵料的水体,并使得该水体的水位高于轮虫培养容器的底部,从而轮虫饵料通过代谢物止过孔随水流进入轮虫培养容器,然后再向轮虫培养容器中萼花臂尾轮虫进行养殖,从而轮虫能够摄食水体中的轮虫饵料,而轮虫的代谢物则被代谢物止过孔阻挡在轮虫培养容器内,不会进入饵料培养腔内。

技术研发人员:孙诤,唐婉莹,周志刚,朱家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海洋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