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少高密度人工养殖中菲牛蛭病变提高品质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364899发布日期:2023-06-04 19:34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少高密度人工养殖中菲牛蛭病变提高品质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菲牛蛭高密度人工养殖方法,特别是一种减少菲牛蛭养殖过程病变,提高菲牛蛭养殖品质的办法。


背景技术:

1、菲牛蛭(poecilobdella manillensis),别名马尼拟医蛭,俗名金边(铜边)蚂蟥,属医蛭科,牛蛭属,广泛分布于我国广西、广东、海南等地区。菲牛蛭是水蛭的一种,而水蛭是一味传统动物药,初载于《神农本草经》,《中药大辞典》记载:“水蛭、宽水蛭、长条水蛭,均以整齐、黑棕色,无杂质者为佳。全国大部地区均产。此外,四川尚产一种水蛭,为水蛭科动物细齿金线蛭的干燥全体。呈扁长条形,长约2~3厘米,宽约3~5毫米。全体绿褐色或黑褐色。背面有黄色条纹明显者,当地习称"金边蚂蟥"。认为品质最优。”水蛭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是其体内的天然水蛭素,而天然水蛭素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物质中最强的特异性天然抗凝血物质,虽然通过现代化技术可以合成重组水蛭素,但在使用过程中血清半衰期太短,在63位酪氨酸残基未硫酸化,重组水蛭素对凝血酶的抑制常数比天然水蛭素降低了10倍,并且伴有严重的副作用。但近年来由于自然灾害、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临床和科研的需要,水蛭的野生资源日益枯竭,野生水蛭的产量不能满足社会要求,必需进行人工养殖。而药典规定水蛭本品每1g含抗凝血酶活性水蛭应不低于16.0u;蚂蟥、柳叶蚂蟥应不低于3.0u,但菲牛蛭规定每1g含抗凝血酶活性应不低于60u,再次证实菲牛蛭活性成分远高于普通水蛭、蚂蟥、柳叶蚂蟥等,且研究表明菲牛蛭营养价值也非常高,如其粗蛋白含量为16.7%、含有ca、fe、mg、mn、zn等矿物质,其中ca可达14.11mg/g、fe可达1.33mg/g、zn可达1.37mg/g。

2、目前,菲牛蛭养殖技术存在以下问题:(1)采用大棚和水泥养殖池的方式,养殖温度不好控制,温度波动大,菲牛蛭应激反应大,易病变,不利于菲牛蛭规模化养殖;(2)养殖过程中易病变,如陈琛等人发现菲牛蛭致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与“奇异变形菌”,这两种病原菌可单独或共同引发菲牛蛭疾病;(3)传统养殖方式成活率较低,经济效益差,如周维官等在养殖试验的过程中发现,菲牛蛭在经过10个月室内水泥池养殖模式后,条均净增重、成活率为0.919g和67.3%,成活率与体增重较低;(4)养殖水质要求高,菲牛蛭喜欢呈弱酸性(ph值5.5~7.0)环境,而自来水一般偏碱性,当氯离子含量多时又是偏酸性;(5)传统动物血喂养菲牛蛭发病率高且水蛭素含量较低,品种较差,一般抗凝血酶活性为300u~400u,且产量少(20%~25%),也是菲牛蛭价格久居不下,广大顾客望而却步的主要原因。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菲牛蛭人工养殖过程中水温难控制、水质难调整、存活率低、易病变导致产率低、品质差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菲牛蛭高密度人工养殖方法,特别是一种减少菲牛蛭养殖过程病变,提高菲牛蛭养殖品质的办法,该办法可促进菲牛蛭的大规模养殖,且产品安全性好及质量稳定、可控。

2、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1)选址:选择环境安静、水源充足的养殖地,水质符合《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中的规定,土质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二级土壤的要求;

4、(2)打深水井、建立蓄水池,深水井钻探深度为100米~300米,取水量在每小时10~100吨,取地势较高地自建蓄水池,铺设深水井与蓄水池之间的管道;

5、蓄水池建成后采用马铃薯切片涂抹蓄水池内壁后,在蓄水池内加入成熟干透的榄仁叶并注满水浸泡脱碱1~1.5天,其中榄仁叶与蓄水池中水的质量体积比kg:l为2%~8%,排水,去除榄仁叶清洗蓄水池后,从深水井中抽入井水至蓄水池中,并定期检测ph值,当ph值高于7.5则加入榄仁叶浸泡液,调节蓄水池中水的ph为5.5~7.5;

6、所述榄仁叶浸泡液是榄仁叶清洗后,用90~100℃沸水淋洗20~40s,再用水浸泡5~7h后制得;

7、(3)在坐北向南的砖混结构的建筑物内设置若干个带有防逃网的养殖池,铺设蓄水池与养殖池之间的管道,其中养殖池长1.5~2.5m,宽0.8~1.2m,高40~50cm,敞口,敞口上设置有带拉链的防逃透气网,方便开闭和巡查;养殖池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养殖池中温度控制在23℃~32℃,水位8cm~15cm;养殖池中的水温采用常规方式调节,例如采用冷热水混合调节的方式等;

8、(4)种苗采用含中药消毒液的浸泡液浸泡10~15min后(中药消毒液添加量为水体积的1.0~2.0%),放置于养殖池中放养,喂食频次为5~15天喂食一次;其中中药消毒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板蓝根10~20份、灵丹草5~8份、蜘蛛香3~9份、榄仁叶20~60份、黄芩3~7份、黄柏2~6份、金银花11~16份、黄芪12~18份、马齿苋6~9份、马鞭草1~3份、蒲公英1~3份、三颗针6~9份、神曲2~6份、吴茱萸2~6份;

9、种苗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活动能力强,体表无病灶或外伤,黏液丰富,其放养密度根据种苗大小决定;养殖池中菲牛蛭种苗的放养密度选自如下之一:①幼蛭:每个养殖池放养4000~6000条;②生长蛭:每个养殖池放养3000~4000条;③商品蛭:每个养殖池放养:2000~3000条;④种蛭:每个养殖池放养700~1500条;

10、菲牛蛭的喂食,根据菲牛蛭生长情况及出货情况,定期投喂自制菲牛蛭饲料,投喂时间应选择在天气晴朗、阳光充足的上午9:00~11:00或下午15:00~17:00投喂;

11、饲料是将75.0g~150.0g血浆蛋白粉、15.0~18.0g氯化钠、0.2g~0.3g精氨酸、0.05g~0.08g水产复合多维、0.2mg~0.5mg有机硒、0.2g~0.4g植物乳杆菌溶于温度为30℃~35℃的2l纯化水中,搅拌混匀后,灌制在猪肠衣中制得;

12、(5)清洗:饲喂完成后及时收集剩料以及猪肠衣,并清洗养殖池,每日清洗养殖池1次,每周用中药消毒液消毒1~2次(消毒中中药消毒液添加量为水体积的1.0~2.0%),中药消毒液同步骤(4);

13、(6)巡查:进食后增加巡查频次,观察有活动不频繁、蜷缩在池底、肚子明显比其他菲牛蛭大的及时挑选出来(为死亡个体),并记录死亡数;当观察到有大量菲牛蛭活动不频繁的,测试水温和水位,调节温度、水位至步骤(3)的要求,并增加中药消毒液消毒频次;

14、(7)菲牛蛭养殖中,观察菲牛蛭长至6~17cm或更长,宽1.0~1.9cm,背部黑色有光泽、稍隆起,腹面黑色、凹陷,体前平截,后端略呈扇形,且平均个体重达到在12.0g以上时,便可停止投喂,净养,每隔3~5天清洗换水1次,净养30-90天后,捕捉即得产品。

15、所述蓄水池出水口设置粗石英砂,作为过滤介质。

16、所述养殖池中设置有常规温度监控装置、水位监测仪,蓄水池中设置有ph检测仪,还可以设置常规控制器,当控制器监控到温度、水位、ph异常时,控制器能控制进行水位和温度的调节,并向管理人员发出提示警报。

17、本发明减少菲牛蛭高密度人工养殖过程病变提高品质的方法特点在于:

18、(1)在砖混结构的建筑物内养殖,采用若干个体积相对较小的养殖池,温度容易控制,选择坐北向南,环境安静、水源充足,水质、土质符合标准的养殖地,从源头上把控养殖基础条件,水源采用地下100米~300米的地下水,污染小,且通过物理方法过滤、纯植物方法调节ph值,保障养殖用水的水质;

19、(2)养殖中,避免化学试剂及药物使用,不使用强氯精、庆大霉素、汞溴红等消毒剂,保障了菲牛蛭产品的安全性,防止药物带来的菲牛蛭病变,减少了农药、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在菲牛蛭中的积累;

20、(3)通过纯植物方法进行蓄水池脱碱且调节水质、便捷的养殖池、实时调控水温水位、纯中药消毒液消毒、严格控制放养密度、人工巡查记录、自制提高菲牛蛭抵抗力的菲牛蛭饲料等精细化措施的实施,全方位把控,减少菲牛蛭人工养殖过程病变,减少农药、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积累,提高菲牛蛭养殖的成活率及抗凝血酶活性,通过该养殖方法的菲牛蛭成活率相比于传统养殖方法,成活率提高了20~40%,其产品菲牛蛭冻干粉每1g抗凝血酶活性提高了2.19倍~2.92倍,且质量稳定、可控;

21、(4)提高成活率、抗凝血酶活性的同时打破了原有菲牛蛭传统养殖因成活率低、产率低导经济效益低的局面,增加养殖户经济效益,为菲牛蛭健康发展奠定基础,也让菲牛蛭产品能够服务更多的心脑血管疾病人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