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土壤生态恢复的联排式土壤改良翻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64751发布日期:2023-08-29 17:47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土壤生态恢复的联排式土壤改良翻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土壤修复,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土壤生态恢复的联排式土壤改良翻耕装置。


背景技术:

1、污染土壤修复是指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生态学原理,并采用人工调控措施,使土壤污染物浓度降低,实现污染物无害化和稳定化,以达到人们期望的解毒效果的技术措施。理论上可行的修复技术有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化学修复、物理修复和综合修复等几大类。有些修复技术已经进入现场应用阶段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污染土壤实施修复,对阻断污染物进入食物链,防止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促进土地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对于农用耕地,长期使用后会造成肥力下降、病虫害增加等现象,因此,需要对长期使用的耕地进行定期的生态恢复。常用的方法有翻耕并撒播生石灰,生石灰在吸水之后,会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热气。所以生石灰施入农田之后,经过深翻埋入土中之后,会吸水熟化放出热量,快速增加土壤温度,能够起到消毒灭菌的作用,减少土壤中病害的发生。而且高温也能杀死土壤中的害虫,达到灭虫的效果;生石灰吸水会生成氢氧化钙,是一种碱性物质,可以中和土壤的酸性,而且施撒生石灰可以提高土壤中的钙离子含量,钙离子是很好的土壤的胶合剂,使土壤团聚体形成让土壤疏松,减少土壤的板结。所以施撒生石灰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从而达到提升作物的产量、质量的效果;农田撒上生石灰,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有益微生物活性,加强有益微生物分解消化作用,从而提高土壤的营养成分,改良土壤的性质,增加作物的产量。

3、但是,传统的撒播方式如人力撒播或常规器械撒播均存在隐患,且使用不便。专利cn212970682u公开了一种集中石灰撒播、土壤翻耕和水雾化喷洒功能的装置,包括撒播装置、翻耕装置和喷洒装置,翻耕装置包括多个翻耕单元,翻耕单元包括连接件和翻耕犁片,连接件的上端连接撒播装置,下端连接翻耕犁片,多个翻耕单元沿撒播装置的宽度方向呈一字型排布,喷洒装置包括水箱、输水管和多个喷头,多个喷头一一对应固定于多个翻耕单元的连接件上,水箱固定于撒播装置上,输水管包括总管和多个分管,总管的一端连接水箱,另一端连接多个分管,多个分管与多个喷头一一对应连接。该实用新型在一道作业过程中,进行了石灰撒播、土壤翻耕和水雾化喷洒三项工序,有效提升了作业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但是,该装置的撒播模式比较单一,对于石灰量的控制并没有优化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土壤生态恢复的联排式土壤改良翻耕装置。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用于土壤生态恢复的联排式土壤改良翻耕装置,包括驱动箱体,位于所述驱动箱体两侧的翻耕滚筒,位于所述翻耕滚筒末端的平衡块,以及位于两个所述平衡块之间的第一下料组件和第二下料组件;

4、所述驱动箱体内部设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有主驱动轮,所述主驱动轮下方啮合转动连接设有齿杆,所述齿杆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翻耕滚筒固定连接,所述翻耕滚筒外壁上等间距设有若干个翻耕齿组,翻耕滚筒与所述平衡块中部内壁转动连接;

5、所述第一下料组件包括位于所述驱动箱体后方的第一储存槽,所述第一储存槽朝向所述驱动箱体所在一侧的侧壁上对称设有两个第一滑板,所述第一滑板由第一储存槽内侧向外侧滑动,所述主驱动轮后侧啮合转动连接设有从属驱动轮,所述从属驱动轮后侧通过所述驱动箱体后侧设有的开槽延伸至驱动箱体外部,且从属驱动轮后侧与位于第一储存槽前端中部的调节轮啮合转动连接,所述调节轮两侧中部各通过一个l型杆与第一储存槽连接,所述l型杆与调节轮侧壁中部转动连接,l型杆与第一储存槽固定连接,调节轮侧壁设有末端为圆弧形的推板,所述推板随调节轮转动过程中周期性推动两个第一滑板内侧末端设有的弧形倒角,使第一滑板周期性向外侧滑动,第一滑板底部等间距设有若干个固定杆,所述固定杆末端与位于第一储存槽底部设有的若干个下料头固定连接,所述下料头顶部通过软管与第一储存槽内部连通。

6、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箱体底部后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转动连接设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末端设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两侧输出端设有驱动滚轮,所述平衡块底部前后两侧对称设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底部设有从动滚轮,当第一伸缩杆与地面水平方向呈25°时,第二伸缩杆的最小伸缩长度对应的从动滚轮高度与驱动滚轮高度齐平,且翻耕齿组的最低位置位于驱动滚轮下方15~25cm,当第一伸缩杆与地面水平方向呈60°时,第二伸缩杆的最大伸缩长度对应的从动滚轮高度与驱动滚轮高度齐平,且翻耕齿组的最低位置位于驱动滚轮上方。

7、说明:通过第二驱动电机带动驱动滚轮转动从而完成整个装置的移动,通过第一伸缩杆的长度以及其在凹槽内的转动角度调节整个装置的高度,从而使翻耕齿组由翻耕模式到非翻耕模式的切换。

8、更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箱体底部前侧设有推土板,所述推土板底部高度与第一伸缩杆与地面水平方向呈25°时驱动滚轮高度齐平。

9、说明:通过推土板的设置能够保证驱动滚轮的滚动路径平整,从而保证整个装置的稳定,且当装置抬升后推土板解除与地面的接触,能够减小阻力。

10、进一步地,所述翻耕滚筒末端通过一个转轴与所述平衡块中部内壁转动连接,平衡块前后两侧内部各设有一个加重块。

11、说明:通过加重块的设置保证平衡块的稳定,使从动滚轮辅助驱动滚轮转动。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板背面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下两侧各设有一个凸块,第一滑块与第一储存槽前侧壁设有的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凸块与所述第一滑槽内部上下两侧设有的第二滑槽滑动连接,第一滑块外端部通过一个弹簧与第一滑槽内端部连接。

13、说明:通过滑块、滑板以及相关结构设置的设置能够实现第一滑板的摆动,从而实现下料头的摆动,进而完成对土壤表面的均匀撒播修复剂。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下料组件包括位于所述驱动箱体前方的第二储存槽,所述第二储存槽后侧壁底部对称设有两个第二滑板,所述第二滑板底部延伸至第二储存槽底部设有遮挡板,第二储存槽底部等间距设有若干个下料口,所述遮挡板延伸至所述下料口前端且遮挡板与第二储存槽底部滑动连接,遮挡板底部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通孔的数量与下料口的数量相同,当所述推板随调节轮转动过程中推动两个弧形倒角时各个通孔与各个下料口一一对应,下料口的位置个数均与所述翻耕齿组一一对应,下料口与翻耕齿组的个数为对应所述驱动箱体两侧各5~8个。

15、说明:通过第二滑板及其相关结构设置能够使第二滑板与第一滑板联动,完成通孔与下料口的间歇式连通,从而实现控制下料量的目的,且下料口的位置个数均与所述翻耕齿组一一对应,使生石灰等物料下料后能够立即通过翻耕组件翻耕到土壤内部。

16、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板顶部通过若干个等间距设置的连杆与位于该第一滑板同一侧的一个所述第二滑板顶部固定连接,每个所述连杆中部均设有一个喷水组件。

17、说明:通过连杆保持第一滑板与第二滑板之间的稳定。

18、优选地,所述喷水组件包括位于所述连杆中部顶部的雾化喷头,以及位于连杆中部底部的高压喷头,位于对应所述驱动箱体同一侧的各个所述雾化喷头通过一个第一进水管连接,位于对应所述驱动箱体同一侧的各个所述高压喷头通过一个第二进水管连接。

19、说明:通过雾化喷头的设置能够对第一下料组件撒播的生石灰进行抑尘,通过高压喷头能够在第一次撒播完毕后,调整高度进行洒水,使生石灰进行反应,同时高压喷头也能够随两个滑板左右摆动完成对翻耕组件上附着的泥土进行的清洗。

20、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翻耕齿组包括围绕所述翻耕滚筒外壁周向等间距设置的6~8个翻耕杆。

21、说明:通过设置合理个数的翻耕杆起到最优翻耕效果。

2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3、(1)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土壤生态恢复的联排式土壤改良翻耕装置针对农耕土地长期使用肥力下降需要施加生石灰的问题,通过两个下料组件能够分别以不同方式向土壤中施加生石灰,其中,位置靠前的第二下料组件的下料口撒播生石灰后通过翻耕组件翻耕道土壤内部,位置靠后的第一下料组件通过摆动的方式均匀撒播到土壤表面,从而完成整个生石灰撒播过程,使用方便,全自动化控制,为农业工作人员减轻了劳动负担。

24、(2)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土壤生态恢复的联排式土壤改良翻耕装置通过第二驱动电机带动驱动滚轮转动从而完成整个装置的移动,通过第一伸缩杆的长度以及其在凹槽内的转动角度调节整个装置的高度,从而使翻耕齿组由翻耕模式到非翻耕模式的切换;通过推土板的设置能够保证驱动滚轮的滚动路径平整,从而保证整个装置的稳定,且当装置抬升后推土板解除与地面的接触,能够减小阻力。

25、(3)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土壤生态恢复的联排式土壤改良翻耕装置通过加重块的设置保证平衡块的稳定,使从动滚轮辅助驱动滚轮转动;通过滑块、滑板以及相关结构设置的设置能够实现第一滑板的摆动,从而实现下料头的摆动,进而完成对土壤表面的均匀撒播修复剂;通过第二滑板及其相关结构设置能够使第二滑板与第一滑板联动,完成通孔与下料口的间歇式连通,从而实现控制下料量的目的,且下料口的位置个数均与所述翻耕齿组一一对应,使生石灰等物料下料后能够立即通过翻耕组件翻耕到土壤内部。

26、(4)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土壤生态恢复的联排式土壤改良翻耕装置通过雾化喷头的设置能够对第一下料组件撒播的生石灰进行抑尘,通过高压喷头能够在第一次撒播完毕后,调整高度进行洒水,使生石灰进行反应,同时高压喷头也能够随两个滑板左右摆动完成对翻耕组件上附着的泥土进行的清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