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枣猕猴桃的种植方法

文档序号:35067766发布日期:2023-08-09 07:28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软枣猕猴桃的种植方法

本发明涉及果树栽培,具体为一种软枣猕猴桃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1、 猕猴桃因其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保健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是我国重要的特色水果。猕猴桃隶属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猕猴桃属(actinidia lindl.)雌雄异株植物,该属有54种,21个变种,共约75个分类单元。目前,栽培利用的主要中华猕猴桃种的两个变种:美味猕猴桃(a. chinensis var. deliciosa a.chevalier) )和中华猕猴桃(a.chinensis planch.var. chinensis )。猕猴桃于20世纪初才开始驯化,至今近120年的历史,虽原产于中国却兴起于新西兰,我国自1978年由农业部和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牵头联合全国相关单位成立了全国性猕猴桃科研协作组,开始国内资源普查及栽培驯化,经过40多年发展,成为世界上猕猴桃产业发展规模最大的国家。在中国其它猕猴桃主产区主要栽种的是中华猴猴桃品种,栽培的砧木主要是采用中华猕猴桃种子进行实生苗培育后嫁接的中华猕猴桃栽培品种,采用种子繁殖的实生苗,主根明显,侧根和须根发达,根尖和根毛组织营养生长和合成aba、乙烯等生长激素的能力旺盛。据中国园艺学会猕猴桃分会最新统计,2022年度全国18个主产省(市、区)(陕西、四川、贵州、江西、湖南、河南、湖北、重庆、浙江、云南、广西、安徽、广东、山东、江苏和福建)猕猴桃(中华和美味)面积450万亩,产量350万吨。

2、 近年来,随着人们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者口味的变化,一种软枣猕猴桃(a. arguta(sieb. & zucc) planch. ex miq)正在全国各地大量引种栽培生产。该种分化强烈,分布广,中国从最北的黑龙江岸至南方广西境内的五岭山地都有分布,生于混交林或水分充足的杂木林中。目前,全国有近20万亩,产量3.2万吨,其中中国东北各省约10万亩,其它猕猴桃主产省(市、区)近10万亩。

3、软枣猕猴桃首先在中国东北有大规模栽培,主要品种类主要绿果(成熟时果皮和果肉绿色),适应东北低温条件,不耐南方高温高湿气温条件,主要采用的硬枝扦插或组培方式进行育苗进行栽培。随着,种植软枣猕猴桃经济效益的日益提高,可即采即食,不需要后熟,8月上中旬成熟,上市早,有利于城市近郊果园采摘,经济效益非常显著。而中华猕猴桃品种类,采摘后果实需要有一个5-7天的后熟过程才能食用,成熟期最早一般在8月下旬或9月上旬。近年来,软枣猕猴桃被引进中国猕猴桃主产区各省(市、区)栽培时发现东北软枣猕猴品种种类不适应南方高温多雨的条件发展,出现落叶落果,造成引种栽培失败。

4、近年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猕猴桃团队在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县海拔1000米左右的山区,从野生软枣猕猴桃自然杂交群体中间,筛选出系列优质早熟新的品种,其中有3个软枣猕猴桃新品种获得了植物新品种保护权,这类新品种可溶性固形物达18-20%,成熟期在8月上中旬,成熟时果皮和果肉紫红色,可即采即食,不需要后熟,进行人工栽培。软枣猕猴桃除了东北各省寒冷的地带广泛栽种外,主要采用的硬枝扦插或组培方式进行无性系育苗进行栽培,这种通过硬枝扦插或组培等繁殖方式培育的猕猴桃树体,主根不明显,侧根和须根不发达,根尖和根毛组织营养生长和合成aba、乙烯等生长激素的能力与种子繁殖的实生苗相比,抗逆性等方面相对较差。而软枣猕猴的由于种子细小,果实的种子数少,种子发芽率低,种子来源有限,生产栽种中一般不用种子繁殖做砧木用。

5、 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cn 113785732 a,公开了一种南方软枣猕猴桃的种植方法,软枣猕猴桃嫁接在中华猕猴栽培品种上,培育形成1个中华猕猴桃主干和2个侧蔓,其中1个侧蔓为软枣品种和另1个侧蔓为中华猕猴栽培品种沿行间相对向的树体结构。该技术方案使得两个不同种的猕猴桃各取所需,既保证了软枣猕猴桃品种的产量,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又避免了其在盛产期突然死亡。但由于这是两个不同的猕猴桃品种,物候期和成熟期不一,不利于猕猴桃树体正常的栽培管理及果实的采收。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软枣猕猴桃适应在南方种植的方法。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软枣猕猴桃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s1培育对萼猕猴桃雄性品种“金猕砧1号”苗木;

5、在1-2月份结合冬季修剪,剪取对萼猕猴桃雄株品种“金猕砧1号”的枝条,选择直径0.8cm以上,长度在15cm的枝条,然后进行砂藏处理;

6、砂子要用洁净的河砂,枝条每50枝一捆,最底部铺设砂子厚度在5 cm,堆放在育苗房间;然后将一捆捆打湿了枝条并排一层堆放,然后在枝条上面再撒上5 cm的砂子,堆放高度不超过1 m,砂子面积在房间的面积根据育苗房间大小设定,利于人工操作和管理;

7、堆放好后,在砂子上面再盖一层5cm稻草,再在稻草上覆盖一层地膜以利保湿;

8、每15天揭开地膜和稻草一次,检查砂子和稻草干湿情况,如果砂子和稻草干了,用喷壶细喷水,以保持砂子湿度;

9、2月下旬到3月上中旬,把从砂藏的枝条取出来,用abt 1号生根粉进行浸泡处理,浓度 100 ppm浸枝条下部3-4小时,浸枝条下部长度5 cm;

10、在大棚里进行扦插育苗,苗床宽度在1 m,按苗床长度每10 m施入优质复合肥1 kg做底肥,浇湿苗床,土壤湿度达10 cm,再在苗床上覆盖一层宽度1.5 m黑色地膜。再在黑色地膜上用枝条扦破地膜,按长宽10 cm扦插已浸泡好的枝条;

11、平时加强肥水管理,在6月份在每苗床头两边隔50 cm扦插粗度2cm,长度1 m竹杆,按5 m远一根,上面用细麻绳牵直,每苗床拉两条,在竹杆50 cm处固定细麻绳一条,等苗子长到50 cm处固定在细麻绳上;

12、s2嫁接

13、次年1月份直接用对“金猕砧1号”对萼猕猴桃进行大田定植,2月中下旬开始对萼猕猴桃进行高位嫁接;

14、先取嫁接粗度在0.8 cm处用枝接切接法:

15、以选一年生软枣猕猴桃“金香红”枝条作接穗为好,接穗长5~7厘米,每段留2~3个芽,下端削成斜面;

16、砧木从粗度在0.8 cm处切断,再纵切,切口大小与接穗切口相近;

17、然后将接穗与砧木形成层对准再用薄膜条扎紧;

18、在6月上中旬待嫁接的软枣猕猴桃“金香红”段生长至50 cm时进行摘心,促使 “金香红”新枝半木质化;

19、嫁接成活后加强苗木的管理,让其生长,上架、建园并且及时剪掉对萼猕猴桃“金猕砧1号”发出的实生枝条,保证嫁接枝正常上上架和及时投产。

20、 有益效果:“金猕砧1号”砧木可使软枣猕猴桃栽培品种产量平均提高25.7% ,增产效果显著。“金猕砧1号”根须非常发达,生命力强,直接扦插就可成活,育苗容易;提高了软枣猕猴桃的栽培适应性,降低了渍水导致的死树率。

21、实施方式

22、为了快速试验观察和生物学性的研究(主要指南方),对软枣猕猴桃新品种“金香红”进行了三个的嫁接试验和处理栽培生产研究:

23、实验地点: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县南河村,海拔1000米。

24、 气候和土壤条件:年平均气温12.8℃,年平均降水量在1400毫米左右,黄棕壤,ph5.0-6.5,酸性或微酸性,常规管理。

25、试验品种和面积:树体行距4米,株距3米,3年生树龄,中华猕猴桃美味变种品种“金魁”作砧木试验面积20亩;软枣猕猴桃品种“龙城1号”作砧木试验面积20亩;对萼猕猴桃雄株选育出来的砧木“金猕砧1号”作砧木试验面积20亩。

26、嫁接时间和方法及处理方式:嫁接时间,2月下旬伤流前,单芽枝腹接,离地60-80厘米左右高位嫁接,每株试验树高接2个芽,2个芽应相向嫁接,2个嫁接芽间距在10-20厘米之间,供试验的软枣猕猴桃品种“金香红”新品种。

27、每1个品种供试60株,嫁接后统计成活率和发芽率。

28、一是用软枣猕猴桃“金香红”新品种嫁接到“金魁”作砧木,嫁接成活后能正常生长发育,一般第二年可以开花结果,第三年可以大量结果,但存在结果后会出现树体整体(枝干和根系)死亡,死亡率达到80%以上,影响了研究试验结果和推广应用。采用软枣猕猴桃“金香红”高接中华猕猴桃第四年的表现(2021年),在5月25日统计,参加试验结树上嫁接的软枣猕猴桃“金香红”全部死亡,连原中华猕猴桃的砧木的根系也死掉了,主干枯死。分析原因:中华猕猴桃树体及砧木是同一种类,虽软枣猕猴桃只是同属不同种,高接保留一侧的中华猕猴桃有正常的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可以正常向根系输导,维持原来中华猕猴桃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但由于这是两个不同的猕猴桃品种,物候期和成熟期不一,不利于猕猴桃树体正常的栽培管理及果实的采收。而另一侧的软枣猕猴桃品种,除了嫁接成活的生长发育叶片能正常进光合作用除了满足自身的生长外,还需要从根部合成aba、乙烯等生长激素传导上来保证软枣猕猴桃品种正常生长,如果全部剪掉原来主干上的中华猕猴桃品种,原来的根部及根系就失去了原生营养成份的供应,而软枣猕猴桃品种经过光合作用形成的各种营养成份传导给原来中华猕猴桃的根系不适应,造成原有中华猕猴桃的根系饿死,最终导致整个树体死原因。

29、二是用东北的品种“龙城1号”无性糸硬枝扦插苗作砧木直接嫁接软枣猕猴桃“金香红”新品种试验,试验结果:怕高温干旱,怕渍水,树体生长势较弱,果实产量较低,品质较差。主要原因,这种通过硬枝扦插或组培等繁殖方式培育的猕猴桃树体,主根不明显,侧根和须根不发达,根尖和根毛组织营养生长和合成aba、乙烯等生长激素的能力与种子繁殖的实生苗相比,抗逆性等方面相对较差。而软枣猕猴的由于种子细小,果实的种子数少,种子发芽率低,种子来源有限,生产中一般不用种子繁殖做砧木用。

30、 三是采用从对萼猕猴桃雄株选育出来的砧木优系“金猕砧1号”直接嫁接软枣猕猴桃“金香红”新品种试验,主要是因为对萼猕猴桃和软枣猕猴桃都属猕猴桃属净果组。“金猕砧1号”的根为木质根,耐水耐渍,且根系发达,主根支持力强,分布深度超过中华猕猴桃和美味猕猴桃实生砧 35.9%,耐渍水,产量可提高 27.9% ,适合湿度大,田间容易积水的园区种植,果实品质也有显著提高,是猕猴桃抗涝首选砧木。“金猕砧1号”砧木可使软枣猕猴桃栽培品种产量平均提高25.7% ,增产效果显著。“金猕砧1号”根须非常发达,生命力强,直接扦插就可成活,育苗容易;提高了软枣猕猴桃的栽培适应性,降低了渍水导致的死树率,显著增强树体抗旱性,减少灌水量,节约水资源;提高了抗逆性,从而提高了猕猴桃对溃疡病等病害的抵抗力,减少化学防治次数,保障了猕猴桃果品食用安全性;提高了猕猴桃果实品质,提高我国猕猴桃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猕猴桃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通过近年挂果观察,在抗重茬栽培,抗瘠薄栽培等方面也有很好的表现。

31、本发明研究试验出一种软枣猕猴桃的栽培生产方法,就是从对可以有效提高软枣猕猴桃的栽培生产种植方法,成活率达97.9%以上,树势生长旺盛,第四年可进入成果期可以加速软枣猕猴桃新品种的广泛推广和应用。

32、2018年3月9日用软枣猕猴桃“金香红”嫁接在“金魁”、“龙城1号”和“金猕砧1号”等砧木的第一年,没有发现开花结果现象,分别对试验树和对照树在当年的4月9日统计两者的成活率(%),5月9日萌芽率(%)和6月9日成枝率(%)等方面无显著差异。

33、表1:软枣猕猴桃“金香红”嫁接的第一年成活率等(2018年)

34、

35、软枣猕猴桃“金香红”嫁接在“金魁”、“龙城1号”和“金猕砧1号”等砧木的第二年(2019年),分别对试验树和对照树在4月9日统计两者的成活率(%),5月20日开花率(%)和6月9日坐果率(%)等方面无显著差异。

36、表2:软枣猕猴桃“金香红”嫁接的第二年的表现(2019年)

37、

38、软枣猕猴桃“金香红”嫁接在“金魁”、“龙城1号”和“金猕砧1号”等砧木的第三年(2020年),分别对试验树和对照树在4月9日统计两者的成活率(%),8月15日平均果重(g)和8月20日用手持测糖仪测可溶性固形物(%)等,其中对照树成活率显著高于试验树,试验树的3个品种成活率不足50%,而另外的平均单果重(g)和测可溶性固形物(%)等2方面试验树低于对照树,但无显著差异。

39、表3:软枣猕猴桃“金香红”嫁接第三年的表现(2020年)

40、

41、软枣猕猴桃‘“金香红”嫁接在“金魁”、“龙城1号”和“金猕砧1号”等砧木的第四年的表现(2021年),在5月25日统计,嫁接的“金魁”砧木上的软枣猕猴桃“金香红”全部死亡,连原中华猕猴桃的砧木的根系也死掉了,主干枯死。分析原因:中华猕猴桃树体及砧木是同一种类,剪掉原来主干上的中华猕猴桃品种,原来的根部及根系就失去了原生营养成份的供应,而软枣猕猴桃品种经过光合作用形成的各种营养成份传导给原来中华猕猴桃的根系,不适应,会造成原有中华猕猴桃的根系饿死,最终导致整个树体死的原因。

42、表4:软枣猕猴桃“金香红”嫁接第四年的表现(2021年)

43、

44、按猕猴桃果园一般种植密度行距4米,株距3米,参加试验的软枣猕猴桃“金香红”亩产量第四年可达到400千克左右。近三年来,软枣猕猴桃“金香红”出园价格稳定在100元/千克左右,亩产值平均在4万元/亩左右;而种植的中华猕猴桃平均价格在20元/千克左右,亩产值平均在2万元/亩左右。采用“金猕砧1号”作砧木种植的软枣猕猴桃经济效益高出种植中华猕猴桃1倍以上。另外,软枣猕猴桃“金香红”等新品种成熟期早,在8月上中旬可成熟,可即采即食,减少了后熟环节,除了在城市近郊都市农业采摘活动,经济效益更高。

45、采用“金猕砧1号”作砧木种植的软枣猕猴桃“金香红”等优良新品种适应范围大,从中国的南方到北方,近年来,如在山东原来不适应种植中华猕猴桃品种,现大面积推广软枣猕猴桃优良新品种,还可以海拔1000-1500米左右范围内高山上种植,而中华猕猴桃一般不适宜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地区及北方等省市大面积种植。

46、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