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蒜联合收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76310发布日期:2023-11-09 19:01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蒜联合收获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大蒜联合收获机。


背景技术:

1、大蒜是一种常见的农作物,在我国拥有广阔的种植面积,目前主要采用大蒜收割机对大蒜进行收割,以提升大规模种植的大蒜的收获效率。现有技术中,专利cn110839392a公开了一种大蒜联合收获机,该专利中图1展示了一种能够同时收获8行大蒜的收获机,实际收获时,同时收获8行大蒜存在对行困难的问题,经过反复试验,同时收获4行大蒜的对行成功率高得多,减少同时收获的大蒜行数后,存在收割台的宽度没有收获机的两组履带机构的跨距宽的问题,实际收割时,收割机进入新的地块后,难以避免其中一个履带机构会压到作物,因此,在收割机入田过程中,需要先人工清理一行作物,这会导致收获环节增加,降低效率。因此解决收割机的入田问题是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另一方面,专利cn110839392a中的夹持输送装置中,左、右夹持输送链均平置设置,总体宽度较宽,无法适用于窄行距大蒜的收割要求,若要满足更窄行距大蒜的收割要求,只能将输送链改为输送带,这对夹持效果与使用寿命均存在影响。现有技术中,专利cn112514628a公开了一种将两个输送链均竖直的方案,这种方案可以节省横向空间,但是大蒜的秧部进入夹持输送机构后会被扭转,容易被扭断影响收割。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对大蒜进行多行收获的过程中有效防止履带碾压作物的大蒜联合收获机。

2、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大蒜联合收获机,其包括移动机体,所述移动机体具有左右设置的两组履带行走组件;所述移动机体的前端安装有收割台;所述移动机体上安装有料箱,所述料箱与所述收割台之间设置有输送机构;

3、所述收割台包括两组收割机构,两组所述收割机构之间的间距能够改变,以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4、第一状态下,两组所述收割机构分别与两组所述履带行走组件前后对正,且两组所述收割机构之间具有空隙;

5、第二状态下,两组所述收割机构紧邻设置;从第一状态向第二状态切换的过程中,其中一组所述收割机构的位置保持不变,另一组收割机构向位置保持不变的收割机构靠近运动,如此第二状态下,其中一组收割机构与一组履带行走组件仍是前后对正关系,另一组收割机构与履带行走组件为错开状态。

6、采用上述结构,大蒜联合收获机对一个地块的大蒜进行收获时,分为三个阶段:

7、第一阶段:大蒜联合收获机第一次下地时,收割台处于第一状态,此状态下,由于收割机构与履带行走组件一一对正,两组收割机构能够分别将两组履带行走组件前方的大蒜收割掉,形成两条履带行走路径,可防止履带行走组件压坏作物,当两组收割机构各收割完一路作物(每路可以是多行作物)后,大蒜联合收获机掉头行驶。

8、第二阶段:若两条履带行走路径之间的中间作物总宽度较大,一组收割机构不能将其全部收获,则收割台切换成第二状态,收割机掉头后,两组收割机构一起对中间作物进行收割;若中间作物的总宽度较小,一组收割机构即能进行收割,则收割台保持在第一状态,收割机掉头后,其中一组收割机构对中间作物进行收割,另一组收割机构收割其中一条履带行走路径外侧的作物,直至收割机到达收割地块的边沿。

9、第三阶段:收割台切换成第二状态,继续进行收获作业,此时,两组收割机构对连续的多行作物进行收割作业,且其中一组履带行走组件位于当前被收割的作物行内,另一组履带行走组件位于位于被收割的作物行之外,如此可使后续作业中履带行走组件不会压坏作物。

10、进一步地,两组所述收割机构均能相对于所述移动机体左右运动,使得两组所述收割机构能够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切换,且在第二状态下,两组所述收割机构聚集在所述移动机体的左侧或右侧。在上述第三阶段时,大蒜联合收获机每掉头一次,两组所述收割机构换一次边,且换边后仍处于第二状态,也即收割机构掉头前位于移动机体的右侧,掉头后位于移动机体的左侧,同理,收割机构掉头前位于移动机体的左侧,掉头后位于移动机体的右侧。

11、进一步地,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居中设置的纵向输送带,所述纵向输送带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横向输送带;所述横向输送带的后侧安装有横向设置的秧部输送带;所述纵向输送带从所述秧部输送带的下方穿过。收割机构对大蒜进行收获时,先通过大蒜的秧部将大蒜的根茎拔出,再将秧部连带根茎提升至后侧高处,而后将根茎切下,并将秧部继续向后输送,根茎落到横向输送带上,并被横向输送带输送至纵向输送带,纵向输送带带着根茎穿过秧部输送带向后输送。秧部掉落至秧部输送带,被秧部输送带横向抛送还田。

12、进一步地,所述秧部输送带的输送方向朝向已收获区域。如此,秧部被抛送至已收获区域,不会影响后续作业。

13、进一步地,所述纵向输送带的后端与所述料箱之间设置有提升机构。

14、进一步地,每组所述收割机构均包括多个并行排布的夹持提升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所述夹持提升组件的前端的分禾器以及位于所述夹持提升组件的后端的切秧机构;所述夹持提升组件前低后高倾斜布局;

15、每组所述夹持提升组件均包括第一输送单元以及第二输送单元,两种输送单元呈l形布局,且两种输送单元具有相互贴靠的第一输送段与第二输送段,两者的中面之间的夹角可以是锐角、直角或钝角,采用该布局,每组所述夹持提升组件占用的横向空间较小,可使多组夹持提升组件紧密排布,以满足窄行距的收获需求。

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送单元的中面竖直设置,所述第二输送单元的中面前后斜置且左右横置;所述第一输送段的侧面与所述第二输送段的顶面相互贴靠。对大蒜进行拔取提升过程中,大蒜的秧部进入第一输送段的侧面与所述第二输送段的顶面之间,秧部仍保持大致竖向状态,秧部不会被扭转较大角度,可有效防止折断。

17、此外,由于上述夹持提升组件的l形结构设计,第一输送单元以及第二输送单元均有了更大的布局空间,如此可以使用链条作为第一输送单元以及第二输送单元,可以取得较好的夹持性能以及提高使用寿命,相比而言,现有技术中由于两组夹持输送单元对称布局,为了适应窄行距作物的收获,只能使用皮带作为夹持输送单元,夹持效果以及寿命都较差。

18、执行收割作业时,分禾器执行分禾作业,导引大蒜的秧部进入第一输送段与第二输送段之间,第一输送段与第二输送段将秧部夹持提升,以将大蒜的根茎拔出,并继续将大蒜整体向后提升输送,到达切秧机构处时,切秧机构将秧部切下。

19、进一步地,同一所述收割机构中的所有所述夹持提升组件同向布局;两组所述收割机构中的所述夹持提升组件反向布局。

20、每组收割机构包括两组夹持提升组件,上述切秧机构包括与两组夹持提升组件一一对应安装的两个导引通道,还包括横跨两个导引通道的切割刀,两组夹持提升组件输送的作物均由切割刀切割;导引轨道与夹持提升组件之间的间距前小后大,如此可将大蒜拉直进行切割,减少根茎上残余的秧部的长度。切秧机构还包括对应于两个导引通道设置的两组拨送机构,拨送机构能够辅助大蒜的下端向前运动,不会由于导引轨道的摩擦作用而无法向前。

21、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大蒜联合收获机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22、(1)将收割台分为可相互移动的两组收割机构,两组收割机构之间的距离能够被改变,如此,可根据需要改变收割台的状态,以防止履带行走组件进入新的收割区域时压坏作物,并保证后续收割作业的连续性与顺畅性。

23、(2)输送机构的设计合理,可以解决两组收割机构分开时收获的根茎的汇总问题以及秧部的还田问题;

24、(3)采用l形布局夹持提升组件,可收获窄行距种植的大蒜,使得第一输送单元与第二输送单元相互不拥挤,两者均可以使用链条作为输送部件,结构可靠且寿命长,且秧部进入两个输送单元之间后仍保持大致竖着的状态,不会被扭转,不会增加断裂风险。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