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宜于浙江地区的晚稻-秋菜-春瓜模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42205发布日期:2023-09-23 19:06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宜于浙江地区的晚稻-秋菜-春瓜模式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种植,具体是一种适宜于浙江地区的晚稻-秋菜-春瓜模式。


背景技术:

1、农业诞生以来,粮油生产都居于农业生产首位,尤其是近年来,提出两个问题:保证粮食生产面积在某个范围之上,如通俗来说,国内是18亿亩耕地红线,保证面积与单产需求,尤其是面积是第一位,就是藏粮于地;这也是近年来非粮化整治的主要原因。保证粮食价格在某个范围之下,保证居民粮食供应,稳定物价水平。

2、这种情况下,农民收益局限于土地,土地单产短期内无法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改变种植方式,增加单位面积收益,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手段。为此,我们提出在这里提出一种适宜于浙江地区的晚稻-秋菜-春瓜模式,可以实现一亩田一年三收,千斤粮万元钱的模式,而且产出类型多样,丰富居民生活水平,另外水旱轮作,减少病虫草害,减少农药化学品投入,环境友好型高效种植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宜于浙江地区的晚稻-秋菜-春瓜模式,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宜于浙江地区的晚稻-秋菜-春瓜模式,具体过程如下:s1:晚稻的种植与收获:七月下旬种植,十月底到十一月初收获完毕;s2:秋菜的种植与收获:十一月初种植,三月中旬收获完毕;s3:春瓜的种植与收获:四月初种植,七月中上旬收获完毕。

3、优选的,所述s1:晚稻的种植与收获包括以下步骤:

4、s11:整地施肥:选择土层深厚、质地疏松、通透性好、保水、保肥力较好的地块;

5、s12:选种、育苗:选择颗粒饱满,无病害、虫眼、霉变的稻种;采用穴盘育秧,在稻种表面覆盖一层细土,盖过种子即可,当秧苗长至一至二叶期,按2-4kg/亩施加秧期肥;秧苗长至五至六叶期,移栽入大田中

6、s13:合理施肥:由于前茬瓜类地里存留大量营养元素,水稻底肥以少量复合肥为主,或者不施肥,底肥要占施肥总量的60%;

7、s14:收割:十月底收获完毕。

8、优选的,所述晚稻种植一般七月初直播,十月底收获;或者七月下旬插秧,十月底开始收获。

9、优选的,所述秋菜采用十字花科蔬菜。

10、优选的,所述秋菜采用苏州青、上海青、萝卜以及菠菜中的一种或多种。

11、优选的,所述苏州青、上海青:水稻收割后每亩施用1.5吨有机肥、40kg复合肥,整地起垄,起垄开沟,不超过25cm,不能挖透犁底层,预备种植苏州青;

12、a、十月中上旬育苗,水稻收割整地后移栽定值,其株行距为0.2米*0.2米,大约每亩12000株,元旦前后上市;

13、b、整地后直接撒播,一亩地用种量约0.8-1.2kg,元旦后到春节前陆续采收;

14、所述菠菜采取直播方式种植,苏州青采用育秧移栽和直播搭配进行,拉长收获和上市日期。

15、优选的,所述春瓜采用西瓜或甜瓜。

16、优选的,所述西瓜选择早熟的小型西瓜为主,约4月上中旬播种,5月初前后移栽,6月下旬进入成熟期,7月中上旬一茬采摘完毕,不再采摘二茬,如果是中熟中型西瓜,7月中旬成熟,一茬采摘完毕;预备种植晚稻。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8、1、一年可以收获三茬农产品,分别是“晚稻、秋菜、春瓜”,会极大丰富居民的餐桌样式,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尤其是餐饮需求。

19、2、三茬收益分别为水稻、蔬菜、西瓜之和,总效益为1万元以上,实现千斤粮万元田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农户的种植效益;同时也会增加大量人工成本,实际上也增加了就业机会。

20、3、三个茬口是实现一年内水旱轮作,能够极大减少植物的病虫害,减少连作障碍,而蔬菜、瓜果需要大量的水肥投入,尤其是肥料投入,这部分肥料会成为后茬作物肥料,确是一种生态友好型种植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适宜于浙江地区的晚稻-秋菜-春瓜模式,其特征在于:具体过程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宜于浙江地区的晚稻-秋菜-春瓜模式,其特征在于:所述s1:晚稻的种植与收获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适宜于浙江地区的晚稻-秋菜-春瓜模式,其特征在于:所述晚稻种植一般七月下旬插秧,十月底开始收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宜于浙江地区的晚稻-秋菜-春瓜模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秋菜采用十字花科蔬菜。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适宜于浙江地区的晚稻-秋菜-春瓜模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秋菜采用苏州青、上海青、萝卜以及菠菜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宜于浙江地区的晚稻-秋菜-春瓜模式,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宜于浙江地区的晚稻-秋菜-春瓜模式,其特征在于:所述春瓜采用西瓜或甜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适宜于浙江地区的晚稻-秋菜-春瓜模式,其特征在于:所述西瓜选择早熟的小型西瓜为主,约4月上中旬播种,5月初前后移栽,6月下旬进入成熟期,7月中上旬一茬采摘完毕,不再采摘二茬,如果是中熟中型西瓜,7月中旬成熟,一茬采摘完毕;预备种植晚稻。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宜于浙江地区的晚稻‑秋菜‑春瓜模式,具体过程如下:S1:晚稻的种植与收获:七月下旬种植,十月下旬至十一月上旬收获完毕;S2:秋菜的种植与收获:十一月中上旬种植,二月底持续收获到三月中旬;S3:春瓜的种植与收获:四月初种植,七月收获完毕。本发明,一年可以收获三茬农产品,分别是“晚稻、秋菜、春瓜”,会极大丰富居民的餐桌样式,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尤其是餐饮需求;三茬收益分别为水稻、蔬菜、西瓜之和,实现千斤粮万元田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农户的种植效益;同时也会增加大量人工成本,实际上也增加了就业机会;三个茬口是实现一年内水旱轮作,能够极大减少植物的病虫害。

技术研发人员:李冬,王旭伟,黄澄敏,张梁,叶森强,祁永斌,赵潇,章诗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临平供销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