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少接种蚯蚓农田土壤N2O排放的方法

文档序号:35968830发布日期:2023-11-09 09:31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少接种蚯蚓农田土壤N2O排放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具体是涉及一种减少接种蚯蚓农田土壤n2o排放的方法。


背景技术:

1、n2o是消耗臭氧层物质的重要人为排放源和三种主要温室气体之一,其增温潜势是co2的298倍,并且n2o也是主要的臭氧层消耗物质之一,因此缓解n2o排放对缓解温室效应、保护全球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土壤中产生n2o的三种主要方式分别是硝化作用(n2o做为其副反应产物)、反硝化作用(n2o做为中间产物,可逃逸进入大气)和硝化细菌反硝化作用(n2o做为中间产物)。其中,驱动这些作用的重要土壤参数包括碳、氮的可利用性,土壤温湿度和ph值等。农业是n2o的重要排放源,农田土壤和其它的农业生产活动联合贡献了全球几乎2/3的n2o排放量,相当于8%的co2排放总量,而水稻土在我国农业土壤中所占比例很大。

2、土壤动物能影响土壤结构参数,所以在n2o动态变化中起重要作用。蚯蚓是最受关注的一类土壤动物,被称为“生态系统工程师”。蚯蚓数量及生物量的动态变化主要受土壤质地及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温湿度和ph值等土壤性质的影响。由于全球温室效应,特别是30年来我国农田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整体上升趋势,蚯蚓的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将趋于增加。未来数十年间,蚯蚓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的种群数量及其重要性将继续增加。蚯蚓并不直接排放n2o,但通过影响n2o代谢关键功能菌及驱动因素,蚯蚓影响到土壤微量气体代谢和n2o排放。蚯蚓影响n2o排放有两个主要途径:蚯蚓肠道微域厌氧环境直接排放n2o,排放速率约为0-0.48μgn2og-1h-1;改变原始土壤结构,形成蚓粪、蚓丘和蚓穴等生物构造。新鲜蚓粪功能与稳定的大团聚体类似,而蚓穴能改变土壤水流动力学和气体扩散率,并进一步影响土壤n2o排放。接种蚯蚓能够加快还田秸秆的腐解过程,加速土壤碳、氮化合物的分解和矿化,成为n2o排放的重要移动排放源。通过meta分析,接种蚯蚓能增加42%的土壤n2o排放量。在某些温带土壤中,约60%的n2o排放量来源于蚯蚓活动。因此,接种蚯蚓的农田土壤n2o的排放应当引起重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少接种蚯蚓农田土壤n2o排放的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通过在接种蚯蚓的农田土壤中加入硝化抑制剂来减少n2o排放。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2、一种减少接种蚯蚓农田土壤n2o排放的方法,通过在接种蚯蚓的农田土壤中加入硝化抑制剂来减少n2o排放。

3、优选的,所述硝化抑制剂为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

4、优选的,所述农田土壤中硝化抑制剂的加入量为2-3mg/kg。

5、优选的,所述蚯蚓为威廉环毛蚓。

6、优选的,所述农田为秸秆还田农田。

7、优选的,所述硝化抑制剂通过抑制土壤的硝化率,降低土壤的净硝化速率,从而减少土壤n2o的排放。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9、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少接种蚯蚓农田土壤n2o排放的方法,通过在接种蚯蚓的农田土壤中加入硝化抑制剂来减少n2o排放,通过硝化抑制剂抑制土壤的硝化率,延缓了nh4+-n氧化为no3--n,降低土壤的净硝化速率,由于土壤no3--n含量与n2o排放密切相关,硝化抑制剂显著减少了土壤n2o的排放,为降低农田土壤n2o的排放提供了新思路。



技术特征:

1.一种减少接种蚯蚓农田土壤n2o排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接种蚯蚓的农田土壤中加入硝化抑制剂来减少n2o排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接种蚯蚓农田土壤n2o排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硝化抑制剂为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接种蚯蚓农田土壤n2o排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农田土壤中硝化抑制剂的加入量为2-3mg/k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接种蚯蚓农田土壤n2o排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蚯蚓为威廉环毛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接种蚯蚓农田土壤n2o排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农田为秸秆还田农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接种蚯蚓农田土壤n2o排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硝化抑制剂通过抑制土壤的硝化率,降低土壤的净硝化速率,从而减少土壤n2o的排放。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少接种蚯蚓农田土壤N<subgt;2</subgt;O排放的方法,属于环境保护领域。本发明通过在接种蚯蚓的农田土壤中加入硝化抑制剂来减少N<subgt;2</subgt;O排放,通过硝化抑制剂抑制土壤的硝化率,延缓了NH<subgt;4</subgt;<supgt;+</supgt;‑N氧化为NO<subgt;3</subgt;<supgt;‑</supgt;‑N,降低土壤的净硝化速率,由于土壤NO<subgt;3</subgt;<supgt;‑</supgt;‑N含量与N<subgt;2</subgt;O排放密切相关,硝化抑制剂显著减少了土壤N<subgt;2</subgt;O的排放,为降低农田土壤N<subgt;2</subgt;O的排放提供了新思路。

技术研发人员:罗天相,刘莎,龚国勇,游美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宜春学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