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体分析的奶牛同期发情管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314465发布日期:2023-12-07 21:44阅读:63来源:国知局
基于单体分析的奶牛同期发情管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奶牛发情控制,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单体分析的奶牛同期发情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1、同期发情是通过激素或激素类药物调节和控制母牛的发情周期,使一群母牛中的大部分个体在控制的时间内集中发情、集中配种、集中妊娠、集中分娩的同期发情技术。同期发情处理的目的是使母牛集中发情和集中排卵,便于规模化养殖场的人工授精、胚胎移植和规模化生产同期发情主要应用于规模化养殖场的人工授精和化胎移植的研究,还可使母牛产下的幼愚年龄整齐,在幼嵐的饲养、断奶、出栏等方面也容易做到同期化,便于管理。

2、现有的同期发情方法主要包括:孕激素阴道栓法、前列腺素法以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与前列腺素结合法等。其中,孕激素是由卵巢的黄体细胞分泌,以孕酮(黄体酮)为主。孕激素往往在雌激素作用基础上产生效应,抑制排卵,促进子宫内膜进入分泌期,以便受精卵植入,同时又降低子宫肌肉兴奋度,保证妊娠的安全进行;前列腺素法操作方便,价格低廉,在发情率和控制成本两方面都能达到满意的效果,适合在中小规模场大面积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前列腺素处理方法操作方便,价格低廉,可以在发情率和发情奶牛排卵率达到满意的结果。目前,通常由牛场管理员凭借经验利用上述方法对奶牛进行同期发情管理,同期发情管理效果受管理员的个人养殖水平影响较大,同期发情管理效果不佳。

3、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单体分析的奶牛同期发情管理方法,解决同期发情管理效果受牛场管理员的个人经验影响大,同期发情管理效果不佳的问题。

2、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3、提供一种基于单体分析的奶牛同期发情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目标对象的健康状况检查报告;将所述健康状况检查报告输入svm分类器,得到第一分类结果和第二分类结果;对所述第一分类结果对应的目标对象进行标记;查询所述第二分类结果对应的目标对象的历史发情记录;根据所述历史发情记录对所述第二分类结果对应的目标对象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4、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分类结果包括所述目标对象没有出现胎衣不下症状、子宫炎、真胃变位症状、酮病、尿液ph值小于ph值下限和尿液ph值大于ph值上限这6中症状中的任何一种。

5、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二分类结果包括所述目标对象出现胎衣不下症状、子宫炎、真胃变位症状、酮病、尿液ph值小于ph值下限或尿液ph值大于ph值上限这6中症状中的一种。

6、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描述,对所述奶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的方法包括:若所述历史发情记录中包含了所述目标对象的最近一次发情日期,则采用第一管理方案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同期发情处理;若所述历史发情记录中没有包含所述目标对象的最近一次发情日期,则采用第二管理方案或第三管理方案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同期发情处理;若所述历史发情记录中的记载内容为所述目标对象在产后2个月以上未发情,则采用所述第二管理方案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7、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管理方案为:在所述最近一次发情日期之后的第8-17天内,利用前列腺素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一次同期发情处理,并在同期发情处理后的40h-120h内持续观察所述目标对象是否出现发情;若出现发情,则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配种;若没有出现发情,则在所述目标对象的下一情期内利用所述前列腺素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第二次同期发情处理,并观察经过所述第二次同期发情处理后所述目标对象是否出现发情,若是,则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配种,否则淘汰所述目标对象。

8、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二管理方案为:通过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直肠检查,判断所述目标对象是否出现持久黄体症状、黄体囊肿症状、卵巢静止症状和卵泡囊肿症状中的一种或多种;若所述目标对象出现持久黄体症状或黄体囊肿症状,则利用前列腺素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一次同期发情处理,并在同期发情处理后的40h-120h内持续观察所述目标对象是否出现发情;若出现发情,则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配种;若没有出现发情,则在所述目标对象的下一情期内利用所述前列腺素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第二次同期发情处理,并观察经过所述第二次同期发情处理后所述目标对象是否出现发情,若是,则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配种,否则淘汰所述目标对象;若所述目标对象出现卵巢静止症状,则利用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一次同期发情处理,并在同期发情处理后的40h-120h内持续观察所述目标对象是否出现发情;若出现发情,则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配种;若没有出现发情,则在所述目标对象的下一情期内利用所述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第二次同期发情处理,并观察经过所述第二次同期发情处理后所述目标对象是否出现发情,若是,则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配种,否则淘汰所述目标对象;若所述目标对象出现卵泡囊肿症状,则利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一次同期发情处理,并在同期发情处理后的40h-120h内持续观察所述目标对象是否出现发情;若出现发情,则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配种;若没有出现发情,则在所述目标对象的下一情期内利用所述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第二次同期发情处理,并观察经过所述第二次同期发情处理后所述目标对象是否出现发情,若是,则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配种,否则淘汰所述目标对象。

9、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三管理方案为:采用将前列腺素与定时输精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并在同期发情处理后的40h-120h内持续观察所述目标对象是否出现发情;若出现发情,则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配种;若没有出现发情,则在所述目标对象的下一情期内采用将前列腺素与定时输精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第二次同期发情处理,并观察经过所述第二次同期发情处理后所述目标对象是否出现发情,若是,则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配种,否则淘汰所述目标对象。

10、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基于单体分析的奶牛同期发情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发情预测和繁殖障碍预测;根据发情预测结果和繁殖障碍预测结果对所述目标对象是否出现空怀进行跟踪。

11、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描述,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发情预测包括以下步骤:查询所述目标对象的历史发情记录;若所述历史发情记录中包含了所述目标对象的最近一次发情日期,则预测出所述目标对象将会在所述最近一次发情日期后的1-2个情期内返情;若所述历史发情记录中没有包含所述目标对象的最近一次发情日期,则预测出所述目标对象将会在所述最近一次发情日期后的17-23天内正常发情。

12、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描述,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繁殖障碍预测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所述目标对象的年龄;若所述目标对象的年龄在18-30个月范围内,则判定所述目标对象为初情;若所述目标对象的年龄不在18-30个月范围内,则判断当前时间距离所述目标对象的最近一次产犊时间是否在60天内,若是,则判定所述目标对象为产后发情,否则判定所述目标对象为产后乏情,存在繁殖障碍。

13、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通过查询奶牛的历史发情记录的方式对奶牛进行同期发情管理,根据奶牛历史发情记录的发情日期的不同,提供差异化的同期发情处理方式,即依据奶牛发情日期距当前时间的时长的不同分别采用前列腺素法、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法、直肠检查等手段对奶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通过观察同期发情处理后奶牛的发情状况对奶牛实施配种或淘汰。相较于目前凭借管理员个人经验进行同期发情管理的方式而言,本发明基于对奶牛历史发情记录的客观分析结果,科学地对奶牛实施相应的处理方法,更加有利于同期发情管理,提高同期发情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