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酵素种植水稻的培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314364发布日期:2023-12-07 21:26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酵素种植水稻的培育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水稻培育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用酵素种植水稻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1、水稻培育方法包括选择适宜的种植地、合理的灌水管理、施肥管理、农药防治和病虫害防控等措施,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水稻种子出苗率以及生长效率,进而增加亩产量,提升种植完善性的培育方法。

2、在现有的培育方法中,采用酵素种植水稻是一种新型的水稻种植方法,该方法能够帮助水稻植株更有效地吸收土壤中的养分,促进水稻的免疫系统和防御机制的形成,增强植株的抗病抗虫能力,刺激水稻植株的根系生长,但现有酵素种植培育中,酵素部分未充分考虑实际生长情况,且水稻抗逆能力未进行相关考量,对于水稻光合作用效率和营养吸收效果提升不够明显,且种植手段往往需要经过复杂繁琐的记录手段,记录效果不完善、自动化较差,较难整合完善的方案进行水稻培育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酵素种植水稻的培育方法。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酵素种植水稻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预制酵素制剂制备材料;

4、s2:酵素制剂制备;

5、s3:水稻种子优化处理;

6、s4:建立水稻培育记录系统;

7、s5:优化处理后水稻种子播种实施;

8、s6:以酵素制剂作为肥料,通过水稻培育记录系统进行自动化施肥操作。

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s1中,所述酵素制剂制备材料的制备材料是由有机肥、氨基酸、植物天然生长激素、虾青素提取物、海洋藻类提取物、固氮菌、磷解草酸菌、微量元素、ph调节剂、粘性调节剂组成,且各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有机肥40份、氨基酸8份、植物天然生长激素0.5份、虾青素提取物2份、海洋藻类提取物2、固氮菌0.5份、磷解草酸菌0.5份、微量元素0.3份、ph调节剂0.1份、粘性调节剂0.2份;

10、所述有机肥包括堆肥、腐熟的粪便和腐植酸;

11、所述植物天然生长激素具体指生长素(iaa)。

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微量元素包括铁、锌、锰、铜、硼、钼,所述微量元素中各元素的比例定义步骤具体为:

13、进行土壤测试,获悉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和ph值;

14、参考水稻的微量元素需求;

15、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和植物的营养需求,调整微量元素比例,当土壤中某种微量元素缺乏,可以增加相应的微量元素,当某种微量元素过量,可以适度减少其比例;

16、确认微量元素比例后,定期进行土壤测试和植物营养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进行微量元素比例的调整;

17、所述水稻的微量元素需求具体为铁1-3公斤/公顷;锌0.5-1公斤/公顷;锰1-2公斤/公顷;铜0.3-0.5公斤/公顷;硼0.5-2公斤/公顷;钼0.05-0.2公斤/公顷。

1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s2中,所述酵素制剂制备的步骤具体为:

19、将包括堆肥、腐熟的粪便和腐植酸有机肥的原材料,进行混合,生成有机肥,将混合好的有机肥混合物转移到混合桶中;

20、加入氨基酸、植物天然生长激素、虾青素提取物、海洋藻类提取物、固氮菌、磷解草酸菌、微量元素、ph调节剂和粘性调节剂;

21、采用高剪切混合机进行混合,转速在1000-3000转/分钟之间,混合10-20分钟,获得酵素制剂成品;

22、将酵素制剂成品置入密封容器中储存。

2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s3中,所述水稻种子优化处理的步骤具体为:

24、基于1:750的稀释比例,取用部分酵素制剂成品与水进行稀释;

25、将水稻种子置于稀释后酵素制剂内,浸泡30-45分钟,并在浸泡过程中持续搅拌,以确保酵素溶液均匀接触种子表面;

26、浸泡结束后,采用清水对种子进行冲洗;

27、将处理好的种子均匀地分布在筛网中,并控制环境温度在20℃到30℃之间,基于湿度计定期监测种子的水分含量,直至种子含水量到达10%-12%之间。

2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s4中,所述水稻培育记录系统包括土壤监测子模块、气象监测子模块、病虫害监测子模块、自动化施肥和灌溉子模块、数据集成和决策子模块;

29、所述土壤监测子模块包括土壤传感器,所述土壤传感器包括土壤湿度传感器、土壤温度传感器和土壤电导率传感器;

30、所述气象监测子模块包括气象传感器,所述气象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

31、所述病虫害监测子模块包括病虫害传感器和图像识别设备;

32、所述自动化施肥和灌溉子模块包括自动肥料喷洒系统、自动灌溉系统、传感器集成和联动、数据监测和控制、效果评估和调整;

33、所述数据集成和决策子模块包括集成数据库、数据分析模型。

3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土壤监测子模块基于土壤湿度传感器、土壤温度传感器和土壤电导率传感器获取湿度、温度、电导率数据,并基于数据分析算法对土壤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基于聚类分析算法,识别土壤质量问题、预测作物生长状况,提供灌溉和施肥的决策建议;

35、所述气象监测子模块基于包括数据清洗、异常值检测和缺失值处理的数据预处理方法,对气象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应用气象数据和气象统计模型预测未来的温度、湿度、降水等气象变量,基于气象趋势分析算法,对历史气象数据进行分析,基于决策支持算法,将气象数据与农业实践和作物需求相结合,应用优化算法和决策分析方法,生成包括灌溉、施肥的决策方案;

36、所述数据集成和决策子模块通过数据清洗和集成算法,对多个数据源的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和集成,消除数据不一致性和冗余,建立统一的数据集,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农业数据进行分析和模型构建,实现作物生长预测、病虫害预警功能。

3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s5中,所述优化处理后水稻种子播种实施采用优化播种算法,所述优化播种算法的运算过程具体为:

38、通过s4步骤所获得土壤和气象数据,执行特征提取,选择包括土壤质地特征、土壤养分含量、降雨量、平均温度作为特征变量;

39、采用决策树算法,构建播种计算模型计算获取种子用量和密度;

40、利用交叉验证法,根据评估结果对模型进行调整和优化;

41、定期收集并更新农田土壤和气象数据,通过反馈机制对模型进行优化和更新。

4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s5中,所述优化处理后水稻种子播种实施具体指通过优化播种算法获取种子用量和密度数据,并基于用量和密度数据对s3步骤所优化处理种子进行播种操作。

4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s6中,所述以酵素制剂作为肥料,通过水稻培育记录系统进行自动化施肥操作的步骤具体为:

44、土壤湿度传感器、土壤温度传感器和土壤电导率传感器不间断监测土壤条件;

45、自动化施肥系统接收传感器发送的土壤监测数据,基于预设的施肥要求和目标,系统对土壤的湿度、温度和电导率等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

46、基于土壤监测数据和预设的施肥要求,系统中的数据集成和决策子模块会进行决策分析和计算,结合土壤质量问题、作物生长需求以及酵素制剂特性,生成具体的施肥方案和决策建议;

47、根据施肥决策和计算结果,自动肥料喷洒系统控制喷洒设备,基于酵素制剂进行喷洒;

48、自动化施肥系统持续监测土壤和作物的响应,进行定期的效果评估和调整。

4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50、本发明中,在酵素制备原料中,采用植物生长激素成分能够促进根系生长,进一步提高水稻的生产性,通过虾青素和海洋藻类提取物富含抗氧化物质和生物活性成分,能够增强水稻抗逆能力,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和营养吸收效果,固氮菌和磷解草酸菌能够提高水稻对氮和磷的利用效率,改善土壤质量,微量元素基于土壤实际情况,补充了植物所需的微量营养元素,并在种植过程中,采用水稻培育记录系统进行土壤和气象检测工作,并通过聚类分析算法,识别土壤质量问题、预测作物生长状况,在种植中采用优化播种算法配合交叉验证法,获取种子用量和密度数据,并自动化施肥,达成全自动化培育优化及记录效果,更为有效的提升了水稻的亩产数值。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