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碱地亚耕层培肥阻盐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616257发布日期:2024-01-06 23:14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盐碱地亚耕层培肥阻盐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农业生产,具体涉及一种盐碱地亚耕层培肥阻盐方法。


背景技术:

1、盐碱地是盐类集积的一个种类,是指土壤里面所含的盐分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盐碱地的面积为9.5438亿公顷,其中我国为9913万公顷。我国碱土和碱化土壤的形成,大部分与土壤中碳酸盐的累计有关,因而碱化度普遍较高,严重的盐碱土壤地区植物几乎不能生存。

2、各种盐碱土都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其形成的实质主要是各种易溶性盐类在地面作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的重新分配,从而使盐分在集盐地区的土壤表层逐渐积聚起来。

3、目前土壤盐碱化问题是土壤退化和环境问题主要决定因素之一,也是土地资源利用和开发最主要的障碍,因而盐碱地的改良成为了一项最紧迫的任务。土壤亚耕层紧接在耕作层之下,亚耕层土壤肥力和盐分含量的改善对于构建肥沃耕层、提升农田基础地力意义重大。现有技术中,对于盐碱地土壤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土壤耕层,对土壤亚耕层的培肥阻盐效果鲜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盐碱地亚耕层培肥阻盐方法。

2、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提供一种盐碱地亚耕层培肥阻盐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步骤1、将盐碱地土壤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为30~35cm,在翻耕表层内施入磷石膏和腐植酸、灌溉洗盐;

5、步骤2、将预先打碎的小麦和/或玉米秸秆埋在耕层下15~20cm,在翻耕表层内施牛粪,按照作物种植、施肥制度与灌溉制度进行田间管理和土壤培肥。

6、进一步地,步骤1中,灌水1500~1800方/公顷洗盐,水量分多次灌入淋洗。

7、进一步地,步骤1中,磷石膏和腐植酸的质量比为3:1,施用量为200~300kg·hm-2。

8、进一步地,步骤2中,小麦和/或玉米秸秆的厚度为5~10cm。

9、进一步地,步骤2中,牛粪施用量为20000~25000kg·hm-2。

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1、1.在翻耕表层内施入磷石膏和腐植酸后灌溉洗盐,磷石膏和腐植酸能产生离子交换降低盐碱地土壤中离子含量,恢复盐碱地土壤性能。

12、2.利用牛粪代替传统的化肥对盐碱地亚耕层土壤进行改良,将小麦和/或玉米秸秆埋在耕层下,在翻耕表层内施牛粪,秸秆既可作为盐分阻隔层,又可作为有机肥阻隔层,可显著提高盐碱地亚耕层培肥阻盐效果,增加盐碱地作物的种植产量,以期为进一步研究耕地地力提升和作物高产稳产提供科学依据。



技术特征:

1.一种盐碱地亚耕层培肥阻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碱地亚耕层培肥阻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灌水1500~1800方/公顷洗盐,水量分多次灌入淋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碱地亚耕层培肥阻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磷石膏和腐植酸的质量比为3:1,施用量为200~300kg·hm-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碱地亚耕层培肥阻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小麦和/或玉米秸秆的厚度为5~1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碱地亚耕层培肥阻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牛粪施用量为20000~25000kg·hm-2。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盐碱地亚耕层培肥阻盐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盐碱地土壤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为30~35cm,在翻耕表层内施入磷石膏和腐植酸、灌溉洗盐;将预先打碎的小麦和/或玉米秸秆埋在耕层下15~20cm,在翻耕表层内施牛粪,按照作物种植、施肥制度与灌溉制度进行田间管理和土壤培肥。本发明利用牛粪代替传统的化肥对盐碱地亚耕层土壤进行改良,将小麦和/或玉米秸秆埋在耕层下,在翻耕表层内施牛粪,秸秆既可作为盐分阻隔层,又可作为有机肥阻隔层,可显著提高盐碱地亚耕层培肥阻盐效果,增加盐碱地作物的种植产量,以期为进一步研究耕地地力提升和作物高产稳产提供科学依据。

技术研发人员:王贵平,佟长福,马红丽,苗平,苏志博,达古拉,哈斯塔娜,张旭,丁晔农,王鑫,贺军,杜亮亮,燕鹰,张海珑,杨智,王俊义,张占军,王永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锦旗黄河灌排服务中心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